第81章 直面加藤
據說這個「虎加藤」的稱號是因為加藤清正的幼名叫「虎之助」。
同時在在戰鬥中表現出色,作戰勇猛,如同老虎一樣兇猛,據說在朝鮮還單人搏殺了一隻老虎。
讓「虎加藤」的稱號更加廣為傳頌,而楊可棟對此則是不以為然。
區區島國能有什麼猛將,說到底不過就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罷了。
要不然豐臣秀吉的外號也不會叫猴子,常言道只有叫錯的名字,沒有起錯的外號。
對這個說法楊可棟深以為然,就在他在打量加藤清正的同時,對方也透過頭盔炯炯有神的看著他。
片刻以後,加藤清正終於沉不住氣了,他聲音洪亮的用日語問道:
「你便是這些時日與我作戰的明將?怎麼如此年輕,是遼東北兵還是江浙南軍?」
待翻譯將加藤清正的話翻譯出來以後,楊可棟面色如常的回道:
「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看來加藤將軍平日裡很少研習兵法啊。」
被嘲諷了幾句的加藤清正並不生氣,反而是面帶譏諷的說道:
「我本以為天朝上國之人做事光明磊落,沒成想卻是藏頭露尾的腌臢之輩。」
此言一出於宸大怒,抽出腰刀就指著加藤清正,同時口中大聲的斥責了一聲。
「大膽!敢如此和我們家副宣慰使大人說話,活膩歪了不成。」
就在於宸拔刀之時,對面的騎兵也齊刷刷的亮出了兵器。
氣氛瞬間變得劍拔弩張起來,見到這一幕的楊可棟微微一笑。
隨後揮手讓於宸放下兵器,接著目光直視著加藤清正說道:
「加藤將軍當我是小孩子麼,以為這等拙劣的激將法便能讓我動氣?這樣吧,既然你都問了,那本使也就大方的告訴,本使乃是播州宣慰司副宣慰使,李總兵欽定的入朝先鋒。」
等到翻譯將話傳給加藤清正以後,後者的表情肉眼可見的變得凝重起來。
很顯然此時的日寇從上到下都被沈惟敬給騙了,滿心以為大明王朝會跟他們議和。
甚至除了加藤清正軍團,其他八路大軍已經開始徹底放飛自我,絲毫沒有備戰。
果不其然加藤清正在得知這個消息以後,沉默了片刻終於開口了。
「楊將軍,你為何會將如此重要的信息告訴我?我可是你的敵人。」
聽聞這話楊可棟嘴角露出一絲不屑的笑容,隨後張狂的大聲說道:
「加藤將軍未免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區區二軍團做我的敵人還不夠格!」
等翻譯把楊可棟這番話翻譯出來以後,日軍陣營個個臉上露出憤怒的神情。
不過楊可棟並沒有收斂,而是用平淡的語氣接著說道:
「至於本使為什麼要告訴你,原因很簡單,當然是想讓你將這個消息傳出去,不過平壤那邊的小西行長怕是沒法騰出手救你了,你不如寄希望給黑田長政。」
說實話加藤清正此刻心中湧起了驚濤駭浪,倒不是因為楊可棟說的狂悖之言。
而是驚訝於此人對於入朝日軍的了解,甚至連各軍團大名駐紮在何處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加藤清正並沒有著急開口回答,沉默了許久以後,他才開口不解的問道:
「看來楊將軍志氣不小,想用我做誘餌將黑田長政他們釣過來,可你別忘了,小西行長的一軍團據此不過80里路,黑田長政的三軍團也只有150多里,若是兩大軍團齊聚,再加上我從永興城接應,你麾下士卒尚不過萬,想來是難以抵擋吧。」
此時場面頗為詭異,明明是戰場廝殺的對手,卻如此心平氣和的開始討論起了戰局。
雙方的劍拔弩張,而主帥卻閒庭信步仿佛老友一般,就連跟隨楊可棟多年的於宸都有些搞不清狀況了。
面對加藤清正的詢問,楊可棟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隨後表情認真的回道:
「加藤將軍大概是沒聽清我先前說的話,若是本使猜測不錯的話,再有兩日明軍就要攻城了,所以本使的壓力大概只有黑田長政一路。」
加藤清正終於慌了,偌大的朝鮮半島,明軍都包圍了平壤城其他人都不知道。
對於楊可棟的話他並不懷疑,因為他加藤清正就是被從兀良哈地區一路打回來的!
區區一支先鋒,便可以用區區萬餘人馬大破他的第二軍團,真正的明軍主力有多恐怖加藤清正想到就後背發寒。
而他身邊帶的武士們已經徹底炸開了鍋,眾人臉上的表情都十分凝重。
良久以後。
加藤清正長長的吐出一股白氣,若是條件允許,他真的想殺了面前的明將。
只可惜這事根本不可能做到,況且作為日軍二軍團的統帥。
加藤清正肩膀上還擔著數千輕足的性命,不管楊可棟所言是真是假,加藤清正都必須想辦法破局。
於是在沉默了許久以後,加藤清正撥馬回身,背對著楊可棟撂下了一句話。
「楊將軍,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不管最終結果如何,為了太閤大人,我都會與你拼殺到底。」
察覺到加藤清正的決心,楊可棟輕笑一聲,隨後鄭重其事的回道:
「很好,那麼戰場便定在這永興城吧,加藤將軍,你作為我的餌料,目前是不會有什麼危險的,期待你的援軍能及時趕到。」
說完以後他也轉過了身子,雙方就這麼背道而馳越走越遠。
直到快回到大營之時,忍了一路的於宸終於開口問了一句。
「副宣慰使大人,剛剛為何不讓末將動手,宰了那群倭寇。」
面對於宸的詢問,楊可棟並沒有責備,而是輕聲反問道:
「呵呵,宰了他們並不難,可城內還有日軍頭目,難道你能破城而入將他們都殺了嗎?」
「這……末將不能。」
作為粗鄙的武夫,顯然於宸腦袋裡沒有想那麼多,直接被問卡樂了。
當然楊可棟也知道他的德行,就耐心的跟在後面解釋道:
「兵法有雲,上兵伐謀,本使要的是擴大戰果,而不是逞匹夫之勇,計較一人一地的得失成不了大器。」
同時在在戰鬥中表現出色,作戰勇猛,如同老虎一樣兇猛,據說在朝鮮還單人搏殺了一隻老虎。
讓「虎加藤」的稱號更加廣為傳頌,而楊可棟對此則是不以為然。
區區島國能有什麼猛將,說到底不過就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罷了。
要不然豐臣秀吉的外號也不會叫猴子,常言道只有叫錯的名字,沒有起錯的外號。
對這個說法楊可棟深以為然,就在他在打量加藤清正的同時,對方也透過頭盔炯炯有神的看著他。
片刻以後,加藤清正終於沉不住氣了,他聲音洪亮的用日語問道:
「你便是這些時日與我作戰的明將?怎麼如此年輕,是遼東北兵還是江浙南軍?」
待翻譯將加藤清正的話翻譯出來以後,楊可棟面色如常的回道:
「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看來加藤將軍平日裡很少研習兵法啊。」
被嘲諷了幾句的加藤清正並不生氣,反而是面帶譏諷的說道:
「我本以為天朝上國之人做事光明磊落,沒成想卻是藏頭露尾的腌臢之輩。」
此言一出於宸大怒,抽出腰刀就指著加藤清正,同時口中大聲的斥責了一聲。
「大膽!敢如此和我們家副宣慰使大人說話,活膩歪了不成。」
就在於宸拔刀之時,對面的騎兵也齊刷刷的亮出了兵器。
氣氛瞬間變得劍拔弩張起來,見到這一幕的楊可棟微微一笑。
隨後揮手讓於宸放下兵器,接著目光直視著加藤清正說道:
「加藤將軍當我是小孩子麼,以為這等拙劣的激將法便能讓我動氣?這樣吧,既然你都問了,那本使也就大方的告訴,本使乃是播州宣慰司副宣慰使,李總兵欽定的入朝先鋒。」
等到翻譯將話傳給加藤清正以後,後者的表情肉眼可見的變得凝重起來。
很顯然此時的日寇從上到下都被沈惟敬給騙了,滿心以為大明王朝會跟他們議和。
甚至除了加藤清正軍團,其他八路大軍已經開始徹底放飛自我,絲毫沒有備戰。
果不其然加藤清正在得知這個消息以後,沉默了片刻終於開口了。
「楊將軍,你為何會將如此重要的信息告訴我?我可是你的敵人。」
聽聞這話楊可棟嘴角露出一絲不屑的笑容,隨後張狂的大聲說道:
「加藤將軍未免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區區二軍團做我的敵人還不夠格!」
等翻譯把楊可棟這番話翻譯出來以後,日軍陣營個個臉上露出憤怒的神情。
不過楊可棟並沒有收斂,而是用平淡的語氣接著說道:
「至於本使為什麼要告訴你,原因很簡單,當然是想讓你將這個消息傳出去,不過平壤那邊的小西行長怕是沒法騰出手救你了,你不如寄希望給黑田長政。」
說實話加藤清正此刻心中湧起了驚濤駭浪,倒不是因為楊可棟說的狂悖之言。
而是驚訝於此人對於入朝日軍的了解,甚至連各軍團大名駐紮在何處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加藤清正並沒有著急開口回答,沉默了許久以後,他才開口不解的問道:
「看來楊將軍志氣不小,想用我做誘餌將黑田長政他們釣過來,可你別忘了,小西行長的一軍團據此不過80里路,黑田長政的三軍團也只有150多里,若是兩大軍團齊聚,再加上我從永興城接應,你麾下士卒尚不過萬,想來是難以抵擋吧。」
此時場面頗為詭異,明明是戰場廝殺的對手,卻如此心平氣和的開始討論起了戰局。
雙方的劍拔弩張,而主帥卻閒庭信步仿佛老友一般,就連跟隨楊可棟多年的於宸都有些搞不清狀況了。
面對加藤清正的詢問,楊可棟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隨後表情認真的回道:
「加藤將軍大概是沒聽清我先前說的話,若是本使猜測不錯的話,再有兩日明軍就要攻城了,所以本使的壓力大概只有黑田長政一路。」
加藤清正終於慌了,偌大的朝鮮半島,明軍都包圍了平壤城其他人都不知道。
對於楊可棟的話他並不懷疑,因為他加藤清正就是被從兀良哈地區一路打回來的!
區區一支先鋒,便可以用區區萬餘人馬大破他的第二軍團,真正的明軍主力有多恐怖加藤清正想到就後背發寒。
而他身邊帶的武士們已經徹底炸開了鍋,眾人臉上的表情都十分凝重。
良久以後。
加藤清正長長的吐出一股白氣,若是條件允許,他真的想殺了面前的明將。
只可惜這事根本不可能做到,況且作為日軍二軍團的統帥。
加藤清正肩膀上還擔著數千輕足的性命,不管楊可棟所言是真是假,加藤清正都必須想辦法破局。
於是在沉默了許久以後,加藤清正撥馬回身,背對著楊可棟撂下了一句話。
「楊將軍,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不管最終結果如何,為了太閤大人,我都會與你拼殺到底。」
察覺到加藤清正的決心,楊可棟輕笑一聲,隨後鄭重其事的回道:
「很好,那麼戰場便定在這永興城吧,加藤將軍,你作為我的餌料,目前是不會有什麼危險的,期待你的援軍能及時趕到。」
說完以後他也轉過了身子,雙方就這麼背道而馳越走越遠。
直到快回到大營之時,忍了一路的於宸終於開口問了一句。
「副宣慰使大人,剛剛為何不讓末將動手,宰了那群倭寇。」
面對於宸的詢問,楊可棟並沒有責備,而是輕聲反問道:
「呵呵,宰了他們並不難,可城內還有日軍頭目,難道你能破城而入將他們都殺了嗎?」
「這……末將不能。」
作為粗鄙的武夫,顯然於宸腦袋裡沒有想那麼多,直接被問卡樂了。
當然楊可棟也知道他的德行,就耐心的跟在後面解釋道:
「兵法有雲,上兵伐謀,本使要的是擴大戰果,而不是逞匹夫之勇,計較一人一地的得失成不了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