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引蛇
「曲什將辛苦!」
歐椃並沒有因為對方職位軍銜都比自己低而有傲慢之色。
此番出兵,虎帥將騎營和舟營都調給了他們營將節制。
他又將丁屯的屯將招來商議了一陣。
此邑取之不難,可以說比大多數豪強家的塢壁好打多了。
取其目的主要還在於政治意義,昭示著乞活軍已經開始在你即墨治下橫行了。
歐椃都沒有派甲屯士卒,在他看來,僅一個丁屯就完全足夠了。
東鄉邑大門緊閉,牆體不寬,上面都未站人,看不見裡面情況,倒是能見些許支出牆體的長杆、竹矛。
歐椃立於乙屯陣後,身披鐵鎧,頭戴鐵兜鍪,目光如炬,腰間的環首刀並未出鞘。
他轉頭看了看日頭,拉了半高起來了,再過一陣熱起來就沒法再打了。
於是他不再猶豫:「進攻!」
在他身側的乙屯屯將唱了一聲「諾」後便帶著士卒邁步向前了。
行進的過程中,邑牆內稀稀拉拉拋出些箭矢,乙屯屯將連正眼看都未看。
「撞擊!」
一什士卒聞令後立刻加快了步伐,最後竟抱著撞錘沖了起來。
這撞錘是他們到這兒後砍的一棵樹,將一端削尖,臨時趕製的。
「轟!」
一錘下去,門兩側的夯土塵飛,撞錘尖部也呈不規則的形狀折斷了。
邑牆內也傳來一陣嘈雜聲,牆外的士卒都能聽清其中的咒罵聲。
罵吧,罵吧,待會兒就不會罵了。
這一什士卒又後退了十餘步,紛紛卯足了勁,在什長的大喝下,又飛沖了上去。
這一次,直接將大門撞裂開了。隨後撞到第五次的時候,東鄉邑已經大門洞開。
「殺!」
數名甲士挺著長矛大戟就往門內捅刺,刀楯手緊隨其後。
大門處頓時響起一片哀嚎、悽慘聲。
而門兩側牆垣也有乞活軍士卒攀牆而上。
雙方在門口處拉鋸了一陣時間。突然有一名乞活軍甲士將眼前的一個漢子砍倒後便揉身突到了其他邑卒的身後。
邑卒頓時自亂陣腳,開始折身而退。這些邑卒說白了也是被臨時拉來的鄉民,能有多少戰鬥經驗?
這慘烈的廝殺可以說完全超出了他們的心理承受範圍。
不跑能行麼?對面都是些不要命的殺才!
乞活軍士卒當然不會放過如此痛打落水狗的好機會,紛紛隨身追擊。
越來越多的乞活軍士卒沖入邑門。
戰一刻,東鄉邑為乞活軍所有。
「亞將,鄉嗇父和一些鄉人在我們破門後便翻牆逃走了,追不追?」
「不用。」歐椃臉上看不出一絲波瀾,只淡淡的回了一句。
追他幹嘛?要的就是這些人往即墨城內逃。
歐椃又請來曲犢:「曲什將,勞煩君遣騎卒將此地情況報於徐營將。」
「諾。」曲犢絲毫不敢耽擱,立即派人前往。
又過了一陣,那騎卒回來了,還帶來了徐岡的一道軍令:「東鄉邑棄之,立即率二屯向北打張氏壁。」
張氏乃是即墨的一鄉豪,家中勢力不算強,在東鄉邑北面十里。
這些信息他這幾日早就爛熟於心了,根本不用再看地圖。
於是,他立即召集士卒向北而去……
……
七月初二,天氣愈發炎熱。
陳烈有些擔心北上的士卒。他在考慮要不要將士卒撤回來。
「軍師,徐大兄所部現在何處?」
現在的戰報都是先交由終利俊整理,然後才報給他。
「在此處。」終利還顧及著他「文人風骨」,穿著長袍,手中不知從何處得來的羽扇搖個不停,指了指堂中央放的沙盤中標的一處。
陳烈則沒他那麼多講究,穿了件短褐,拿了一把大蒲葉扇,走過去一看。
「齊氏壁?」
「正是。」終利俊點點頭。
「進兵三日,這是第三處?」陳烈又問。
「不錯,虎帥。」終利俊繼續指著沙盤中的各位置說:「這,東鄉邑;這裡,張氏壁;而這便是今日所攻的齊氏壁。」
陳烈目光投向了終利俊所指的各處,東鄉邑和張氏壁在東,幾乎在一條豎線上。
他指著這二處問道:「這兩處距沽水有多遠?」
「約莫二十五里。」終利俊仿佛知道陳烈下一個問題要問什麼一樣,接著道:「齊氏壁離的就近,不到十里。」
陳烈微微頷首,這三處相互之間若用線連起來,則會得到一個等腰三角形——從沙盤上看,齊氏壁到二地的距離正好一樣。
「即墨可有動靜?」陳烈剛問出,就覺得自己是明知故問了,若有消息,細作肯定就給他傳信了。
但終利俊肯定不知道他心中所想,依舊答道:「今日還未傳來消息。」
終利俊見陳烈沒有說話,又調笑說了一句:「說不定即墨縣寺內正吵得不可開交……」
「哈哈哈……」
陳烈一陣爽朗的笑聲:「以那些鼠蠹之輩的德性,怕真如軍師所言……倒是我心急了!」
陳烈又看了一陣沙盤:「我們舟營在何處?」
這舟營也就是舟船部隊,是新建的一個營頭,由田獷行營將職兼任水卒教習。
共計兩千人,其中真正的舟營水卒——戰鬥人員,只有一千人,其餘皆棹卒、雜役等。
「還是在這。」終利俊又立即為陳烈指道,在一沽水拐彎處的下游一些,還在壯武境內。
陳烈舟營調給徐岡節制的目的就在於能及時接應北進的士卒。
現在若將其往北調的話,容易遭到即墨襲擊。需要時再北上也完全來得及。
陳烈不得不承認徐岡安排極為妥當。
他是傾向於即墨會出兵的,不然即墨令既沒法給上面交代,又沒法給下面交代。
雖然漢朝各地縣令的權力極大,甚至可以說一言而決。
但像縣令這種地方「一把手」基本上皆是外郡人擔任,在本縣根本無根基、勢力。若真正「不尊重」當地世家大姓、豪強大族,旦可試試政令能出城否?
只是早出、晚出和出兵多少的問題而已。
如果真遇到了「強項令」或者「膽小如鼠令」,那就只能撤回來了。
「軍師,給徐大兄傳信,齊氏壁不必打下來,把陣勢鬧大些就成。若真要攻,應早晚為益。」陳烈又最後加了一句:「兄在前線,依實際情況而定。」
歐椃並沒有因為對方職位軍銜都比自己低而有傲慢之色。
此番出兵,虎帥將騎營和舟營都調給了他們營將節制。
他又將丁屯的屯將招來商議了一陣。
此邑取之不難,可以說比大多數豪強家的塢壁好打多了。
取其目的主要還在於政治意義,昭示著乞活軍已經開始在你即墨治下橫行了。
歐椃都沒有派甲屯士卒,在他看來,僅一個丁屯就完全足夠了。
東鄉邑大門緊閉,牆體不寬,上面都未站人,看不見裡面情況,倒是能見些許支出牆體的長杆、竹矛。
歐椃立於乙屯陣後,身披鐵鎧,頭戴鐵兜鍪,目光如炬,腰間的環首刀並未出鞘。
他轉頭看了看日頭,拉了半高起來了,再過一陣熱起來就沒法再打了。
於是他不再猶豫:「進攻!」
在他身側的乙屯屯將唱了一聲「諾」後便帶著士卒邁步向前了。
行進的過程中,邑牆內稀稀拉拉拋出些箭矢,乙屯屯將連正眼看都未看。
「撞擊!」
一什士卒聞令後立刻加快了步伐,最後竟抱著撞錘沖了起來。
這撞錘是他們到這兒後砍的一棵樹,將一端削尖,臨時趕製的。
「轟!」
一錘下去,門兩側的夯土塵飛,撞錘尖部也呈不規則的形狀折斷了。
邑牆內也傳來一陣嘈雜聲,牆外的士卒都能聽清其中的咒罵聲。
罵吧,罵吧,待會兒就不會罵了。
這一什士卒又後退了十餘步,紛紛卯足了勁,在什長的大喝下,又飛沖了上去。
這一次,直接將大門撞裂開了。隨後撞到第五次的時候,東鄉邑已經大門洞開。
「殺!」
數名甲士挺著長矛大戟就往門內捅刺,刀楯手緊隨其後。
大門處頓時響起一片哀嚎、悽慘聲。
而門兩側牆垣也有乞活軍士卒攀牆而上。
雙方在門口處拉鋸了一陣時間。突然有一名乞活軍甲士將眼前的一個漢子砍倒後便揉身突到了其他邑卒的身後。
邑卒頓時自亂陣腳,開始折身而退。這些邑卒說白了也是被臨時拉來的鄉民,能有多少戰鬥經驗?
這慘烈的廝殺可以說完全超出了他們的心理承受範圍。
不跑能行麼?對面都是些不要命的殺才!
乞活軍士卒當然不會放過如此痛打落水狗的好機會,紛紛隨身追擊。
越來越多的乞活軍士卒沖入邑門。
戰一刻,東鄉邑為乞活軍所有。
「亞將,鄉嗇父和一些鄉人在我們破門後便翻牆逃走了,追不追?」
「不用。」歐椃臉上看不出一絲波瀾,只淡淡的回了一句。
追他幹嘛?要的就是這些人往即墨城內逃。
歐椃又請來曲犢:「曲什將,勞煩君遣騎卒將此地情況報於徐營將。」
「諾。」曲犢絲毫不敢耽擱,立即派人前往。
又過了一陣,那騎卒回來了,還帶來了徐岡的一道軍令:「東鄉邑棄之,立即率二屯向北打張氏壁。」
張氏乃是即墨的一鄉豪,家中勢力不算強,在東鄉邑北面十里。
這些信息他這幾日早就爛熟於心了,根本不用再看地圖。
於是,他立即召集士卒向北而去……
……
七月初二,天氣愈發炎熱。
陳烈有些擔心北上的士卒。他在考慮要不要將士卒撤回來。
「軍師,徐大兄所部現在何處?」
現在的戰報都是先交由終利俊整理,然後才報給他。
「在此處。」終利還顧及著他「文人風骨」,穿著長袍,手中不知從何處得來的羽扇搖個不停,指了指堂中央放的沙盤中標的一處。
陳烈則沒他那麼多講究,穿了件短褐,拿了一把大蒲葉扇,走過去一看。
「齊氏壁?」
「正是。」終利俊點點頭。
「進兵三日,這是第三處?」陳烈又問。
「不錯,虎帥。」終利俊繼續指著沙盤中的各位置說:「這,東鄉邑;這裡,張氏壁;而這便是今日所攻的齊氏壁。」
陳烈目光投向了終利俊所指的各處,東鄉邑和張氏壁在東,幾乎在一條豎線上。
他指著這二處問道:「這兩處距沽水有多遠?」
「約莫二十五里。」終利俊仿佛知道陳烈下一個問題要問什麼一樣,接著道:「齊氏壁離的就近,不到十里。」
陳烈微微頷首,這三處相互之間若用線連起來,則會得到一個等腰三角形——從沙盤上看,齊氏壁到二地的距離正好一樣。
「即墨可有動靜?」陳烈剛問出,就覺得自己是明知故問了,若有消息,細作肯定就給他傳信了。
但終利俊肯定不知道他心中所想,依舊答道:「今日還未傳來消息。」
終利俊見陳烈沒有說話,又調笑說了一句:「說不定即墨縣寺內正吵得不可開交……」
「哈哈哈……」
陳烈一陣爽朗的笑聲:「以那些鼠蠹之輩的德性,怕真如軍師所言……倒是我心急了!」
陳烈又看了一陣沙盤:「我們舟營在何處?」
這舟營也就是舟船部隊,是新建的一個營頭,由田獷行營將職兼任水卒教習。
共計兩千人,其中真正的舟營水卒——戰鬥人員,只有一千人,其餘皆棹卒、雜役等。
「還是在這。」終利俊又立即為陳烈指道,在一沽水拐彎處的下游一些,還在壯武境內。
陳烈舟營調給徐岡節制的目的就在於能及時接應北進的士卒。
現在若將其往北調的話,容易遭到即墨襲擊。需要時再北上也完全來得及。
陳烈不得不承認徐岡安排極為妥當。
他是傾向於即墨會出兵的,不然即墨令既沒法給上面交代,又沒法給下面交代。
雖然漢朝各地縣令的權力極大,甚至可以說一言而決。
但像縣令這種地方「一把手」基本上皆是外郡人擔任,在本縣根本無根基、勢力。若真正「不尊重」當地世家大姓、豪強大族,旦可試試政令能出城否?
只是早出、晚出和出兵多少的問題而已。
如果真遇到了「強項令」或者「膽小如鼠令」,那就只能撤回來了。
「軍師,給徐大兄傳信,齊氏壁不必打下來,把陣勢鬧大些就成。若真要攻,應早晚為益。」陳烈又最後加了一句:「兄在前線,依實際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