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吳三桂爆更求追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努爾哈赤雖然不信遼東李家傳來的信息,但卻不得不重視起來,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便已經派人去徹查朱常洛的身份信息。

  所有關於朱常洛的消息,都被單獨儲存在一個地方。

  在建州,不只是朱常洛,很多大明官員,都被努爾哈赤這麼對待。

  比如戚金,比如李成梁,比如李如松......

  努爾哈赤一統建州女真之後,便已經開始著手做這件事了。

  一開始努爾哈赤這麼做的目的,只是為了以防萬一,有一天明廷若是對他們建州女真趕盡殺絕,他也能知道對方的底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這是努爾哈赤從漢人那裡學來的。

  可是當努爾哈赤的勢力越來越大之後,奴兒干都司已經成了他努爾哈赤的天下之後,他的野心便逐漸隨之膨脹起來。

  除了大明的那些將領,他甚至開始調查起大明所有的核心官員,以及大明邊關的地形信息。

  當努爾哈赤得知朱常洛的存在後,甚至一反常態,將自己的兩個親兒子派出去親自調查他。

  努爾哈赤話音落地,舒爾哈齊卻是嘆息回道:「前些日子褚英跟代善倒是傳了個消息回來,說他們剛到薊州,還沒看見朱濼,也沒看見他的夫人。」

  「怕是要等新軍跟戚家軍對抗的時候,才有機會看見了。」

  努爾哈赤皺了皺眉,將手中的密報放了下去,嘆了口氣道:「哎,大明竟出了如此人才。」

  「這篇文章將張居正改革的失敗總結的很是透徹啊,那朱濼不過才十四歲而已,竟有如此通透的看法。」

  「我對那張居正倒是也有些了解,起先我跟所有人一樣,覺得大明的皇帝朱翊鈞對張居正的改革派進行清算,是造成張居正改革失敗的最大原因。」

  「可是如今看來,張居正的改革,從一開始就註定失敗了。」

  「這個朱濼不簡單啊,若是布希婭瑪拉真的嫁給他了,怕是那句預言也要在他身上應驗了!」

  「如今我們都已快到不惑之年了,將來的天下必將是他們年輕人的,我這些子嗣之中,你覺得可有能與此人一較高下的?」

  努爾哈赤的話剛剛說完,舒爾哈齊就忍不住扯了扯嘴角,臉色微不可察的變了一下,但很快就復歸如常。

  他們可不像漢人,那麼多規矩,什么子承父業,傳嫡不傳長,傳長不傳幼。

  他們崇尚個人英雄主義,天下那是能者居之。

  建州女真如今橫掃草原各大部落,可不是他努爾哈赤一個人的功勞。

  舒爾哈齊覺得,自己也是建州女真崛起的最大功臣之一,除了努爾哈赤,就沒人比他的功勞更大了。

  按照他們的民族傳統,努爾哈赤要是死了,那麼繼任者就一定是他舒爾哈齊。

  只可惜努爾哈赤並沒這麼想,這已經不是努爾哈赤第一次這麼明顯的暗示舒爾哈齊,自己準備學漢人那一套,死後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建州女真了。

  舒爾哈齊明白,看似努爾哈赤在問他,但實際上,努爾哈赤不過是在敲打他。

  見舒爾哈齊沒第一時間回話,努爾哈赤眉頭微皺,眼裡閃過一抹殺意。

  舒爾哈齊以為自己微不可察的神色變化努爾哈赤未曾察覺到,故意裝作沉思的樣子,半晌之後,這才回道:「大哥,不管是褚英也好,還是代善也罷,他們兄弟二人的本事,都不會比那朱濼低。」

  「何況那朱濼不管多麼厲害,充其量也不過是個邊關將領而已,將來無論他們兄弟二人是誰接任我建州女真,都能如臂使指。」

  「朱濼卻不行,大明內部派系林立,勾心鬥角,那朱濼勢必會被大明朝廷牽制,導致束手束腳。如此一來,就算他朱濼不好對付,但卻也不足為慮,至少他不會成為我們建州女真的致命威脅。」

  努爾哈赤笑了笑,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說道:「有道理,派人通知褚英跟代善,嚴密注視那朱濼跟戚金的兩軍對抗!」

  ......

  大明。

  遼東。

  寧遠伯府邸。

  議事廳內,李成梁跟李如松父子坐在上位,其下則是遼東邊軍里的所有將領們。

  李成梁掃了一眼,微微撫須。

  這些人,都是遼東李家的中流砥柱,都是他們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戰果。


  他們借著高淮的手,將遼東所有不支持他們李家的勢力,都已經徹底連根拔起了。

  雖然他們遼東李家不敢稱王,但在遼東這個區域內,他們李家卻是名副其實的土皇帝,朝廷的威望都不如他們遼東李家。

  「將軍,不知傳我等來此,是有什麼事要交代嗎?」

  下方眾人一臉疑惑,有人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

  以至於一時間,原本議論紛紛的議事廳,瞬間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循聲看向開口之人吳襄。

  雖然他聲名不顯,在史書上也沒留下多少筆墨,但他有個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兒子——吳三桂。

  這個人的祖籍是江南高郵,因此以他的身份背景,在遼東這個以鄉黨為主組成的利益集團中,想要出人頭地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這個人卻有個所有人都羨慕嫉妒的本事,那就是他總能左右逢源,抓住每一個,哪怕細微的機會,就好像現在這樣,第一個開口問話。

  甚至為了能在遼東出人頭地,這個人還跟李如松麾下的得力幹將祖大壽成了親家,娶了祖大壽的親妹妹。

  因此吳三桂之父吳襄雖然不是出自遼東的土著,卻能在遼東集團裡面混的風生水起。

  隨著李成梁的軍功越來越大,官職越來越高,這吳襄也水漲船高,不過數十年時間,此時已是大明參將了。

  吳襄話音落地,李成梁這才笑著回道:「讓你們來這裡,沒什麼別的事,就是為了給你們慶功。遼東兵變被平息了,咱們遼東接下來就可以安享一段太平日子了。」

  眾人自然明白李成梁的言外之意,李家借著遼東兵變為藉口,又聯合高淮,幾乎把遼東所有不站在他們李家一邊的勢力全都剷除掉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