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思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如今太子要起事,要銀子,於是他便找到了張尚書。

  也只有隨著大周立國之初便在的張家,皇帝陛下才會放心把戶部交給他們。

  皇帝陛下不會毫無保留的相信某個人,或者說是某個家族。

  讓張赫坐到這個位置,只是朝堂之中再也找不到比他更適合這個位置的人而已。

  可既然是讓張赫坐到了這個位置上,這位張家家主便會擁有戶部尚書的權力。

  比如無需要其他的旨意,便能打開國庫,拿出太子需要的東西。

  不過在今夜,太子和這位戶部尚書似乎產生了分歧。

  府外星光燦爛,月色極美。

  但在這位戶部尚書大人的書房內,若是不點燈,便是一片漆黑。

  因此便有人點了一盞燈。

  又是義忠王妃。

  這位金陵城第一美人,親手為太子和張赫之間點了一盞燈。

  那位頭髮花白,但自有一番氣度的老人坐在一把太師椅上,看著對面一身灰衣的太子。

  太子笑著開口。

  「張老尚書對本王的條件似乎還有些不滿,但現如今金陵的局勢,老尚書難不成不明了?有沒有這筆銀子,本王都要起事,本王之所以耐著性子來找老尚書敲定最後的事情,不過是念在老尚書位高權重,而且是我大周元老之族的面子上而已。」

  張赫皺著眉頭,沒有急著說話。

  兩人之前所講的條件其實大抵都已經談妥,理應已經敲定,可若不是來自那座溫府的一封信,兩方本來就不必再繼續會晤。

  張赫至今都沒有想清楚,既然是下定決心要離國的溫宰相,為什麼會對於現如今的朝堂還要干涉,更是給太子寫了那麼一封信。

  這有點奇怪,不太像溫思遠會做的事情。

  「縱使溫宰相支持,可太子殿下也該知道,起事之後也需要人心,張家跟著大周走過這麼多年,有些事情反而比溫宰相說話更有用。」

  張赫繼續沉聲道:「況且若是太子殿下起事成功,那些皇室子弟不一定真會認命,到時候還需要小女請義忠親王出面斡旋。」

  太子向來被人認為是龍子龍孫中才能最佳的一位,又是皇帝的嫡長子,自然從小便接受過來自皇族的教導,因此張赫這些話里的意思,他很快就明白了。

  只不過這場他謀劃許久的叛變,或者說是叫逼宮還是一些別的什麼詞語,一切都會以那位皇帝身死,他坐上那個皇位而戛然而止。

  所以身後的事情,他沒有想過,或許是說沒有仔細的想過。

  在太子來看,之後誰不服,大抵便是殺誰而已。

  而張赫顯然是在提醒他,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之後皇室子弟不服,太子或許可以用血來解決,可若是那些手上有重兵的將軍不服呢?

  現如今金陵城內只有三千御林軍。

  而且御林軍統領只是被他收買的。

  既然是收買,那便是有可能再被另外的人收買。

  那如何才能坐得住這個皇位。

  太子覺得最緊要的自然還是讓溫宰相留下,支持他,站在他身後。

  但實際上既然溫宰相做了決定,便應該不會改變,那位老中書令大人不是那種因為一兩件小事便改變主意的。

  但如果推理到這裡,事情便出現了一個奇怪的,不合常理的轉折。

  那就是那封信,到底怎麼回事?

  張赫沒想明白。

  而太子則把這事情理解為溫宰相對於父皇的失望,對於大周廟堂的失望,既然失望,便要尋找希望,因此溫宰相離國,離國之前給了他一封信。

  這或許是最好的答案。

  太子覺得這說得通。

  只可惜無論如何,溫宰相終究是有走的那一天。

  把所有雞蛋都一股腦的放在老中書令這裡,依舊不現實。

  因此太子只能從其餘人入手。

  張赫之前所說,就是現如今太子不得不面臨的問題,軍伍之中有誓死為他麾下北靜王效忠的將軍,可畢竟天高地遠,金陵城裡可沒有那些將軍。


  只有先安定這金陵城內的局勢,那些皇室子弟都沒有任何話的話,那些就算是想打著勤王之名的將軍也不好發作。

  總而言之,張赫和義忠王妃現如今很重要。

  張赫憑藉自身威望可以幫他,義忠王妃身後有義忠親王,誰都知道那位不願意爭權奪勢的義忠親王有多愛義忠王妃。

  殺了皇帝陛下之後,皇室子弟不服太子,那還能推誰出來?

  其餘幾個皇子顯然輩分能力都不夠。

  唯獨義忠親王而已。

  要是這個時候義忠王妃勸說義忠親王出來堅定的支持太子,堵住眾人口舌。

  這才算是完美。

  想到這個地方,太子眯著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張赫也沒開口,等著太子開口。

  義忠王妃則是站在遠處,守著那盞燈。

  書房不大,有些燈光照不到的地方。

  陰影里忽然生出一道聲音。

  「張大人,您的要求不過分。」

  太子聽著這話,嘴角緩緩勾勒出一個弧度。

  有人從陰影里走出,來到那燈光所及之處。

  是個中年書生。

  先前在溫府外與北靜王交談的那位。

  張赫站起身,仔細看了很久,感嘆道:「原來有你在。」

  中年書生點點頭。

  「您的要求不過分,我想太子殿下也會同意的,只不過,張大人既然不願意再讓一些步,那便多拿些東西出來。」

  這句話說得很直接,既然不願意讓步,便拿些更多東西來換。

  張家除去能在國庫里拿出些庫銀之外,還能做些什麼?

  太子清楚。

  那位中年書生也清楚。

  張赫也清楚。

  他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看向那中年書生感慨道:「當年你落榜之後,老夫其實派人去找過你,實際上最開始,老夫是想把小女嫁給你的。」

  站在遠處的義忠王妃一怔,不由得多看了幾眼這個中年書生,之前她只當這個人是太子的幕僚而已,現在看來,倒是不止於此。

  大周科舉在立國之後便有了,可這麼些年來,出了那麼些名落孫山的落榜考生,可沒有哪一個能有這個中年書生出名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