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吳清返回,專家路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仁對此,只能無奈輕嘆,有心想要就地招募王家溝的適齡村民,但其都只接受過最簡單的訓練,算作民兵預備役都還勉強,軍事素養極其孱弱。

  讓陳仁直接搖頭,打消了這個想法。

  「等這次的嚴峻形勢過去,一定要抓緊時間再度招兵!」

  「原先只加強火力的做法還是太過保守!」

  「應該將每班的人數從十二人增加到十五人!」

  「這才算是完整版的『加強班』!」

  「等之後把新兵帶熟,就再度增加,每班至少也要——」

  陳仁掰著手指頭估算,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

  ——至少也要二十人,甚至三十人以上才行!

  ......

  吃過早飯,陳仁便立刻帶著戰士們出山,悄摸來到村東矮坡,在這裡守到九點,終於看到了日偽軍中隊的身影。

  「排長!要打嗎?」

  身邊的孫班副悄聲問詢,陳仁沉思片刻,搖了搖頭。

  「先看看再說!」

  陳仁心中其實是不想和這隊日偽軍發生衝突的。畢竟吳清、趙虎兩人都不在身邊,而且他們離開的時候,也都帶走了四五名戰士。

  如今的三排,只剩下了二十餘個人。

  對上這足有一百六七十號人的日偽軍中隊,根本占不了任何便宜,一個弄不好,還很有可能會被咬上,陷入逃亡的窘境。

  陳仁心中嘆了口氣,繼續觀察。

  日偽軍下鄉的目的是為了劫掠糧食、物資,現在村里大部分的物資都已經被轉移或藏了起來,他們找不到,自然不會在這裡浪費時間。

  根據民兵聯防報告、推測的行動路徑來看,王家溝是這隊日偽軍下鄉的最後一個村子節點。

  他們在這裡找不到物資,大概率就會拐進去往附近縣城或據點的路,因此如果能不起衝突的話,最好還是就這樣放他們走。

  等日後炮班訓練出來,就是這些日偽軍的死期!

  陳仁按兵不動,靜靜地看著下方已經進到村裡的日偽軍們。

  日偽軍中隊可能是在進村前就意識到了什麼,他們進村後,立刻就全員散開,挨家挨戶地破門搜查,可目光所及,卻只是空無一物。

  時間流逝,分散搜查的日偽軍再度集結。在曬麥場,一名軍官模樣的鬼子氣憤至極,他掏出指揮刀,憤怒地咕嘰幾句,然後就準備下令燒毀全村。

  一名偽軍彎腰上前、面帶諂媚地進行勸阻。

  「太君,您如果把村子燒了,那這些村民就會去其它村,或是一直藏在山裡。不如我們先走,等我們走了,村民肯定會回來。等下次下鄉,我們就直撲這裡。」

  這名偽軍神情陰森,伸手在脖子上抹了一下,陰惻惻道。

  「到時候,男的殺光!女的全部帶回軍營!」

  鬼子軍官聞言沉思片刻,冷哼一聲,刷的一下收回指揮刀。

  「魏君——,你的話有道理!下次我們再來,第一站就是這裡!」

  「不過......」

  日軍軍官神情依舊陰翳,他搖搖頭,然後揮手示意,立刻有一隊鬼子出了隊列,摘下腰間掛著的手雷,扔進了附近的房子裡。

  隨著一陣轟轟爆炸聲,十餘棟房屋都被炸毀,濃濃的硝煙升騰而起。

  「我們走!」

  ......

  高坡上觀察著日軍動靜的陳仁見這隊日偽軍出了村子,心中稍松。

  不過轉頭看著已經被炸成廢墟,還正在起火燃燒著的駐地房屋,神情便頓時陰沉起來。

  他面色不善地望著逐漸遠去的日軍,恨恨道。

  「他娘的,敢炸老子的屋子?」

  「下次再見面,非要全殲了你們不可!」

  當然,此刻的陳仁並不會想到,他會在僅僅五天後,就再度和這隊日偽混成中隊相遇......

  .......

  派出去的戰士反饋周邊二十餘里都再無日偽軍的蹤跡,先前跟蹤那隊離開日偽軍的戰士也回報,說親眼看到其上了大路,朝著河源縣城的方向行進。


  根據這些偵察匯總的情報,陳仁做出判斷:這次日偽軍的下鄉劫掠差不多已經結束。

  不過為了穩妥起見,陳仁還是沒有通知鄉親們下山,直到午後一點,民兵聯防派人傳信:方圓五十里的日偽軍都已經回到據點。

  陳仁這才讓王大毛通知山中的鄉親們,日軍已經離開,可以下山了。

  自己則是帶著剩餘的戰士們,繼續修繕那些被日軍炸毀的房屋。

  下午五點左右。

  正當陳仁和戰士們敲敲補補,爬高下低的維修房屋時,滿臉風塵和疲憊的一班長吳清出現在了陳仁面前。

  「排長!我回來了!」

  正在鋸木頭的陳仁聽到這聲帶著隱隱抽噎的激動喊聲,扭頭看去的同時,也立刻丟下了手中的木工鋸。

  他一把拽住吳清的肩膀,重重地晃了幾下,看著吳清滿臉的風塵和滄桑,溫聲道。

  「回來就好!」

  「此去還順利嗎!?」

  吳清聞言先是點點頭,緊接著又搖搖頭,但最終沒有再解釋什麼,而是側身,讓出了背後的身影。

  「排長!這次任務圓滿完成!」

  「成功解救專家路遠,且我方無人傷亡!」

  「.......」陳仁對著吳清點點頭,沉聲道,「辛苦了!你先帶人去休息吧!」

  隨後,陳仁將視線轉移,看著身前的這位身形清瘦但卻筆直,面龐清癯,眼睛卻格外明亮的青年,笑著伸出了手。

  「你好,路遠。」

  「......」

  ......

  對於這位軍工專家,陳仁心中很是期待,其實早在第一眼看到刷新情報時,他就存了將其救回,然後勸說其留在三排的想法。

  抗戰時期,八路軍的軍工發展很是艱辛。

  雖然早在紅軍時期,各部隊便已經有了隨軍修械所,可當時受限於軍工力量薄弱,其主要只是利用銼刀、鐵鉗等手工工具和簡易工具機,維修破損的槍械。

  1938年,八路軍總部下令集中力量發展軍工,於是便將各地的修械所合併,在晉省韓莊村成立了總部修械所,後來又在39年6月成立了總部軍工部。

  因為太行根據地的開闢和發展、壯大,與日軍的作戰越加頻繁,以及時局變化,來自國民政府援助的槍械越發削減等因素。

  根據地的部隊對於槍械和子彈、炮彈的需求愈發增大。

  為了加強軍工部的領導和技術力量,發展晉省根據地的軍工事業。從延安的抗大等其它技術科選派了一批幹部和技術骨幹,共300多人,他們組成『工人行軍營』,來到了太行根據地,並隨後補充到了建立在各處的兵工廠。

  從39年10月到43年末,建立在各處的兵工廠先後突破了白心韌化技術,缸塔制酸技術、成功研發了第一款制式步槍,仿造出了50小炮,突破了硝化和硝基兩類烈性炸藥技術......

  而路遠,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從延安抗大一路跋涉,來到晉省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