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坑爹主公苦命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元229年,魏太和三年,蜀建興七年,吳黃龍元年,諸葛亮不甘經年的失敗,再度於同年開春出川北伐。

  此次出征,諸葛亮吸取了第一次北伐的教訓,不再沙場練兵,而是直接啟用隨劉備一路征戰,靠積累軍功從底層一步步爬起來的沙場宿將陳式率大軍進攻屬魏益州武都、陰平兩郡。

  駐守雍州的曹魏雍州刺史郭淮收到消息,領兵前來救援,卻被諸葛亮親自率軍半路伏擊而退。

  自此,東漢末年被曹操切割奪走的益州屬地武都、陰平兩郡重歸益州。

  次年,魏國得知武都、陰平陷落,舉兵十數萬伐蜀,被諸葛亮據巴蜀天險一一擊退。

  隨後,諸葛亮以『曹軍新敗,士氣盡喪』為引,趁曹魏雍涼地區半年無雨為由再次於次年舉全國之力北伐岐山。

  並在征伐途中夥同鮮卑人軻比能一舉燒掉當時曹魏在隴右五郡的產糧重鎮上邽周邊糧秣,導致曹軍糧食補給困難,一度先入絕境。

  只是,就在他借著魏延、高翔、吳班等能征善戰的大將大敗魏軍,準備一鼓作氣拿下關中直取長安時,他那位坑爹主公臨死前給他埋下的第二個坑,炸了。】

  劉備:「!!!」

  諸葛亮:「……?」

  諸天帝王將相:「……」

  …

  【……李嚴,字正方,南陽人,本為荊州牧劉表麾下吏員,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舉入荊州時,李嚴為秭歸縣令,未免遭到曹操屠戮,便趁亂掛印西逃入蜀,成為時任益州牧的劉璋麾下成都令。

  建安十八年,益州牧劉璋與入主益州的劉備決裂,任李嚴為護軍在綿竹一帶抵抗劉備。

  李嚴不從,臨陣投降劉備。

  隨後,其人被劉備任命為裨將軍,等劉備徹底平定成都後,其人因功升任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

  並與諸葛亮、法正、伊籍、劉巴四人一起制定《蜀科》,一舉確定蜀漢的律法。

  建安二十三年,盜賊馬秦、高勝在郪縣起兵,當時其主劉備正在與曹軍爭奪漢中,無暇後顧,此人便不待劉備另外發兵,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討伐,並陣斬殺馬秦、高勝。

  不久後,越巂郡夷帥高定率軍圍攻新道縣,其人又率軍前往解圍,助劉備穩定了後方。

  等劉備從漢中歸來登基稱帝,其人便被劉備加封為輔漢將軍,因此自視甚高,開始有了驕橫跋扈之心。

  本來也無礙,有劉關張在,其人充其量就是一個擁兵自重的番臣,翻不起什麼大浪。

  但衰就衰在劉備稱帝後不到兩年,三兄弟便齊齊死於非命,而更巧的是,其人因在劉備討伐漢中時替劉備穩固後方有功,所以被劉備視為肱股之臣。

  在劉備彌留之際,被劉備提拔為尚書令,與諸葛亮一道受遺詔輔佐少主劉禪。

  因此,自詡老臣,居功自大的他在手中迅速膨脹的權利侵蝕下,心底開始資深起了一些在主少國疑時藉機獨攬大權的大臣們獨有的特殊欲望。

  最終,在與他同起同坐的諸葛亮連年北伐失利,益州民眾被諸葛亮連續北伐而弄的苦不堪言時,其心底暗藏的欲望爆發了。

  公元231夏,魏太和五年,蜀建興九年,吳黃龍三年,諸葛亮以『曹軍新敗,士氣盡喪』為由發動第四次北伐。

  而在出川之前,諸葛亮為後方穩固,特命李嚴負責督運糧草。

  當時正值夏秋雨季,加上西蜀多山,行走本就艱難,於是,在自身心底野望的加持下,其人先以『糧草難以運繼』為由讓其麾下參軍狐忠、督軍成藩傳話給諸葛亮讓他撤軍。

  等諸葛亮得信退兵歸來後,其人又以『軍糧充裕,諸葛亮擅自退兵貽誤戰機』為由污衊諸葛亮。

  試圖慫恿蜀後主劉禪猜忌諸葛亮,借劉禪之手將諸葛亮打壓排擠出朝堂。

  結果因為不知諸葛亮與劉禪私交而被諸葛亮用『心懷不軌,擁兵自重』為由反制。

  最終反遭驅逐貶斥。

  只是,此人的奪權雖然沒有成功,但也成功拖住了諸葛亮,讓被諸葛亮打得即將崩潰的曹魏大軍穩住了陣腳,導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無疾而終。

  這對本就國力薄弱的西蜀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尤其是已經年老的諸葛亮。

  多年的勞心勞力,已經讓這條曾經風度翩翩的臥龍瀕臨油盡燈枯,不過五十餘歲就已滿頭白髮步履闌珊,再無昔年羽扇錦綸,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風度翩翩。


  終於,在其罷兵歸川,與民休養生息數年後,預感自己時日無多的他在公元234年,即蜀漢建興二十四年這一年的秋季,帶著自己最後的遺憾與倔強離開了他的巴川西蜀,來到了上天給他欽定的天命之地。

  岐山五丈原。】

  光幕流轉,一名神情疲憊,眼神暗淡的佝僂中年人從光幕中顯化。

  在中年人身後,則跟著一位看起來頗為眼熟的大胖子。

  而後,建安十二年正牽著諸葛亮連夜逃離隆中的劉備心就碎了。

  看著頭頂那個朽朽老矣,神情疲憊的老人,再回頭看看眼前這個面若冠玉,風度翩翩的美少年,心中突然一酸,一股熱流情不自禁的從乾澀的眼眶溜出。

  他很難想像,頭頂那個鬚髮皆白,暮氣沉沉的老人竟會是眼前這個意氣風發,朝氣磅礴的翩翩少年郎。

  他面前,現年二十七的諸葛亮本人也是定定的看著光幕中那拉著大胖子苦口婆心的老年自己,怔然無言。

  「……相父,你說我們開國以來,魏軍從來不敢犯我,倒是相父頻頻攻伐人家,如果相父不舉兵的話,蜀魏吳相安無事,這天下豈不就太平了嗎?」

  「呵呵……」

  「怎麼了相父,可是有什麼不妥?」

  「恕臣冒昧,敢問陛下您今年多大了。」

  「額,朕十七了。」

  「陛下青春年少,是蜀魏吳三國中最年輕的君王,今後的歲月還長著呢,可陛下知道臣多大了麼。」

  「嗯……相父大概快五十了吧。」

  「五十有三。」

  「這……」

  「陛下吶,臣如果想偷安,完全可以不伐魏,每日上朝下朝過平安的日子,憑蜀中各處險要,臣可保陛下二十年無虞,可二十年之後呢?」

  「啊?」

  「屆時,曹魏必會興兵伐蜀,可那時臣早已亡故,陛下才三十七吶。」

  「這——!」

  「所以啊陛下,臣之所以一再舉兵北伐,就是想在臣的有生之年為陛下攻取中原,謀定天下,只有到了那時候,陛下才能安享千秋大業。」

  「哦,朕明白了,可是相父這十年來你已經五出祁山了,你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此次北伐,你的身體能撐得住嗎?」

  「陛下放心,臣此次定能成功。」

  「……」

  「唉……既如此,也罷,相父,我扶你上車吧。」

  「這如何使得,你是天子,我是臣子,哪有天子為臣子拘車之理?」

  「相父您莫要忘了,朕既是天子,可也是您的義子啊,義子尊父,有何不可?相父,上車吧。」

  「陛下……」

  伴隨著老人顫顫巍巍的被胖子扶上馬車,光幕中的鏡頭慢慢來到了胖子那滿是擔憂的大胖臉上。

  「陛下,為何如此傷心?」

  「唉,相父已經老了,朕怕此次一別再也見不到他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