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首映(下)
銀幕上。
預知未來的「瀧版三葉」正一邊吃著東西,一邊跟兩位同學為了疏散鎮上的居民而制定作戰計劃。
這一幕在外界看來,是「三葉」餓了,想吃東西。
但在盛炳旭看來,卻另有深意。
在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裡。
去了異世界的人只要吃了那裡的食物,就會變成那裡的人。
比如古希臘神話《佩爾賽福涅與冥界石榴》;
華夏《廣異記》:裴郎與地府;
霓虹神話:《伊耶那美與黃泉》;
甚至《千與千尋》里,千尋父母吃了異世界食物變成豬。
而在這裡。
則是瀧來到了三葉的世界。
吃了食物,就代表三葉真的活了。
盛炳旭作為影評人,平時會觀賞大量影片以及查閱資料。
他很好奇。
知識儲備如此豐富的李璨宇真的只有25歲?
該不會是穿越者吧?
「……」
盛炳旭當即被自己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逗笑了。
隨即,便繼續專心觀起了影。
……
這時。
銀幕中的劇情也進展到「三葉版瀧」在山洞中醒來。
電影來到了高潮。
「三葉——!」
「瀧版三葉」略帶焦急的聲音迴蕩在盆地內。
「三葉版瀧」猛的抬起頭,站起身來,四處張望:「瀧?」
回音層層疊疊。
「瀧版三葉」先是一愣。
隨即手腳並用的爬到了盆地邊緣的高台上。
鏡頭切適時的換到了俯瞰宏觀視角。
聖地神社所在的盆地周邊是一圈岩石形成的高台。
而盆地之內便是小鎮以及湖泊。
夕陽斜下,讓所有事物都投射出長長的影子。
世界被分割成了光與影兩部分。
然而,他們彼此三百六十度環繞四周,卻看不到半個人影。
「三葉!你在的吧!在我的身體裡,對吧!」
聽到聲音的「瀧」立馬對著無人的天空喊道:
「瀧,你在哪裡?我明明可以聽見你的聲音!」
說罷,她便沿著窪地邊緣跑了起來。
另一邊的「瀧版三葉」也是一樣。
大聲叫喊的同時,也沿著窪地邊緣全力奔跑。
「叮——」
在兩人擦肩而過之時。
響起了一聲清脆的鐘響。
彼此同時頓住了腳步。
回過身來,試探性的緩緩朝對方伸出手指。
——然而,指尖卻什麼都沒觸碰到。
「三葉」再度環顧了一下四周。
山頂只有「她」一人獨自站著。
呼——
山風吹拂起了「三葉」的發梢。
「她」仰望著夕陽,不知不覺中,太陽已經沉入雲間。
從直射中解放出來,光與影交纏,世界變得柔和而朦朧。
天空依然光明,但地上已經被淡淡的陰影覆蓋,粉色的光溢滿四周。
「黃昏之時——」
兩人的聲音重疊。
瀧不可思議的將視線從雲層上挪開,看向自己的正前方。
三葉就站在他面前。
她雙目圓睜,小嘴微微張開,死死盯著他。
「三葉。」
「……瀧?瀧?瀧?瀧?」
三葉頓時淚流滿面,像個傻瓜一樣抓著他的雙臂不斷重複著同樣的話。
看到這一幕。
影廳內的觀眾頓時都露出了姨母笑。
在快餐愛情時代,這種青春題材的愛情故事確實能給人帶來別樣的感動。
不過。
盛炳旭的關注點則是在兩位演員本身。
這段戲,兩人表演的非常出色。
丁海寅將女性靈魂在體內的狀態演的惟妙惟肖。
李知恩這段山頂笑著落淚更是可以稱之為「教科書級別」的表演。
與其說是演員本身有天賦。
盛炳旭則認為導演導戲的功勞更大。
就比如《請回答》系列裡的演員在電視劇開播之前都是被網友群嘲演技差的。
但播出以後,口碑卻來了個180度反轉。
這其中。
演員自身的努力固然不可抹滅。
但更大程度上是導演給了他們「添彩兒」的指導。
「嘶——」
就在這時。
影廳內發出陣陣倒吸涼氣的聲音。
盛炳旭立馬回過神來。
只見大銀幕中,黃昏已過。
兩人短暫的相見就這樣結束了。
瀧又忘記了三葉。
就在這時。
由李知恩改編翻唱的《你的意義》響起。
「你的一言一語,一顰一笑」
「對我來說都有著莫大的意義」
「你的一切」
「出現在我面前」
「似乎都成了無解之謎」
「……」
伴隨著她那清甜的嗓音。
鏡頭切換至回歸本體的三葉。
以她的視角,敘述著拯救小鎮的故事。
最終。
彗星還是如期墜落於小鎮。
故事到這裡也就畫上了句號。
當然,結尾還留有一些餘韻。
瀧回到了現實世界。
但從異世界歸來的他失去了與三葉互換靈魂的能力。
回歸於芸芸眾生,與普通人無異。
同時他也忘記了很重要的東西。
那就是曾經與他心靈相通,如同另一半的戀人——三葉。
以及在曾經生活過的鄉下小鎮裡的一切。
另一邊。
三葉也是同樣的感覺。
在首爾渾渾噩噩的活著,像是在尋找著什麼,卻又什麼都不知道。
不過。
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在無數的等待與尋覓後,兩人終於在並行的電車上互相看見彼此。
那一刻。
兩人似乎都明白了彼此在期待什麼。
電車停穩後。
他們跑下車,在街巷內狂奔,尋找彼此的身影。
最後。
在一段樓梯上,他們再次見到了對方。
兩人就這樣低垂著頭越走越近。
在無言地擦肩而過的一瞬間,他們的身體都像是觸電般顫了一下。
然後,同步回過頭。
「你的名字是——?」
故事到此,塵埃落定。
鏡頭上移至湛藍的天空。
同時,由李知恩演唱的片尾曲響起。
大銀幕上開始滾動起幕後工作人員的名單。
不知道誰先起的頭。
放映廳內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見狀,李璨宇趕忙拉著李知恩起身回頭與觀眾揮手致意。
接著。
大銀幕上切換成了直播鏡頭。
率先出現在銀幕上的便是李知恩的臉蛋。
一瞬間。
口哨聲、喝彩聲與掌聲如潮水般從四面八方響起。
頭一回面對這場面的李知恩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二十秒左右,她便將雙手移向李璨宇。
示意攝影師拍他。
在坎城電影節里有一個傳統。
即在影片播放結束後。
全體觀眾要給主創團隊最熱烈的掌聲。
這不僅是電影節的傳統,也是一種「無聲的競賽」。
在過去,只有極長的致敬才會被計時。
比如04年《華氏9/11》的20分鐘。
06年《潘神的迷宮》的22分鐘。
而現在。
幾乎每部電影的首映都會有人在暗中計時。
然後作對比。
李璨宇並不知道他們收到多久的掌聲。
但保守估計,最起碼8分鐘左右。
預知未來的「瀧版三葉」正一邊吃著東西,一邊跟兩位同學為了疏散鎮上的居民而制定作戰計劃。
這一幕在外界看來,是「三葉」餓了,想吃東西。
但在盛炳旭看來,卻另有深意。
在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裡。
去了異世界的人只要吃了那裡的食物,就會變成那裡的人。
比如古希臘神話《佩爾賽福涅與冥界石榴》;
華夏《廣異記》:裴郎與地府;
霓虹神話:《伊耶那美與黃泉》;
甚至《千與千尋》里,千尋父母吃了異世界食物變成豬。
而在這裡。
則是瀧來到了三葉的世界。
吃了食物,就代表三葉真的活了。
盛炳旭作為影評人,平時會觀賞大量影片以及查閱資料。
他很好奇。
知識儲備如此豐富的李璨宇真的只有25歲?
該不會是穿越者吧?
「……」
盛炳旭當即被自己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逗笑了。
隨即,便繼續專心觀起了影。
……
這時。
銀幕中的劇情也進展到「三葉版瀧」在山洞中醒來。
電影來到了高潮。
「三葉——!」
「瀧版三葉」略帶焦急的聲音迴蕩在盆地內。
「三葉版瀧」猛的抬起頭,站起身來,四處張望:「瀧?」
回音層層疊疊。
「瀧版三葉」先是一愣。
隨即手腳並用的爬到了盆地邊緣的高台上。
鏡頭切適時的換到了俯瞰宏觀視角。
聖地神社所在的盆地周邊是一圈岩石形成的高台。
而盆地之內便是小鎮以及湖泊。
夕陽斜下,讓所有事物都投射出長長的影子。
世界被分割成了光與影兩部分。
然而,他們彼此三百六十度環繞四周,卻看不到半個人影。
「三葉!你在的吧!在我的身體裡,對吧!」
聽到聲音的「瀧」立馬對著無人的天空喊道:
「瀧,你在哪裡?我明明可以聽見你的聲音!」
說罷,她便沿著窪地邊緣跑了起來。
另一邊的「瀧版三葉」也是一樣。
大聲叫喊的同時,也沿著窪地邊緣全力奔跑。
「叮——」
在兩人擦肩而過之時。
響起了一聲清脆的鐘響。
彼此同時頓住了腳步。
回過身來,試探性的緩緩朝對方伸出手指。
——然而,指尖卻什麼都沒觸碰到。
「三葉」再度環顧了一下四周。
山頂只有「她」一人獨自站著。
呼——
山風吹拂起了「三葉」的發梢。
「她」仰望著夕陽,不知不覺中,太陽已經沉入雲間。
從直射中解放出來,光與影交纏,世界變得柔和而朦朧。
天空依然光明,但地上已經被淡淡的陰影覆蓋,粉色的光溢滿四周。
「黃昏之時——」
兩人的聲音重疊。
瀧不可思議的將視線從雲層上挪開,看向自己的正前方。
三葉就站在他面前。
她雙目圓睜,小嘴微微張開,死死盯著他。
「三葉。」
「……瀧?瀧?瀧?瀧?」
三葉頓時淚流滿面,像個傻瓜一樣抓著他的雙臂不斷重複著同樣的話。
看到這一幕。
影廳內的觀眾頓時都露出了姨母笑。
在快餐愛情時代,這種青春題材的愛情故事確實能給人帶來別樣的感動。
不過。
盛炳旭的關注點則是在兩位演員本身。
這段戲,兩人表演的非常出色。
丁海寅將女性靈魂在體內的狀態演的惟妙惟肖。
李知恩這段山頂笑著落淚更是可以稱之為「教科書級別」的表演。
與其說是演員本身有天賦。
盛炳旭則認為導演導戲的功勞更大。
就比如《請回答》系列裡的演員在電視劇開播之前都是被網友群嘲演技差的。
但播出以後,口碑卻來了個180度反轉。
這其中。
演員自身的努力固然不可抹滅。
但更大程度上是導演給了他們「添彩兒」的指導。
「嘶——」
就在這時。
影廳內發出陣陣倒吸涼氣的聲音。
盛炳旭立馬回過神來。
只見大銀幕中,黃昏已過。
兩人短暫的相見就這樣結束了。
瀧又忘記了三葉。
就在這時。
由李知恩改編翻唱的《你的意義》響起。
「你的一言一語,一顰一笑」
「對我來說都有著莫大的意義」
「你的一切」
「出現在我面前」
「似乎都成了無解之謎」
「……」
伴隨著她那清甜的嗓音。
鏡頭切換至回歸本體的三葉。
以她的視角,敘述著拯救小鎮的故事。
最終。
彗星還是如期墜落於小鎮。
故事到這裡也就畫上了句號。
當然,結尾還留有一些餘韻。
瀧回到了現實世界。
但從異世界歸來的他失去了與三葉互換靈魂的能力。
回歸於芸芸眾生,與普通人無異。
同時他也忘記了很重要的東西。
那就是曾經與他心靈相通,如同另一半的戀人——三葉。
以及在曾經生活過的鄉下小鎮裡的一切。
另一邊。
三葉也是同樣的感覺。
在首爾渾渾噩噩的活著,像是在尋找著什麼,卻又什麼都不知道。
不過。
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在無數的等待與尋覓後,兩人終於在並行的電車上互相看見彼此。
那一刻。
兩人似乎都明白了彼此在期待什麼。
電車停穩後。
他們跑下車,在街巷內狂奔,尋找彼此的身影。
最後。
在一段樓梯上,他們再次見到了對方。
兩人就這樣低垂著頭越走越近。
在無言地擦肩而過的一瞬間,他們的身體都像是觸電般顫了一下。
然後,同步回過頭。
「你的名字是——?」
故事到此,塵埃落定。
鏡頭上移至湛藍的天空。
同時,由李知恩演唱的片尾曲響起。
大銀幕上開始滾動起幕後工作人員的名單。
不知道誰先起的頭。
放映廳內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見狀,李璨宇趕忙拉著李知恩起身回頭與觀眾揮手致意。
接著。
大銀幕上切換成了直播鏡頭。
率先出現在銀幕上的便是李知恩的臉蛋。
一瞬間。
口哨聲、喝彩聲與掌聲如潮水般從四面八方響起。
頭一回面對這場面的李知恩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二十秒左右,她便將雙手移向李璨宇。
示意攝影師拍他。
在坎城電影節里有一個傳統。
即在影片播放結束後。
全體觀眾要給主創團隊最熱烈的掌聲。
這不僅是電影節的傳統,也是一種「無聲的競賽」。
在過去,只有極長的致敬才會被計時。
比如04年《華氏9/11》的20分鐘。
06年《潘神的迷宮》的22分鐘。
而現在。
幾乎每部電影的首映都會有人在暗中計時。
然後作對比。
李璨宇並不知道他們收到多久的掌聲。
但保守估計,最起碼8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