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無疑是極大的挑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我大唐才子名揚四海,他竟然敢出場比試!」

  「王侯榜上倒數第一的人,能有什麼才情,等會兒看他怎麼自取其辱。」

  大唐的文武群臣目光中滿是自傲,對大唐的文化充滿了強大的信心。在他們眼裡,大秦不過是蠻夷之國,除了武力強悍,其他方面哪能和諸國相比。

  「贏徹公子說笑了,老夫才疏學淺,不敢與公子相提並論。」

  王文泰見贏徹出場,嘴角的笑意更濃,輕輕撫著自己的長須,說道:

  「但我大唐有四大才子,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個個都是天縱之才。」

  「贏徹公子乃大秦最具才情之人,我大唐自然也要派出最具才情者,才配得上公子的身份。」

  「贏徹公子是賓客,理應有選擇的權利,公子可以從『王楊盧駱』四人中挑選一人,與公子探討才情。」

  「公子想選哪一位?」

  「贏徹遠在秦國,也聽聞過大唐文化的風流。」

  贏徹平靜地說道:「既然王楊盧駱四人都是大唐的天縱才子,能代表大唐,那就讓他們四人一同出場吧。」

  這話一出口,雍和宮內頓時一片譁然。

  就連李世民和李麗質的臉色也有些變了。

  想一挑四,贏徹這也太狂了吧?

  贏徹竟要單挑四位才子?

  雍和宮內,大唐的文武群臣們議論紛紛,這簡直是前所未有的局面。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這四人皆是名震天下的才子,可贏徹竟敢挑戰他們全體。

  「贏徹,你這是要自取其辱嗎?」

  李麗質秀眉緊蹙,白皙的臉龐微微泛紅,顯然是氣得不輕。

  蒙毅等人也是一臉錯愕,難以置信地看著贏徹,心中暗自揣測這位九公子的文采是否真如傳聞中那般了得。

  「贏徹公子,你這是認真的?」

  王文泰目光銳利,緊緊盯著贏徹,生怕他反悔。

  「大秦之人,言出必行!」

  贏徹語氣堅定,毫無退縮之意。

  「好,既然公子有此決心,我大唐自當奉陪!」

  王文泰朗聲一笑,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贏徹的笑聲在空氣中迴蕩,但誰都知道,這笑聲並非出自真心,而是暗含著對他人失敗的期待。

  五姓七家等勛貴也在暗中冷笑,他們的報復計劃已經悄然啟動。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你們四個出來。」

  王文泰揮了揮手,示意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走到前面,對著滿朝文武和各國使臣介紹道:「這四位,乃是我大唐的傑出才子。」

  四人個個才華橫溢,學識淵博,其中楊炯來自隴右勛貴,年紀稍長;

  盧照鄰出身五姓七家的范陽盧氏,年紀也不小,而王勃和駱賓王則相對年輕,尤其是駱賓王,出身寒門,名次和聲望都較為靠後。

  王勃是四人中最年輕的一位,來自太原王氏,王文泰特意隆重介紹:

  「……王勃,出自我們太原王氏,聰慧過人,六歲便能作文,九歲能賦詩,十二歲已通曉天文地理,十六歲時便名動天下,堪稱我王氏的少年英才!」

  王勃站在王文泰身旁,身著白衣,劍眉星目,神采奕奕,一眼看去,眾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不容忽視的傲氣。

  毫無疑問。

  這是個充滿自信的年輕人。

  這樣的傲氣和自信,卻並不讓人反感。

  因為王勃的文采和才情,早已傳遍整個大唐,甚至放眼天下,也難覓能與之匹敵的才子。

  介紹完王楊盧駱四傑後,王文泰向李世民跪拜道:

  「秦唐結盟之夜,既然定了文斗,陛下何不親自出題,參與其中,也好留下一段千古美談。」

  李世民略一思索,目光掃過雍和宮內歌舞昇平的熱鬧景象,又俯瞰長安城燈火輝煌的繁華夜景,緩緩開口:

  「今夜大唐宮中設宴,賓客使臣齊聚,長安城內萬家燈火,一片歡騰。

  這般盛景,朕心甚慰。既然如此,就以大唐氣象為題。「


  「你們可盡情描繪所見之景,所感之物,不論詩詞歌賦,皆可!」

  「就以大唐氣象為題!」

  李麗質心中一緊,在眾多選題中,父皇李世民偏偏選了最難的這一個。

  大唐氣象,豈是尋常景物所能概括,需得對大唐有深刻理解,方能寫出動人詩詞。

  這個題目,對王楊盧駱四人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挑戰。

  而且還要即興創作。

  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三人眉頭緊鎖,大唐氣象豈是輕易能描繪的。

  但今日秦唐結盟,天下矚目,若能寫出絕佳詩詞,不僅能得到天子青睞,還能再揚文名。

  就在此時,楊炯突然站起身,朗聲道:「陛下,臣已有詩詞奉上。」

  「這麼快就想好了?」李世民也有些意外,他剛出完題目,楊炯便已有詩詞?

  「大唐的輝煌,臣雖竭盡三江之水也難以描繪,但臣在家中早已構思了一首詩詞,或許能略述一二。」

  「俠士遍游天下,金鞭駕馭紫騮馬。弓箭如蛇影,鶴轡系赤茸。

  從南海起步,長鳴聲傳北州。突厥未平,願畫地為侯。「

  「秦唐結盟,意在解決我大唐的突厥之患,臣雖是一介書生,但也有報國之志!」

  楊炯豪邁地念完自己的詩詞,群臣面面相覷,有些無言以對。

  原來楊炯第一個出頭,竟是抖機靈,藉此向李世民表達自己的志向。

  李世民啞然失笑,心中卻也記住了這個大膽的年輕人。

  「你詩詞雖不符題,但志向可嘉,賞千金!」

  李世民話音剛落,盧照鄰便步出隊列,朗聲道:「陛下,臣亦有一詩。」

  「不可言志,詩詞需緊扣主題!」王文泰急聲提醒。

  「回稟司馬,臣此詩乃即興之作,非為搶占先機。」

  盧照鄰神情自若,緩步於雍和宮中,傲然吟誦:

  「炎圖失寶,黃曆啟璿。祖武類帝,宗文配天。

  玉鑾映日,翠華凌煙。山河萬歲,金繩永懸。「

  「臣以為,我大唐之輝煌,全賴陛下之英明,只要陛下在位,我大唐必將繼續昌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