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這到底是何用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接著,他將自己在秦使館外與贏徹的對話一五一十地講了出來。

  李世民聽後,瞬間陷入了沉默。

  「承乾,父皇問你,倘若大唐設在大秦的使館,今日遭人強行闖入,你作為出使他國的太子,該如何應對?」李世民緩緩問道。

  「父皇,我大唐德威四海,威震八方,駐外使館怎會輕易讓人闖入?」李承乾並未正面回答。

  「天下諸國林立,單是中原就有五大皇朝並存,更別提那屢屢犯邊的突厥,怎能斷言無外敵?」李世民追問道。

  「大秦雖國力不及大唐,但其鐵騎威名遠揚,令諸國忌憚。今日大秦使館在我大唐被闖,難保他日我大唐使館不在他國遇險。」李承乾辯解道。

  李世民臉色一沉,顯然對這回答不滿,再次質問:

  「承乾,我再問你一遍,若大唐使館在他國被王孫貴族強行闖入,你將如何處置?」

  「我……我……」李承乾猶豫片刻,終於開口:

  「將那些闖入使館的王孫貴子抓捕,然後交由他國處理。」

  聽到李承乾的回答,李世民眼中掠過一抹明顯的失望。

  李麗質說得沒錯,贏徹確實比李承乾更勝一籌。

  見李世民沉默不語,李承乾心中一緊,試探著問道:

  「父皇,難道我也得像贏徹那樣,把闖入大唐使館的他國貴族都殺掉?」

  「這樣會不會給大唐惹來麻煩,讓他國有藉口攻擊大唐,指責大唐使館?」

  「使館是大國的臉面,等同於大國的領土延伸,若被別國貴族硬闖,你必須挺身而出,捍衛國家尊嚴。」

  「贏徹就做得非常到位。」………………………………………………………………………………………………………………………………………………………………………………………………………………………………………………

  「至於麻煩,哪來的麻煩?」

  「承乾,你會不會覺得我會因為贏徹殺了那些貴族,就怪罪他?」

  李承乾對政治局勢還是太稚嫩,缺乏全局觀念。

  李世民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說道:「秦唐聯盟得來不易,怎能因小事損傷兩國友誼?

  再說大秦實力雄厚,若真治罪,必然激怒大秦,引發兩國戰爭,你覺得值得嗎?「

  「同理,大唐使館設在大秦,你若殺了闖入的大秦貴族,秦皇嬴政會怪罪你嗎?

  我大唐國力強盛,有足夠的實力支持你,你完全可以放心行使職權,若你維護了大唐的尊嚴,我只會感到欣慰。「

  「贏徹殺了那些五姓七家的勛貴,肯定會引起關隴勛貴的反彈,這不是給父皇添麻煩嗎?」李承乾皺著眉頭說道。

  「大哥,你說得對,贏徹此舉必定招致勛貴們的反擊,讓父皇為難。」李麗質接過話茬。

  「但父皇為難,贏徹卻不會在乎,因為他認定父皇不會怪罪他,所以才敢這麼做。」李麗質繼續分析。

  「而且這件事傳到大秦,贏徹的行為肯定會得到秦皇的讚賞,因為他行使了臨機專斷的權力,維護了大秦的尊嚴。」

  聽完李麗質的分析,李承乾頓時明白了。

  「兒臣愚鈍,讓父皇失望了,願意接受懲罰!」

  「算了,以後多留心就好。」

  李世民輕輕搖頭,對贏徹的看法已有所改變:

  「正如長樂所說,贏徹這人不容小覷,不能僅憑王侯榜的排名來衡量他。」

  「看來父皇認同我的看法了。」

  「不過父皇,我覺得贏徹還有更深的水。」

  就在李麗質和李世民討論贏徹時,

  五姓七家的關隴勛貴紛紛來到紫寰殿告狀。

  李世民當然不會因贏徹的事破壞大秦和大唐的邦交,下令大理寺調查原因,若五姓七家要問責贏徹,討個說法,可以在五日後的秦唐結盟宴上向他發難。

  李麗質一聽說李世民的打算,心裡頓時揪了起來。

  「父皇,你讓五姓七家去試探贏徹,這到底是何用意?」

  「怎麼,長樂,你現在就開始擔心起贏徹了?」李世民察覺到女兒似乎對贏徹有些特別的關心。


  「才不是呢,我只是怕秦唐結盟的事出岔子!」李麗質臉頰微微泛紅,急忙辯解道。

  「你放心,父皇自有分寸,贏徹不會有事的,我只是想看看他的成色!」

  .....................................................................................

  轉眼間,五天時間飛逝而過。

  終於到了秦唐兩國結盟的盛宴之日。

  今晚不僅是要接待秦國的使團,更是為了慶祝秦唐兩國正式結盟,向天下宣告這一重大消息,意義非凡。

  這一天。

  長安城張燈結彩,各式花燈高懸,數量之多,光彩奪目,把整個城池照得亮如白晝。

  百姓們像是過年一樣,點燃鞭炮,在硝煙中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當!當!當!

  廷宴的鐘聲敲響。

  會場頓時熱鬧起來,各種文藝表演紛紛登場。

  雍和宮是大唐最為輝煌壯麗的宮殿,坐落在承天門與太極門之間。

  穿過太極門,左右兩側分別是鐘樓和鼓樓,坐在雍和宮內,可以俯瞰長安城的繁華景象和萬千風華。

  這正是李世民選擇雍和宮作為夜宴地點的緣由。

  他希望大秦使團以及各國使臣,在雍和宮內,盡覽長安的繁榮與大唐的強盛。

  鐘聲漸漸消散,大唐的文武百官依次步入雍和宮,參加這場盛大的廷宴。

  今晚的秦唐結盟夜宴,是規格最高的國宴,大唐的權貴官員悉數到場,連普通小官也以能參加為榮。

  大秦使團作為首個進入雍和宮的外國使團,率先步入殿堂。

  隨後,大宋、大明、大隋等國的使臣也陸續進場。

  雍和宮內,金碧輝煌,最寬敞的大殿中央擺放著一張龍椅,兩側排列著數十張桌案,贏徹等秦國使團成員便坐在龍椅附近。

  看到贏徹落座,大唐的文武官員們開始低聲議論。

  「你們聽說了嗎?」

  「大秦的公子贏徹,殺了闖入使館的十幾位五姓七家的子弟。」

  「陛下為了秦唐聯盟,已經壓下了這件事。

  但五姓七家的那些權貴今晚肯定會找贏徹的麻煩,讓他在這雍和宮內,當著各國使臣的面出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