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眼前之人竟是太孫朱瞻基!
于謙道:「多謝大人了。」
朱瞻基問道:「我聽說,你的那位姑娘被別人搶走了?」
于謙痛苦地自嘲:「全怪我無力,保護不了詩晴。書生無用,愧對她的深情厚意!」
朱瞻基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手抱鐵劍,踏上舞台,朝樓上大聲喊道:「樓上的張公子,給我下來!」
圍觀的商賈和才子們炸開了鍋,他們原以為錦衣衛是來給張公子獻媚的,誰知道這幾個大漢竟然為了那個一臉窮酸相的士子于謙挺身而出。
這時,樓上探出兩顆小廝的腦袋,一聲斷喝:「放肆!」
緊接著,樓上又出現了一張病怏怏的面孔,那雙細長的眼眸朝下面一掃,嘴角勾起一抹譏諷:「喲,太孫殿下也來這秦淮河上尋歡作樂?」
太孫?!
孫若微美眸圓睜,小嘴微微張開,盯著那身華麗的飛魚服,心中驚濤駭浪。
眼前之人竟是太孫朱瞻基!
于謙也不禁多看了幾眼。
周圍的才子們先是驚訝,接著一個個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興奮地議論開來。
「聽說太子殿下厚待士子,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可不是嘛!太孫對一個落魄士子都如此禮遇,何況是我們這些讀書人!」
「于謙有太孫做主,這下可有好看的了!」
「我們這些讀書人,若有機會,定要助太子一臂之力!」
朱瞻基聞言,心中稍慰,但張忠那譏誚的語氣讓他頗為不悅,眉頭一皺,冷聲斥道:「你好大的膽子!見了本太孫,竟然不跪!」
張忠昂首挺胸,一臉的不屑一顧,似乎對他來說,朱瞻基的太孫身份不過是虛有其表,
「我爹是英國公,我阿爺是河間王,你算什麼皇孫,憑什麼要我下跪?」
朱瞻基眼眸一眯,深邃的目光如同利劍,「就算是你爹親至,今天也得給我跪下!」
張忠氣得臉色漲紅,怒火中燒,「朱瞻基,你太過分了!陛下都還沒正式冊封你為太孫,你有什麼資格命令我爹下跪!」
朱瞻基舉起手中的御賜金牌,眼神冷冽如冰,「你跪,還是不跪?」
那金牌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劍,令人膽寒。
張忠的臉色變幻莫測,由紅轉青,由青變白,最終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步步下樓,跪倒在朱瞻基面前,聲音帶著幾分無奈:「臣錦衣衛百戶張忠問聖安。」...
朱瞻基輕輕點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張忠,你勾結靖難餘孽行刺陛下,陰謀造反,你可認罪?」
張忠愕然抬頭,他的眼中滿是不解和憤怒,原以為朱瞻基會拿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作,卻沒想到竟然是這等誅九族的大罪!他氣急敗壞地指著朱瞻基,「你——」
「掌嘴!」朱瞻基喝令一聲。
就在張忠還來不及反應的瞬間,啪的一聲脆響,朱瞻基的耳光已經狠狠抽在他的臉上,冷笑道:「難道還要本太孫親自動手不成?」
張忠瞪著朱瞻基,那眼神仿佛能點燃火焰,他痛苦地抽了自己幾個耳光。
朱瞻基輕蔑地一笑:「和你這種小角色斗,真是掉價。來人,把這個傢伙扔進詔獄!」
兩名錦衣衛迅速左右夾住張忠,他憤怒地掙扎,可聽說要被送進詔獄,反而沉默了。
畢竟,按照錦衣衛的規矩,南鎮撫司管內部軍紀和貪污,北鎮撫司則直接掌管詔獄,專門處理皇上的欽案。
而權勢滔天的趙王朱高煦,正是北鎮撫司的掌門人,進了那地方,張忠就如同入了虎口。
于謙見於此景,心中對朱瞻基的公正心懷感激,忙上前道:「于謙多謝太孫主持正義。」
朱瞻基目光深沉地打量著于謙,這傢伙外表平平無奇,卻有著不凡的膽識,曾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拯救了大明朝。
想到這裡,朱瞻基不禁對他心生敬意,微笑道:「於先生太客氣了,我這人行事向來隨性,今天幫你,說不定哪天又想宰了你!」
于謙微微一笑,恭敬地說:「太孫請放心,若于謙有幸為官,定當公正無私,絕不讓太孫有絲毫藉口對我下手。」
「那就好。」朱瞻基淡淡地回應。
朱瞻基一臉玩味地踱步幾圈,忽然轉身,對著那位抖如篩糠的老鴇,笑眯眯地說:「聽說樓上的詩晴姑娘和于謙情投意合,我這人向來成人之美,就把詩晴許配給他吧!」
老鴇一臉尷尬,戰戰兢兢地回答:「殿下,可詩晴她是罪官之女啊……」
朱瞻基眼一瞪,語氣里不帶半分溫度:「別讓我說第二遍!」
老鴇連忙跪地,頭磕得跟搗蒜似的:「小的遵命!」
于謙愣在當場,心中波濤洶湧,這等大恩,讓他如何拒絕?又如何回報?
朱瞻基輕描淡寫地拋過去兩顆大如拳頭的銀元寶,悠悠道:「于謙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銀子,拿去給你母親安度晚年,在京城置個產業。待到國家有需,希望你能挺身而出,為大明貢獻一份心力。」
于謙淚眼婆娑,磕頭如搗,聲音哽咽:「于謙粉身碎骨,也難報太孫大恩!」
四周的商賈才子們相視一笑,心知肚明,于謙這下可是把命賣給太孫了。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秦淮河畔,一男一女,牽著馬兒,漫步在風中。
孫若微望著朱瞻基的背影,美眸中滿是驚愕與感慨:「原以為你只是個翩翩公子,沒想到竟是太孫殿下!為一個寒酸書生,竟敢與英國公府結怨,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朱瞻基一臉得意地說:「皇家無公道,誰會信服?哪怕是王府,我也照舊辦事。」
孫若微斜眼瞧著他,忍不住撲哧一笑,心想:你們狗咬狗,咬得越歡越好!
「系統提示:簽到地點刷新,明日請宿主前往雞鳴寺簽到。」
朱瞻基一聽,眼前一亮,隨即轉變話鋒:「天色不早了,今晚就不去打擾雞鳴寺的老和尚了。你跟我回太子府,明兒個一早咱們再去。」
孫若微一臉驚詫:「你讓我跟你回太子府?!」
朱瞻基問道:「我聽說,你的那位姑娘被別人搶走了?」
于謙痛苦地自嘲:「全怪我無力,保護不了詩晴。書生無用,愧對她的深情厚意!」
朱瞻基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手抱鐵劍,踏上舞台,朝樓上大聲喊道:「樓上的張公子,給我下來!」
圍觀的商賈和才子們炸開了鍋,他們原以為錦衣衛是來給張公子獻媚的,誰知道這幾個大漢竟然為了那個一臉窮酸相的士子于謙挺身而出。
這時,樓上探出兩顆小廝的腦袋,一聲斷喝:「放肆!」
緊接著,樓上又出現了一張病怏怏的面孔,那雙細長的眼眸朝下面一掃,嘴角勾起一抹譏諷:「喲,太孫殿下也來這秦淮河上尋歡作樂?」
太孫?!
孫若微美眸圓睜,小嘴微微張開,盯著那身華麗的飛魚服,心中驚濤駭浪。
眼前之人竟是太孫朱瞻基!
于謙也不禁多看了幾眼。
周圍的才子們先是驚訝,接著一個個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興奮地議論開來。
「聽說太子殿下厚待士子,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可不是嘛!太孫對一個落魄士子都如此禮遇,何況是我們這些讀書人!」
「于謙有太孫做主,這下可有好看的了!」
「我們這些讀書人,若有機會,定要助太子一臂之力!」
朱瞻基聞言,心中稍慰,但張忠那譏誚的語氣讓他頗為不悅,眉頭一皺,冷聲斥道:「你好大的膽子!見了本太孫,竟然不跪!」
張忠昂首挺胸,一臉的不屑一顧,似乎對他來說,朱瞻基的太孫身份不過是虛有其表,
「我爹是英國公,我阿爺是河間王,你算什麼皇孫,憑什麼要我下跪?」
朱瞻基眼眸一眯,深邃的目光如同利劍,「就算是你爹親至,今天也得給我跪下!」
張忠氣得臉色漲紅,怒火中燒,「朱瞻基,你太過分了!陛下都還沒正式冊封你為太孫,你有什麼資格命令我爹下跪!」
朱瞻基舉起手中的御賜金牌,眼神冷冽如冰,「你跪,還是不跪?」
那金牌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劍,令人膽寒。
張忠的臉色變幻莫測,由紅轉青,由青變白,最終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步步下樓,跪倒在朱瞻基面前,聲音帶著幾分無奈:「臣錦衣衛百戶張忠問聖安。」...
朱瞻基輕輕點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張忠,你勾結靖難餘孽行刺陛下,陰謀造反,你可認罪?」
張忠愕然抬頭,他的眼中滿是不解和憤怒,原以為朱瞻基會拿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作,卻沒想到竟然是這等誅九族的大罪!他氣急敗壞地指著朱瞻基,「你——」
「掌嘴!」朱瞻基喝令一聲。
就在張忠還來不及反應的瞬間,啪的一聲脆響,朱瞻基的耳光已經狠狠抽在他的臉上,冷笑道:「難道還要本太孫親自動手不成?」
張忠瞪著朱瞻基,那眼神仿佛能點燃火焰,他痛苦地抽了自己幾個耳光。
朱瞻基輕蔑地一笑:「和你這種小角色斗,真是掉價。來人,把這個傢伙扔進詔獄!」
兩名錦衣衛迅速左右夾住張忠,他憤怒地掙扎,可聽說要被送進詔獄,反而沉默了。
畢竟,按照錦衣衛的規矩,南鎮撫司管內部軍紀和貪污,北鎮撫司則直接掌管詔獄,專門處理皇上的欽案。
而權勢滔天的趙王朱高煦,正是北鎮撫司的掌門人,進了那地方,張忠就如同入了虎口。
于謙見於此景,心中對朱瞻基的公正心懷感激,忙上前道:「于謙多謝太孫主持正義。」
朱瞻基目光深沉地打量著于謙,這傢伙外表平平無奇,卻有著不凡的膽識,曾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拯救了大明朝。
想到這裡,朱瞻基不禁對他心生敬意,微笑道:「於先生太客氣了,我這人行事向來隨性,今天幫你,說不定哪天又想宰了你!」
于謙微微一笑,恭敬地說:「太孫請放心,若于謙有幸為官,定當公正無私,絕不讓太孫有絲毫藉口對我下手。」
「那就好。」朱瞻基淡淡地回應。
朱瞻基一臉玩味地踱步幾圈,忽然轉身,對著那位抖如篩糠的老鴇,笑眯眯地說:「聽說樓上的詩晴姑娘和于謙情投意合,我這人向來成人之美,就把詩晴許配給他吧!」
老鴇一臉尷尬,戰戰兢兢地回答:「殿下,可詩晴她是罪官之女啊……」
朱瞻基眼一瞪,語氣里不帶半分溫度:「別讓我說第二遍!」
老鴇連忙跪地,頭磕得跟搗蒜似的:「小的遵命!」
于謙愣在當場,心中波濤洶湧,這等大恩,讓他如何拒絕?又如何回報?
朱瞻基輕描淡寫地拋過去兩顆大如拳頭的銀元寶,悠悠道:「于謙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銀子,拿去給你母親安度晚年,在京城置個產業。待到國家有需,希望你能挺身而出,為大明貢獻一份心力。」
于謙淚眼婆娑,磕頭如搗,聲音哽咽:「于謙粉身碎骨,也難報太孫大恩!」
四周的商賈才子們相視一笑,心知肚明,于謙這下可是把命賣給太孫了。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秦淮河畔,一男一女,牽著馬兒,漫步在風中。
孫若微望著朱瞻基的背影,美眸中滿是驚愕與感慨:「原以為你只是個翩翩公子,沒想到竟是太孫殿下!為一個寒酸書生,竟敢與英國公府結怨,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朱瞻基一臉得意地說:「皇家無公道,誰會信服?哪怕是王府,我也照舊辦事。」
孫若微斜眼瞧著他,忍不住撲哧一笑,心想:你們狗咬狗,咬得越歡越好!
「系統提示:簽到地點刷新,明日請宿主前往雞鳴寺簽到。」
朱瞻基一聽,眼前一亮,隨即轉變話鋒:「天色不早了,今晚就不去打擾雞鳴寺的老和尚了。你跟我回太子府,明兒個一早咱們再去。」
孫若微一臉驚詫:「你讓我跟你回太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