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僵局
宋國想早點結束戰爭,為的是私慾,為的是權利,但卻沒有一個是為了百姓。魏國也想早點結束戰爭,因為公孫博文稱霸中原的美夢已經做了十數年。
而唐曦也想魏、宋趕緊打起來,最好是展開決戰,這樣他就能從中漁利。
還有一個人比任何人都想開戰,那就是孫繚。因為只有戰爭,才是他樹立威信的唯一途徑,也是培植自己親信的捷徑。自從知道唐曦無礙後,他便放開了心頭的憂患,認真的對付眼前的敵人。
而唯一一個不急於交戰的,恐怕就是李朝天了,只是一次正面對碰,幾次試探攻擊,就讓他基本了解了孫繚的本事,那是一個可怕的年輕人。
看著大帳內滔滔不絕的謝書傲,李朝天不屑的一笑,他打斷謝書傲慷慨激昂的講話,毫不留情的打擊道:
「謝相國,您懂帶兵嗎?您會打仗嗎?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你連孫繚是個什麼樣的人都不知道,也敢在本帥面前大放厥詞?
本帥告訴你,他的軍事才能與我不相上下。現在的局勢,對我宋國不利,匆匆開戰,只會讓孫繚抓住機會,將我軍擊潰。」
被李朝天打斷,謝書傲覺得很沒面子,反駁道:
「以本相看來,李將軍是怕了那孫繚小兒了吧?」
對於謝書傲連諷帶激的話語,李朝天翻了翻白眼,直接無視了。他又不是三歲的小孩,還會被這樣拙劣、幼稚的方式給氣到。
「如果相國覺得自己有能力打敗孫繚,那不妨親自帶兵,本帥絕不阻攔,必定讓手下將軍全力配合!」
此話一出,謝書傲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他不是傻瓜,孫繚可是連李朝天都搞不定的人,他一不懂帶兵,二沒打過仗,去送死啊?當然,他也有法寶。
「李將軍,儘快驅逐魏軍,這可是大王的命令。」
「大王遠在千里之外,自然不知道前線的情況。你難道不知道,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道理?」
「你!你敢抗旨!」
李朝天的話,把謝書傲的鼻子都氣歪了,這傢伙公然抗旨,還說的那麼理直氣壯!李朝天對著謝書傲說道:
「相國原來辛苦,本帥以為還是先休息一下為好。來人,請相國大人去監軍大帳!」
「諾!」
李朝天下了逐客令,門外的侍衛應聲而入,朝謝書傲做出了請的手勢。謝書傲知道自己不從,那就會被這些虎背熊腰的士兵給架走,那就太沒面子了。他站起身,用力一甩袍袖,重重的發出一聲鼻音。
「哼!本相看你如何向大王交代!」
說著便當先走出了帥帳,侍衛們趕緊跟了上去。
李朝天嘴上雖然說的厲害,但是那也只是為了讓謝書傲難堪,他不會真的對宋王的命令置若罔聞,特別是由一國之相親自來的時候,那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李朝天看著罵罵咧咧著走遠了的謝書傲,微微的皺起眉頭,轉身走向一旁的軍事地圖前。他實在是沒有太好的辦法對付孫繚,也許只有陽謀才能遏制孫繚了。
邊戰邊退,是最先想到的戰略,也是目前唯一的辦法。損失些地盤,那都是小事,以後有的是機會再拿回來。這一招即便孫繚看破了,也拿他沒辦法。
魏軍補給線的漫長,是他致命的弱點,只要李朝天將孫繚引入腹地,再派奇兵攻打魏軍的後路,毀了他們的糧道,奪了他們的糧草,魏軍必敗。
但是,宋王肯定是不會讓他用這樣的戰略的,在宋王看來,這擺明了就是送地盤給魏國。謝書傲現在就在大營了,只要自己這樣打,那他必然會第一個跳出來阻止。
除了這個戰略,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維持現狀,宋國本土作戰,拖得起,但是魏軍勞師遠征,必然不能長久,久攻不下,士氣會大損,到時候,他李朝天便可一舉將其趕回魏地。
「哎...難啊!」
李朝天深深的嘆了一口氣,一旁的李朝地看著兄長皺眉的樣子,他已經很久沒有看到李朝天如此了,難道那個叫做孫繚的,真的那麼厲害?
「大哥...」
「嗯,我知道你要說什麼。算了,既然大王要我速戰,那說不得也只能試試了。這樣吧,你明日帶著向平、林啟正前去昌隆大營試探,如果魏軍出營,你便與他作戰。記住,只准平地交戰,不可入營強攻。」
李朝天非常了解自己這個弟弟,這麼多年過去了,小將都熬成老將了,依然改不了衝動的毛病。他將自己最穩重的兩名將軍派給了李朝地,作為左軍和右軍。
「諾!大哥,您認為魏軍不會出營作戰?他們不是一直想儘快擊潰我軍嗎?」
李朝地從沒見過李朝天如此不自信。對於李朝地的問話,李朝天沒有多說,只是擺了擺手,李朝地再次看了一眼自己大哥,然後躬身抱拳,快步走出大帳。
事實如同李朝天預料的一樣,孫繚龜縮在大營,任憑李朝地怎麼罵陣都堅決不出。站在昌隆大營不遠處的一座山上,李朝天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
「孫繚啊孫繚,本帥該怎麼對付你啊。這伏兵看來是用不上了,回營吧。」
似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命令邊上的傳令官。
一個月來,李朝天多次向魏軍大營挑釁,又多次對魏軍使計,甚至用上了離間計,收效都微乎其微。謝書傲似乎沒看到目前的形勢,依然不斷的催促著李朝天開戰。
此時,一個傳言快速流傳開來,這個傳言不知道是從什麼地方開始,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流傳。總之,魏軍和宋軍同時聽到了這個傳言。
傳言的內容很簡單,概括起來就四個字:唐曦未死。
而傳言更是具體的說了唐曦假死的過程,說他找了一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人,代替自己假死,他則躲藏了起來,而現在就在蜀郡的玄武大營。說的是有模有樣,好像當時就在現場一樣。
魏、宋兩軍聽到這個消息,大驚失色,紛紛派出斥候前去玄武大營暗查。而當事人唐曦,反而是最後一個收到消息的。
(求推薦,求收藏)
而唐曦也想魏、宋趕緊打起來,最好是展開決戰,這樣他就能從中漁利。
還有一個人比任何人都想開戰,那就是孫繚。因為只有戰爭,才是他樹立威信的唯一途徑,也是培植自己親信的捷徑。自從知道唐曦無礙後,他便放開了心頭的憂患,認真的對付眼前的敵人。
而唯一一個不急於交戰的,恐怕就是李朝天了,只是一次正面對碰,幾次試探攻擊,就讓他基本了解了孫繚的本事,那是一個可怕的年輕人。
看著大帳內滔滔不絕的謝書傲,李朝天不屑的一笑,他打斷謝書傲慷慨激昂的講話,毫不留情的打擊道:
「謝相國,您懂帶兵嗎?您會打仗嗎?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你連孫繚是個什麼樣的人都不知道,也敢在本帥面前大放厥詞?
本帥告訴你,他的軍事才能與我不相上下。現在的局勢,對我宋國不利,匆匆開戰,只會讓孫繚抓住機會,將我軍擊潰。」
被李朝天打斷,謝書傲覺得很沒面子,反駁道:
「以本相看來,李將軍是怕了那孫繚小兒了吧?」
對於謝書傲連諷帶激的話語,李朝天翻了翻白眼,直接無視了。他又不是三歲的小孩,還會被這樣拙劣、幼稚的方式給氣到。
「如果相國覺得自己有能力打敗孫繚,那不妨親自帶兵,本帥絕不阻攔,必定讓手下將軍全力配合!」
此話一出,謝書傲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他不是傻瓜,孫繚可是連李朝天都搞不定的人,他一不懂帶兵,二沒打過仗,去送死啊?當然,他也有法寶。
「李將軍,儘快驅逐魏軍,這可是大王的命令。」
「大王遠在千里之外,自然不知道前線的情況。你難道不知道,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道理?」
「你!你敢抗旨!」
李朝天的話,把謝書傲的鼻子都氣歪了,這傢伙公然抗旨,還說的那麼理直氣壯!李朝天對著謝書傲說道:
「相國原來辛苦,本帥以為還是先休息一下為好。來人,請相國大人去監軍大帳!」
「諾!」
李朝天下了逐客令,門外的侍衛應聲而入,朝謝書傲做出了請的手勢。謝書傲知道自己不從,那就會被這些虎背熊腰的士兵給架走,那就太沒面子了。他站起身,用力一甩袍袖,重重的發出一聲鼻音。
「哼!本相看你如何向大王交代!」
說著便當先走出了帥帳,侍衛們趕緊跟了上去。
李朝天嘴上雖然說的厲害,但是那也只是為了讓謝書傲難堪,他不會真的對宋王的命令置若罔聞,特別是由一國之相親自來的時候,那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李朝天看著罵罵咧咧著走遠了的謝書傲,微微的皺起眉頭,轉身走向一旁的軍事地圖前。他實在是沒有太好的辦法對付孫繚,也許只有陽謀才能遏制孫繚了。
邊戰邊退,是最先想到的戰略,也是目前唯一的辦法。損失些地盤,那都是小事,以後有的是機會再拿回來。這一招即便孫繚看破了,也拿他沒辦法。
魏軍補給線的漫長,是他致命的弱點,只要李朝天將孫繚引入腹地,再派奇兵攻打魏軍的後路,毀了他們的糧道,奪了他們的糧草,魏軍必敗。
但是,宋王肯定是不會讓他用這樣的戰略的,在宋王看來,這擺明了就是送地盤給魏國。謝書傲現在就在大營了,只要自己這樣打,那他必然會第一個跳出來阻止。
除了這個戰略,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維持現狀,宋國本土作戰,拖得起,但是魏軍勞師遠征,必然不能長久,久攻不下,士氣會大損,到時候,他李朝天便可一舉將其趕回魏地。
「哎...難啊!」
李朝天深深的嘆了一口氣,一旁的李朝地看著兄長皺眉的樣子,他已經很久沒有看到李朝天如此了,難道那個叫做孫繚的,真的那麼厲害?
「大哥...」
「嗯,我知道你要說什麼。算了,既然大王要我速戰,那說不得也只能試試了。這樣吧,你明日帶著向平、林啟正前去昌隆大營試探,如果魏軍出營,你便與他作戰。記住,只准平地交戰,不可入營強攻。」
李朝天非常了解自己這個弟弟,這麼多年過去了,小將都熬成老將了,依然改不了衝動的毛病。他將自己最穩重的兩名將軍派給了李朝地,作為左軍和右軍。
「諾!大哥,您認為魏軍不會出營作戰?他們不是一直想儘快擊潰我軍嗎?」
李朝地從沒見過李朝天如此不自信。對於李朝地的問話,李朝天沒有多說,只是擺了擺手,李朝地再次看了一眼自己大哥,然後躬身抱拳,快步走出大帳。
事實如同李朝天預料的一樣,孫繚龜縮在大營,任憑李朝地怎麼罵陣都堅決不出。站在昌隆大營不遠處的一座山上,李朝天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
「孫繚啊孫繚,本帥該怎麼對付你啊。這伏兵看來是用不上了,回營吧。」
似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命令邊上的傳令官。
一個月來,李朝天多次向魏軍大營挑釁,又多次對魏軍使計,甚至用上了離間計,收效都微乎其微。謝書傲似乎沒看到目前的形勢,依然不斷的催促著李朝天開戰。
此時,一個傳言快速流傳開來,這個傳言不知道是從什麼地方開始,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流傳。總之,魏軍和宋軍同時聽到了這個傳言。
傳言的內容很簡單,概括起來就四個字:唐曦未死。
而傳言更是具體的說了唐曦假死的過程,說他找了一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人,代替自己假死,他則躲藏了起來,而現在就在蜀郡的玄武大營。說的是有模有樣,好像當時就在現場一樣。
魏、宋兩軍聽到這個消息,大驚失色,紛紛派出斥候前去玄武大營暗查。而當事人唐曦,反而是最後一個收到消息的。
(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