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吸人大法
許良作為兩個產業的直接經營者,自然對自己的產業有多少人一清二楚,很利落的報出了答案。
「算上報社各部門正式職員,及造紙,印刷等作坊工人,連同報童等等邊際人員算在內的話,報紙上下產業就養著兩百七十六人。
而玻璃作坊,幾乎招用了城外蕭家村大部分的成年男女勞力,實際人數在一百一十一人,可以說養活了他們大半個村子。
另外申明一點,我所說的養,是指他們僅靠這一個工作,就足以養活自己以及一家。」
眾人聽到這兩個數字,都是忍不住呼吸一頓。
在這個年代,能提供出讓幾百個人安身立命的工作崗位,這已經足夠讓人心神震動了。
報紙產業主要人員都集中在造紙及印刷的作坊之中,兩百多人看似多,其實也就剛剛滿足需求,隨著以後報社擴大經營,以後需要的工人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嚴格來說,無論是許良辦的報紙各作坊還是玻璃作坊,都已經不能稱作作坊了,而應該叫做手工工場。
在沒有條件進行機器生產的情況下,通過人力規模化和集約化,把生產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從而提高產能壓低生產成本。
手工工場是手工作坊和工廠的中間階段,生產模式是以人力手工生產,因此只是在西安府經營的兩個小產業,也需要招募幾百個工人才能滿足生產需求。
聽起來,兩個產業加起來也就養著四百來號人,似乎也沒有多少,但是這個數字在這個年頭聽起來還是有點嚇人。
農業社會手工作坊,基本都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作坊主和家人或者學徒幫工一起從事生產活動,一個作坊能有十來個人算是頂了天了。
以前他們只知道報紙和玻璃器物賣的紅火,但是具體如何經營,又是什麼規模,這些事情在人都是不知道的,陡然聽到就這麼不聲不響的兩個產業,養了這麼多人,他們都是驚住了。
章宰卻不以為意,工業化這種聞所未聞,沒有歷史經驗的東西,在他看來很不靠譜,土地的矛盾不去從農業解決,卻從什麼工業去解決,這怎麼看怎麼亂來。
即便許良拿出自己作坊來說事兒,在他看來還是不夠。
「即便如此,也不過區區三四百人罷了,於萬萬千千的農民來說,這又算得了什麼呢,如果你覺得吸納這麼一點人口就能緩解人地矛盾,那老夫只能說黃口小兒不知所謂了!」
章宰用拐杖狠狠杵了一下台面,一下子吸引住所有人的注意力。
這句話確實點醒了眾人,讓他們從剛剛許良列舉的實例中回過神來。
好像是這麼回事兒啊,三四百個人看起來確實很多,但是即便只拿西安府一地的人口來參照,三四百這點人都不夠塞牙縫的。
一府之地的農民何其多,幾乎九成的人口都是農民,再過個兩三代,人口數量又要增加不知多少。
而許良這點產業就吸納這麼三四百人,說能解決土地兼併確實有點可笑。
許良卻不慌不忙的搖搖頭,隨後掏出來一個東西,赫然是一個質地精美的放大鏡。
章宰看著這個放大鏡有些發愣,不知是何意思,這玩意兒他當然知道,他自己也是有的,可這個場合拿出來是想做什麼?
許良微笑問道:「這是玻璃作坊最新製作的放大鏡,先生知道這樣的放大鏡售價幾何嗎?」
章宰先實看了眼許良,然後再看向放大鏡,這一看,他發現這新出的放大鏡質地比自己以前買的更好些。
顏色質地顯得更加透徹明亮,不像以前還有些微偏綠色,就連木製托架的工藝,都明顯能看出更加精美。
略微琢磨了一下,章宰道:「老夫覺得,大約在七八兩銀左右。」
之所以這麼判斷,是他看到這個放大鏡明顯質地提升,怎麼都該賣的更貴些吧。
當初自己那放大鏡還不如這個,都花了六兩銀子,這個多賣個幾兩銀不能算過分。
誰知許良聞言卻訝然一笑,搖頭起來:「先生估錯了,實際上這放大鏡只需要三兩銀,而且這還不是最低的價格,以後還會越來越低,低到連普通百姓都有能力購買。」
章宰頓時愣住,他有些不太理解,為何質量提升了,價格反而下降了,而且還能一直低,這有點違反他的常識認知。
許良要的就是他這種反應,自然配合的給他解釋起來。
「玻璃作坊初時,只有幾名工人,彼時工藝不成熟,原材料不齊全,幾天也就燒紙出十幾二十塊堪堪能用的透鏡,生產效率低下生產成本就會變高,所以即便質地差也價格高,一塊透鏡也要近十兩銀。」
許良這麼解釋,現場的人還是迷糊的,章宰也聽得半懂不懂的:「然後呢?」
「然後就是現在,那時候透鏡質量差價格貴,幸有諸多顧客捧場,卻也都賣了出去,作坊不僅收回成本,還有賺的,自然就能擴大規模,招收更多工人,而隨著工藝成熟,質地自然也就越來越好。」
許良晃了晃自己手裡的放大鏡,讓底下好些個士子都咬牙切齒,許良當初坑的第一批人就是他們。
章宰倒也不計較這個,而是冷聲質問:「這也不能解釋為何售價更低。」
許良笑道:「售價變低,實質上是因為規模化分工合作生產之後,實現了生產效率的提升,原本幾個人幾天才能做出二十來塊透鏡,但現在卻能生產一百多塊,再加上不斷擴大規模,產能飛速提升,成本就隨之降低。」
章宰先是認真思索了一陣兒,才算有理解了這段話的意思,實際上這意思就是相同時間內生產的產品越多,成本就越低,只是許良有些怪異的名詞聽起來挺費勁的。
「這與老夫之前提出的問題有何關係?即便你生產的多,賣的便宜,你能吸納的人口仍是九牛一毛,二者並沒有什麼關聯!」章宰目光緊盯著許良,他可不會讓許良亂七八糟的話給繞走。
「誰說沒有關聯的?」許良淡淡一笑,自信道:「工業化規模效益,可以提升產能降低成本,那麼商品的價格會越來越低,低到普通百姓都有能力購買。
而一旦商品市場擴大,那麼消費帶來的刺激又會使得工業規模繼續擴大,雙方形成一個正向循環,工業最終能吸納的人口也會隨著商品市場的擴大而急劇增長,遠遠不是現在我們所知的這幾百個人所能滿足。」
「算上報社各部門正式職員,及造紙,印刷等作坊工人,連同報童等等邊際人員算在內的話,報紙上下產業就養著兩百七十六人。
而玻璃作坊,幾乎招用了城外蕭家村大部分的成年男女勞力,實際人數在一百一十一人,可以說養活了他們大半個村子。
另外申明一點,我所說的養,是指他們僅靠這一個工作,就足以養活自己以及一家。」
眾人聽到這兩個數字,都是忍不住呼吸一頓。
在這個年代,能提供出讓幾百個人安身立命的工作崗位,這已經足夠讓人心神震動了。
報紙產業主要人員都集中在造紙及印刷的作坊之中,兩百多人看似多,其實也就剛剛滿足需求,隨著以後報社擴大經營,以後需要的工人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嚴格來說,無論是許良辦的報紙各作坊還是玻璃作坊,都已經不能稱作作坊了,而應該叫做手工工場。
在沒有條件進行機器生產的情況下,通過人力規模化和集約化,把生產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從而提高產能壓低生產成本。
手工工場是手工作坊和工廠的中間階段,生產模式是以人力手工生產,因此只是在西安府經營的兩個小產業,也需要招募幾百個工人才能滿足生產需求。
聽起來,兩個產業加起來也就養著四百來號人,似乎也沒有多少,但是這個數字在這個年頭聽起來還是有點嚇人。
農業社會手工作坊,基本都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作坊主和家人或者學徒幫工一起從事生產活動,一個作坊能有十來個人算是頂了天了。
以前他們只知道報紙和玻璃器物賣的紅火,但是具體如何經營,又是什麼規模,這些事情在人都是不知道的,陡然聽到就這麼不聲不響的兩個產業,養了這麼多人,他們都是驚住了。
章宰卻不以為意,工業化這種聞所未聞,沒有歷史經驗的東西,在他看來很不靠譜,土地的矛盾不去從農業解決,卻從什麼工業去解決,這怎麼看怎麼亂來。
即便許良拿出自己作坊來說事兒,在他看來還是不夠。
「即便如此,也不過區區三四百人罷了,於萬萬千千的農民來說,這又算得了什麼呢,如果你覺得吸納這麼一點人口就能緩解人地矛盾,那老夫只能說黃口小兒不知所謂了!」
章宰用拐杖狠狠杵了一下台面,一下子吸引住所有人的注意力。
這句話確實點醒了眾人,讓他們從剛剛許良列舉的實例中回過神來。
好像是這麼回事兒啊,三四百個人看起來確實很多,但是即便只拿西安府一地的人口來參照,三四百這點人都不夠塞牙縫的。
一府之地的農民何其多,幾乎九成的人口都是農民,再過個兩三代,人口數量又要增加不知多少。
而許良這點產業就吸納這麼三四百人,說能解決土地兼併確實有點可笑。
許良卻不慌不忙的搖搖頭,隨後掏出來一個東西,赫然是一個質地精美的放大鏡。
章宰看著這個放大鏡有些發愣,不知是何意思,這玩意兒他當然知道,他自己也是有的,可這個場合拿出來是想做什麼?
許良微笑問道:「這是玻璃作坊最新製作的放大鏡,先生知道這樣的放大鏡售價幾何嗎?」
章宰先實看了眼許良,然後再看向放大鏡,這一看,他發現這新出的放大鏡質地比自己以前買的更好些。
顏色質地顯得更加透徹明亮,不像以前還有些微偏綠色,就連木製托架的工藝,都明顯能看出更加精美。
略微琢磨了一下,章宰道:「老夫覺得,大約在七八兩銀左右。」
之所以這麼判斷,是他看到這個放大鏡明顯質地提升,怎麼都該賣的更貴些吧。
當初自己那放大鏡還不如這個,都花了六兩銀子,這個多賣個幾兩銀不能算過分。
誰知許良聞言卻訝然一笑,搖頭起來:「先生估錯了,實際上這放大鏡只需要三兩銀,而且這還不是最低的價格,以後還會越來越低,低到連普通百姓都有能力購買。」
章宰頓時愣住,他有些不太理解,為何質量提升了,價格反而下降了,而且還能一直低,這有點違反他的常識認知。
許良要的就是他這種反應,自然配合的給他解釋起來。
「玻璃作坊初時,只有幾名工人,彼時工藝不成熟,原材料不齊全,幾天也就燒紙出十幾二十塊堪堪能用的透鏡,生產效率低下生產成本就會變高,所以即便質地差也價格高,一塊透鏡也要近十兩銀。」
許良這麼解釋,現場的人還是迷糊的,章宰也聽得半懂不懂的:「然後呢?」
「然後就是現在,那時候透鏡質量差價格貴,幸有諸多顧客捧場,卻也都賣了出去,作坊不僅收回成本,還有賺的,自然就能擴大規模,招收更多工人,而隨著工藝成熟,質地自然也就越來越好。」
許良晃了晃自己手裡的放大鏡,讓底下好些個士子都咬牙切齒,許良當初坑的第一批人就是他們。
章宰倒也不計較這個,而是冷聲質問:「這也不能解釋為何售價更低。」
許良笑道:「售價變低,實質上是因為規模化分工合作生產之後,實現了生產效率的提升,原本幾個人幾天才能做出二十來塊透鏡,但現在卻能生產一百多塊,再加上不斷擴大規模,產能飛速提升,成本就隨之降低。」
章宰先是認真思索了一陣兒,才算有理解了這段話的意思,實際上這意思就是相同時間內生產的產品越多,成本就越低,只是許良有些怪異的名詞聽起來挺費勁的。
「這與老夫之前提出的問題有何關係?即便你生產的多,賣的便宜,你能吸納的人口仍是九牛一毛,二者並沒有什麼關聯!」章宰目光緊盯著許良,他可不會讓許良亂七八糟的話給繞走。
「誰說沒有關聯的?」許良淡淡一笑,自信道:「工業化規模效益,可以提升產能降低成本,那麼商品的價格會越來越低,低到普通百姓都有能力購買。
而一旦商品市場擴大,那麼消費帶來的刺激又會使得工業規模繼續擴大,雙方形成一個正向循環,工業最終能吸納的人口也會隨著商品市場的擴大而急劇增長,遠遠不是現在我們所知的這幾百個人所能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