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聲名遠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推開木門,葉凌的目光掃過院中聚集的老學究們,他們一個個面色陰沉,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烏雲。

  葉凌深吸一口氣,沉穩地走到眾人面前,拱手行禮:「諸位先生,不知有何指教?」

  一位鬚髮皆白的老學究上前一步,厲聲道:「葉大人,你教授的那些奇技淫巧,不過是旁門左道,怎能與聖賢之學相提並論?你這是誤人子弟!」

  葉凌早料到他們會如此反對,心中已有應對之策。

  他語氣平靜地回應:「先生此言差矣,學生所授課程,皆是為了讓更多人有機會學習知識,改變命運。難道先生認為,只有讀聖賢書才能出人頭地嗎?」

  「大膽!」另一位老學究怒喝,「聖賢之學乃治國安邦之根本,豈容你如此輕慢!」

  葉凌絲毫不為所動,眼神堅定:「治國安邦,並非只靠聖賢書。百姓衣食住行,皆需實用之學。學生所授算學、格物,皆是為了讓百姓生活更富足,國家更強盛。」

  書房中,葉凌來回踱步,周圍堆滿了書籍,氣氛凝重得仿佛戰場。

  他明白,這場辯論至關重要,如果失敗,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窗外傳來孩子們嬉笑的聲音,他們對新課程充滿期待,渴望通過學習改變命運。

  葉凌看著他們,心中滿是擔憂,手心微微出汗。

  「我一定要贏!」葉凌低聲自語,目光落在書桌上的一本《農政全書》上。

  他知道,唯有拿出更具說服力的證據,才能讓這些老學究們信服。

  他翻開書,仔細研讀,尋找可以支持自己觀點的論據。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書房裡靜得只能聽到翻書的聲音,以及葉凌偶爾的嘆息聲。

  「大人,」門外傳來侍衛的聲音,「老學究們已經在大廳等候了。」

  高瑤悄然走進書房,看到葉凌緊鎖的眉頭,心疼地走上前,輕輕握住他的手。

  她的指尖帶著一絲涼意,卻像一股暖流注入葉凌的心田。

  她清澈的眼眸中充滿了崇拜和信任,輕聲說道:「我相信你,葉凌。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天下百姓,定會成功的。」

  葉凌反手緊握住高瑤的手,感受到她掌心的柔軟和溫暖。

  她的支持如同黑暗中的一盞明燈,驅散了他心中的不安和迷茫,一股力量從心底湧起,他眼中的堅定更加明亮。

  書房內的凝重氣氛也仿佛被這股溫馨的力量衝散,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無形的支持和鼓勵。

  葉凌起身,深吸一口氣,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

  「走吧,是時候讓他們看看,時代已經變了。」他語氣堅定,牽著高瑤的手,並肩走出書房。

  大廳里,老學究們早已等候多時。

  他們看到葉凌出現,臉上露出不悅之色。

  尤其是張夫子,他冷哼一聲,率先發難:「葉大人,老夫今日倒要看看,你如何能將這等歪門邪道強加於學子身上!」

  葉凌並不惱怒,他平靜地走到大廳中央,目光掃過眾人,不卑不亢地說道:「張夫子,新課程並非歪門邪道,而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學生所授算學,可助百姓計算田地,經商理財;學生所授格物,可讓百姓了解天地運轉之理,避災防害。這些並非聖賢書不能解決的。」

  張夫子一甩衣袖,怒道:「強詞奪理!聖賢之學乃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根本,你這些雕蟲小技,終究是末流!」

  其他老學究也紛紛附和,指責葉凌離經叛道,不尊聖賢。

  大廳內,一時之間,充滿了激烈的爭吵聲。

  高瑤站在一旁,擔憂地看著葉凌,她知道此刻葉凌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她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他能贏得這場辯論。

  葉凌面對著老學究們的圍攻,臉上卻沒有絲毫的慌亂。

  他沉穩地反駁道:「聖賢之學固然重要,但時代在變化,知識也需要不斷更新。難道我們要一直抱著過去的舊觀念不放,而無視時代的進步嗎?」他停頓了一下,語氣更加堅定,「學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讓國家更加強盛!」

  張夫子見無法從道理上駁倒葉凌,面色鐵青,他冷笑一聲,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摺,怒道:「葉大人,你以為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就能顛倒黑白嗎?老夫早就將你的所作所為稟告聖上,你等著承受聖上的怒火吧!」


  葉凌聽到這話,心中一凜但眼下他不能退縮,他必須堅持下去。

  「既然如此,」葉凌忽然平靜地說道,嘴角浮現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那麼,就請諸位看看這個吧。」說完,他拍了拍手,只見一名侍衛抱著一個巨大的木箱走了進來。

  木箱被打開,裡面並非金銀珠寶,而是一摞摞整齊的帳簿和圖紙。

  葉凌示意侍衛將它們一一展開,清晰的數字和圖表躍然眼前。

  「諸位請看,」葉凌的聲音擲地有聲,「這是今年各地秋收的統計,以及各地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的記錄。這些成果,皆得益於算學和格物之術的普及。」

  老學究們紛紛上前,仔細查看著那些數據。

  起初,他們還帶著懷疑和不屑,但當看到那些精確的數字和詳實的記錄時,臉上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張夫子的臉色變得更加鐵青,他意識到,這些數據並非偽造,而是實實在在的成果。

  「這些還不夠!」葉凌繼續說道,他的聲音越來越高昂,如同擂鼓般震懾人心。

  「諸位再看!」他指著圖紙上繪製的各種農具,「這些新式農具,由學生指導工匠們製造,能夠大大提高耕種效率,減少百姓的勞作之苦。而這,正是格物之學帶來的改變。」他又將各地農戶使用新農具後的糧食產量數據展示出來,鐵一般的事實擺在眼前,讓老學究們無法反駁。

  他們開始竊竊私語,臉上不再是之前的怒色,而是動搖和疑惑。

  「張夫子,你口口聲聲說我所授為歪門邪道,難道這些實實在在的成果,也要被你歸為旁門左道嗎?」葉凌目光如炬,直視著張夫子,質問道。

  張夫子一時語塞,老臉漲成了豬肝色,他想反駁,卻找不到任何理由。

  其他老學究也紛紛低下頭,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固執是否真的錯了?

  「諸位請稍安勿躁,」葉凌並沒有給他們喘息的機會,而是再次拍了拍手,侍衛們領著一群衣衫襤褸,但精神奕奕的孩子們走了進來。

  這些孩子,都是接受過新教育課程的貧苦人家子弟。

  「孩子們,告訴各位先生,你們在新學堂都學到了什麼?」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述著他們學習到的知識,他們不再是目不識丁的文盲,而是能夠計算,能夠書寫的少年。

  一個瘦小的男孩激動地說道:「先生教我們算數,我幫家裡算帳,現在再也不會被奸商欺騙了!」另一個女孩則自信地說:「先生教我們格物,我知道了風雨雷電的道理,以後再也不怕打雷了!」

  孩子們真摯的話語,觸動了在場所有人的內心。

  老學究們看著這些孩子們,他們意識到,新教育課程不僅沒有誤人子弟,反而幫助他們改變了命運。

  高瑤站在葉凌身邊,她看著這一切,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知道,葉凌成功了,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贏得了這場辯論,他的教育革新理念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張夫子看著眼前的一切,面色蒼白他嘆了一口氣,說道:「老夫,老夫輸了。」

  大廳里爆發出陣陣歡呼,人們為葉凌的勝利而歡呼,為新教育的未來而歡呼。

  葉凌環顧四周,嘴角微微上揚

  「接下來,」葉凌轉頭看向高瑤,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我們該著手準備下一件事情了……」

  葉凌的成功並非空談。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新的教育課程在京城各大書院和鄉間學堂逐漸推廣開來。

  佃農的子女、貧苦人家的孩子,紛紛走進學堂,享受著新知識帶來的光明。

  入學率提高了50%以上,原本空蕩蕩的教室如今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甚至在偏遠的鄉村,也能見到孩子們手捧書籍,認真聽講的場景。

  城外的田野上,麥浪滾滾,金黃一片。

  農民們使用著新式農具,效率大大提高,糧食產量也比往年翻了一番。

  村民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知道,是新教育和新農具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在京城的街道上,葉凌的名字如雷貫耳,他成為教育革新的偉大推動者,無論走到哪裡,都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


  然而,這一切美好的開始,也伴隨著新的挑戰。

  朝廷的財政狀況日益緊張,國庫捉襟見肘。

  皇帝在朝堂上多次提到稅制改革的必要性,朝中大臣們對此意見不一,爭論不休。

  葉凌雖然沉浸在教育改革的喜悅中,但他的內心卻並未放鬆。

  他知道,稅改之爭即將拉開序幕,而自己難以置身事外。

  這一日,葉凌站在書房的窗前,眺望著遠處的皇宮。

  夕陽的餘暉灑在宮殿的金頂上,熠熠生輝。

  他拿起一張精心準備的稅改方案,心中已有計較。

  高瑤走到他身邊,關切地問道:「你在想什麼?」

  葉凌微微一笑,目光堅定:「我在想,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高瑤點點頭,眼中滿是支持:「無論你做出什麼決定,我都會支持你。」

  葉凌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轉身朝門外走去,步伐沉穩。

  他踏入朝堂的那一步,將開啟新的篇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