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新赤壁,劉斗周瑜並肩作戰(求追讀)
「大都督可否詳細說來。」
劉斗神情一肅,向周瑜鄭重一揖,問道。
戰役和戰事不同。
戰役需要周瑜這樣統帥級別的主將來指揮。
劉斗雖然有前一世的記憶,但他在北洋軍中,最大就做到騎軍管帶,相當於營一級軍職,沒有指揮過大集團作戰是硬傷。
現在,有當面向周瑜請教的機會,劉斗自不放過。
周瑜見劉斗態度恭瑾,遂生起教導的心思,清了下嗓子說道:
「單靠劉豫州一家,夏口自然守不住,但是,若是我軍主力,從夏口、樊口方向直撲赤壁,曹操的西路軍就會阻擋在了烏林。」
「烏林以西,是華容道,兩邊是沼澤,只有中間一道可通行,烏林以南,是大江相隔,曹軍渡江不易,烏林以東,是漢水與江水交匯之處。」
「曹操要想謀取夏口,就要先和我軍來一場水戰,而我軍則以逸待勞,在擅長的水戰中取得優勢,再加上疫病影響,這仗有的一打。」
周瑜越說越有信心,抬手將紅色的一枚棋子,從柴桑方向西移,最後落到赤壁、烏林一帶。
「大都督的意思,是西路曹軍由貴軍來負責,而家父只需要阻擊東路曹軍南下?」
劉斗恍然大悟,周瑜繞了這麼大的一個彎,原來是想讓劉備單獨扛起擋住東路曹軍的重任。
周瑜、程普選擇正面硬憾曹操。
這個結果,與歷史上赤壁之戰的局面大同小異。
從最後聯軍大勝的結果來看,這麼選擇沒有問題。
但是。
劉斗卻並不想輕易答應。
歷史上,提到赤壁大戰,周瑜火燒赤壁的戰績,就會被拿出來顯擺。
而劉備在幹什麼?
許多人卻不知道。
實際上,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領著兩萬新卒組成的軍隊,當時就在江夏郡北部,艱苦的阻擊趙儼、張遼、于禁率領的七路曹軍。
關羽的軍隊更是深入後方,承擔起了切斷曹軍補給的重任。
孫權為主,劉備輔助,周瑜用的是陽謀。
劉備不答應,夏口就保不住。
而劉備若是答應,那麼大敗曹操的功勞,就歸屬於他們江東了。
「公子放心,赤壁之戰,我軍天時、地利、人和俱在,曹操無有勝算,另外,瑜還準備了一樣好東西,贈給曹操.....。」
「等到曹操從烏林敗退,關將軍可趁勢從江陵出兵截殺,瑜保證,我江東人馬,絕不會與關將軍爭搶截後路的功勞。」
見到劉斗的猶豫,周瑜自信的淡笑一聲,好言寬慰道。
「周都督、程公,斗其實倒是有一個新提議。」
「赤壁戰場上,斗率一支軍隊參加,支援貴軍;而在江夏郡,貴軍也派一支偏師,從皖城、西陵方向,走大別山山道,從側後截斷東路曹軍退路。」
「如此一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競爭,相互監督,才是真正的合作,而不是你吃肉,我卻啃骨頭,都督以為如何?」
劉斗卻是堅定的搖頭,馬上提出自己的建議。
周瑜以為,他劉斗年輕,不知道背後玄機。
曹操的西路軍,看似聲勢浩大,兵力多達二十來萬。
但實際上,其中包括了十三、四萬的荊州降軍,真正歸屬曹軍的,也就是曹仁、曹洪、曹純率領的虎豹騎騎兵與部分輕甲步兵。
這些將士經過新野、樊城、襄陽、當陽、江陵數場激戰,士氣已經不復開始時旺盛,許多曹軍將校劫掠了不少的財物,只想著回歸北方。
更重要的是,曹軍將卒多為北方人,在荊州這個瘟疫橫行的地方,水土不服是常態。
這麼一算下來,周瑜、程普等人,要面對的曹軍,只是一個空有骨架的病虎。
而相反。
東路曹軍卻不一樣。
這支曹軍人數雖然不多,只有六、七萬人,但卻是實打實的生力軍。
趙儼資歷老,協調能力強,相當於軍隊的總指揮。
于禁、李典是曹操起家時的宿將,兩人作戰經驗豐富,極是不易對付。
朱靈、路昭、張郃曾是袁紹部將,也是官渡之戰中袁軍的中堅將領,要不是烏巢被焚,袁紹大敗,這些將領也不會投降曹操。
另外,張遼是呂布的部將,也是呂布軍中的二號人物,實力強悍。
馮楷是劉表部將,熟悉荊州地形地貌,風土人情,可以說是地頭蛇。
這樣一路曹軍,建制完整,士氣高漲,又未能立有戰功,將士正是渴望立功之時。
劉備率一支編練不久的新軍,與這些曹軍精銳交戰,困難可想而知。
「哼,軍中號令,當令出既隨,豈能將令不一,相互制衡,將士離心,真到了關鍵時候,友軍不遵將令,遺誤戰機,又當如何?」
周瑜鼻子裡哼了一聲,對劉斗的提議很不以為然。
江東軍內部,還派系林立,周瑜也只是憑孫策的影響力,暫時占了一些上風,但程普這員老將,始終在旁虎視耽耽。
要是再加入劉備軍將領,周瑜豈不更加頭疼。
「都督放心,斗保證,赤壁戰場上,絕不會出現違抗將令之事,若是都督再不放心,斗請示父親,由斗領一隊人馬配合都督作戰。」
劉斗想了想說道。
周瑜所說,也有道理。
但火燒赤壁的功勞,全讓周瑜一個人占了,劉斗又覺得不甘心。
思來想去。
唯有親自領一支軍隊參與,劉斗才稍稍放心。
孫劉聯合抗曹。
雙方完全五五開,平等結盟,孫權已經表示,絕不能接受。
但是,從眼下劉備的態度和劉備軍的潛力來看,孫主劉輔的情形,也不現實。
既然這樣,在赤壁和夏口兩個戰場上,江東軍占據主動,是孫權和周瑜的底線,要是劉備還不答應,那就只能一拍兩散,各憑本事了。
想到這裡,周瑜沉吟半響,最後向劉斗攤牌。
「公子既有興趣參與,瑜當然不會抹了你的面子。」
「不過,江夏郡方向,我軍偏師的行動,不會受劉豫州的指令,因為翻越霍山,意外頗多,唯有自主作戰,方能有所繳獲。」
「如此甚好。斗這就回夏口稟告父親,不過,斗有一個小建議,還望周大都督准許。」
劉斗點頭,同意了周瑜的要求,隨後,又趁機提出自己附加的條件。
「講!」
周瑜皺眉說道。
劉斗這傢伙,太過精明,要占他的便宜,實在是難。
罷了。
既然孫劉結盟,周瑜也不想其他有的沒的,先好好的干他曹操一場再作計較。
劉斗神情一肅,向周瑜鄭重一揖,問道。
戰役和戰事不同。
戰役需要周瑜這樣統帥級別的主將來指揮。
劉斗雖然有前一世的記憶,但他在北洋軍中,最大就做到騎軍管帶,相當於營一級軍職,沒有指揮過大集團作戰是硬傷。
現在,有當面向周瑜請教的機會,劉斗自不放過。
周瑜見劉斗態度恭瑾,遂生起教導的心思,清了下嗓子說道:
「單靠劉豫州一家,夏口自然守不住,但是,若是我軍主力,從夏口、樊口方向直撲赤壁,曹操的西路軍就會阻擋在了烏林。」
「烏林以西,是華容道,兩邊是沼澤,只有中間一道可通行,烏林以南,是大江相隔,曹軍渡江不易,烏林以東,是漢水與江水交匯之處。」
「曹操要想謀取夏口,就要先和我軍來一場水戰,而我軍則以逸待勞,在擅長的水戰中取得優勢,再加上疫病影響,這仗有的一打。」
周瑜越說越有信心,抬手將紅色的一枚棋子,從柴桑方向西移,最後落到赤壁、烏林一帶。
「大都督的意思,是西路曹軍由貴軍來負責,而家父只需要阻擊東路曹軍南下?」
劉斗恍然大悟,周瑜繞了這麼大的一個彎,原來是想讓劉備單獨扛起擋住東路曹軍的重任。
周瑜、程普選擇正面硬憾曹操。
這個結果,與歷史上赤壁之戰的局面大同小異。
從最後聯軍大勝的結果來看,這麼選擇沒有問題。
但是。
劉斗卻並不想輕易答應。
歷史上,提到赤壁大戰,周瑜火燒赤壁的戰績,就會被拿出來顯擺。
而劉備在幹什麼?
許多人卻不知道。
實際上,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領著兩萬新卒組成的軍隊,當時就在江夏郡北部,艱苦的阻擊趙儼、張遼、于禁率領的七路曹軍。
關羽的軍隊更是深入後方,承擔起了切斷曹軍補給的重任。
孫權為主,劉備輔助,周瑜用的是陽謀。
劉備不答應,夏口就保不住。
而劉備若是答應,那麼大敗曹操的功勞,就歸屬於他們江東了。
「公子放心,赤壁之戰,我軍天時、地利、人和俱在,曹操無有勝算,另外,瑜還準備了一樣好東西,贈給曹操.....。」
「等到曹操從烏林敗退,關將軍可趁勢從江陵出兵截殺,瑜保證,我江東人馬,絕不會與關將軍爭搶截後路的功勞。」
見到劉斗的猶豫,周瑜自信的淡笑一聲,好言寬慰道。
「周都督、程公,斗其實倒是有一個新提議。」
「赤壁戰場上,斗率一支軍隊參加,支援貴軍;而在江夏郡,貴軍也派一支偏師,從皖城、西陵方向,走大別山山道,從側後截斷東路曹軍退路。」
「如此一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競爭,相互監督,才是真正的合作,而不是你吃肉,我卻啃骨頭,都督以為如何?」
劉斗卻是堅定的搖頭,馬上提出自己的建議。
周瑜以為,他劉斗年輕,不知道背後玄機。
曹操的西路軍,看似聲勢浩大,兵力多達二十來萬。
但實際上,其中包括了十三、四萬的荊州降軍,真正歸屬曹軍的,也就是曹仁、曹洪、曹純率領的虎豹騎騎兵與部分輕甲步兵。
這些將士經過新野、樊城、襄陽、當陽、江陵數場激戰,士氣已經不復開始時旺盛,許多曹軍將校劫掠了不少的財物,只想著回歸北方。
更重要的是,曹軍將卒多為北方人,在荊州這個瘟疫橫行的地方,水土不服是常態。
這麼一算下來,周瑜、程普等人,要面對的曹軍,只是一個空有骨架的病虎。
而相反。
東路曹軍卻不一樣。
這支曹軍人數雖然不多,只有六、七萬人,但卻是實打實的生力軍。
趙儼資歷老,協調能力強,相當於軍隊的總指揮。
于禁、李典是曹操起家時的宿將,兩人作戰經驗豐富,極是不易對付。
朱靈、路昭、張郃曾是袁紹部將,也是官渡之戰中袁軍的中堅將領,要不是烏巢被焚,袁紹大敗,這些將領也不會投降曹操。
另外,張遼是呂布的部將,也是呂布軍中的二號人物,實力強悍。
馮楷是劉表部將,熟悉荊州地形地貌,風土人情,可以說是地頭蛇。
這樣一路曹軍,建制完整,士氣高漲,又未能立有戰功,將士正是渴望立功之時。
劉備率一支編練不久的新軍,與這些曹軍精銳交戰,困難可想而知。
「哼,軍中號令,當令出既隨,豈能將令不一,相互制衡,將士離心,真到了關鍵時候,友軍不遵將令,遺誤戰機,又當如何?」
周瑜鼻子裡哼了一聲,對劉斗的提議很不以為然。
江東軍內部,還派系林立,周瑜也只是憑孫策的影響力,暫時占了一些上風,但程普這員老將,始終在旁虎視耽耽。
要是再加入劉備軍將領,周瑜豈不更加頭疼。
「都督放心,斗保證,赤壁戰場上,絕不會出現違抗將令之事,若是都督再不放心,斗請示父親,由斗領一隊人馬配合都督作戰。」
劉斗想了想說道。
周瑜所說,也有道理。
但火燒赤壁的功勞,全讓周瑜一個人占了,劉斗又覺得不甘心。
思來想去。
唯有親自領一支軍隊參與,劉斗才稍稍放心。
孫劉聯合抗曹。
雙方完全五五開,平等結盟,孫權已經表示,絕不能接受。
但是,從眼下劉備的態度和劉備軍的潛力來看,孫主劉輔的情形,也不現實。
既然這樣,在赤壁和夏口兩個戰場上,江東軍占據主動,是孫權和周瑜的底線,要是劉備還不答應,那就只能一拍兩散,各憑本事了。
想到這裡,周瑜沉吟半響,最後向劉斗攤牌。
「公子既有興趣參與,瑜當然不會抹了你的面子。」
「不過,江夏郡方向,我軍偏師的行動,不會受劉豫州的指令,因為翻越霍山,意外頗多,唯有自主作戰,方能有所繳獲。」
「如此甚好。斗這就回夏口稟告父親,不過,斗有一個小建議,還望周大都督准許。」
劉斗點頭,同意了周瑜的要求,隨後,又趁機提出自己附加的條件。
「講!」
周瑜皺眉說道。
劉斗這傢伙,太過精明,要占他的便宜,實在是難。
罷了。
既然孫劉結盟,周瑜也不想其他有的沒的,先好好的干他曹操一場再作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