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考驗
順利完成前兩輪考驗後,張捷等人被允許在晚飯時間複習,加深對那些傳說的記憶,以便通過第三輪考驗。
今天的晚飯是烤馬鈴薯長方條,此外還有一個配菜,魚湯。湯里的魚是在烤熟後才拿去燉湯的,這是村莊內的特殊做法。
烤馬鈴薯長方條——張捷並不認為這種有他兩根手指並在一起那麼寬的東西是「薯條」——如果直接吃,味道不怎麼好。最好是蘸一點肉醬,但是魚湯也足以給它增添美味。
「你們說,村長會問些什麼?」
「幾個重要節日、歷史小故事、神說傳說。還有什麼能問的嗎?」有人用一個問題作為讓話題繼續的線索,手裡拿著一根烤馬鈴薯長方條。
「應該沒有了。」張捷接過了話題,「除非我們集體失憶。」
「怎麼可能啊哈哈哈…」有幾個人笑了起來,空氣中充滿了歡樂的氣息。
晚飯後,村民集會的水井旁。
「開始測試。」村長一聲令下,所有村民都安靜地圍在空地邊緣,只留出通往幾條草徑的路口。兩個鋼鐵巨人守在路旁,警惕著可能出現的怪物。
「第一位。」
「第一位是…張捷!」
從房子裡被負責傳話的村民叫出來,張捷走到水井旁的空地上,接受考驗。
「第一問:明天是什麼日子?」
明天……根據在村莊學到的、經過求生遊戲翻譯的曆法,現在是一年內第八個月的最後一天,所以明天是九月一日,是村莊建立的紀念日……張捷快速得出了答案。
「明天是立村節。」
「準確無誤。第二問:若從後天開始計算,十四天後是什麼日子?」
九月十五日?這是什麼日子?村里並沒有在這個日子紀念什麼的習慣,他學到的歷史中也沒有提及這個日期。
是滿月?今天的月相是新月,如果村里這套曆法和農曆相似,或許真是滿月……他用三秒時間拼命回憶著這幾天學到的各種知識,最終只能給出一個不確定的回答。
「十四天後是滿月。」
村長似乎思考了一秒,開口說道:「十四天後是『紅月升起的日子』,同時也是一次滿月。回答正確,你通過測試。帶他去林際池!」
林際池是村莊中用來祭祀、洗禮的一個重要場所,因其位於森林邊緣而得名。如果有外來者即將成為村莊的一份子,則需要由專人為他洗禮……這個知識點迅速在張捷腦海中閃過。
「紅月升起的日子」?他不敢保證自己從未聽過這個詞,但相當清楚自己對它毫無印象!
還好,通過了考驗……跟著引路村民走向林際池,張捷打開通訊頻道,找到了「村莊生活互助群」這個群組。
[「你們對『紅月』這個詞有印象嗎?」]
[「沒有。你通過了嗎?」]
[「當然通過了。」]
群組裡的幾人接連發送消息,為他歡呼喝彩。
[「再問一下,你們有誰聽過『紅月』嗎?村長說九月十五日是滿月,同時是『紅月升起的日子』。」]
[「有點奇怪,從來沒聽村民們說過這個詞。」]
[「會不會是村長記錯了,這才問出一個超綱的問題?」]
[「有可能。」]張捷沒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專心於前往林際池,想像著「洗禮」的過程,以及未來的安全生活。
至於「紅月」,以後找機會問問其他村民吧。反正今晚過後他就是「榮譽村民」,問得再多也不會被「開除」。
…………
帶著二十多張「知識書頁」,程雲一邊查找著刷怪籠的位置,一邊在內心裡想著刷怪籠相關的事。
刷怪籠這東西落到求生玩家手裡簡直是作弊。正常情況下能召喚怪物,只要求生玩家有點智慧,能夠改造地牢,這就相當於白送資源——殭屍可能會掉落馬鈴薯、胡蘿蔔甚至是鐵錠,重要性不言而喻;骷髏能夠提供充足的骨頭和弓箭,前者等於骨粉,等於充足的食物產量,而後者是早期的遠程戰鬥力,未來也照樣強力。
反而是蜘蛛刷怪籠對大多數求生玩家們而言最沒用,只能提供蜘蛛眼、線以及經驗值,而且改造還不方便。
不正常情況下,比如刷怪籠里是某個求生玩家,或者像這次一樣放進去一個人偶。出現這種情況,只要刷怪籠不被破壞、能量供應不中斷,便不用再擔心人力問題。
如果通過某些方法——比如「自選知識點」和「知識書頁」——得知了調控刷怪籠的辦法,讓刷怪籠變成一次只刷新一個、檢測範圍巨大、定時進行「更新」的「存檔點」……要是真出現了這種情況,程雲一定會想辦法用權限在那個刷怪籠旁邊製造一些事件,將其破壞。
可以預見的是,由於刷怪籠能夠帶來如此多的好處,掌握著一個甚至多個刷怪籠的求生玩家或者由求生玩家組成的團體必然在某些資源上獲得優勢。比如劉辰和他的「湖畔山區」,現在就無需再為食物來源發愁。
嗯…在求生遊戲場地的範圍內適當砸掉幾千個刷怪籠吧。
只查找了位置,沒在利用權限多查詢什麼,程雲找了個新型號的量產型人偶,準備讓它帶著知識書頁前去「鑑定」刷怪籠。
新型號的量產型人偶套著一件帶鈕扣的寬大白衣,從肩到膝全部遮住,再向下卻不見其他衣物——鞋子不算在內,讓裹有皮革、抹有染料的白樺木雙腿顯現出來。一雙黑色皮革鞋子存在遮掩著雙腳,因為程雲在設計這個型號的量產型人偶時對腳部只是幾筆帶過,沒有細化。
設置好目標和返程任務,程雲把三張知識書頁交到人偶手上。一路送到「庭院」大門口,他才向下返回,到自己的房間繼續「補丁」工程。
…………
[「克勞恩是誰啊!?我們有學到這個人的名字嗎?!」]
[「我也沒聽說過這個名字……」]
對張捷等人來說,今晚考驗中的題目所帶來的衝擊不亞於「進入求生遊戲」。
今天的晚飯是烤馬鈴薯長方條,此外還有一個配菜,魚湯。湯里的魚是在烤熟後才拿去燉湯的,這是村莊內的特殊做法。
烤馬鈴薯長方條——張捷並不認為這種有他兩根手指並在一起那麼寬的東西是「薯條」——如果直接吃,味道不怎麼好。最好是蘸一點肉醬,但是魚湯也足以給它增添美味。
「你們說,村長會問些什麼?」
「幾個重要節日、歷史小故事、神說傳說。還有什麼能問的嗎?」有人用一個問題作為讓話題繼續的線索,手裡拿著一根烤馬鈴薯長方條。
「應該沒有了。」張捷接過了話題,「除非我們集體失憶。」
「怎麼可能啊哈哈哈…」有幾個人笑了起來,空氣中充滿了歡樂的氣息。
晚飯後,村民集會的水井旁。
「開始測試。」村長一聲令下,所有村民都安靜地圍在空地邊緣,只留出通往幾條草徑的路口。兩個鋼鐵巨人守在路旁,警惕著可能出現的怪物。
「第一位。」
「第一位是…張捷!」
從房子裡被負責傳話的村民叫出來,張捷走到水井旁的空地上,接受考驗。
「第一問:明天是什麼日子?」
明天……根據在村莊學到的、經過求生遊戲翻譯的曆法,現在是一年內第八個月的最後一天,所以明天是九月一日,是村莊建立的紀念日……張捷快速得出了答案。
「明天是立村節。」
「準確無誤。第二問:若從後天開始計算,十四天後是什麼日子?」
九月十五日?這是什麼日子?村里並沒有在這個日子紀念什麼的習慣,他學到的歷史中也沒有提及這個日期。
是滿月?今天的月相是新月,如果村里這套曆法和農曆相似,或許真是滿月……他用三秒時間拼命回憶著這幾天學到的各種知識,最終只能給出一個不確定的回答。
「十四天後是滿月。」
村長似乎思考了一秒,開口說道:「十四天後是『紅月升起的日子』,同時也是一次滿月。回答正確,你通過測試。帶他去林際池!」
林際池是村莊中用來祭祀、洗禮的一個重要場所,因其位於森林邊緣而得名。如果有外來者即將成為村莊的一份子,則需要由專人為他洗禮……這個知識點迅速在張捷腦海中閃過。
「紅月升起的日子」?他不敢保證自己從未聽過這個詞,但相當清楚自己對它毫無印象!
還好,通過了考驗……跟著引路村民走向林際池,張捷打開通訊頻道,找到了「村莊生活互助群」這個群組。
[「你們對『紅月』這個詞有印象嗎?」]
[「沒有。你通過了嗎?」]
[「當然通過了。」]
群組裡的幾人接連發送消息,為他歡呼喝彩。
[「再問一下,你們有誰聽過『紅月』嗎?村長說九月十五日是滿月,同時是『紅月升起的日子』。」]
[「有點奇怪,從來沒聽村民們說過這個詞。」]
[「會不會是村長記錯了,這才問出一個超綱的問題?」]
[「有可能。」]張捷沒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專心於前往林際池,想像著「洗禮」的過程,以及未來的安全生活。
至於「紅月」,以後找機會問問其他村民吧。反正今晚過後他就是「榮譽村民」,問得再多也不會被「開除」。
…………
帶著二十多張「知識書頁」,程雲一邊查找著刷怪籠的位置,一邊在內心裡想著刷怪籠相關的事。
刷怪籠這東西落到求生玩家手裡簡直是作弊。正常情況下能召喚怪物,只要求生玩家有點智慧,能夠改造地牢,這就相當於白送資源——殭屍可能會掉落馬鈴薯、胡蘿蔔甚至是鐵錠,重要性不言而喻;骷髏能夠提供充足的骨頭和弓箭,前者等於骨粉,等於充足的食物產量,而後者是早期的遠程戰鬥力,未來也照樣強力。
反而是蜘蛛刷怪籠對大多數求生玩家們而言最沒用,只能提供蜘蛛眼、線以及經驗值,而且改造還不方便。
不正常情況下,比如刷怪籠里是某個求生玩家,或者像這次一樣放進去一個人偶。出現這種情況,只要刷怪籠不被破壞、能量供應不中斷,便不用再擔心人力問題。
如果通過某些方法——比如「自選知識點」和「知識書頁」——得知了調控刷怪籠的辦法,讓刷怪籠變成一次只刷新一個、檢測範圍巨大、定時進行「更新」的「存檔點」……要是真出現了這種情況,程雲一定會想辦法用權限在那個刷怪籠旁邊製造一些事件,將其破壞。
可以預見的是,由於刷怪籠能夠帶來如此多的好處,掌握著一個甚至多個刷怪籠的求生玩家或者由求生玩家組成的團體必然在某些資源上獲得優勢。比如劉辰和他的「湖畔山區」,現在就無需再為食物來源發愁。
嗯…在求生遊戲場地的範圍內適當砸掉幾千個刷怪籠吧。
只查找了位置,沒在利用權限多查詢什麼,程雲找了個新型號的量產型人偶,準備讓它帶著知識書頁前去「鑑定」刷怪籠。
新型號的量產型人偶套著一件帶鈕扣的寬大白衣,從肩到膝全部遮住,再向下卻不見其他衣物——鞋子不算在內,讓裹有皮革、抹有染料的白樺木雙腿顯現出來。一雙黑色皮革鞋子存在遮掩著雙腳,因為程雲在設計這個型號的量產型人偶時對腳部只是幾筆帶過,沒有細化。
設置好目標和返程任務,程雲把三張知識書頁交到人偶手上。一路送到「庭院」大門口,他才向下返回,到自己的房間繼續「補丁」工程。
…………
[「克勞恩是誰啊!?我們有學到這個人的名字嗎?!」]
[「我也沒聽說過這個名字……」]
對張捷等人來說,今晚考驗中的題目所帶來的衝擊不亞於「進入求生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