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以後就是自己人了,你有沒有罪我說了算!
「能湊齊,絕對能湊齊!」
王延趴在地上痛哭流涕,感覺自己快要崩潰了。
三百萬兩銀子,真的如他所說,要砸鍋賣鐵,才能湊齊了。
他雖是閹黨之人,而且還是戶部尚書,大明帝國的財政二把手,但這幾年撈的銀子,去掉上供給魏忠賢的那些,自己存留下來的,也就是百萬兩銀子罷了。
至於剩下的缺口,只能他王家,自己變賣家產,來想辦法湊齊了!
「大人,三百萬兩銀子,不是個小數目,我王家在京城,一時間,也沒有這麼多錢啊。您大人有大量,能不能寬恕一段時間?」
陸凡笑而不語,明朝末期的京城官員,一個個看似兩袖清風,但實則大都在老家祖地那裡有產業,有商鋪,有大量兼併而來的田地。
不過這些都屬於不動產,想要變賣成現銀,確實需要不短的時間。
陸凡不說話,沈煉自然不能閒著,當下開口問道:「那麼王大人覺得,寬限多少時間合適?」
「三個月如何?」王延試探著回道,「我王家在河北老家,還有些商鋪、田地,把產業賣一賣,三百萬還是能湊齊的。但大人您也知道,如今這個時節,大量變賣產業也不容易啊,三個月時間,這還是保守估算了。」
陸凡沉默片刻,隨後起身。
「陸大人老家在河北?」
「是在河北,大人,他們都是些本分的生意人,我攀附閹黨的事情,他們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啊!」王延驚恐萬分,這陸黑心,不會要連他老家的產業也全都盤剝一空一分不留吧?
「河北肅寧縣,有一家楊記糧鋪,你可知曉?」
「肅寧縣?」王延一愣,但還是搖了搖頭,「我在京任職多年,有兩年多沒回老家了,肅寧縣的事情,真的不怎麼清楚!」
「無妨!」
陸凡擺了擺手,道:「不妨告訴王大人,那楊記糧鋪,是本官在背後扶植的產業,不知王大人可有興趣,入上一股?」
「入股?」
王延一愣,轉而大喜過望,連連點頭,「願意,願意!多謝大人!」
入股錦衣衛的產業,別管能分到多少股份,但至少是和錦衣衛綁定在一起了,換句話說,只要陸凡不倒台,他王延這條命,就算是保住了。
「既如此,那這三百萬兩銀子,年後你便陸續送入楊家糧鋪吧,算你一成的股份,如何?」
「沒問題,沒問題,大人儘管放心,此事下官一定辦妥!」
王延此刻心情瞬間輕鬆了下來,雖然三百萬兩依然要花出去,但和之前那種割肉的心態已經完全不同了。
之前是直接被敲詐勒索,而入股楊家糧鋪,在王延看來,已經算是一次大額投資了,雖然這筆投資可能會使得王家元氣大傷,但後續的好處,絕對是顯而易見的。
王家在河北地界那也屬於地頭蛇,有他這個戶部侍郎做靠山,當地官員都得給三分薄面,背後再有錦衣衛撐腰,可以預見,不久之後,那所謂的楊家糧鋪,絕對可以成長為整個河北地界的龐然大物。
而作為楊家糧鋪的股東,王家未來只會變得更加強盛,根本不會因為此次的三百萬投資而衰敗!
陸凡滿意地點了點頭,吩咐沈煉道:「後續跟進事宜,你來負責,王家和楊家那邊,你安排人做好聯繫。」
「還有,以後楊家糧鋪改名肅寧商會,糧食、布匹、馬匹、鹽鐵等行業,通通涉足。一句話,以後整個河北地界,在商業方面,我希望只聽到一個聲音!」
聞言,王延適時地露出一絲憂慮,「大人,其他行業好說,但那馬匹、鹽鐵等行業,大都有晉商那邊壟斷,咱們貿然插手,很可能會和那邊對上。」
這幾個行業,屬於大明律法禁止民間涉足的行業,當然,在如今這個年代,幾乎根本無人將這些律法當回事。
尤其是晉商,和朝堂重臣間的關係太深了,利益鏈幾乎以山西向外輻射到半個北方地區,就算是光明正大的走私鹽鐵、戰馬,都無人敢出頭彈劾制裁。
想想那所謂的大清國,從黑山白水一窮二白,一步步發展壯大,兵器鎧甲戰馬無一不精良,甚至到了後期遠超關寧防線的邊軍。
這其中,那些所謂的晉商,可是出了大力氣的!
「無妨,那些傢伙,後續本官自會料理,年後天氣轉暖,你們把商會的架子搭起來就行,萬事開頭難,這些事情,就需要你王家多多操持了!」
「大人放心,這些事情,我王家最為擅長......只是,我這身上還牽扯著攀附閹黨的罪名,我怕後續東林那些人,會......」
「這點你不用擔心!」不等王延說完,陸凡便很是隨意地開口將其打斷。
「你有沒有罪,他們說了不算,而是我北鎮撫司說的算!」
「至於你攀附閹黨那些罪證,北鎮撫司自會替你處理乾淨,這方面,王大人應該不會懷疑他們的專業能力吧?」
「沒有沒有!大人都如此說了,下官自然是放心的很!」
王延一個正三品實權大員,卻對陸凡這個從四品鎮撫使自稱下官,不得不說,對於這位年輕的大人,他是真的發自心裡的感到敬畏。
哪怕如今已經入股,算是站在了北鎮撫司一方,但即使如此,他也是有些摸不透,這位年輕的鎮撫使大人腦子裡,究竟在想些什麼。
不過這終究不是什麼壞事,陸凡越是城府深沉,那以後倒台的可能便越發低微,而背靠北鎮撫司這個外援,他王延在朝堂上也絕對可以混得風生水起。
這麼一想,王延頓時感覺這三百萬兩銀子花的太值了,不僅抱上了鎮撫使的大腿,更把自己當年攀附閹黨的罪證消除,算是徹底了了後顧之憂!
甚至,扭頭向著大廳外看了一眼,望著那不時被抓來準備押入詔獄的朝堂官員們,王延的心中,隱隱升起了一絲渴望。
若是,戶部尚書也被打入詔獄,那空出的位子,他有沒有可能爭取一下,從戶部二把手,變成一把手?
王延趴在地上痛哭流涕,感覺自己快要崩潰了。
三百萬兩銀子,真的如他所說,要砸鍋賣鐵,才能湊齊了。
他雖是閹黨之人,而且還是戶部尚書,大明帝國的財政二把手,但這幾年撈的銀子,去掉上供給魏忠賢的那些,自己存留下來的,也就是百萬兩銀子罷了。
至於剩下的缺口,只能他王家,自己變賣家產,來想辦法湊齊了!
「大人,三百萬兩銀子,不是個小數目,我王家在京城,一時間,也沒有這麼多錢啊。您大人有大量,能不能寬恕一段時間?」
陸凡笑而不語,明朝末期的京城官員,一個個看似兩袖清風,但實則大都在老家祖地那裡有產業,有商鋪,有大量兼併而來的田地。
不過這些都屬於不動產,想要變賣成現銀,確實需要不短的時間。
陸凡不說話,沈煉自然不能閒著,當下開口問道:「那麼王大人覺得,寬限多少時間合適?」
「三個月如何?」王延試探著回道,「我王家在河北老家,還有些商鋪、田地,把產業賣一賣,三百萬還是能湊齊的。但大人您也知道,如今這個時節,大量變賣產業也不容易啊,三個月時間,這還是保守估算了。」
陸凡沉默片刻,隨後起身。
「陸大人老家在河北?」
「是在河北,大人,他們都是些本分的生意人,我攀附閹黨的事情,他們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啊!」王延驚恐萬分,這陸黑心,不會要連他老家的產業也全都盤剝一空一分不留吧?
「河北肅寧縣,有一家楊記糧鋪,你可知曉?」
「肅寧縣?」王延一愣,但還是搖了搖頭,「我在京任職多年,有兩年多沒回老家了,肅寧縣的事情,真的不怎麼清楚!」
「無妨!」
陸凡擺了擺手,道:「不妨告訴王大人,那楊記糧鋪,是本官在背後扶植的產業,不知王大人可有興趣,入上一股?」
「入股?」
王延一愣,轉而大喜過望,連連點頭,「願意,願意!多謝大人!」
入股錦衣衛的產業,別管能分到多少股份,但至少是和錦衣衛綁定在一起了,換句話說,只要陸凡不倒台,他王延這條命,就算是保住了。
「既如此,那這三百萬兩銀子,年後你便陸續送入楊家糧鋪吧,算你一成的股份,如何?」
「沒問題,沒問題,大人儘管放心,此事下官一定辦妥!」
王延此刻心情瞬間輕鬆了下來,雖然三百萬兩依然要花出去,但和之前那種割肉的心態已經完全不同了。
之前是直接被敲詐勒索,而入股楊家糧鋪,在王延看來,已經算是一次大額投資了,雖然這筆投資可能會使得王家元氣大傷,但後續的好處,絕對是顯而易見的。
王家在河北地界那也屬於地頭蛇,有他這個戶部侍郎做靠山,當地官員都得給三分薄面,背後再有錦衣衛撐腰,可以預見,不久之後,那所謂的楊家糧鋪,絕對可以成長為整個河北地界的龐然大物。
而作為楊家糧鋪的股東,王家未來只會變得更加強盛,根本不會因為此次的三百萬投資而衰敗!
陸凡滿意地點了點頭,吩咐沈煉道:「後續跟進事宜,你來負責,王家和楊家那邊,你安排人做好聯繫。」
「還有,以後楊家糧鋪改名肅寧商會,糧食、布匹、馬匹、鹽鐵等行業,通通涉足。一句話,以後整個河北地界,在商業方面,我希望只聽到一個聲音!」
聞言,王延適時地露出一絲憂慮,「大人,其他行業好說,但那馬匹、鹽鐵等行業,大都有晉商那邊壟斷,咱們貿然插手,很可能會和那邊對上。」
這幾個行業,屬於大明律法禁止民間涉足的行業,當然,在如今這個年代,幾乎根本無人將這些律法當回事。
尤其是晉商,和朝堂重臣間的關係太深了,利益鏈幾乎以山西向外輻射到半個北方地區,就算是光明正大的走私鹽鐵、戰馬,都無人敢出頭彈劾制裁。
想想那所謂的大清國,從黑山白水一窮二白,一步步發展壯大,兵器鎧甲戰馬無一不精良,甚至到了後期遠超關寧防線的邊軍。
這其中,那些所謂的晉商,可是出了大力氣的!
「無妨,那些傢伙,後續本官自會料理,年後天氣轉暖,你們把商會的架子搭起來就行,萬事開頭難,這些事情,就需要你王家多多操持了!」
「大人放心,這些事情,我王家最為擅長......只是,我這身上還牽扯著攀附閹黨的罪名,我怕後續東林那些人,會......」
「這點你不用擔心!」不等王延說完,陸凡便很是隨意地開口將其打斷。
「你有沒有罪,他們說了不算,而是我北鎮撫司說的算!」
「至於你攀附閹黨那些罪證,北鎮撫司自會替你處理乾淨,這方面,王大人應該不會懷疑他們的專業能力吧?」
「沒有沒有!大人都如此說了,下官自然是放心的很!」
王延一個正三品實權大員,卻對陸凡這個從四品鎮撫使自稱下官,不得不說,對於這位年輕的大人,他是真的發自心裡的感到敬畏。
哪怕如今已經入股,算是站在了北鎮撫司一方,但即使如此,他也是有些摸不透,這位年輕的鎮撫使大人腦子裡,究竟在想些什麼。
不過這終究不是什麼壞事,陸凡越是城府深沉,那以後倒台的可能便越發低微,而背靠北鎮撫司這個外援,他王延在朝堂上也絕對可以混得風生水起。
這麼一想,王延頓時感覺這三百萬兩銀子花的太值了,不僅抱上了鎮撫使的大腿,更把自己當年攀附閹黨的罪證消除,算是徹底了了後顧之憂!
甚至,扭頭向著大廳外看了一眼,望著那不時被抓來準備押入詔獄的朝堂官員們,王延的心中,隱隱升起了一絲渴望。
若是,戶部尚書也被打入詔獄,那空出的位子,他有沒有可能爭取一下,從戶部二把手,變成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