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國糧的併購投資;上線前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74章 國糧的併購投資;上線前夕

  預告片?

  郭陽不由又坐了下來,點開彈窗,看了下具體的播出時間,還有一周,頁面新聞里還貼了一段預告片。

  「也快了呀!」

  「什麼快了?」畢強也聽到了他的呢喃,好奇的問道。

  郭陽笑道:「航拍中國,一部紀錄片,一個星期後在央視9套和惠農網先後開播,現在企鵝新聞在推送。」

  聞言,畢強也起身走了過來,湊到電腦上看了看。

  「這個呀,我在網上看到有人在聊,《天境祁連》的反響不錯,也讓網友對投資更大的《航拍中國》更期待。」

  「我現在也有點忐忑,原本不想提前看的,但看了一下,網上的熱度確實很高啊!」

  點進企鵝的彈窗新聞頁面後,裡面已經有了數百條的留言。

  隨意往下拉了一下,都是各種期待的評論。

  「最近幾天在微博上看了好多攝製組工作人員拍的照片,隨手一拍都是大片,正片肯定不會讓人失望的。」

  「和《天境祁連》都是同一個投資方,這次還加了央視,差不了的。」

  「央視可是出了名的出片質量不穩,和BBC等相比差遠了,提它並不能給片子加分,甚至還讓人懷疑究竟會做出一部什麼樣的片子來。」

  呃……看到這裡時,郭陽心裡咯噔了一下。

  不說央視,國內在這時候能拿的出手的紀錄片好像都沒幾部,而且喜歡講政治,談情懷~

  可別真給拍壞了。

  又往下拉了拉,評論區里確實有很多人看好,而且都是有一定了解的。

  有很多提到蔚來微博、惠農網。

  攝製組成員的工作早就完成了,有很多參與了拍攝的航拍攝影師在工作之餘,把用手機和微單拍攝的一些照片發到了網上,在末尾還不忘@航拍中國。

  發出來的圖片都是平時難得一見的區域,很多地方還是管制區,質量也很頂。

  再加上最近節目組也放出了預告片,恢弘壯美的場景吸引了眾多紀錄片愛好者。

  熱度一直不低。

  畢強也看到了網友的評論,笑道:「實在不放心,就提前看一下吧,我也跟著提前過下眼癮。」

  郭陽沉吟道:「是得把把關。」

  下定了決心,郭陽也不磨蹭,當即撥通了總導演余樂的電話。

  沒過多久,第一季第一集的資料就發到了郭陽的郵件里。

  第一季一共八集,不是余樂不肯全部發過來,而是郭陽只肯要一集,多了他一時半會兒也看不完。

  第一集是疆省,和原時空一樣。

  有一點得承認,由於嘉禾的原因,節目組對西部地區尤其是西北偏心甚重。

  第一季的八集裡,西北五虎就出場了四個,這偏心就差沒寫在臉上了。

  肯定有很多人會為此而驚訝,乃至腹誹,但郭陽在看過第一集開頭之後,認為這並沒有多大問題。

  西北面積太大了,尤其是居首的疆省,無論自然風光、人文歷史,都有太多未被人了解的閃光點。

  這樣的安排沒有問題。

  有問題也得憋著。

  拍這一部片子耗費的資金是一個讓業內人難以想像的數字,單集投資成本就打破了諸多紀錄。

  而所有的資金都是嘉禾投資,想靠紀錄片回本是不可能的了。

  郭陽也沒想過回本,投資紀錄片其實也相當於是他的玩具,玩具自然是要順著心意來。

  拍好就是他最大的要求。

  看完一集後,郭陽很滿意片子的質量,成片效果比原時空也來得更震撼。

  畢強看完後,久久沒有回過神來,「要不再看一集?」

  「想看?」

  「想!」

  郭陽壞笑道:「慢慢等吧,現在下班了,我要回家去了。」

  關閉網頁,點擊關機,然後開溜,一整套動作,郭陽演練得行雲流水,讓畢強目瞪口呆。

  「靠!」


  出了集團大樓,羅修已經把車停在了門口,郭陽剛想上車,褲兜里手機又震個不停。

  摸出一看,是寧高寧。

  他琢磨了四五秒後,才選擇接通,「寧董,你好,恭喜國糧了,馬上就是國際大糧商了!」

  寧高寧呵呵的說道:「什麼國際大糧商,和嘉禾一比起來,國糧營收和利潤可都落了下乘。」

  郭陽說道:「尼德拉和來寶農業加起來的年營收接近400億美元了吧,等國糧一併表,嘉禾拿什麼比啊?」

  「看來郭總已經調查過,那我也不廢話了。」寧高寧沉吟道:「郭總,嘉禾願意投資多少?」

  郭陽笑了笑,說:「這得看國糧能不能保證投資的收益了。」

  兩大公司加一起的估值約200億美元,金融危機後美元貶值,匯率大約是6.4,相當於約1280億人民幣。

  這麼大一筆錢,國糧拿不出來,所以寧高寧聯繫了國際投資團,分兩部分收購。

  國糧集團直接收購51%實現控股,另外49%則會由海外平台中糧國際與投資團一起出資收購。

  等國糧資金緩過來,再從投資團手裡收購回另外49%的股份。

  如果國內糧食沒有實現自給,大豆和玉米仍然需要進口,靠著國內的市場,國糧的併購想吸引到投資者並不難,因為能保障收益。

  但現在國內糧食實現自給,乃至有餘力實現出口。

  國糧能不能整合成功還是個未知數,這就得考慮收益率的問題,一個不小心,說不定還得虧本。

  寧高寧沉吟了會兒,剛想說話,郭陽又補了一句,「得白紙黑字寫下來那種,雖然只是一張紙,但有總比沒有好。」

  「沒有,不能保證收益。」寧高寧沒好氣的道:「有嘉禾糧油在國內攪風攪雨,想安生賺錢都不太可能。」

  「嘉禾糧油最近沒鬧么蛾子吧?」

  「這一年文冠果油的動靜還小了嗎?逼得各大糧油公司不得不又一次轉型,連續折騰幾回,沒幾個公司能撐下來。」

  「額……」郭陽在心裡腹誹了陣,說:「嘉禾願意參與投資,意思意思吧,投10億美元。」

  「意思意思也行……等等,你說多少?10億美元?確定沒說錯?」

  「不夠嗎,最多只能這個數了。」

  「夠了。」

  意思意思就是10億美元,寧高寧受到了一點點小小的震撼。

  他也知道郭陽是故意這麼說的,這兩樁併購的關鍵不在嘉禾,而在於國糧能不能拉到足夠的國際投資。

  49%的股份至少需要98億美元,算上一些成本,100億美元才保險。

  嘉禾承諾10%,但剩下90%從哪裡去找,寧高寧並沒有把握。

  但這次的機會太好了,一旦錯失,國糧也就失去了站上世界頂尖糧商的機遇。

  郭陽也不太看好國糧能順利籌集到資金。

  形勢已經變了。

  現如今華夏想誕生國內大糧商容易,但國際大糧商卻難度倍增。

  國糧的收購計劃也不一定能成功。

  這10億美元能不能投出去,還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嘉禾要不要伺機收購尼德拉和來寶農業?

  如果國糧失敗,郭陽肯定會考慮這個問題,現在還不是時候。

  和寧高寧通了電話後,汽車也駛入了沙棘林中的道路,還沒等郭陽觀察一會兒,瞿陽的電話又打了進來。

  收購加州伊瑞卡種業也進入了下一階段,同樣是公開競標,對伊瑞卡感興趣的種業巨頭並不少,天禾能不能拿下存在很大懸念。

  郭陽也讓瞿陽放開手腳去做。

  此外,北美今年的農業生產形勢有所改善,天禾的種子和全王的技術套餐在一些地區也小有名氣。

  北美農產品產量恢復似乎指日可待~

  郭陽坐在車上思考了一會兒,心中有了一些大概的想法。

  …

  一周的時間並不長,不足以讓嘉禾拿出一個如何打通河西走廊三條河流的方案。

  但卻讓許多對《航拍中國》心心念念的網友等得心急。


  彭中就是其中一位。

  他是一名直升機航拍攝影師,參與了《航拍中國的錄製》。

  航拍部分早就已經結束,靠著工作之餘拍攝的一些照片。

  彭中在蔚來微博、惠農網等多個平台上都積攢了不小的人氣,讓他有點洋洋自得。

  隨後發了一條帖子,讓網友們盡情問紀錄片航拍的情況。

  他也知無不言。

  直升機上使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頂級的航拍設備,攝影機、鏡頭等等也都極其強大。

  除了設備,他還聊了聊團隊,飛行員、攝影師、航拍導演、機務團隊、空域協調員、民航塔台……

  為了等一個天氣,為了拍攝到最好的畫面,一大票人可以乾等幾天、十幾天。

  這紀錄片的每一分鐘,都燒的是成本。

  為什麼很多受成本所限的紀錄片最後效果都乏善可陳,因為等不起啊!

  但《航拍中國》有誠意滿滿的等待~

  聊著聊著話題就火了。

  彭中的粉絲越來越多,更多的人來問他問題,後期製作、上映時間……

  這讓他有點無奈。

  「大哥大姐,我只是攝影師,從飛機上下來,我的工作就結束了。

  而且只參與了一個省份。

  好比我只是一個砍樹的,你問我房子刷的什麼漆、什麼時候蓋好、以後還有什麼樓盤?

  我哪知道啊!」

  但網友依然不依不饒的追問,為了不丟失關注和熱度,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含糊其辭。

  在快堅持不下去時,終於迎來了曙光。

  一周的時間,每天都度日如年,就為了看到最後的成片。

  不只是他,所有人都對這部耗費巨資打造的航拍紀錄片充滿了期待。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