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范加爾的戰術
12月10日,阿賈克斯將迎來荷甲聯賽第16輪的較量,客場挑戰聯賽排名第16位的烏德勒支。
范加爾在今天的訓練結束後就組織召開了賽前準備會,並在會上公布了明天比賽的首發陣容。
當聽到明天的首發左邊鋒是穆桑帕時,張維廉心裡泛起了些微的失望情緒。而在范加爾公布替補名單時,失望情緒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而是快速轉變為緊張。隨著一個個名字從范加爾的口中念出,張維廉的緊張情緒也逐漸加劇。
「13號阿諾德、14號馬丁、15號恩萬科,16號……」念到這裡,范加爾看向了更衣室角落裡的張維廉。
「威廉。」
張維廉的心臟猛地跳動了一下,終於入選了替補名單,張維廉心裡也是長舒了一口氣。
坐在張維廉旁邊的穆桑帕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複雜的說道:「威廉,恭喜你,進入一線隊的第一場比賽就入選替補名單。」
張維廉也拍了拍穆桑帕的後背,眨了眨眼笑著說道:「哈哈,奇茲托,那我也要恭喜你第一次首發。」
更衣室內的氣氛開始變得輕鬆,其他隊員們也接連向張維廉和穆桑帕表達了祝賀。
張維廉明白,隊友們的鼓勵不僅僅針對他個人,更是對球隊注入新生力量的期待。
次日,張維廉隨隊抵達了烏德勒支。透過車窗,他打量著這座城市的風景,心中不禁感慨命運的神奇。
大約四年前,正是在觀看阿賈克斯與烏德勒支的比賽時,他看到了自己的球員屬性卡,從而激發了成為職業球員的志向。
未曾料到,他職業生涯的首場比賽竟又是阿賈克斯對陣烏德勒支,只是場地從主場變成客場,他的角色也從觀眾變成了球員。
不久,阿賈克斯的大巴車緩緩駛入了尼奧烏·高根華德體育場。
在客場更衣室內,張維廉迅速換上了球衣,穿戴好了護具和球鞋。
范加爾再次強調了球隊的戰術,並重點叮囑了初次首發的穆桑帕。隨後,球員們迅速離開了更衣室。
主力球員們在球員通道口停下腳步,他們要列隊等候出場。而替補球員和教練組成員則快速穿過通道,先進場去客隊替補席待命。
張維廉手裡拿著替補球員的背心,身披阿賈克斯16號戰袍,走出球員通道後便聽到令他耳膜震顫的喧囂。球場內的嘈雜氛圍確實令人要麼血壓飆升,要麼神經緊繃。
適應了環境後,穿好替補背心的張維廉坐在替補席上,環視已經坐滿球迷的看台。
在當前這個時期,除了費耶諾德和埃因霍溫之外,大多數荷甲球隊的球場容量介於15000-25000人之間。尼奧烏·高根華德體育場的容量大約為兩萬四千人,這在荷甲球場中已經屬於較大的規模。
如果有機會替補登場,這將是張維廉作為球員所經歷過的最大場面。
「嗶」
隨著主裁判的一聲哨響,比賽正式開始。
阿賈克斯本場比賽的首發陣型依然是范加爾根據433優化的343陣型,4中場菱形站位:
門將:1號埃德溫·范德薩
後衛:2號米歇爾·雷齊格(RB)、3號丹尼·布林德(CB)、5號溫斯頓·博加德(LB)
中場:6號羅納德·德波爾(RMC)、10號亞里·利特馬寧(AM)、4號弗蘭克·德波爾(MD)、8號埃德加·戴維斯(LMC)
前鋒:7號菲尼迪·喬治(RFW)、9號派屈克·克魯伊維特(CF)、11號奇茲托·穆桑帕(LFW)
在95/96賽季的荷甲和歐冠比賽中,球員們尚未擁有個人專屬號碼。
號碼的分配依據每場比賽的出場陣容而定,首發球員根據位置分配1至11號,5名替補球員分配12至16號。現在的歐冠和荷甲替補席都只有5名替補球員,97-98賽季替補席才由5人增加到7人。
此外,荷甲當時的球衣背面僅展示號碼,而不印製球員姓名。而歐冠也是從本賽季開始,才在球衣上印製球員姓名。
最早將球員號碼固定並開始在球衣上印製球員姓名的歐洲主流聯賽,是最善於商業開發的英超。自93/94賽季起,他們便開始實施這一規則。而從本賽季開始,意甲和西甲也相繼跟進執行。相比之下,荷甲直到兩年後的97/98賽季才開始採用相同的規則。
至於歐洲冠軍杯,情況則有所不同。從本賽季起,球員球衣上開始印製球員姓名,而要到下賽季,才正式允許固定球員號碼。
球場上,阿賈克斯的球員們迅速進入狀態,他們展現出的默契配合和戰術執行力讓烏德勒支的防守顯得有些吃力。
坐在場下的張維廉,對照一線隊的戰術手冊,仔細的觀察著阿賈克斯的戰術打法和球員的戰術執行細節。
他需要結合球隊在比賽中的整體表現,尤其是球員在不同比賽環境下的戰術選擇,進一步加快對范加爾戰術的理解,以儘快達到范加爾的對自己的戰術要求。
在范加爾的戰術設計上,核心是中鋒、前腰、後腰、中衛和門將組成的5人中軸線。在此基礎上,左右各配備一條副線,即邊鋒、中場、邊後衛。場上11人的站位,採用大菱形、小三角的方式,儘量構造出足夠多的三角形,保證每個位置都能至少有兩個出球點,去完成高速傳球。
而在中軸線上,最關鍵的是後腰,即4號位球員。他在防守時是中後衛,進攻時位置上移,變為後腰,組織球隊進攻,球隊陣型也在433和343中進行切換。
范加爾對球隊的具體戰術要求主要是:
1、任何位置都不允許輕易丟失球權。
所有位置,包括門將,都不能輕易開大腳,除非是有目的、有把握的長傳。
為了保證相互傳球的通暢,球員在接球時,身邊隊友至少要跑位形成兩個接應點,以實現三角傳遞。
當進攻遇阻,推進空間不足時,不允許強突和盲目傳球,而是儘量橫傳,轉移進攻方向。
2、高速傳球。
用高速傳球,使對手跟著球跑,疲於奔命,同時保證己方體力。
縱向高速傳球,製造空間,特別是製造縱深。范加爾要求所有球員都必須具備良好的30米長傳的能力,便於在由守轉攻時快速發動反擊。
橫向高速傳球,調動對手,配合邊鋒、前腰、邊後衛的縱向前插,切開對手防線。
3、邊鋒、邊前衛和邊後衛,永遠保持合適的距離,形成邊路一個小的進攻和聯防體系。邊鋒持球時,邊後衛要及時套邊,邊前衛要及時接應。
4、全員緊逼防守。
從中鋒和邊鋒就開始干擾和壓迫,三條線迅速靠攏,壓縮對方的推進空間,最好效果是在中圈附近搶得球權,立刻交給四號位,由守轉攻。
如果是己方失去球權,則就地反搶,其餘球員迅速合圍,占領關鍵點,阻截對手的傳球線路。
阿賈克斯青年隊早已執行范加爾的戰術體系,但在比賽節奏上,一線隊顯然更快。而由於球員能力的差異以及球員特點的不同,一線隊與青年隊在戰術細節上也存在顯著的差異。
張維廉在U19青年隊擅長擔任左邊鋒、前腰以及中鋒。然而,在一線隊中,由於身體不夠強壯,他能打的位置僅限於左邊鋒和前腰。因此,在訓練以及本場比賽中,他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前腰利特馬寧以及邊鋒穆桑帕和喬治的身上。
隨著博格坎普轉會離開阿賈克斯,「芬蘭冰刀「利特馬寧被范加爾從中場前提至前腰位置,成為球隊前場進攻核心。利特馬寧也不負范加爾的期望,在1993至1995年的兩個荷甲賽季,57次出場貢獻了43粒進球。
在范加爾的戰術體系中,邊鋒扮演的是輔助進攻角色,主要任務是為中鋒、前腰以及中路前插的球員提供助攻。因此,在他的戰術理念中,邊鋒被禁止帶球內切,以免侵占中鋒和前腰的活動空間。他所青睞的是傳統的邊鋒類型,即順足邊鋒,要求邊鋒抱緊邊路以擴大球場寬度,並在快速前插時為球隊創造戰術縱深。
阿賈克斯的兩名主力邊鋒中,菲尼迪·喬治就是典型的順足傳統邊鋒踢法。
而奧維馬斯雖然是右腳踢左路,但他是一名無逆足球員,左腳和右腳一樣出色,在前三個賽季也一直是傳統邊鋒踢法。直到本賽季,范加爾才賦予了他更多的戰術自由度,允許他帶球內切,但不能過分擠壓中路空間,只能攻擊球門近角。
張維廉通過仔細觀察比賽,發現自己可能還不具備作為前腰擔任前場進攻核心的能力。即使個人技術能力已經足夠,但卻缺乏足夠的戰術素養和比賽經驗,與隊友的默契度也不夠,做不到像利特馬寧一樣遊刃有餘。
相比比賽環境更複雜的中路,在邊路他應該能比場上的奇茲托·穆桑帕表現更好,也不會弱於菲尼迪·喬治。
至於防守戰術的理解,張維廉就不那麼自信了。特別是在執行全員緊逼防守的時機和強度控制方面,他的掌控能力明顯不足。看來,在防守專項訓練上,需要范德萊姆為他提供更多的戰術指導。
范加爾在今天的訓練結束後就組織召開了賽前準備會,並在會上公布了明天比賽的首發陣容。
當聽到明天的首發左邊鋒是穆桑帕時,張維廉心裡泛起了些微的失望情緒。而在范加爾公布替補名單時,失望情緒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而是快速轉變為緊張。隨著一個個名字從范加爾的口中念出,張維廉的緊張情緒也逐漸加劇。
「13號阿諾德、14號馬丁、15號恩萬科,16號……」念到這裡,范加爾看向了更衣室角落裡的張維廉。
「威廉。」
張維廉的心臟猛地跳動了一下,終於入選了替補名單,張維廉心裡也是長舒了一口氣。
坐在張維廉旁邊的穆桑帕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複雜的說道:「威廉,恭喜你,進入一線隊的第一場比賽就入選替補名單。」
張維廉也拍了拍穆桑帕的後背,眨了眨眼笑著說道:「哈哈,奇茲托,那我也要恭喜你第一次首發。」
更衣室內的氣氛開始變得輕鬆,其他隊員們也接連向張維廉和穆桑帕表達了祝賀。
張維廉明白,隊友們的鼓勵不僅僅針對他個人,更是對球隊注入新生力量的期待。
次日,張維廉隨隊抵達了烏德勒支。透過車窗,他打量著這座城市的風景,心中不禁感慨命運的神奇。
大約四年前,正是在觀看阿賈克斯與烏德勒支的比賽時,他看到了自己的球員屬性卡,從而激發了成為職業球員的志向。
未曾料到,他職業生涯的首場比賽竟又是阿賈克斯對陣烏德勒支,只是場地從主場變成客場,他的角色也從觀眾變成了球員。
不久,阿賈克斯的大巴車緩緩駛入了尼奧烏·高根華德體育場。
在客場更衣室內,張維廉迅速換上了球衣,穿戴好了護具和球鞋。
范加爾再次強調了球隊的戰術,並重點叮囑了初次首發的穆桑帕。隨後,球員們迅速離開了更衣室。
主力球員們在球員通道口停下腳步,他們要列隊等候出場。而替補球員和教練組成員則快速穿過通道,先進場去客隊替補席待命。
張維廉手裡拿著替補球員的背心,身披阿賈克斯16號戰袍,走出球員通道後便聽到令他耳膜震顫的喧囂。球場內的嘈雜氛圍確實令人要麼血壓飆升,要麼神經緊繃。
適應了環境後,穿好替補背心的張維廉坐在替補席上,環視已經坐滿球迷的看台。
在當前這個時期,除了費耶諾德和埃因霍溫之外,大多數荷甲球隊的球場容量介於15000-25000人之間。尼奧烏·高根華德體育場的容量大約為兩萬四千人,這在荷甲球場中已經屬於較大的規模。
如果有機會替補登場,這將是張維廉作為球員所經歷過的最大場面。
「嗶」
隨著主裁判的一聲哨響,比賽正式開始。
阿賈克斯本場比賽的首發陣型依然是范加爾根據433優化的343陣型,4中場菱形站位:
門將:1號埃德溫·范德薩
後衛:2號米歇爾·雷齊格(RB)、3號丹尼·布林德(CB)、5號溫斯頓·博加德(LB)
中場:6號羅納德·德波爾(RMC)、10號亞里·利特馬寧(AM)、4號弗蘭克·德波爾(MD)、8號埃德加·戴維斯(LMC)
前鋒:7號菲尼迪·喬治(RFW)、9號派屈克·克魯伊維特(CF)、11號奇茲托·穆桑帕(LFW)
在95/96賽季的荷甲和歐冠比賽中,球員們尚未擁有個人專屬號碼。
號碼的分配依據每場比賽的出場陣容而定,首發球員根據位置分配1至11號,5名替補球員分配12至16號。現在的歐冠和荷甲替補席都只有5名替補球員,97-98賽季替補席才由5人增加到7人。
此外,荷甲當時的球衣背面僅展示號碼,而不印製球員姓名。而歐冠也是從本賽季開始,才在球衣上印製球員姓名。
最早將球員號碼固定並開始在球衣上印製球員姓名的歐洲主流聯賽,是最善於商業開發的英超。自93/94賽季起,他們便開始實施這一規則。而從本賽季開始,意甲和西甲也相繼跟進執行。相比之下,荷甲直到兩年後的97/98賽季才開始採用相同的規則。
至於歐洲冠軍杯,情況則有所不同。從本賽季起,球員球衣上開始印製球員姓名,而要到下賽季,才正式允許固定球員號碼。
球場上,阿賈克斯的球員們迅速進入狀態,他們展現出的默契配合和戰術執行力讓烏德勒支的防守顯得有些吃力。
坐在場下的張維廉,對照一線隊的戰術手冊,仔細的觀察著阿賈克斯的戰術打法和球員的戰術執行細節。
他需要結合球隊在比賽中的整體表現,尤其是球員在不同比賽環境下的戰術選擇,進一步加快對范加爾戰術的理解,以儘快達到范加爾的對自己的戰術要求。
在范加爾的戰術設計上,核心是中鋒、前腰、後腰、中衛和門將組成的5人中軸線。在此基礎上,左右各配備一條副線,即邊鋒、中場、邊後衛。場上11人的站位,採用大菱形、小三角的方式,儘量構造出足夠多的三角形,保證每個位置都能至少有兩個出球點,去完成高速傳球。
而在中軸線上,最關鍵的是後腰,即4號位球員。他在防守時是中後衛,進攻時位置上移,變為後腰,組織球隊進攻,球隊陣型也在433和343中進行切換。
范加爾對球隊的具體戰術要求主要是:
1、任何位置都不允許輕易丟失球權。
所有位置,包括門將,都不能輕易開大腳,除非是有目的、有把握的長傳。
為了保證相互傳球的通暢,球員在接球時,身邊隊友至少要跑位形成兩個接應點,以實現三角傳遞。
當進攻遇阻,推進空間不足時,不允許強突和盲目傳球,而是儘量橫傳,轉移進攻方向。
2、高速傳球。
用高速傳球,使對手跟著球跑,疲於奔命,同時保證己方體力。
縱向高速傳球,製造空間,特別是製造縱深。范加爾要求所有球員都必須具備良好的30米長傳的能力,便於在由守轉攻時快速發動反擊。
橫向高速傳球,調動對手,配合邊鋒、前腰、邊後衛的縱向前插,切開對手防線。
3、邊鋒、邊前衛和邊後衛,永遠保持合適的距離,形成邊路一個小的進攻和聯防體系。邊鋒持球時,邊後衛要及時套邊,邊前衛要及時接應。
4、全員緊逼防守。
從中鋒和邊鋒就開始干擾和壓迫,三條線迅速靠攏,壓縮對方的推進空間,最好效果是在中圈附近搶得球權,立刻交給四號位,由守轉攻。
如果是己方失去球權,則就地反搶,其餘球員迅速合圍,占領關鍵點,阻截對手的傳球線路。
阿賈克斯青年隊早已執行范加爾的戰術體系,但在比賽節奏上,一線隊顯然更快。而由於球員能力的差異以及球員特點的不同,一線隊與青年隊在戰術細節上也存在顯著的差異。
張維廉在U19青年隊擅長擔任左邊鋒、前腰以及中鋒。然而,在一線隊中,由於身體不夠強壯,他能打的位置僅限於左邊鋒和前腰。因此,在訓練以及本場比賽中,他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前腰利特馬寧以及邊鋒穆桑帕和喬治的身上。
隨著博格坎普轉會離開阿賈克斯,「芬蘭冰刀「利特馬寧被范加爾從中場前提至前腰位置,成為球隊前場進攻核心。利特馬寧也不負范加爾的期望,在1993至1995年的兩個荷甲賽季,57次出場貢獻了43粒進球。
在范加爾的戰術體系中,邊鋒扮演的是輔助進攻角色,主要任務是為中鋒、前腰以及中路前插的球員提供助攻。因此,在他的戰術理念中,邊鋒被禁止帶球內切,以免侵占中鋒和前腰的活動空間。他所青睞的是傳統的邊鋒類型,即順足邊鋒,要求邊鋒抱緊邊路以擴大球場寬度,並在快速前插時為球隊創造戰術縱深。
阿賈克斯的兩名主力邊鋒中,菲尼迪·喬治就是典型的順足傳統邊鋒踢法。
而奧維馬斯雖然是右腳踢左路,但他是一名無逆足球員,左腳和右腳一樣出色,在前三個賽季也一直是傳統邊鋒踢法。直到本賽季,范加爾才賦予了他更多的戰術自由度,允許他帶球內切,但不能過分擠壓中路空間,只能攻擊球門近角。
張維廉通過仔細觀察比賽,發現自己可能還不具備作為前腰擔任前場進攻核心的能力。即使個人技術能力已經足夠,但卻缺乏足夠的戰術素養和比賽經驗,與隊友的默契度也不夠,做不到像利特馬寧一樣遊刃有餘。
相比比賽環境更複雜的中路,在邊路他應該能比場上的奇茲托·穆桑帕表現更好,也不會弱於菲尼迪·喬治。
至於防守戰術的理解,張維廉就不那麼自信了。特別是在執行全員緊逼防守的時機和強度控制方面,他的掌控能力明顯不足。看來,在防守專項訓練上,需要范德萊姆為他提供更多的戰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