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聯軍囤兵久不戰,呂蒙意圖一眼穿
麥城。
徐商呂建統率上萬曹軍,早已殺到。
只是曹軍並無攻城之意。
他們安營紮寨之後,曹軍將領甚至沒有人叫陣,要不是曹軍士卒日日在操練。
這些人怕不是來旅遊的!
東門城樓。
麥城諸將齊聚,他們極目遠眺,五里開外,呂蒙親率江陵吳軍正在安營紮寨。
「二哥,你說呂子明是哪來的膽子?」張飛瞪眸,「俺們有重兵鎮守,你說他這底氣從何而來。」
「三弟啊,」關羽捋著長髯,「呂蒙帶著恨呢!他要是不攻麥城,怕是要氣死了。」
「哈哈……」張飛大笑,「照俺看,氣死這群鼠輩最好,他們就愛用陰謀詭計,否則咱們的江陵,也不能讓他們奪去。」
「哼……」關羽目有怒意。
他縱橫沙場數十載,要不是有杜淵指點,還真就讓呂蒙坑了,算是在鬼門關走了一圈。
張飛又湊到杜淵面前,
「軍師,敵人可殺到俺們面前了,你的退敵良策能講給俺們聽聽嘛!」
關平、周倉等將皆投來目光。
上次杜淵輕鬆識破吳軍的陰謀。
現在魏吳聯軍兵臨城下。
若無退敵良策,確也令人頭疼!
「右將軍,子瑜並無良策,」杜淵搖頭。
「啊!」張飛微驚。
關平、周倉等將是滿臉不可思議。
畢竟魏吳聯軍已經在城外,他們隨時有攻城的可能,要是連子瑜軍師都沒有良策……
看來要挫敗敵軍非易事!!
「三弟,你也太心急了,」關羽主動為杜淵解圍,「魏吳聯軍剛到,他們是否盡心攻城,我等還不了解,背地裡是否有陰謀詭計,我等亦未警覺,你要子瑜軍師,如何有計可出!」
「是啊!是俺太著急了,」張飛一拍腦門。
旋即他滿臉歉意地看杜淵。
「張將軍,你著急是應該的,」杜淵淡笑,「只是我等如今有地利可依,無需著急,魏吳聯軍特別是江陵吳軍,他們就是熱鍋上的螞蟻……」
「而今我等須做之事,無非是操練兵馬以待交戰,穩固城防以防細作潛入,廣發斥候以了解敵軍之動向,四周郡縣之安穩……」
杜淵所言,只讓張飛、關羽二將點頭。
現在麥城內兵馬眾多,糧草又充足,便是堅守數月,都沒有絲毫要顧慮。
只要他們內部穩固,不讓魏吳聯軍有裡應外合的機會,他們要想攻下麥城,幾乎不可能。
………………
呂蒙的兵馬抵達麥城外,隨著他們安營紮寨,數日過後,仍然沒有將領率兵叫陣。
東吳的兵馬沒有動靜,曹軍自然不會自主攻城,更別提他們原來就沒打算來攻城。
麥城外圍了數萬兵馬。
魏吳聯軍沒有半點要攻打麥城的想法。
一股奇怪的氛圍,包圍著整個麥城。
如此情況。
但凡是久經沙場的將領,
必會覺得不同尋常。
這幾日,關羽每天都會派出大量斥候,無論是哪個方向,都努力獲取魏吳聯軍的動向。
只是斥候們回來,
都言呂蒙大軍毫無動靜,這些吳軍根本沒有攻城的打算,似乎只是打算圍困麥城。
眾多斥候,每次回來。
傳給關羽的消息,都是一樣的。
關羽是越想越不對,
可他又想不出,究竟是哪方面不對勁。
於是關羽只能出了他的屋子。
當關羽在官舍轉。
方才知道,
張飛正拉杜淵、關平等人豪飲酒水。
池塘小亭,滿是酒氣。
張飛與關平推杯換盞,滿地酒罈。
一看兩人就喝了不少。
「翼德,大仗在前,你怎能如此酗酒?」關羽皺眉,「你一個人喝酒也就算了,怎麼還拉著坦之、子瑜軍師……」
此刻的張飛已經有些醉醺醺。
「二哥,俺沒喝多少,就喝了一點點,」張飛拍了拍他的胸膛,「嘔~」不知道,是他這一下拍的太重了,還是真的喝了太多酒。
張飛抱著一個空酒罈開始狂吐。
「關平!」關羽臉色鐵青,「你三叔愛飲酒,你又不是不知,你不知道拉著他嗎?」
關平醉眼朦朧,「我、我不知道啊……」
說著話,他面前的酒樽空了,甚至又搬起酒罈,想要往他的酒樽里添酒。
關羽徹底失望了,
「唉……」他搖頭嘆了口氣。
萬幸吳軍還沒有攻城,否則就憑張飛、關平這副醉醺醺的模樣,麥城如何守得住……
而此時此刻,
同樣飲了不少酒水的杜淵,倒還算清醒。
「前將軍,你就讓右將軍和關平將軍喝吧!魏吳久久不攻城,他們內心苦悶的很,」杜淵在給池塘的魚扔餌料。
每一點餌料下去,
池塘里的魚兒都蜂擁而至。
「軍師,你我知道曹軍不會盡心攻城,可是這呂蒙,為何也毫無動靜?」關羽來到杜淵身後。
事出反常必有妖!
如此通俗的道理,
便是三歲小兒都知道!
杜淵又怎能不知?
「前將軍,呂蒙不攻城,必是有其他的打算,他一定在暗地裡有其他的動作,」杜淵淡淡道。
「軍師之意,呂蒙要攻他處?」關羽恍惚。
「對!」杜淵重重點頭,「麥城有重兵鎮守,呂蒙早已知曉,他絕不可能攻下……」
「如今大軍圍困麥城,不過是其障眼法。」
「那呂蒙會攻往何處?」關羽正欲發問。
一個答案,驟然間躥上心頭。
宜都!
關羽正要問杜淵,呂蒙現在是不是正派兵攻打宜都,杜淵卻早已經,用手沾水。
在地面上,寫了「宜都」二字。
呂蒙的意圖太明顯了!
他圍而不攻,便是準備來個持久戰。
可現在麥城糧草充足。
呂蒙要想把麥城困到兵盡糧絕。
唯有一個辦法,切斷麥城的退路。
那就是攻下宜都郡!
宜都的兵馬並不太多,最多只有萬人。
而且非精銳之兵,告訴他們與東吳兵馬交戰,稍有差池,便有可能被吳軍一擊而潰。
一想到宜都丟了,他們將沒有退路。
關羽有些急了,
「軍師,我們既然猜到呂蒙要攻宜都,是否要儘快派兵馬,去支援宜都。」
杜淵卻搖頭。
「非也、非也……」
「兵法有云:圍魏救趙,方為上上之策。」
徐商呂建統率上萬曹軍,早已殺到。
只是曹軍並無攻城之意。
他們安營紮寨之後,曹軍將領甚至沒有人叫陣,要不是曹軍士卒日日在操練。
這些人怕不是來旅遊的!
東門城樓。
麥城諸將齊聚,他們極目遠眺,五里開外,呂蒙親率江陵吳軍正在安營紮寨。
「二哥,你說呂子明是哪來的膽子?」張飛瞪眸,「俺們有重兵鎮守,你說他這底氣從何而來。」
「三弟啊,」關羽捋著長髯,「呂蒙帶著恨呢!他要是不攻麥城,怕是要氣死了。」
「哈哈……」張飛大笑,「照俺看,氣死這群鼠輩最好,他們就愛用陰謀詭計,否則咱們的江陵,也不能讓他們奪去。」
「哼……」關羽目有怒意。
他縱橫沙場數十載,要不是有杜淵指點,還真就讓呂蒙坑了,算是在鬼門關走了一圈。
張飛又湊到杜淵面前,
「軍師,敵人可殺到俺們面前了,你的退敵良策能講給俺們聽聽嘛!」
關平、周倉等將皆投來目光。
上次杜淵輕鬆識破吳軍的陰謀。
現在魏吳聯軍兵臨城下。
若無退敵良策,確也令人頭疼!
「右將軍,子瑜並無良策,」杜淵搖頭。
「啊!」張飛微驚。
關平、周倉等將是滿臉不可思議。
畢竟魏吳聯軍已經在城外,他們隨時有攻城的可能,要是連子瑜軍師都沒有良策……
看來要挫敗敵軍非易事!!
「三弟,你也太心急了,」關羽主動為杜淵解圍,「魏吳聯軍剛到,他們是否盡心攻城,我等還不了解,背地裡是否有陰謀詭計,我等亦未警覺,你要子瑜軍師,如何有計可出!」
「是啊!是俺太著急了,」張飛一拍腦門。
旋即他滿臉歉意地看杜淵。
「張將軍,你著急是應該的,」杜淵淡笑,「只是我等如今有地利可依,無需著急,魏吳聯軍特別是江陵吳軍,他們就是熱鍋上的螞蟻……」
「而今我等須做之事,無非是操練兵馬以待交戰,穩固城防以防細作潛入,廣發斥候以了解敵軍之動向,四周郡縣之安穩……」
杜淵所言,只讓張飛、關羽二將點頭。
現在麥城內兵馬眾多,糧草又充足,便是堅守數月,都沒有絲毫要顧慮。
只要他們內部穩固,不讓魏吳聯軍有裡應外合的機會,他們要想攻下麥城,幾乎不可能。
………………
呂蒙的兵馬抵達麥城外,隨著他們安營紮寨,數日過後,仍然沒有將領率兵叫陣。
東吳的兵馬沒有動靜,曹軍自然不會自主攻城,更別提他們原來就沒打算來攻城。
麥城外圍了數萬兵馬。
魏吳聯軍沒有半點要攻打麥城的想法。
一股奇怪的氛圍,包圍著整個麥城。
如此情況。
但凡是久經沙場的將領,
必會覺得不同尋常。
這幾日,關羽每天都會派出大量斥候,無論是哪個方向,都努力獲取魏吳聯軍的動向。
只是斥候們回來,
都言呂蒙大軍毫無動靜,這些吳軍根本沒有攻城的打算,似乎只是打算圍困麥城。
眾多斥候,每次回來。
傳給關羽的消息,都是一樣的。
關羽是越想越不對,
可他又想不出,究竟是哪方面不對勁。
於是關羽只能出了他的屋子。
當關羽在官舍轉。
方才知道,
張飛正拉杜淵、關平等人豪飲酒水。
池塘小亭,滿是酒氣。
張飛與關平推杯換盞,滿地酒罈。
一看兩人就喝了不少。
「翼德,大仗在前,你怎能如此酗酒?」關羽皺眉,「你一個人喝酒也就算了,怎麼還拉著坦之、子瑜軍師……」
此刻的張飛已經有些醉醺醺。
「二哥,俺沒喝多少,就喝了一點點,」張飛拍了拍他的胸膛,「嘔~」不知道,是他這一下拍的太重了,還是真的喝了太多酒。
張飛抱著一個空酒罈開始狂吐。
「關平!」關羽臉色鐵青,「你三叔愛飲酒,你又不是不知,你不知道拉著他嗎?」
關平醉眼朦朧,「我、我不知道啊……」
說著話,他面前的酒樽空了,甚至又搬起酒罈,想要往他的酒樽里添酒。
關羽徹底失望了,
「唉……」他搖頭嘆了口氣。
萬幸吳軍還沒有攻城,否則就憑張飛、關平這副醉醺醺的模樣,麥城如何守得住……
而此時此刻,
同樣飲了不少酒水的杜淵,倒還算清醒。
「前將軍,你就讓右將軍和關平將軍喝吧!魏吳久久不攻城,他們內心苦悶的很,」杜淵在給池塘的魚扔餌料。
每一點餌料下去,
池塘里的魚兒都蜂擁而至。
「軍師,你我知道曹軍不會盡心攻城,可是這呂蒙,為何也毫無動靜?」關羽來到杜淵身後。
事出反常必有妖!
如此通俗的道理,
便是三歲小兒都知道!
杜淵又怎能不知?
「前將軍,呂蒙不攻城,必是有其他的打算,他一定在暗地裡有其他的動作,」杜淵淡淡道。
「軍師之意,呂蒙要攻他處?」關羽恍惚。
「對!」杜淵重重點頭,「麥城有重兵鎮守,呂蒙早已知曉,他絕不可能攻下……」
「如今大軍圍困麥城,不過是其障眼法。」
「那呂蒙會攻往何處?」關羽正欲發問。
一個答案,驟然間躥上心頭。
宜都!
關羽正要問杜淵,呂蒙現在是不是正派兵攻打宜都,杜淵卻早已經,用手沾水。
在地面上,寫了「宜都」二字。
呂蒙的意圖太明顯了!
他圍而不攻,便是準備來個持久戰。
可現在麥城糧草充足。
呂蒙要想把麥城困到兵盡糧絕。
唯有一個辦法,切斷麥城的退路。
那就是攻下宜都郡!
宜都的兵馬並不太多,最多只有萬人。
而且非精銳之兵,告訴他們與東吳兵馬交戰,稍有差池,便有可能被吳軍一擊而潰。
一想到宜都丟了,他們將沒有退路。
關羽有些急了,
「軍師,我們既然猜到呂蒙要攻宜都,是否要儘快派兵馬,去支援宜都。」
杜淵卻搖頭。
「非也、非也……」
「兵法有云:圍魏救趙,方為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