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兩場宴請
趙天明已經選好了要和邵六爺合作的劇本,不過沒有急著遞過去。
不能給他留下劇本寫得太容易的印象,那樣會消損合作的誠意。
劇本在手裡多押幾天。
先應了鄧廣榮和向十哥的飯局再說。
趙天明沒有讓徐科陪著,自己一個人去赴約。
鄧廣榮的飯局,有謝憲、陳志強、秦翔林等人作陪,都是「銀色鼠隊」的成員。
在一群三四十歲的男人中間,混進趙天明這麼一個二十多歲,顯得有點扎眼。
不過,鄧廣榮曾經在寶島電影圈,是能和秦漢、秦翔林齊名的文藝小生,謝憲同樣是港島電影60、70年代著名的銀幕小生。
現在年紀大了,但是身上風流倜儻不減當年。
和他們相比,趙天明倒是顯得有點像土包子。
上輩子的趙天明,的確是土包子;這輩子生活在港島這個走在享樂主義前沿的國際化大都市,不過半年之前,還只是個為溫飽努力的小武師,拿到《電鋸驚魂》的50萬港幣票房分紅,才算小有身家。
但是和鄧廣榮還是不能比。
鄧廣榮可是能湊出4000萬港幣,讓汪家衛拍《阿飛正傳》的大佬,雖然賠的血本無歸,但是能一次性拿出這麼多資金,就能說明他的能力。
謝憲和很多港島先富起來的人一樣,喜歡玩幾把,賺到的千萬港幣家產大半都輸了進去,不過好在還能繼續做演員賺片酬,生活質量也要比趙天明高。
趙天明和他們吃了一頓飯,漲了不少見識。
席間,都是鄧廣榮、謝憲、陳志強幾人在高談闊論,從國際形勢說到港島經濟發展,以他們所處的位置,雖然接觸不到最核心的秘密,但是能了解到的東西,肯定比一般小老百姓多。
趙天明來到這個時代半年多,一直撲在電影事業上,對這個時代的港島的方方面面,只能通過報紙,浮光掠影地淺顯了解。
和他們吃了一頓飯,對這個時代的港島的了解,加深了不少。
直到最後,鄧廣榮才點到正題:「阿明,你很不錯了,以後有機會多出來一起坐坐,能有機會合作就更好了。」
趙天明低頭哈腰陪笑道:「能多聽聽幾位大哥的教誨,我求之不得,以後一定隨叫隨到!合作的事情就更好說了,我要先謝謝大哥們的提攜。」
這頓飯雖然沒有留下什麼準話,但是鄧廣榮等人,對趙天明表現出來的態度,都很滿意。
轉過頭來,趙天明又去赴向十哥的宴請。
向十哥雖然有幫派背景,卻從很早就開始投身電影行業,早年是以演員身份出道,十年前就創辦一家名叫「永勝影業」的公司,不過沒有發展起來。
1984年,「永勝影業」更名為「永盛電影公司」,不過前幾年的發展也沒有什麼起色,直到去年王三日拍出一部《精裝追女仔》,拿到2172萬港幣票房,躋身1987年度港島電影票房榜的前十名,才讓永盛電影公司躋身港島一流電影公司行列。
永盛電影公司的架構很簡單清晰,向十哥掌控全局,並主抓採取,十嫂負責依然管理,向十三哥負責電影製作,具體執行者是王三日。
去年的《精裝追女仔》大獲成功之後,永盛又緊急趕製出了《精裝追女仔2》,春節檔之前,在嘉禾院線上映,也拿下1709萬港幣的票房。
永盛最鼎盛的時期,是90年代初,當時旗下擁有周潤法、周星池、劉德樺三大巨星,包攬了90年代前幾年的港島電影市場票房冠軍。
1988年,永盛還屬於初創階段,公司實力還沒有徐科的電影工作室那個夫妻檔強。
王三日後來也被稱為大導演,但是要論創作創新能力,遠不如同期的徐科、吳雨森、汪家衛、杜琪鋒。
他號稱職業生涯參與製作了400部電影,其中90%都是爛片。
而且,王三日的大部分電影,創意都不是自己的,而是跟風山寨他人。
就像奠定他商業片大導演基礎的《精裝追女仔》和《精裝追女仔2》,創意其實來自新藝城在1981年推出的《追女仔》。
因為是山寨翻拍,又不想給版權費,所以加上了「精裝」的前綴。
《精裝追女仔》和《精裝追女仔2》遠比《追女仔》的成功,讓後世影迷只知道這兩部電影,不知道新藝城的那部《追女仔》。
向十哥和向十三哥,在電影圈混了這麼多年,靠著跟風山寨賺了不少錢,但是也清楚,跟風山寨只能混點殘羹冷飯,真正能夠引領潮流的,還得是原創。
就像《英雄本色》,票房高達3465萬港幣,永盛跟風拍的《英雄好漢》,票房只有1891萬港幣。
過去半年,港島電影創新性最好的新晉導演,非趙天明莫屬。
《電鋸驚魂》票房飈紅之後,永盛已經跟風拍了幾部恐怖片,但是票房遠不能和《電鋸驚魂》相比,好在製作費夠低,多少還是有點盈利。
電影工作室投資100萬港幣,爆賺1000多萬港幣,整個港島電影圈,誰不羨慕?
《電鋸驚魂》的版權如果是永盛電影公司的,他們早就拍出《電鋸驚魂2》、《電鋸驚魂3》來圈錢了。
誰能想到,電影工作室和趙天明,不僅沒拍《電鋸驚魂》續集,掉頭拍了一部《我的野蠻女友》,票房更加炸裂。
已經上映超過20天的《我的野蠻女友》,單日票房雖然只剩下幾十萬港幣,但是累計票房已經超過3200萬港幣,正在向著港島影史票房紀錄穩步邁進。
永盛電影公司迄今為止,出品影片的最高票房,只有2000多萬港幣。
看到《我的野蠻女友》的票房表現,羨慕得直流口水。
所以,對這次宴請,向十哥方面十分重視,永盛四巨頭全部出席。
趙天明走進包廂,看到這種陣勢,立馬擺出誠惶誠恐的模樣,躬身拱手道:「向先生、向太太、向先生、王導演,抱歉抱歉,讓你們久等了。」
向十哥有點不拘言笑。
向十三哥相對來說,比較長袖善舞,率先開口道:「是我們來早了,趙先生很準時。」
趙天明連忙說道:「不敢在您們面前稱先生,我年紀小,叫我阿明就好。」
不能給他留下劇本寫得太容易的印象,那樣會消損合作的誠意。
劇本在手裡多押幾天。
先應了鄧廣榮和向十哥的飯局再說。
趙天明沒有讓徐科陪著,自己一個人去赴約。
鄧廣榮的飯局,有謝憲、陳志強、秦翔林等人作陪,都是「銀色鼠隊」的成員。
在一群三四十歲的男人中間,混進趙天明這麼一個二十多歲,顯得有點扎眼。
不過,鄧廣榮曾經在寶島電影圈,是能和秦漢、秦翔林齊名的文藝小生,謝憲同樣是港島電影60、70年代著名的銀幕小生。
現在年紀大了,但是身上風流倜儻不減當年。
和他們相比,趙天明倒是顯得有點像土包子。
上輩子的趙天明,的確是土包子;這輩子生活在港島這個走在享樂主義前沿的國際化大都市,不過半年之前,還只是個為溫飽努力的小武師,拿到《電鋸驚魂》的50萬港幣票房分紅,才算小有身家。
但是和鄧廣榮還是不能比。
鄧廣榮可是能湊出4000萬港幣,讓汪家衛拍《阿飛正傳》的大佬,雖然賠的血本無歸,但是能一次性拿出這麼多資金,就能說明他的能力。
謝憲和很多港島先富起來的人一樣,喜歡玩幾把,賺到的千萬港幣家產大半都輸了進去,不過好在還能繼續做演員賺片酬,生活質量也要比趙天明高。
趙天明和他們吃了一頓飯,漲了不少見識。
席間,都是鄧廣榮、謝憲、陳志強幾人在高談闊論,從國際形勢說到港島經濟發展,以他們所處的位置,雖然接觸不到最核心的秘密,但是能了解到的東西,肯定比一般小老百姓多。
趙天明來到這個時代半年多,一直撲在電影事業上,對這個時代的港島的方方面面,只能通過報紙,浮光掠影地淺顯了解。
和他們吃了一頓飯,對這個時代的港島的了解,加深了不少。
直到最後,鄧廣榮才點到正題:「阿明,你很不錯了,以後有機會多出來一起坐坐,能有機會合作就更好了。」
趙天明低頭哈腰陪笑道:「能多聽聽幾位大哥的教誨,我求之不得,以後一定隨叫隨到!合作的事情就更好說了,我要先謝謝大哥們的提攜。」
這頓飯雖然沒有留下什麼準話,但是鄧廣榮等人,對趙天明表現出來的態度,都很滿意。
轉過頭來,趙天明又去赴向十哥的宴請。
向十哥雖然有幫派背景,卻從很早就開始投身電影行業,早年是以演員身份出道,十年前就創辦一家名叫「永勝影業」的公司,不過沒有發展起來。
1984年,「永勝影業」更名為「永盛電影公司」,不過前幾年的發展也沒有什麼起色,直到去年王三日拍出一部《精裝追女仔》,拿到2172萬港幣票房,躋身1987年度港島電影票房榜的前十名,才讓永盛電影公司躋身港島一流電影公司行列。
永盛電影公司的架構很簡單清晰,向十哥掌控全局,並主抓採取,十嫂負責依然管理,向十三哥負責電影製作,具體執行者是王三日。
去年的《精裝追女仔》大獲成功之後,永盛又緊急趕製出了《精裝追女仔2》,春節檔之前,在嘉禾院線上映,也拿下1709萬港幣的票房。
永盛最鼎盛的時期,是90年代初,當時旗下擁有周潤法、周星池、劉德樺三大巨星,包攬了90年代前幾年的港島電影市場票房冠軍。
1988年,永盛還屬於初創階段,公司實力還沒有徐科的電影工作室那個夫妻檔強。
王三日後來也被稱為大導演,但是要論創作創新能力,遠不如同期的徐科、吳雨森、汪家衛、杜琪鋒。
他號稱職業生涯參與製作了400部電影,其中90%都是爛片。
而且,王三日的大部分電影,創意都不是自己的,而是跟風山寨他人。
就像奠定他商業片大導演基礎的《精裝追女仔》和《精裝追女仔2》,創意其實來自新藝城在1981年推出的《追女仔》。
因為是山寨翻拍,又不想給版權費,所以加上了「精裝」的前綴。
《精裝追女仔》和《精裝追女仔2》遠比《追女仔》的成功,讓後世影迷只知道這兩部電影,不知道新藝城的那部《追女仔》。
向十哥和向十三哥,在電影圈混了這麼多年,靠著跟風山寨賺了不少錢,但是也清楚,跟風山寨只能混點殘羹冷飯,真正能夠引領潮流的,還得是原創。
就像《英雄本色》,票房高達3465萬港幣,永盛跟風拍的《英雄好漢》,票房只有1891萬港幣。
過去半年,港島電影創新性最好的新晉導演,非趙天明莫屬。
《電鋸驚魂》票房飈紅之後,永盛已經跟風拍了幾部恐怖片,但是票房遠不能和《電鋸驚魂》相比,好在製作費夠低,多少還是有點盈利。
電影工作室投資100萬港幣,爆賺1000多萬港幣,整個港島電影圈,誰不羨慕?
《電鋸驚魂》的版權如果是永盛電影公司的,他們早就拍出《電鋸驚魂2》、《電鋸驚魂3》來圈錢了。
誰能想到,電影工作室和趙天明,不僅沒拍《電鋸驚魂》續集,掉頭拍了一部《我的野蠻女友》,票房更加炸裂。
已經上映超過20天的《我的野蠻女友》,單日票房雖然只剩下幾十萬港幣,但是累計票房已經超過3200萬港幣,正在向著港島影史票房紀錄穩步邁進。
永盛電影公司迄今為止,出品影片的最高票房,只有2000多萬港幣。
看到《我的野蠻女友》的票房表現,羨慕得直流口水。
所以,對這次宴請,向十哥方面十分重視,永盛四巨頭全部出席。
趙天明走進包廂,看到這種陣勢,立馬擺出誠惶誠恐的模樣,躬身拱手道:「向先生、向太太、向先生、王導演,抱歉抱歉,讓你們久等了。」
向十哥有點不拘言笑。
向十三哥相對來說,比較長袖善舞,率先開口道:「是我們來早了,趙先生很準時。」
趙天明連忙說道:「不敢在您們面前稱先生,我年紀小,叫我阿明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