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皇清觀!
按常理說,以玉田山這如雷灌耳的名頭,默默無聞的白露書院哪有資格入駐呢?
瞧瞧相鄰的幾座山峰,上頭修建的不是聲名遠揚的名觀。
就是香火鼎盛的大廟,和白露書院一比,那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存在。
可奇怪的是,自打千餘年前白露書院在這兒建成後,那些寺廟道觀的僧人和道士。
愣是沒找書院的麻煩,反而對偶爾出入書院的書生,不管是稚氣未脫的小孩。
還是意氣風發的青年,都客客氣氣的,這事兒當年可讓不少人驚掉了下巴,滿心詫異。
白露書院還有個讓人捉摸不透的地方,就是招收的學生,年紀和身份那叫一個千差萬別。
既有豪門世家捧在手心裡的獨苗苗公子哥,也有出身貧寒、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小販家的孩子。
年齡跨度從六七歲的小娃娃到二十來歲的大小伙子,參差不齊。
而且吧,每年招收弟子的時間,跟鬧著玩兒似的,一點兒都不固定,有時候三四年就招一回,有時候七八年都不見動靜。
更讓人覺得神秘的是,凡是進了這書院的人,極少有人從書院大門出來過,到處都透著一股神秘兮兮的勁兒。
當然了,這種神秘也就是對住在玉田山腳下的當地居民而言。
山外的世俗世界,壓根不知道這些稀奇事兒,白露書院依舊在整個湳郡默默無聞,鮮有人問津。
這一天,幻雲峰山腳下,有兩人不緊不慢地往山上走。
一個是相貌威嚴、自帶一股書卷氣的中年儒生,另一個是二十來歲的青年書生。
皮膚稍微有點黑,長相普普通通,不是別人,正是一個月前才在甘府露面的陳雲。
「陳世侄,白露書院早在兩個月前就結束招收弟子了。」
「不過我聽甘老友說,你以前學過些五花八門的道術,也知曉修仙者的存在。」
「所以老夫才想著帶你到書院碰碰運氣。至於書院收不收你,那就得看你自個兒的機緣了。」
「白露書院的魯大先生和我有點交情,我先帶你去見一見。」
「要是他覺得沒問題,你留在書院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中年儒生一邊邁著大步,衣袂飄飄地走著,一邊神色平靜地說道。
「是,一切全聽嚴先生安排。甘叔父來之前就交代過,這次不管書院收不收我,這份恩情叔父一定牢記在心。」
陳雲擺出一副老實憨厚的模樣,規規矩矩地回應道。
這時候的陳雲,身上散發的氣息也就鍊氣期三四層的樣子,普通修士要是不仔細打量,根本瞧不出他的深淺。
想當初,陳雲向甘池這位馮家的暗子提出,想讓他幫忙加入本地的某個修仙大宗,不管是佛宗、道派還是儒門,都行。
別看甘池只是個凡人,可馮家早年給他下的指令,就是讓他和入世的修士多多結交,以備不時之需。
所以一聽陳雲這要求,甘池雖說吃了一驚,倒也沒太為難。
唯一讓他有點擔心的,就是怕陳雲混進宗門後不安分守己,圖謀不軌,到時候連累甘家。
不過甘府的生意,從頭到尾都是馮家在背後操控,陳雲要是拿出地契文書,一夜之間就能讓甘家變得一無所有。
再加上甘池雖說知道些修仙者的事兒,可對馮家的來歷和身份,那是兩眼一抹黑,心裡滿是敬畏。
所以在陳雲輕描淡寫地保證,這次混入修仙宗門,絕對不會惹是生非,連累甘府之後,甘池也只能硬著頭皮照辦了。
琢磨了幾天後,甘池相中了這位嚴姓的中年儒生,想讓他當「橋樑」,保送陳雲進入白露書院。
選這人是有原因的,一來,書院和佛道兩家比起來。
招收弟子的門檻明顯低多了,只要不是邪道魔宗的弟子。
哪怕有師承來歷,只要身世清白,照單全收。
二來,當年甘池對這位嚴先生有過大恩,嚴先生出身儒門,最看重恩義,肯定會盡心盡力幫忙。
要是不選他,雖說還有別的路子,可成功的機率實在不高。
畢竟大晉的修仙宗門,雖說不像天南那麼難進,可也不是一個低階散修隨隨便便就能踏入的。
陳雲聽說白露書院後,稍微打聽了一下玉田山的位置。
就在某天夜裡,偷偷駕馭法器,飛到遠處觀察這座山的靈脈。
一番查看後,他心裡挺滿意。
雖說這靈脈和他在天南布置了好多靈眼之物的洞府沒法比,可也算得上不錯的靈脈了,比太昌城附近的其他幾條靈脈強太多了。
說起來,要不是靈眼之樹之類的東西頻繁移動,會損耗裡面的靈氣純度。
而且常年不安置在靈脈上,靈性也會慢慢流失,他只要帶上兩件靈眼之物。
隨便找條低劣靈脈,湊合湊合也能修煉。
何苦費這麼大勁兒,處心積慮地混進大宗門呢?
就這樣,陳雲搖身一變,成了甘池某位遠房投奔的姻親。
對外宣稱,他身具靈根,學了些粗淺法術,是個渴望踏上修仙之路的低階散修。
所以才托甘池這位遠房叔父幫忙,看看能不能進入某個大宗繼續修行。
甘池找到在城內某知名大書院執教的嚴姓儒生一說,嚴先生為了報恩,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
於是乎,兩人就有了這一趟上山之行。
「嗯!看來甘兄為你這位表侄還真費了不少心思。不過這也難怪,世間凡人能擁有靈根的,那可是萬里挑一,他自然對你多加關照了。」
「就是在下,苦無靈根,否則早就進白露書院,刻苦修行求仙之道了。」
儒生邊走邊感慨道。
陳雲笑了笑,很是識趣,沒接這話茬兒。
中年儒生也不多言,帶著陳雲繼續往山上走。
剛走到快到半山腰的地方,突然,肉眼可見的另一座山峰上傳來陣陣鐘聲。
那鐘聲清脆悠揚,如黃鶯啼鳴,讓人聽了精神為之一振。
「寶靈寺的這口青蟬鍾,還真是件稀罕玩意兒,不過每天敲三遍,寶靈寺的那些高僧未免也太愛顯擺了。」
儒生腳步一頓,扭頭瞅了瞅那座比幻雲峰還高出三分的山峰,搖著頭,嘴裡小聲嘟囔著。
陳雲一聽那是佛宗的地盤,眼睛裡閃過一道精光,若有所思。
在他看來,這所謂的寶物,也就是件上階法器罷了,沒啥稀奇的。
他伸手往上提了提背後又粗又長的包裹,跟著儒生繼續往上走。
沒一會兒,兩人終於來到了半山腰的一塊平台上,眼前頓時一亮。
只見入目之處,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一大片青竹林鬱鬱蔥蔥地映入眼帘,竹林里,隱隱約約能瞧見紅牆白樓,景色清幽雅致。
幾條白石鋪就的幽靜小徑蜿蜒通向竹林深處,在盡頭處,一座高約數丈的巨大朱門若隱若現。
「走吧。正門一般不開,跟我走偏門就行。」
中年儒生掃視了一圈竹林,開口說道。
說著,他帶著陳雲往一側走去,踏上其中一條小路,走進了竹林。
七拐八拐之後,陳雲和儒生出現在了一扇丈許高的漆黑木門前。
儒生輕輕舒了一口氣,上前「砰砰」輕輕叩響了門。
門悄無聲息地開了,從裡面走出一個身著白袍儒衫的年輕人。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啊,原來是嚴先生到了。先生是來找魯大先生的吧?」
這年輕人身上有靈氣波動,是鍊氣期三層的修為。
可讓人驚訝的是,他對身上沒有絲毫法力的嚴姓儒生客氣得不得了。
這一幕落在陳雲眼裡,讓他心裡不禁嘖嘖稱奇。
要是在天南,這種事兒打死也不會發生吧。
看來儒門的規矩還真是森嚴,竟然能讓修仙者對一個凡人畢恭畢敬。
不過,陳雲心裡也明白,這種情況估計也就是在低階修仙者身上才會出現,高階修仙者可不會這麼幹。
陳雲暗自冷笑了一聲,心裡想著。
「嗯。我這次是來見方兄的。方大先生現在有空嗎?」
中年儒生不動聲色地問道。
「下書院現在來了一位貴客,先生正在書房作陪。我給嚴先生通稟一下吧。」白袍年輕人略一思索,說道。
「也好,麻煩閣下了!」
嚴姓儒生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說道。
白袍年輕人心裡清楚,眼前這人雖是個凡人,可和方大先生淵源不淺,哪敢有絲毫怠慢。
客氣了一句後,急忙伸手掏出一張傳音符,對著它低語了幾句。
然後手一揚,傳音符化作一道火光,向後激射而去,眨眼間就沒了蹤影。
沒過多久,陳雲突然察覺到一道不弱的神識從遠處飛速掃來,在幾人身上輕輕掠過,隨即又迅速收了回去。
陳雲心裡一動,知道這大概率就是那位魯大先生了。
單從神識強度來看,這人竟然有結丹初期的修為,比他預想的築基中後期修為要高出不少,這讓他有點意外。
對陳雲來說,這人修為自然是越低越好,這樣才不容易看穿他的掩飾手段。
片刻之後,陳雲等人站立之處的上空,靈波微微顫動,一個男子淡淡的聲音憑空響起:
「是嚴兄嗎?來得正是時候,我這裡有位貴客,嚴兄不妨前來見見。嗯,你旁邊的這位小友,也一齊過來吧。」
聽了此話,那位白袍年輕人仿若受驚的小鹿,自然不敢再阻攔陳雲二人。
反而仿若忠誠的嚮導,直接帶著二人沿著一條仿若蜿蜒巨龍的走廊向內走去。
走了片刻,跨過了幾個院門後,陳雲仿若敏銳的獵手。
隱隱聽到了朗朗的讀書之聲,那聲音仿若山間清澈的溪流,叮叮咚咚,聽起來和普通書院一般無二的樣子。
但他卻仿若被驚擾的宿鳥,微微一怔,目光仿若靈動的閃電。
不經意地閃動幾下。雖說這裡名為書院,可這些低階修仙者。
難道不打坐鍊氣,真的要白白將大部分時間浪費在讀書之上嗎?
這仿若一道謎題,在他心間縈繞。
「這是我們白露書院的下院弟子,在進行例行的午讀,想要進入上院修行,光有靈根法力是不行的。」
「必須培養出我們儒門的浩然之氣才可。」
「畢竟我們儒門的多半功法,都是以浩然之氣為輔助的,浩然之氣越多越雄厚。」
「以後修煉起來才可能仿若展翅高飛的雄鷹,一日千里,前途不可限量的。」
白袍年輕人仿若善解人意的知音,似乎看出來陳雲的驚訝,含笑解釋道。
對這位嚴姓儒生親自帶來的、修為差不多的青年,他倒仿若熱情的商販,有些存心交好的意思。
「原來如此!」
陳雲仿若溫和的春風,感應到了此人的善意,沖其點頭笑了笑,那笑容仿若春日暖陽,暖人心扉。
這時,三人仿若靈動的魚兒,穿過一大片閣樓。
繞了幾個仿若迷宮彎道的彎後,忽然來到了一處優雅仿若世外桃源的小院跟前。
方一走進此院落,原本清晰入耳的讀書聲,仿若被一陣神秘的風捲走。
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
院落竟然被布置下了隔音的禁制,仿若被一層無形的護盾守護著。
嚴姓儒生見此情形,神色如常,仿若一位熟悉路況的常客。
似乎來過此處不止一次的樣子。而那白袍年輕人到了此處後,仿若敬畏聖地的信徒,不敢進入了。
直接停在了院門外,仿若匆匆過客,向二人告辭後離去,身影仿若被黑暗吞噬,一閃不見了蹤影。
目睹青年的背影,在一棟閣樓邊上仿若鬼魅般一閃不見了蹤影,嚴姓儒生才仿若即將面聖的臣子。
略整理下衣衫,朝最大一間屋子仿若虔誠的信徒緩步走去,就要扣起門的樣子。
但是他剛邁出一步去,原本緊閉的屋門卻仿若被一隻無形的手輕推,一聲輕響後,自行開啟了。
同時頭頂處,再次傳來了那位魯大先生仿若洪鐘般的聲音:
「嚴兄請進!皇清觀的華蓮仙姑,正好在陋居做客。魯某正好為嚴兄介紹一二的。」
魯大先生的話語從容穩重,仿若深沉的古井,絲毫聽不出其中有何具體的感情,仿若一潭深不見底的靜水。(本章完)
瞧瞧相鄰的幾座山峰,上頭修建的不是聲名遠揚的名觀。
就是香火鼎盛的大廟,和白露書院一比,那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存在。
可奇怪的是,自打千餘年前白露書院在這兒建成後,那些寺廟道觀的僧人和道士。
愣是沒找書院的麻煩,反而對偶爾出入書院的書生,不管是稚氣未脫的小孩。
還是意氣風發的青年,都客客氣氣的,這事兒當年可讓不少人驚掉了下巴,滿心詫異。
白露書院還有個讓人捉摸不透的地方,就是招收的學生,年紀和身份那叫一個千差萬別。
既有豪門世家捧在手心裡的獨苗苗公子哥,也有出身貧寒、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小販家的孩子。
年齡跨度從六七歲的小娃娃到二十來歲的大小伙子,參差不齊。
而且吧,每年招收弟子的時間,跟鬧著玩兒似的,一點兒都不固定,有時候三四年就招一回,有時候七八年都不見動靜。
更讓人覺得神秘的是,凡是進了這書院的人,極少有人從書院大門出來過,到處都透著一股神秘兮兮的勁兒。
當然了,這種神秘也就是對住在玉田山腳下的當地居民而言。
山外的世俗世界,壓根不知道這些稀奇事兒,白露書院依舊在整個湳郡默默無聞,鮮有人問津。
這一天,幻雲峰山腳下,有兩人不緊不慢地往山上走。
一個是相貌威嚴、自帶一股書卷氣的中年儒生,另一個是二十來歲的青年書生。
皮膚稍微有點黑,長相普普通通,不是別人,正是一個月前才在甘府露面的陳雲。
「陳世侄,白露書院早在兩個月前就結束招收弟子了。」
「不過我聽甘老友說,你以前學過些五花八門的道術,也知曉修仙者的存在。」
「所以老夫才想著帶你到書院碰碰運氣。至於書院收不收你,那就得看你自個兒的機緣了。」
「白露書院的魯大先生和我有點交情,我先帶你去見一見。」
「要是他覺得沒問題,你留在書院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中年儒生一邊邁著大步,衣袂飄飄地走著,一邊神色平靜地說道。
「是,一切全聽嚴先生安排。甘叔父來之前就交代過,這次不管書院收不收我,這份恩情叔父一定牢記在心。」
陳雲擺出一副老實憨厚的模樣,規規矩矩地回應道。
這時候的陳雲,身上散發的氣息也就鍊氣期三四層的樣子,普通修士要是不仔細打量,根本瞧不出他的深淺。
想當初,陳雲向甘池這位馮家的暗子提出,想讓他幫忙加入本地的某個修仙大宗,不管是佛宗、道派還是儒門,都行。
別看甘池只是個凡人,可馮家早年給他下的指令,就是讓他和入世的修士多多結交,以備不時之需。
所以一聽陳雲這要求,甘池雖說吃了一驚,倒也沒太為難。
唯一讓他有點擔心的,就是怕陳雲混進宗門後不安分守己,圖謀不軌,到時候連累甘家。
不過甘府的生意,從頭到尾都是馮家在背後操控,陳雲要是拿出地契文書,一夜之間就能讓甘家變得一無所有。
再加上甘池雖說知道些修仙者的事兒,可對馮家的來歷和身份,那是兩眼一抹黑,心裡滿是敬畏。
所以在陳雲輕描淡寫地保證,這次混入修仙宗門,絕對不會惹是生非,連累甘府之後,甘池也只能硬著頭皮照辦了。
琢磨了幾天後,甘池相中了這位嚴姓的中年儒生,想讓他當「橋樑」,保送陳雲進入白露書院。
選這人是有原因的,一來,書院和佛道兩家比起來。
招收弟子的門檻明顯低多了,只要不是邪道魔宗的弟子。
哪怕有師承來歷,只要身世清白,照單全收。
二來,當年甘池對這位嚴先生有過大恩,嚴先生出身儒門,最看重恩義,肯定會盡心盡力幫忙。
要是不選他,雖說還有別的路子,可成功的機率實在不高。
畢竟大晉的修仙宗門,雖說不像天南那麼難進,可也不是一個低階散修隨隨便便就能踏入的。
陳雲聽說白露書院後,稍微打聽了一下玉田山的位置。
就在某天夜裡,偷偷駕馭法器,飛到遠處觀察這座山的靈脈。
一番查看後,他心裡挺滿意。
雖說這靈脈和他在天南布置了好多靈眼之物的洞府沒法比,可也算得上不錯的靈脈了,比太昌城附近的其他幾條靈脈強太多了。
說起來,要不是靈眼之樹之類的東西頻繁移動,會損耗裡面的靈氣純度。
而且常年不安置在靈脈上,靈性也會慢慢流失,他只要帶上兩件靈眼之物。
隨便找條低劣靈脈,湊合湊合也能修煉。
何苦費這麼大勁兒,處心積慮地混進大宗門呢?
就這樣,陳雲搖身一變,成了甘池某位遠房投奔的姻親。
對外宣稱,他身具靈根,學了些粗淺法術,是個渴望踏上修仙之路的低階散修。
所以才托甘池這位遠房叔父幫忙,看看能不能進入某個大宗繼續修行。
甘池找到在城內某知名大書院執教的嚴姓儒生一說,嚴先生為了報恩,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
於是乎,兩人就有了這一趟上山之行。
「嗯!看來甘兄為你這位表侄還真費了不少心思。不過這也難怪,世間凡人能擁有靈根的,那可是萬里挑一,他自然對你多加關照了。」
「就是在下,苦無靈根,否則早就進白露書院,刻苦修行求仙之道了。」
儒生邊走邊感慨道。
陳雲笑了笑,很是識趣,沒接這話茬兒。
中年儒生也不多言,帶著陳雲繼續往山上走。
剛走到快到半山腰的地方,突然,肉眼可見的另一座山峰上傳來陣陣鐘聲。
那鐘聲清脆悠揚,如黃鶯啼鳴,讓人聽了精神為之一振。
「寶靈寺的這口青蟬鍾,還真是件稀罕玩意兒,不過每天敲三遍,寶靈寺的那些高僧未免也太愛顯擺了。」
儒生腳步一頓,扭頭瞅了瞅那座比幻雲峰還高出三分的山峰,搖著頭,嘴裡小聲嘟囔著。
陳雲一聽那是佛宗的地盤,眼睛裡閃過一道精光,若有所思。
在他看來,這所謂的寶物,也就是件上階法器罷了,沒啥稀奇的。
他伸手往上提了提背後又粗又長的包裹,跟著儒生繼續往上走。
沒一會兒,兩人終於來到了半山腰的一塊平台上,眼前頓時一亮。
只見入目之處,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一大片青竹林鬱鬱蔥蔥地映入眼帘,竹林里,隱隱約約能瞧見紅牆白樓,景色清幽雅致。
幾條白石鋪就的幽靜小徑蜿蜒通向竹林深處,在盡頭處,一座高約數丈的巨大朱門若隱若現。
「走吧。正門一般不開,跟我走偏門就行。」
中年儒生掃視了一圈竹林,開口說道。
說著,他帶著陳雲往一側走去,踏上其中一條小路,走進了竹林。
七拐八拐之後,陳雲和儒生出現在了一扇丈許高的漆黑木門前。
儒生輕輕舒了一口氣,上前「砰砰」輕輕叩響了門。
門悄無聲息地開了,從裡面走出一個身著白袍儒衫的年輕人。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啊,原來是嚴先生到了。先生是來找魯大先生的吧?」
這年輕人身上有靈氣波動,是鍊氣期三層的修為。
可讓人驚訝的是,他對身上沒有絲毫法力的嚴姓儒生客氣得不得了。
這一幕落在陳雲眼裡,讓他心裡不禁嘖嘖稱奇。
要是在天南,這種事兒打死也不會發生吧。
看來儒門的規矩還真是森嚴,竟然能讓修仙者對一個凡人畢恭畢敬。
不過,陳雲心裡也明白,這種情況估計也就是在低階修仙者身上才會出現,高階修仙者可不會這麼幹。
陳雲暗自冷笑了一聲,心裡想著。
「嗯。我這次是來見方兄的。方大先生現在有空嗎?」
中年儒生不動聲色地問道。
「下書院現在來了一位貴客,先生正在書房作陪。我給嚴先生通稟一下吧。」白袍年輕人略一思索,說道。
「也好,麻煩閣下了!」
嚴姓儒生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說道。
白袍年輕人心裡清楚,眼前這人雖是個凡人,可和方大先生淵源不淺,哪敢有絲毫怠慢。
客氣了一句後,急忙伸手掏出一張傳音符,對著它低語了幾句。
然後手一揚,傳音符化作一道火光,向後激射而去,眨眼間就沒了蹤影。
沒過多久,陳雲突然察覺到一道不弱的神識從遠處飛速掃來,在幾人身上輕輕掠過,隨即又迅速收了回去。
陳雲心裡一動,知道這大概率就是那位魯大先生了。
單從神識強度來看,這人竟然有結丹初期的修為,比他預想的築基中後期修為要高出不少,這讓他有點意外。
對陳雲來說,這人修為自然是越低越好,這樣才不容易看穿他的掩飾手段。
片刻之後,陳雲等人站立之處的上空,靈波微微顫動,一個男子淡淡的聲音憑空響起:
「是嚴兄嗎?來得正是時候,我這裡有位貴客,嚴兄不妨前來見見。嗯,你旁邊的這位小友,也一齊過來吧。」
聽了此話,那位白袍年輕人仿若受驚的小鹿,自然不敢再阻攔陳雲二人。
反而仿若忠誠的嚮導,直接帶著二人沿著一條仿若蜿蜒巨龍的走廊向內走去。
走了片刻,跨過了幾個院門後,陳雲仿若敏銳的獵手。
隱隱聽到了朗朗的讀書之聲,那聲音仿若山間清澈的溪流,叮叮咚咚,聽起來和普通書院一般無二的樣子。
但他卻仿若被驚擾的宿鳥,微微一怔,目光仿若靈動的閃電。
不經意地閃動幾下。雖說這裡名為書院,可這些低階修仙者。
難道不打坐鍊氣,真的要白白將大部分時間浪費在讀書之上嗎?
這仿若一道謎題,在他心間縈繞。
「這是我們白露書院的下院弟子,在進行例行的午讀,想要進入上院修行,光有靈根法力是不行的。」
「必須培養出我們儒門的浩然之氣才可。」
「畢竟我們儒門的多半功法,都是以浩然之氣為輔助的,浩然之氣越多越雄厚。」
「以後修煉起來才可能仿若展翅高飛的雄鷹,一日千里,前途不可限量的。」
白袍年輕人仿若善解人意的知音,似乎看出來陳雲的驚訝,含笑解釋道。
對這位嚴姓儒生親自帶來的、修為差不多的青年,他倒仿若熱情的商販,有些存心交好的意思。
「原來如此!」
陳雲仿若溫和的春風,感應到了此人的善意,沖其點頭笑了笑,那笑容仿若春日暖陽,暖人心扉。
這時,三人仿若靈動的魚兒,穿過一大片閣樓。
繞了幾個仿若迷宮彎道的彎後,忽然來到了一處優雅仿若世外桃源的小院跟前。
方一走進此院落,原本清晰入耳的讀書聲,仿若被一陣神秘的風捲走。
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
院落竟然被布置下了隔音的禁制,仿若被一層無形的護盾守護著。
嚴姓儒生見此情形,神色如常,仿若一位熟悉路況的常客。
似乎來過此處不止一次的樣子。而那白袍年輕人到了此處後,仿若敬畏聖地的信徒,不敢進入了。
直接停在了院門外,仿若匆匆過客,向二人告辭後離去,身影仿若被黑暗吞噬,一閃不見了蹤影。
目睹青年的背影,在一棟閣樓邊上仿若鬼魅般一閃不見了蹤影,嚴姓儒生才仿若即將面聖的臣子。
略整理下衣衫,朝最大一間屋子仿若虔誠的信徒緩步走去,就要扣起門的樣子。
但是他剛邁出一步去,原本緊閉的屋門卻仿若被一隻無形的手輕推,一聲輕響後,自行開啟了。
同時頭頂處,再次傳來了那位魯大先生仿若洪鐘般的聲音:
「嚴兄請進!皇清觀的華蓮仙姑,正好在陋居做客。魯某正好為嚴兄介紹一二的。」
魯大先生的話語從容穩重,仿若深沉的古井,絲毫聽不出其中有何具體的感情,仿若一潭深不見底的靜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