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深入討論
忽然間,何宇辰有種馬上要揭開滅世謎團的感覺,兩隻眼睛死死盯住吳醫生:「溫鹽環流……我好像在哪兒聽過,但是一點都想不起來了,你詳細說說。」
吳醫生嘴角抽了抽,這理由找的……你丫哪是想不起來了?是根本不知道好吧?
槽該吐得吐,話該說的還得繼續說:「其實我了解的也不多,聽我家那口子說,溫鹽環流簡單點說就是海里的洋流系統,暖流把赤道的熱水送到高地區,將攜帶的熱量散發出去之後,沉入海底變成寒流,再從高緯度流回低緯度,可以促進高低緯度之間的熱量交換什麼的。」
「一個全球調溫體系?」何宇辰失望得不得了,「洋流啊……這上哪兒截斷去?還能擱海里修個大壩,把洋流截斷了不成?」
吳醫生臉都黑了,差點扭頭就走,看著局勢危急的份兒上,才耐著性子繼續坐在這裡:「溫鹽環流最重要的就是溫度和鹽度,我們可以從這兩個方向下手。」
「溫度?」何宇辰腦海中浮現戰艦懸浮在空中開炮,用光束加熱海面的景象。
「對,溫度!」吳醫生點頭。
「鹽度?」何宇辰腦海中又浮現飛船懸浮空中,向海水中大量傾倒鹽晶的景象。
「對,鹽度!」吳醫生繼續點頭,知道這位何主任不了解這方面的東西,主動加以解釋,「溫度和鹽度都會影響環流運轉,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大量淡水入海,稀釋海水的鹽度。俗話說得好,破壞容易建設難,只要破壞了環流運轉,全球降溫將不可避免,少說三五十年,多則幾千上萬!」
何宇辰腦子有點不夠用了:「上哪兒找那麼多淡水去?全球那麼多江河,一年到頭不間斷的往海里流,也沒見溫度下降啊?」
真是隔行如隔山,吳醫生簡直想吐血:「那是位置不對,打蛇打七寸,截斷環流,也得截在關鍵位置,就是暖流和寒流轉換的位置!」
何宇辰一腦子漿糊,知道自己不是這塊料,索性也不猜了:「你就跟我說,到底該怎麼辦吧。」
「兩個辦法,一是短時間內融化兩極冰蓋,二是大量淡水入海……能給我個地圖嗎?」
「可以。」何宇辰手指動了去,辦公桌上立刻浮現鷺州星的全息模型。
吳醫生的指尖在模型上一點,北半球靠近極地的位置驟然放大。
鷺州星是個典型的「類地行星」,既類似於母星地球的行星,海洋面積占全球總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七,只有百分之二十三是陸地。
而這不到四分之一的陸地,大多數集中在北半球。
吳醫生指的位置是大洋的最北端:「如果我沒記錯,這裡就是北半球的洋流轉換點,而這裡——」他的手指橫挪,指向大陸上一處面積頗大的湖泊,「是全球第二大淡水湖!」
何宇辰愣愣地看著地圖,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吳醫生仿佛完成了使命一般拍拍手:「主任,我知道就這麼多,其他的你必須問專家。」
老何如夢初醒,心不在焉地點頭:「好,我知道了!」
他的眼睛就像粘在地圖上,注意力也都在地圖上,等他回神時,才發現吳醫生已經離開,到底什麼時候走的都沒注意。
何宇辰也想不了那麼多,一個電話叫來徐嵐:「去,給我找最權威的氣象專家……不,還有海洋專家和地質專家,越快越好!」
徐嵐只用了幾分鐘,就與三位專家連線,組織了一場小型網絡會議。
三位專家兩男一女,唯一的女性就是吳醫生的愛人。
何宇辰開門見山,直接找上唯一的女專家:「劉女士,我在您丈夫那裡知道了一點情況……」他把自己知道的東西仔細說了一遍,最後提出疑問,「我想知道,截斷溫鹽環流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大?」
劉女士毫不猶豫地說:「不敢說百分之百,但也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胡教授。」何宇辰看向左側的禿頂中年人,「藍湖和轉換點之間有三十多公里的直線距離,有辦法將湖水引向轉換點嗎?」
胡教授點了點頭:「事先準備充分,問題不大。」
「能詳細說說嗎?」
「可以。」胡教授說,「藍湖和轉換點之間的距離不是很遠,但藍湖的水面高度足有海拔七百多米,而且湖水極深,根據我們掌握的資料分析,藍湖很可能是地震留下的超級堰塞湖,湖體本身就存在崩潰的風險,而且湖水原本就通過幾條河流進大海,只要選擇適當的位置爆破湖體,引導湖水沿指定河道入海,完全可以達到計劃目的。」
何宇辰長長地鬆了口氣:「景教授,這件事的前因後果相信您已經聽明白了,我想問的是,如果截斷溫鹽環流,對全球氣候有多大影響,對我們清除棕狼和球果有利還是有弊?」
景教授不緊不慢,聲音也非常平和:「何主任,說句大實話,現在的局勢已經壞到不能再壞,不管用什麼手段,都只會有利不會有弊,我們需要擔心的也不是進入冰期後對全球生態有什麼影響,而是冰期對我們殖民鷺州的後續影響,您說對嗎?」
何宇辰:「您說的非常對,那麼您有什麼見解?」
「洋流可以截斷,冰期也可以製造,甚至可以人為延長冰期的長度,但是借用胡教授一句話,我們必須做好充分準備,一旦溫度下降,六百萬移民的衣食住行怎麼保障?這只是第一個問題,還有就是低溫能不能限制狼群的發展,對球果又有什麼影響。在沒有全面的數據支持之前,我不建議貿然動手。」
何宇辰緩緩點頭:「您提醒的太對了,我們確實忽略了這一點,要不這樣,情況各位已經清楚了,我請三位分別出具一份可行性報告,另外,我這邊也儘快安排實驗,看看低溫對棕狼和球果,還有其他原生物種到底有什麼影響,幾位覺得怎麼樣?」
「沒問題。」劉女士說。
「可以!」胡教授說。
「贊同!」景教授說。
吳醫生嘴角抽了抽,這理由找的……你丫哪是想不起來了?是根本不知道好吧?
槽該吐得吐,話該說的還得繼續說:「其實我了解的也不多,聽我家那口子說,溫鹽環流簡單點說就是海里的洋流系統,暖流把赤道的熱水送到高地區,將攜帶的熱量散發出去之後,沉入海底變成寒流,再從高緯度流回低緯度,可以促進高低緯度之間的熱量交換什麼的。」
「一個全球調溫體系?」何宇辰失望得不得了,「洋流啊……這上哪兒截斷去?還能擱海里修個大壩,把洋流截斷了不成?」
吳醫生臉都黑了,差點扭頭就走,看著局勢危急的份兒上,才耐著性子繼續坐在這裡:「溫鹽環流最重要的就是溫度和鹽度,我們可以從這兩個方向下手。」
「溫度?」何宇辰腦海中浮現戰艦懸浮在空中開炮,用光束加熱海面的景象。
「對,溫度!」吳醫生點頭。
「鹽度?」何宇辰腦海中又浮現飛船懸浮空中,向海水中大量傾倒鹽晶的景象。
「對,鹽度!」吳醫生繼續點頭,知道這位何主任不了解這方面的東西,主動加以解釋,「溫度和鹽度都會影響環流運轉,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大量淡水入海,稀釋海水的鹽度。俗話說得好,破壞容易建設難,只要破壞了環流運轉,全球降溫將不可避免,少說三五十年,多則幾千上萬!」
何宇辰腦子有點不夠用了:「上哪兒找那麼多淡水去?全球那麼多江河,一年到頭不間斷的往海里流,也沒見溫度下降啊?」
真是隔行如隔山,吳醫生簡直想吐血:「那是位置不對,打蛇打七寸,截斷環流,也得截在關鍵位置,就是暖流和寒流轉換的位置!」
何宇辰一腦子漿糊,知道自己不是這塊料,索性也不猜了:「你就跟我說,到底該怎麼辦吧。」
「兩個辦法,一是短時間內融化兩極冰蓋,二是大量淡水入海……能給我個地圖嗎?」
「可以。」何宇辰手指動了去,辦公桌上立刻浮現鷺州星的全息模型。
吳醫生的指尖在模型上一點,北半球靠近極地的位置驟然放大。
鷺州星是個典型的「類地行星」,既類似於母星地球的行星,海洋面積占全球總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七,只有百分之二十三是陸地。
而這不到四分之一的陸地,大多數集中在北半球。
吳醫生指的位置是大洋的最北端:「如果我沒記錯,這裡就是北半球的洋流轉換點,而這裡——」他的手指橫挪,指向大陸上一處面積頗大的湖泊,「是全球第二大淡水湖!」
何宇辰愣愣地看著地圖,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吳醫生仿佛完成了使命一般拍拍手:「主任,我知道就這麼多,其他的你必須問專家。」
老何如夢初醒,心不在焉地點頭:「好,我知道了!」
他的眼睛就像粘在地圖上,注意力也都在地圖上,等他回神時,才發現吳醫生已經離開,到底什麼時候走的都沒注意。
何宇辰也想不了那麼多,一個電話叫來徐嵐:「去,給我找最權威的氣象專家……不,還有海洋專家和地質專家,越快越好!」
徐嵐只用了幾分鐘,就與三位專家連線,組織了一場小型網絡會議。
三位專家兩男一女,唯一的女性就是吳醫生的愛人。
何宇辰開門見山,直接找上唯一的女專家:「劉女士,我在您丈夫那裡知道了一點情況……」他把自己知道的東西仔細說了一遍,最後提出疑問,「我想知道,截斷溫鹽環流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大?」
劉女士毫不猶豫地說:「不敢說百分之百,但也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胡教授。」何宇辰看向左側的禿頂中年人,「藍湖和轉換點之間有三十多公里的直線距離,有辦法將湖水引向轉換點嗎?」
胡教授點了點頭:「事先準備充分,問題不大。」
「能詳細說說嗎?」
「可以。」胡教授說,「藍湖和轉換點之間的距離不是很遠,但藍湖的水面高度足有海拔七百多米,而且湖水極深,根據我們掌握的資料分析,藍湖很可能是地震留下的超級堰塞湖,湖體本身就存在崩潰的風險,而且湖水原本就通過幾條河流進大海,只要選擇適當的位置爆破湖體,引導湖水沿指定河道入海,完全可以達到計劃目的。」
何宇辰長長地鬆了口氣:「景教授,這件事的前因後果相信您已經聽明白了,我想問的是,如果截斷溫鹽環流,對全球氣候有多大影響,對我們清除棕狼和球果有利還是有弊?」
景教授不緊不慢,聲音也非常平和:「何主任,說句大實話,現在的局勢已經壞到不能再壞,不管用什麼手段,都只會有利不會有弊,我們需要擔心的也不是進入冰期後對全球生態有什麼影響,而是冰期對我們殖民鷺州的後續影響,您說對嗎?」
何宇辰:「您說的非常對,那麼您有什麼見解?」
「洋流可以截斷,冰期也可以製造,甚至可以人為延長冰期的長度,但是借用胡教授一句話,我們必須做好充分準備,一旦溫度下降,六百萬移民的衣食住行怎麼保障?這只是第一個問題,還有就是低溫能不能限制狼群的發展,對球果又有什麼影響。在沒有全面的數據支持之前,我不建議貿然動手。」
何宇辰緩緩點頭:「您提醒的太對了,我們確實忽略了這一點,要不這樣,情況各位已經清楚了,我請三位分別出具一份可行性報告,另外,我這邊也儘快安排實驗,看看低溫對棕狼和球果,還有其他原生物種到底有什麼影響,幾位覺得怎麼樣?」
「沒問題。」劉女士說。
「可以!」胡教授說。
「贊同!」景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