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 金鈴谷奇遇3
臨雲女帝隕落,身為十七劍主之一的孔瑤自然要助其恢復地位,但和妖后說的一樣,自身已被煉成劍靈,無法離開本體太遠。
現在能做的就是藉助上官寒離開金鈴谷,可出去前不封印妖后神魂始終不安;因為萬一誤進妖修被她奪舍,整個虞寧都遭橫禍。
她與上官寒方遇,其修為又低,完全不能侍其為主;出於多種考量,想到一個差強人意的辦法,那就是藉助無粥和尚的遺物分封妖后,並且許給上官寒足夠多的好處,好讓她帶自己重反天玄。
激將法始見成效,孔瑤含笑說道:「妖后,認得這些東西是什麼嗎?」
咣......咣......咣......
火鳶妖后不停撞擊著大殿封印。
「別白費力氣了,封印要能撞壞,你早出來了。」
「孔瑤,我要讓你永浸魔血!」
孔瑤抬了抬左手,說道:「認得這個瓶子吧?無粥專門降妖用的煉魂瓶,聽說他不忍心煉你,才造了這座長鳴殿。」
「那是無粥的!放下,快給本後放下!」
孔瑤抬了抬右手:「這串念珠是和尚一直帶在身邊的,一開始只有一顆,後來慢慢漲到一十六顆。知道為什麼是一十六顆嗎?因為她跟你相遇過一十六次。」
一經提醒,火鳶妖后如夢方醒。
此時臉上怒意全消,取而代之的是感傷與渴求。
「快給我,快給我,劍主大人,快給我念珠。」
「想要啊?」
「想。」
「用東西換吶。」
「你想要什麼,我都給你。」
孔瑤取下一顆念珠,放在手心。
「將你的半分神魂封進煉魂瓶,我就給你第一顆。」
聞聽此言,長鳴萱冷靜下來。
「呵呵呵呵......激將法?我才不上你的當!」
「不上當?那就少見一面吧。」
說著靈力注入念珠,珠子碎裂成粉。
岩粉飛揚,殿前浮現出一個虛景。
那是一個山洞,洞裡無粥和尚正給昏迷不醒的長鳴萱注入畢生修為,而後虛弱地退到洞外。
長鳴萱雙眼含淚:「虞寧州,蛇靈谷?對,是蛇靈谷,是他救了我?竟然是他救了我!之後怎麼樣?之後......之後......我想起來了,我說他怎麼輕易被殺?原來為我失了修為。和尚,你好蠢啊,真是蠢死了......」
正等她沉浸之時,孔瑤取下第二顆念珠。
「長鳴萱,還想看嗎?」
「想看。」
「那就將你的半分神魂封進煉魂瓶。」
說著將煉魂瓶安置到長鳴殿口。
望著煉魂法器,火鳶妖后猶豫,孔瑤不給她思索時間,直接碎掉第二顆。
「不!」
隨其喝喊,殿前浮現第二個虛景。
那是一座莊園,全莊上下布滿白紙祭燈,燈光照映出一張張悲傷的臉。
彼時無粥和尚上門化緣,一碗齋飯便換去他一顆回魂丹。離去時遙望內院,裡面的長鳴萱正裝模作樣的安慰苦主。
臨走自言一句:「阿彌陀佛,騙寶何故枉害人命?造孽造孽。」
妖后回憶有時,想起昔日寧國之外,左陽山莊騙寶的始末。
稍時畫面消散,孔瑤取下第三顆念珠。
「還想看嗎?」
「想!劍主大人,求你多讓我看一會,哪怕只有半柱香的時間。」
「這是無粥悉心煉製的雲海存念珠,只要靈力合適,不弄碎它,你想看多久都可以。」
「給我看,給我看!」
「老規矩,半分神魂。」
妖后不假思索,將半分神魂注進煉魂瓶。
「可以了嗎?」
「很好。」
孔瑤一邊應答一邊取下第三顆,這次她只注入合適的靈氣。
靈光一閃,虛景三現。
那是一座小鎮,鎮名和光,鎮中一個年輕俊朗的小和尚正在挨家挨戶地化緣,儘管他說的口乾舌燥,儘管他只化得半碗齋飯,吃的時候也是津津有味。
飽餐一頓,回到鎮外的清心寺,此時起至師父和兩個師兄正在晾曬經文。
看了幾眼,上前問道:「阿彌陀佛,師父,這些經書怎麼濕了?」
當師父的看了他一眼,說道:「行遠回來了?唉,都怪師父記性不好,竟把經文忘在頂閣。」
旁邊的行因大師兄言道:「頂閣失修,但光線好,我也經常頂閣誦經。要怪就怪昨夜的大霧,要不經書也不會濕。」
二師兄行果接道:「是啊,誰能想到夏天起大霧?真是奇怪。三師弟,這趟出去怎麼樣?要是沒化到東西,後院廚房還有幾個饅頭,吃完去田裡看看粟米,順便驅驅飛蝗,除除雜草。」
「阿彌陀佛,謹遵師兄之命。」
行遠過門穿院,在後院喝了幾口涼水,便去寺外的粟米地。
今年的夏天比往年都要熱,飛蝗也比往年要多,但奇怪的是清心寺邊的良田既不招雀鳥,也不染飛蝗。相比別家雀食蟲咬,自己家的省心許多。
圍田轉了一天,除去五分地的雜草,將草收進庫房,預備賣作牛馬飼料。
不久紅陽西墜,到後院沖了一個涼水澡,然後回到房間敲經念佛。不知不覺天到二更,拉出涼蓆臥席而眠。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五天,第六天的上午,清心寺迎來幾個香客,按照慣例,師父和行因負責接待,行果則去準備素齋素宴,他本人仍然負責照顧粟米田。
中午之前,無有怨言的除著草,到了午飯時間,發現麵缸見底,讓人憑添幾分惱火。
就在這時,二師兄行果走進廚房,言道:「師弟啊,你來的正好,今天香客略有布施,一會你去鎮上買兩袋白面。」
說時安放桌上兩個銀幣。
行遠回道:「二師兄......今年面價上漲,恐怕買不了整袋。」
「那就買些摻土的吧。下月粟米收成,我們的日子就好過了。」
「阿彌陀佛,但願如此。」
簡單說了幾句,行遠拿上銀幣去了和光鎮。
走在鎮上,時而聽見民眾的怨聲。有人說今年天氣酷熱難當,田裡的莊稼曬死三四成,沒曬死的也被啃吊兩三分;有人說和光鎮風水不好,換在別的地方肯定不會這樣;還有人說今年生意奇差,都快養不活一家老小了.......
和尚有心憐人,奈何本身也是自顧不暇,哪有餘力濫發善心?
街尾買了兩袋摻土白面,回到主街,正見中央十字街拐過一支特殊隊伍。
隊前鑼鼓開道,中間一輛珠簾香車,左右各有幾名護衛,後隊則是若干僕從。
香車之上,一女斜倚,透過簾縫可以看清身形樣貌。
其人年若花信,面若潤珠,身材高挑,且穿著打扮倍顯風情;尤其一雙迷中帶媚的眼睛,真是奪人心魂,攝人心魄。
如果過有修士,一眼便可認出是築有元基的假丹強者,要是再眼明一些,足以辨出是將結妖丹的妖修。
和光鎮地偏,鮮有修士造訪,懷有修為的,方圓幾百里只有這麼一位。
通過形貌,上官寒和孔瑤一眼認出她就是火鳶妖后長鳴萱,而買髒面的行遠正是未進蒼雲前的無粥和尚。
兩人街上四目相對,長鳴萱做了幾個挑逗動作,反觀行遠,恨不得把頭埋進僧衣。
待其走遠,和尚長長呼出一口氣,繼續看那隊伍,心生幾分疑惑。一者,若是誰家娶親,因何不見新郎;二者,若是妓院進新,排場有些誇張。
正合計著,隊伍停下,不遠處的紅門闊府,正是本鎮第一大戶孫乾孫員外的寶宅。
護衛門前交涉,兩刻左右,員外爺帶領奴僕出門迎接。這段時間,府門正前圍上一圈人,全要一探究竟何事。
只見孫乾門前淺躬,進而言道:「在下正是孫乾,不知尊駕到此,還請恕罪。」
車上的長鳴萱自是覺得慢待,為了不被繼續小看,一發魂元妖火轟爛孫府大門。
在場之人就是一驚,反應迅捷的孫員外更是立即跪倒,磕頭請罪。
「仙姑手下留情,在下知錯了,在下真的知錯了。」
不久,車內傳出話語:「我火鳶仙姑漫遊金鈴悅鶯平原,如此怠慢,真不多見呀。孫乾,本仙姑念你初犯,權當小懲大誡,如果還有下次,就燒了你的府邸。」
「是是是,孫乾再也不敢了。」
長鳴萱跳下馬車,命令隊伍原路返回,之後又道:「方才報信的都說清楚了嗎?」
「清楚了,說是本鎮圓百里將受大旱,仙姑特來解此旱災。」
「不信是吧?」
「在下不敢,不敢不信。」
「你作為鎮上大戶,理當有所見識,現在看來,災不可輕解,善不可輕舉,人不可輕信,仙不可輕現。」
說完御上羽簾,飛出和光鎮。
她這莫名其妙地說了一通,圍觀的眾人懵了七七八八,並且多數人只覺得年景不好,不信什麼大旱之災。行遠無外如是,也認為是無稽之談。
轉眼來到七月中旬,清心寺粟米豐收,寺上一眾總算可以吃上一口飽飯。
往後幾日驕陽如火,這天傍晚,行遠坐在樹蔭底下納涼,恍然間一陣哭聲傳入耳中。起身尋找,原來二十幾步外的樹蔭下,一個莊稼漢子正抹眼淚。
和尚一看眼熟,好像是鎮西的農戶曹大;出於好奇之心,邁步走到近前,問道:「阿彌陀佛,是曹施主嗎?」
曹大抬了下頭,問道:「你是行遠小師父嗎?」
「正是在下。曹施主,身上發生生麼事了?怎麼躲在這裡流淚啊?」
「唉,別提了,怪只怪我沒有本事,坑了閨女。」
行遠心中一震,問道:「此言何意?」
「我們家萍兒今年十七,跟鄰家的朱宇一小訂了娃娃親,本來說好月初成親,可那親家非要我加五百斤的的粟米嫁妝,說什麼少給一斤親事就不算數。小師父,您也知道,咱們這個鎮子能幾家存有餘糧呀?就算有,誰家能有五百斤?今年天燥蝗多,收成本就不好,真把五百斤粟米給了朱家,我吃什麼呀?後來我找親家商量,看看能不能分成兩年,你猜親家怎麼說?他說今年大旱,糧貴如金,娶你閨女等於添了一張糟糧的嘴,沒五百斤粟米,親事就算作廢,而且你閨女和我兒子早已生米做成熟飯,沒我兒子娶她,看她怎麼嫁人?」
「竟有此事?後來呢?」
「今年的收成只有七百斤,上月還帳抵了一百,剩下的六百給了五百,這門親事才算續下。後來另選吉日成婚,日子就在十天前,我本以為了卻一樁心事,哪成想家裡進了賊,把剩下的一百斤粟米偷的乾乾淨淨。我這斷了口糧,只能去求朱家,可那親家翻臉不認人,給我一通拳打腳踢。閨女看我可憐,偷著給了幾口飯菜,可就因為這點小事,朱家將她休回家裡,時到現在,我們父女只能以乞討為生。」
說到此處,曹大哭的聲音更大了。
行遠聽後,連連哀嘆,後道:「阿彌陀佛,曹施主,今年寺里收成不錯,如果家裡實在揭不開鍋,可以到寺上討上一碗粟米稀飯。」
「小師父,你說真的?」
「出家人不打誑語。」
「我和閨女都能喝上?」
「都能,每人一天一小碗。」
「哎呀,行遠大師,您可真是在世活佛。」
「阿彌陀佛,施主謬讚,還是回家取碗來吧。」
行遠做下承諾,曹大跑回家裡取來飯碗,天黑之前,真從清心寺討得兩小碗粟米稀飯。
消息不脛而走,幾天之後,似如曹大之人,都來寺里討飯,起至和尚看著粟米少的過快,心裡非常不是滋味。
有道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到了八月中旬,本該迎來雨季的和光鎮居然無有半點雨水;不僅如此,而且天旱非常,別說地里的莊稼,就連路邊的大樹都枯死小一半。
到了這番,不少人想起紅鳶仙姑,並把憤恨撒在孫乾孫員外的身上。
一夜之間,孫府變成一座空府,家裡別說錢糧,連僕人丫鬟都消失一空,孫乾本人更是被街坊活活打死。
事情一出,別家大戶紛紛跑路,生怕遭受孫府的無妄之災。
也因如此,清心寺少了不少人討飯,可好景不長,到了秋中,人又變得多了起來。
寺上的確豐收,可哪禁得起這麼多張嘴?原本的一天一碗,不得已變成兩天一碗,甚至有時三天一碗。
行遠現在做的事就是每天站在門口打發要飯的,大夥聽得最多的一句就是:「阿彌陀佛,今日無粥。」
勉強支應到秋末,這天行果來到廚房,慌忙言道:「師弟啊,師父讓我跟你說,咱們明晚跑路。」
行遠和尚大吃一驚:「這麼突然,怎麼了?」
「現在傳出一個聲音,他們要搶咱們寺院。」
「啊?施粥還施出仇了?」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呀,誰讓咱們寺里有糧呢?師弟啊,你趕快找時間收拾,咱們明晚就走。」
行遠急的來回打轉,恍然間想到一面之緣的紅鳶仙姑。那時說的明白,仙姑可以解驅旱災,如果找到此人,說不定可以化解此劫。就是天大地大,上哪去找呢?和尚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出去亂碰運氣。
為安民心,當天加施一次粟米粥,到了晚上,潛出寺院大海撈針。
許久沒能抽身,今晚來到寺外,發現和光鎮方圓百里已是寸草無生,樹木無論死活都沒留下半點皮葉。
進了鎮裡,又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主街散落磚石瓦礫,店鋪業已關門大吉,房舍常見洗劫之痕,薄土難掩廝殺血跡。
再往裡走,斷壁之下裸有白骨,殘垣之旁橫有死屍,破瓦之中淺埋衣冠,髒土堆上斜立鏽鏟。
想不到短短几個月,三百餘戶的和光鎮變成這般,若照此景,大夥對於清心寺已是仁慈至極。
行至中央十字街,望見昔日的紅門闊府,府上亦是牆倒屋塌,片瓦不存。
正看著,突然閃出一道橙色身影,細細看來,紅鳶仙姑正朝自己擠眉弄眼。
行遠萬沒想到如此順利,於是果斷飛奔過去。
離近再看,仙姑風采依舊,只是襯色之景早已異貌。
於前打了個佛禮:「阿彌陀佛,清心寺行遠見過仙姑。」
長明萱仔細端量一陣,言道:「不錯,不錯,當初真沒看錯,果然先天陽脈體。你叫什麼?」
「在下行遠。」
「我問的是俗家。」
「小僧流難之人,本無名姓,三歲那年,恩人起名張瑞。小僧幸入沙門一十二載,早已不用俗家名諱。」
「多好的苗子,可惜了。若是加入某個宗門,肯定別有一番作為。小和尚,我知道你來幹什麼,是不是想解清心寺的難題?只要你答應我一個條件,我保證全寺上下平安無事。」
「什麼條件?」
說道此處,長明萱媚然一笑:「你這先天陽脈體雖比不了什麼聖體,倒也少見,正好補我的三陰青火決。只要答應獻出你的元陽,我就把這三日果的果種給了你。」
說著掏出一袋三日果的果種。
而後繼續道:「此果一日成株,一日成花,一日成果,果子大小與棗子相近,就是味道稍差,但足以果腹。」
行遠聽罷,倒吸一口涼氣。一者根本不信有什麼三日成果的奇種,二者十分不想破戒。
「這個.......」
「什麼這個那個的?餵飽了寺外人的嘴,你清心寺的難題不就迎刃而解了?」
「話是沒錯,可是......」
「不信我的三日果?好辦,我先給你十顆種子,三天後的這個時間,還在這個地方等你。」
說罷留下十顆果種,乘坐羽簾,飛離此地。
和尚半信半疑地拿回種子,結果回來的時候,發現整座寺院只剩他一人,他的師父和兩個師兄以為他借事離去,遂遁他鄉,並且行前帶走僅剩的百餘斤粟米。
屋破又遭連夜雨,行遠默嘆幾聲,找地方種下三日果的果種。
過有一天,果然成株,只是模樣十分怪異,不似人界該有;過了第二天,開出菱紅色的五瓣花,花朵布滿莖身,並且香味四溢;過了第三天,菱紅花瓣全部凋謝,莖身長出成串的紅皮果,摘下一顆嘗了嘗,味道酸中帶苦,苦中帶甘。
正如仙姑所講,東西味道不怎麼樣,但是足以果腹。取來木桶,摘下所有果子,然後去到寺外分發眾人。
忙活半天,再回寺院,失果的成株全部枯萎。
行遠沒有辦法,只得再去和光鎮,之後找到孫家廢墟,還見等候多時的紅鳶仙姑。
此時的長鳴萱手裡擺弄著果種袋,臉上難溢得意的表情。
疊腿坐在牆頭,往下扔了兩塊馬肉和一壺燒酒,說道:「和尚,想通了嗎?」
和尚沉默有時,回道:「阿彌陀佛,業已想通。只是尚有一事不明,還請仙姑賜教。」說時指了指地上的馬肉。
「還不是本仙姑心疼你,怕你吃不飽飯,沒有力氣。」
「在下出家之人。」
「色戒都快破了,還在乎這點酒肉?想想清楚,這可是你的投名狀,別叫本仙姑失望。」
和尚咬了咬牙,撿起酒壺一飲而盡,而後將其摔個稀碎。
「仙姑,我們開始吧。」
長鳴萱輕身飄落近前。
「小和尚,你的先天元陽,本仙姑就收下了。」
現在能做的就是藉助上官寒離開金鈴谷,可出去前不封印妖后神魂始終不安;因為萬一誤進妖修被她奪舍,整個虞寧都遭橫禍。
她與上官寒方遇,其修為又低,完全不能侍其為主;出於多種考量,想到一個差強人意的辦法,那就是藉助無粥和尚的遺物分封妖后,並且許給上官寒足夠多的好處,好讓她帶自己重反天玄。
激將法始見成效,孔瑤含笑說道:「妖后,認得這些東西是什麼嗎?」
咣......咣......咣......
火鳶妖后不停撞擊著大殿封印。
「別白費力氣了,封印要能撞壞,你早出來了。」
「孔瑤,我要讓你永浸魔血!」
孔瑤抬了抬左手,說道:「認得這個瓶子吧?無粥專門降妖用的煉魂瓶,聽說他不忍心煉你,才造了這座長鳴殿。」
「那是無粥的!放下,快給本後放下!」
孔瑤抬了抬右手:「這串念珠是和尚一直帶在身邊的,一開始只有一顆,後來慢慢漲到一十六顆。知道為什麼是一十六顆嗎?因為她跟你相遇過一十六次。」
一經提醒,火鳶妖后如夢方醒。
此時臉上怒意全消,取而代之的是感傷與渴求。
「快給我,快給我,劍主大人,快給我念珠。」
「想要啊?」
「想。」
「用東西換吶。」
「你想要什麼,我都給你。」
孔瑤取下一顆念珠,放在手心。
「將你的半分神魂封進煉魂瓶,我就給你第一顆。」
聞聽此言,長鳴萱冷靜下來。
「呵呵呵呵......激將法?我才不上你的當!」
「不上當?那就少見一面吧。」
說著靈力注入念珠,珠子碎裂成粉。
岩粉飛揚,殿前浮現出一個虛景。
那是一個山洞,洞裡無粥和尚正給昏迷不醒的長鳴萱注入畢生修為,而後虛弱地退到洞外。
長鳴萱雙眼含淚:「虞寧州,蛇靈谷?對,是蛇靈谷,是他救了我?竟然是他救了我!之後怎麼樣?之後......之後......我想起來了,我說他怎麼輕易被殺?原來為我失了修為。和尚,你好蠢啊,真是蠢死了......」
正等她沉浸之時,孔瑤取下第二顆念珠。
「長鳴萱,還想看嗎?」
「想看。」
「那就將你的半分神魂封進煉魂瓶。」
說著將煉魂瓶安置到長鳴殿口。
望著煉魂法器,火鳶妖后猶豫,孔瑤不給她思索時間,直接碎掉第二顆。
「不!」
隨其喝喊,殿前浮現第二個虛景。
那是一座莊園,全莊上下布滿白紙祭燈,燈光照映出一張張悲傷的臉。
彼時無粥和尚上門化緣,一碗齋飯便換去他一顆回魂丹。離去時遙望內院,裡面的長鳴萱正裝模作樣的安慰苦主。
臨走自言一句:「阿彌陀佛,騙寶何故枉害人命?造孽造孽。」
妖后回憶有時,想起昔日寧國之外,左陽山莊騙寶的始末。
稍時畫面消散,孔瑤取下第三顆念珠。
「還想看嗎?」
「想!劍主大人,求你多讓我看一會,哪怕只有半柱香的時間。」
「這是無粥悉心煉製的雲海存念珠,只要靈力合適,不弄碎它,你想看多久都可以。」
「給我看,給我看!」
「老規矩,半分神魂。」
妖后不假思索,將半分神魂注進煉魂瓶。
「可以了嗎?」
「很好。」
孔瑤一邊應答一邊取下第三顆,這次她只注入合適的靈氣。
靈光一閃,虛景三現。
那是一座小鎮,鎮名和光,鎮中一個年輕俊朗的小和尚正在挨家挨戶地化緣,儘管他說的口乾舌燥,儘管他只化得半碗齋飯,吃的時候也是津津有味。
飽餐一頓,回到鎮外的清心寺,此時起至師父和兩個師兄正在晾曬經文。
看了幾眼,上前問道:「阿彌陀佛,師父,這些經書怎麼濕了?」
當師父的看了他一眼,說道:「行遠回來了?唉,都怪師父記性不好,竟把經文忘在頂閣。」
旁邊的行因大師兄言道:「頂閣失修,但光線好,我也經常頂閣誦經。要怪就怪昨夜的大霧,要不經書也不會濕。」
二師兄行果接道:「是啊,誰能想到夏天起大霧?真是奇怪。三師弟,這趟出去怎麼樣?要是沒化到東西,後院廚房還有幾個饅頭,吃完去田裡看看粟米,順便驅驅飛蝗,除除雜草。」
「阿彌陀佛,謹遵師兄之命。」
行遠過門穿院,在後院喝了幾口涼水,便去寺外的粟米地。
今年的夏天比往年都要熱,飛蝗也比往年要多,但奇怪的是清心寺邊的良田既不招雀鳥,也不染飛蝗。相比別家雀食蟲咬,自己家的省心許多。
圍田轉了一天,除去五分地的雜草,將草收進庫房,預備賣作牛馬飼料。
不久紅陽西墜,到後院沖了一個涼水澡,然後回到房間敲經念佛。不知不覺天到二更,拉出涼蓆臥席而眠。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五天,第六天的上午,清心寺迎來幾個香客,按照慣例,師父和行因負責接待,行果則去準備素齋素宴,他本人仍然負責照顧粟米田。
中午之前,無有怨言的除著草,到了午飯時間,發現麵缸見底,讓人憑添幾分惱火。
就在這時,二師兄行果走進廚房,言道:「師弟啊,你來的正好,今天香客略有布施,一會你去鎮上買兩袋白面。」
說時安放桌上兩個銀幣。
行遠回道:「二師兄......今年面價上漲,恐怕買不了整袋。」
「那就買些摻土的吧。下月粟米收成,我們的日子就好過了。」
「阿彌陀佛,但願如此。」
簡單說了幾句,行遠拿上銀幣去了和光鎮。
走在鎮上,時而聽見民眾的怨聲。有人說今年天氣酷熱難當,田裡的莊稼曬死三四成,沒曬死的也被啃吊兩三分;有人說和光鎮風水不好,換在別的地方肯定不會這樣;還有人說今年生意奇差,都快養不活一家老小了.......
和尚有心憐人,奈何本身也是自顧不暇,哪有餘力濫發善心?
街尾買了兩袋摻土白面,回到主街,正見中央十字街拐過一支特殊隊伍。
隊前鑼鼓開道,中間一輛珠簾香車,左右各有幾名護衛,後隊則是若干僕從。
香車之上,一女斜倚,透過簾縫可以看清身形樣貌。
其人年若花信,面若潤珠,身材高挑,且穿著打扮倍顯風情;尤其一雙迷中帶媚的眼睛,真是奪人心魂,攝人心魄。
如果過有修士,一眼便可認出是築有元基的假丹強者,要是再眼明一些,足以辨出是將結妖丹的妖修。
和光鎮地偏,鮮有修士造訪,懷有修為的,方圓幾百里只有這麼一位。
通過形貌,上官寒和孔瑤一眼認出她就是火鳶妖后長鳴萱,而買髒面的行遠正是未進蒼雲前的無粥和尚。
兩人街上四目相對,長鳴萱做了幾個挑逗動作,反觀行遠,恨不得把頭埋進僧衣。
待其走遠,和尚長長呼出一口氣,繼續看那隊伍,心生幾分疑惑。一者,若是誰家娶親,因何不見新郎;二者,若是妓院進新,排場有些誇張。
正合計著,隊伍停下,不遠處的紅門闊府,正是本鎮第一大戶孫乾孫員外的寶宅。
護衛門前交涉,兩刻左右,員外爺帶領奴僕出門迎接。這段時間,府門正前圍上一圈人,全要一探究竟何事。
只見孫乾門前淺躬,進而言道:「在下正是孫乾,不知尊駕到此,還請恕罪。」
車上的長鳴萱自是覺得慢待,為了不被繼續小看,一發魂元妖火轟爛孫府大門。
在場之人就是一驚,反應迅捷的孫員外更是立即跪倒,磕頭請罪。
「仙姑手下留情,在下知錯了,在下真的知錯了。」
不久,車內傳出話語:「我火鳶仙姑漫遊金鈴悅鶯平原,如此怠慢,真不多見呀。孫乾,本仙姑念你初犯,權當小懲大誡,如果還有下次,就燒了你的府邸。」
「是是是,孫乾再也不敢了。」
長鳴萱跳下馬車,命令隊伍原路返回,之後又道:「方才報信的都說清楚了嗎?」
「清楚了,說是本鎮圓百里將受大旱,仙姑特來解此旱災。」
「不信是吧?」
「在下不敢,不敢不信。」
「你作為鎮上大戶,理當有所見識,現在看來,災不可輕解,善不可輕舉,人不可輕信,仙不可輕現。」
說完御上羽簾,飛出和光鎮。
她這莫名其妙地說了一通,圍觀的眾人懵了七七八八,並且多數人只覺得年景不好,不信什麼大旱之災。行遠無外如是,也認為是無稽之談。
轉眼來到七月中旬,清心寺粟米豐收,寺上一眾總算可以吃上一口飽飯。
往後幾日驕陽如火,這天傍晚,行遠坐在樹蔭底下納涼,恍然間一陣哭聲傳入耳中。起身尋找,原來二十幾步外的樹蔭下,一個莊稼漢子正抹眼淚。
和尚一看眼熟,好像是鎮西的農戶曹大;出於好奇之心,邁步走到近前,問道:「阿彌陀佛,是曹施主嗎?」
曹大抬了下頭,問道:「你是行遠小師父嗎?」
「正是在下。曹施主,身上發生生麼事了?怎麼躲在這裡流淚啊?」
「唉,別提了,怪只怪我沒有本事,坑了閨女。」
行遠心中一震,問道:「此言何意?」
「我們家萍兒今年十七,跟鄰家的朱宇一小訂了娃娃親,本來說好月初成親,可那親家非要我加五百斤的的粟米嫁妝,說什麼少給一斤親事就不算數。小師父,您也知道,咱們這個鎮子能幾家存有餘糧呀?就算有,誰家能有五百斤?今年天燥蝗多,收成本就不好,真把五百斤粟米給了朱家,我吃什麼呀?後來我找親家商量,看看能不能分成兩年,你猜親家怎麼說?他說今年大旱,糧貴如金,娶你閨女等於添了一張糟糧的嘴,沒五百斤粟米,親事就算作廢,而且你閨女和我兒子早已生米做成熟飯,沒我兒子娶她,看她怎麼嫁人?」
「竟有此事?後來呢?」
「今年的收成只有七百斤,上月還帳抵了一百,剩下的六百給了五百,這門親事才算續下。後來另選吉日成婚,日子就在十天前,我本以為了卻一樁心事,哪成想家裡進了賊,把剩下的一百斤粟米偷的乾乾淨淨。我這斷了口糧,只能去求朱家,可那親家翻臉不認人,給我一通拳打腳踢。閨女看我可憐,偷著給了幾口飯菜,可就因為這點小事,朱家將她休回家裡,時到現在,我們父女只能以乞討為生。」
說到此處,曹大哭的聲音更大了。
行遠聽後,連連哀嘆,後道:「阿彌陀佛,曹施主,今年寺里收成不錯,如果家裡實在揭不開鍋,可以到寺上討上一碗粟米稀飯。」
「小師父,你說真的?」
「出家人不打誑語。」
「我和閨女都能喝上?」
「都能,每人一天一小碗。」
「哎呀,行遠大師,您可真是在世活佛。」
「阿彌陀佛,施主謬讚,還是回家取碗來吧。」
行遠做下承諾,曹大跑回家裡取來飯碗,天黑之前,真從清心寺討得兩小碗粟米稀飯。
消息不脛而走,幾天之後,似如曹大之人,都來寺里討飯,起至和尚看著粟米少的過快,心裡非常不是滋味。
有道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到了八月中旬,本該迎來雨季的和光鎮居然無有半點雨水;不僅如此,而且天旱非常,別說地里的莊稼,就連路邊的大樹都枯死小一半。
到了這番,不少人想起紅鳶仙姑,並把憤恨撒在孫乾孫員外的身上。
一夜之間,孫府變成一座空府,家裡別說錢糧,連僕人丫鬟都消失一空,孫乾本人更是被街坊活活打死。
事情一出,別家大戶紛紛跑路,生怕遭受孫府的無妄之災。
也因如此,清心寺少了不少人討飯,可好景不長,到了秋中,人又變得多了起來。
寺上的確豐收,可哪禁得起這麼多張嘴?原本的一天一碗,不得已變成兩天一碗,甚至有時三天一碗。
行遠現在做的事就是每天站在門口打發要飯的,大夥聽得最多的一句就是:「阿彌陀佛,今日無粥。」
勉強支應到秋末,這天行果來到廚房,慌忙言道:「師弟啊,師父讓我跟你說,咱們明晚跑路。」
行遠和尚大吃一驚:「這麼突然,怎麼了?」
「現在傳出一個聲音,他們要搶咱們寺院。」
「啊?施粥還施出仇了?」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呀,誰讓咱們寺里有糧呢?師弟啊,你趕快找時間收拾,咱們明晚就走。」
行遠急的來回打轉,恍然間想到一面之緣的紅鳶仙姑。那時說的明白,仙姑可以解驅旱災,如果找到此人,說不定可以化解此劫。就是天大地大,上哪去找呢?和尚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出去亂碰運氣。
為安民心,當天加施一次粟米粥,到了晚上,潛出寺院大海撈針。
許久沒能抽身,今晚來到寺外,發現和光鎮方圓百里已是寸草無生,樹木無論死活都沒留下半點皮葉。
進了鎮裡,又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主街散落磚石瓦礫,店鋪業已關門大吉,房舍常見洗劫之痕,薄土難掩廝殺血跡。
再往裡走,斷壁之下裸有白骨,殘垣之旁橫有死屍,破瓦之中淺埋衣冠,髒土堆上斜立鏽鏟。
想不到短短几個月,三百餘戶的和光鎮變成這般,若照此景,大夥對於清心寺已是仁慈至極。
行至中央十字街,望見昔日的紅門闊府,府上亦是牆倒屋塌,片瓦不存。
正看著,突然閃出一道橙色身影,細細看來,紅鳶仙姑正朝自己擠眉弄眼。
行遠萬沒想到如此順利,於是果斷飛奔過去。
離近再看,仙姑風采依舊,只是襯色之景早已異貌。
於前打了個佛禮:「阿彌陀佛,清心寺行遠見過仙姑。」
長明萱仔細端量一陣,言道:「不錯,不錯,當初真沒看錯,果然先天陽脈體。你叫什麼?」
「在下行遠。」
「我問的是俗家。」
「小僧流難之人,本無名姓,三歲那年,恩人起名張瑞。小僧幸入沙門一十二載,早已不用俗家名諱。」
「多好的苗子,可惜了。若是加入某個宗門,肯定別有一番作為。小和尚,我知道你來幹什麼,是不是想解清心寺的難題?只要你答應我一個條件,我保證全寺上下平安無事。」
「什麼條件?」
說道此處,長明萱媚然一笑:「你這先天陽脈體雖比不了什麼聖體,倒也少見,正好補我的三陰青火決。只要答應獻出你的元陽,我就把這三日果的果種給了你。」
說著掏出一袋三日果的果種。
而後繼續道:「此果一日成株,一日成花,一日成果,果子大小與棗子相近,就是味道稍差,但足以果腹。」
行遠聽罷,倒吸一口涼氣。一者根本不信有什麼三日成果的奇種,二者十分不想破戒。
「這個.......」
「什麼這個那個的?餵飽了寺外人的嘴,你清心寺的難題不就迎刃而解了?」
「話是沒錯,可是......」
「不信我的三日果?好辦,我先給你十顆種子,三天後的這個時間,還在這個地方等你。」
說罷留下十顆果種,乘坐羽簾,飛離此地。
和尚半信半疑地拿回種子,結果回來的時候,發現整座寺院只剩他一人,他的師父和兩個師兄以為他借事離去,遂遁他鄉,並且行前帶走僅剩的百餘斤粟米。
屋破又遭連夜雨,行遠默嘆幾聲,找地方種下三日果的果種。
過有一天,果然成株,只是模樣十分怪異,不似人界該有;過了第二天,開出菱紅色的五瓣花,花朵布滿莖身,並且香味四溢;過了第三天,菱紅花瓣全部凋謝,莖身長出成串的紅皮果,摘下一顆嘗了嘗,味道酸中帶苦,苦中帶甘。
正如仙姑所講,東西味道不怎麼樣,但是足以果腹。取來木桶,摘下所有果子,然後去到寺外分發眾人。
忙活半天,再回寺院,失果的成株全部枯萎。
行遠沒有辦法,只得再去和光鎮,之後找到孫家廢墟,還見等候多時的紅鳶仙姑。
此時的長鳴萱手裡擺弄著果種袋,臉上難溢得意的表情。
疊腿坐在牆頭,往下扔了兩塊馬肉和一壺燒酒,說道:「和尚,想通了嗎?」
和尚沉默有時,回道:「阿彌陀佛,業已想通。只是尚有一事不明,還請仙姑賜教。」說時指了指地上的馬肉。
「還不是本仙姑心疼你,怕你吃不飽飯,沒有力氣。」
「在下出家之人。」
「色戒都快破了,還在乎這點酒肉?想想清楚,這可是你的投名狀,別叫本仙姑失望。」
和尚咬了咬牙,撿起酒壺一飲而盡,而後將其摔個稀碎。
「仙姑,我們開始吧。」
長鳴萱輕身飄落近前。
「小和尚,你的先天元陽,本仙姑就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