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貫錢讓我背主求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平原城外,袁軍大營內。

  自清晨醒來後,袁譚接連打了好幾個噴嚏。

  「都督無礙吧?是否要請軍醫為您診脈?」從事辛毗開口。

  「無礙!」袁譚擺擺手:「許是那平原城中賊子在謾罵我,我定踏平平原,殺光這群賊子!」

  辛毗聞言,趕忙拱手道:「說起平原城,倒真有一事要向都督稟明!」

  「何事?」袁譚追問。

  辛毗趕忙道:「昨夜,平原城中有三人來投,說城中已經無糧了!」

  袁譚大怒:「如此要事,為何昨夜不報?」

  辛毗搖搖頭:「此事,王修最先得知,本欲報知都督,但被臧洪將軍攔下了,說不得叨擾都督休息!」

  「哼!」袁譚冷哼不屑。

  臧洪本是廣陵太守張超的部將,奉命前往幽州見劉虞。

  回去的路上,正好遇上了界橋之戰,因此被困在冀州。

  袁紹見此人頗有才幹,便留在他在冀州任職。

  界橋之戰得勝後,便命臧洪隨袁譚入青州。

  嚴格講,臧洪只是外將,更算不得袁氏嫡系。

  但偏偏父親袁紹命他重用臧洪,還讓臧洪擔任監軍。

  袁譚很不喜歡臧洪,又不得不依賴他。

  而王修和辛毗一文一武,如同是袁譚的左膀右臂。

  才是袁譚真正的心腹。

  「立刻命臧洪和王修來見我!」袁譚道。

  「喏!」辛毗拱手示意,快步退出中軍大帳。

  不消片刻,王修和臧霸一同入內。

  「見過都督!」

  袁譚道:「平原城中,當真無糧了?」

  「沒錯!」王修道:「昨夜便有三名平原軍來投,城中一整日不放糧,只有那張飛在放空話!」

  袁譚笑了:「可曾同城中細作核實?」

  王修:「這個……」

  臧洪拱手道:「我與那三人核實過,我軍細作皆被張飛所殺!」

  辛毗搖頭:「如此一來,此事便是死無對證了!」

  臧洪又說道:「張飛還拿細作人頭污衊都督,說是投我軍者被剝皮剔骨!」

  「嘭!」袁譚一拳頭砸在桌案上,憤怒的道:「好個環眼賊,竟然這般污衊我軍!」

  王修說道:「都督,劉軍已是圖窮現匕首,此刻當火速發起攻城,一戰擊潰劉備!」

  臧洪搖頭,反問王修:「若三人本就是劉備派出的細作,誘使我軍攻城呢?豈非送死?」

  「哼!」王修冷哼道:「兩軍對峙數月,城中百姓皆已出逃,劉備哪裡還有糧草?他是可以上天還是入地啊?」

  臧洪還是搖頭:「可我軍糧草不足七日所需,此刻豈能輕易發起攻城之戰?」

  王修突然沉默了。

  攻城必須備足糧草,沒有足夠的糧草,肯定打不了硬仗。

  「怎麼回事?」袁譚質問二人道:「我軍糧草為何只剩七日了?」

  臧洪道:「此事,還要過問辛從事!」

  「怎麼回事?」袁譚質問的目光望向了辛毗。

  辛毗聞言,將冀州的書信交給袁譚,而後道:「正要稟明都督!」

  「說!」袁譚拆開書信查看。

  辛毗趕忙道:「冀州府已經亂成了一鍋粥,麴義有謀反之舉,聽說那公孫瓚已經在整頓兵馬,有來年再討伐我冀州之意,催糧的書信送去冀州已有數日,至今無人回復!」

  袁紹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內用計奪下了冀州牧大位,隨後在界橋之戰擊敗公孫瓚。

  冀州文武效忠於袁紹,北方士人也紛紛入冀州投奔袁紹。

  用一句話來形容此刻的冀州,謀臣如雲,猛將如雲。

  正因如此,袁紹命長子袁譚為青州都督,派剛剛招攬的大將臧洪輔佐他。

  又上書朝廷,表外甥高幹為并州刺史。

  意在稱霸整個北方。

  但此刻冀州內部,仍舊不安穩。


  文官爭權,武將爭功。

  千頭萬緒捋不盡。

  如今麴義謀反,公孫瓚還有討伐質疑。

  三月時間未曾攻下平原城的袁譚,自然被袁紹所遺忘。

  放下書信,袁譚道:「你等以為,眼下當如何啊?」

  「按兵不動!」臧洪道。

  袁譚沉默不言。

  他雖然看不上臧洪,但對臧洪的能力還是認可的。

  大軍初到此地時,劉備便命張飛率部來挑戰。

  臧洪建議大軍初到此地,不要輕易應戰。

  袁譚不信,便命王修率部與張飛交戰。

  張飛佯敗而走,王修率部追擊,反被劉備和關羽埋伏,折了數千兵馬。

  等袁譚重新整頓兵馬再戰時,劉備卻堅守不出。

  平原城高牆後,更有數丈寬的護城河。

  以他手上的三萬兵馬無法發起強攻。

  不得已,袁譚又採用了辛毗的策略,圍而不攻,直至困死劉備。

  辛毗趕忙說道:「平原城若真無糧,其兵自亂,絕撐不過七日,而我軍從冀州運輸糧草到此,也不過七日!」

  王修說道:「都督,我軍在此期間可派人射箭信入平原城,邀更多劉軍來投,亂劉備軍心!」

  「嗯!」袁譚點頭:「那就再給他劉備七日苟活,每日射箭信入城,七日後糧草一到,猛攻平原城!」

  「喏!」三人紛紛拱手示意,而後便退出中軍大帳。

  辛毗率百餘人隊伍出了大營,火速前往冀州催糧。

  而王修則是率騎兵前往平原城,於城下向城內射箭信。

  袁軍的信件很快被劉軍守城將士所得。

  信中略曰:環眼賊所言皆虛,凡投袁者,飽餐兩日,原職留用,至少一貫錢。

  若此信在昨日射入城中,恐怕會有很多士兵動搖。

  畢竟,留在城中真的吃不上飯了。

  若去袁軍大營,飽餐兩頓,原職留用不說,還有賞錢。

  很可能會出現一副畫面,士兵爭向逃出城去。

  留下一句:不是我們對主公不忠心,而是袁軍給的太多了。

  可如今,軍中糧草堆積如山。

  士兵們吃的黃玉一樣的米,用的還是上等細鹽。

  袁軍拋來的橄欖枝,更像是對劉軍的羞辱。

  「區區一貫錢就想讓我等背叛主公?」

  「哪個行伍之人,會因為一貫錢而賣主求榮啊?」

  「三司馬可是說了,糧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一群守城小兵拿著箭信,津津樂道。

  這時,一旁的路過老兵笑問道:「你等可知,為何城中有如此多的糧草?玉米和細鹽又是從何而來啊?」

  「五爺!」幾名新兵趕忙向老兵行禮。

  老兵名為王五,自涿縣跟隨劉備起兵,雖然只擔任屯長,但有一匹戰馬。

  且因為資歷老,年輕的小兵都喊他一聲五爺。

  先前在伙夫營,也是王五斥罵那些刺頭士兵,而後跑到中軍大帳向簡雍稟告。

  經此一事後,王五更被基層士兵所敬重。

  「五爺,您給說道說道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