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區副司令黃驊(大綱或草稿,將來可能會寫到的)3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開始邢仁甫還以為這件事是自己的機會,黃驊犧牲後,自己勢必會得到重要。可中央將派調查組的消息傳來後,他瞬間意識到鬧大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只要用心查,一定能查到自己的身上。

  於是邢仁甫想到了叛變,他煽動冀魯邊軍區的幹部們跟著自己自成一軍,可他忘了,部隊是黨的部隊,黨重用他,他才能當上司令員,如果他跟黨走到了對立面,那根本就沒幾個人會跟著他。

  最後他只能帶著寥寥數人以及宋魁玲逃到洛陽,投靠了國民黨中原戰區司令蔣鼎文,被任命為「挺進第一縱隊司令」、「津浦北段策反專員」等職。

  1944年蔣鼎文在豫中會戰被打得大敗,邢仁甫感覺這個新「東家」也不太靠譜,反正他已經沒了良心,投誰不是投,很快就又投向了日本人,成了可恥的漢奸。

  為了博得日寇的歡心,邢仁甫接連寫了《效忠天皇》、《剿共滅匪計劃》這樣的可恥材料,日寇一高興就賞他津南六縣「剿共」挺進總司令的職務。看起來他是威風了,只是這時已是1944年,當漢奸都比別人當得晚。

  一年後日寇投降,邢仁甫化名羅鎮再次轉投國民黨,成了軍統內的一員,他先後擔任過天津軍統站一級少校組長、保密局津南流動組組長、HEB省第三專署專員兼保安司令等職。

  解放戰爭的幾年,他的雙手沾滿了共產黨員的鮮血,殺得比同事們都多,因為他知道國民黨要是敗了,自己也覺得沒啥好下場,這就是叛徒的心理。

  只是現實與他所想正好相反,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羅鎮也就是邢仁甫被解放軍抓獲,很快他就被人指認出是殺害黃驊的幕後兇手!

  1950年9月7日,鹽山縣城東舉行了對邢仁甫的萬人公審,在一片唾罵聲中,一枚子彈結束了這個大叛徒的性命。

  黃驊烈士犧牲得很早,可關於他的故事並沒有結束,組織曾想要給予他的遺屬一些照顧,可一番尋找過後發現黃驊的妻子帶著出生不久的女兒「失蹤」了,不管怎麼努力都沒有消息。

  戰爭年代,很多信息保存不全,建國後中央也多次派人尋找,也一直沒有結果。1983年全國第二次黨史徵集會議召開,為紀念黃驊烈士而改名的城市黃驊縣(當時還是縣)也在積極籌備冀魯邊軍區歷史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通過治療收集整理,工作人員得知冀魯邊軍區很多老同志跟隨部隊南下,後來就留在了杭州,於是黃驊縣多次前往杭州尋訪,得知一個重要消息——顧蘭青後來改嫁給了軍區機要秘書劉良明。

  工作人員很興奮,幾經輾轉找到了劉良明,可當時顧蘭青已去世,劉良明也不願透露黃驊烈士之女的下落,次年劉良明老人病逝,線索又一次斷了。

  2007年,沒有放棄的工作人員通過政府找到了劉良明唯一的兒子,然後通過這條渠道見到了劉魯彬,這才得知了全貌。

  原來顧蘭青為了不引人注目,後來就改名為「王毅」,給女兒改名為「王魯濱」,「王」音近「黃」,「魯」取自山東簡稱,「濱」則為渤海之濱,她自己的「毅」也與憶音同,其實還是懷念著黃驊。

  後來改嫁給劉良明,就為女兒改了姓,但是顧蘭青為了不給組織增添麻煩,始終不願意說出真實身份,去世時還叮囑劉良明為自己保守秘密,劉良明也做到了。

  劉魯彬見已經找上門來,只好承認身份,此後又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哥哥黃書振,黃驊烈士的血脈,終於得以確認。從1943年黃驊烈士犧牲算起,已經過去了64年。

  無私的人,總想著別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