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反間計
「此信絕不可信!蔡瑁乃是我軍水師統帥,操持水軍多日,要是蔡瑁死了,我水軍無將可用!」
林旻畢竟現在是曹操的謀士了,雖以苦肉計來到曹魏陣營,但是不論他是不是真心實意為東吳謀取利益都是一個叛徒。
所以說龐統最後也不是去東吳,而是跟了劉備,因為他也沒什麼選擇了。
現在則不一樣,林旻跟著曹操這些日子,發現曹操還真把他當做是郭嘉來對待了,處在人生最得意階段的曹操頭腦還是很清醒的。
比如說蔡瑁這信他一開始就覺得是反間計,不過後面一系列的操作,也讓曹操不得不信了。
所以剛殺掉蔡瑁,曹操冷靜下來就後悔了,可是砍掉的頭顱也沒法接上了,赤壁之戰,很多的細節上來看曹操都是處置得當。
可惜的是沒有郭嘉之類的謀士商量,他最倚重的荀彧等謀士都在大本營搞著糧草和後援,郭嘉又剛過世不久。
所以說曹操以前那種商量的模式就沒了,而現在帶來的謀士都是一些應聲蟲。
想到的東西曹操都能夠想到,可是更深層次的一些東西他們都不敢說,或者說是不確定!
「你說得沒錯,這正是我之顧慮,可是蔣干言之鑿鑿,還有就是最近蔡瑁等將領似乎有不臣之心。」
曹操這話其實也有一定根據存在,蔡瑁本就是反覆小人,再加上蔡瑁的姐姐風韻猶存。
因此曹操還是有一些想法的,殺蔡瑁其實也有自己的私心存在,不過每次曹操為了女人大動干戈,都容易吃大虧,這需要人來勸誡幾句。
「主公,旻有一話不知當講否?」
「子文請說。」
「蔡瑁此人雖有不臣之心,可伐吳之戰迫在眉睫,正是用人之際,我看可讓張遼將軍牽制蔡瑁。」
「文遠?他善騎戰、攻防,水戰似不擅長。」
「不,張遼將軍可與蔡瑁互相合作取長補短,學習水戰之術。」
「如有文遠在,蔡瑁絕不敢亂來,這樣我就放心了。」曹操也不提斬殺蔡瑁之事了。
雖然下次蔣干再去東吳陣營的時候,又聽到不少周瑜跟將領之間的談話,也原封不動地告訴了曹操,不過現在曹操本就知道這是反間計。
只是想找個藉口滅掉蔡瑁取其姐姐暖床,現在看來林旻說得已經夠明白了,蔡瑁雖然人品不怎麼樣。
可是他水戰的能力還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有張遼的存在,蔡瑁再怎麼樣也不敢如何。
何況曹操也覺得敢是訓練水戰將領的時候了,只是不怎麼林旻怎麼知道張遼有水戰方面的天賦?
實際上張遼後期一直打得江東抬不起頭來,對於東吳軍隊張遼有天生的壓制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後期東吳的小孩聽到張遼的名號都會嚇哭的原因。
此刻關羽還沒有被東吳殘害,因此張遼對於東吳對戰的一個強大壓制能力還沒有激活。
不過此刻讓張遼跟著蔡瑁一起學習水戰之術,也是進一步讓張遼懂得如何水戰了,一個善於水戰的將領而且還是極為忠誠類型的是極為難得的,林旻的安排也深得曹操的心思。
林旻頗有點郭嘉的風采,這也是曹操喜歡跟他談話的原因,跟聰明人說話就是舒服。
不過也是因為林旻受到了曹操的重視,因此曹魏陣營裡面巴結他的也就不少了,而林旻的動靜也被周瑜的探子得知。
雖然周瑜也不指望林旻能幫他什麼,不過此刻林旻似乎真的效忠了曹操。
「人各有志!」周瑜明白謀士的想法,苦肉計也只是讓龐統和林旻投效到曹魏陣營,而後也讓黃蓋能夠在關鍵時候發揮作用。
其實對於周瑜來說,林旻是不是雙面間諜並沒有多大的意義,現在關鍵是讓諸葛亮給他們造出更多的軍械出來。
「子敬,你說孔明先生可以為我們造出來三十多萬的上好箭矢?」
「千真萬確,孔明已到帳外,大都督可召見詢問之。」
「快請孔明先生!」周瑜實際上並不嫉妒孔明,反而十分欣賞諸葛亮,如今曹魏在備戰,東吳也是如此,而急需的正是消耗品的箭矢!
水戰之中弓箭是常用的攻擊手段,因此這方面的需求還是很大的,特別是質量好,具有一定穿透性和平衡性的箭羽。
本身在江面上風向就不確定,箭的質量不穩定的話,別說射到人了,就連船都難以射中。
「拜見大都督。」
「孔明先生不必多禮,子敬說你能造出三十萬的箭?」
「大都督,我不是神仙,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造出這麼多的箭羽。」
「那么子敬剛才所言是聽錯了?」周瑜倒是很淡定,沒有氣急敗壞什麼的,身為大都督的周瑜肩負重任,又怎麼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煩擾。
林旻和龐統得到曹操的重用,周瑜也沒有多說什麼,何況連環計已成,這給了周瑜火攻提供了機會。
要是這些船隻沒有連成一片,又怎麼能夠一把火把曹操的船隊給燒成火海?所以說龐統和林旻投靠曹操已經達到了周瑜的目的性。
只要連環計已成,其他的倒是多餘的了,雖然蔣乾沒有中計,這也在預料之中,畢竟蔣干也不是庸才,如此明顯的反間計,曹操也不會中計的。
「大都督,箭矢我造不出,但是可以借。」
「跟誰?」
「曹操!」
「哈哈,妙計妙計!」
周瑜頓時理解了諸葛亮的計謀,目前兩軍對壘,劍拔弩張,如何去跟曹操借,周瑜瞬間就明白了,兩人都是聰明人,因此相視一笑。
反倒是老實人魯肅有些不解其意了,魯肅雖然也是聰明人,可是卻不擅長這些「陰謀詭計」,因此反應會慢一些。
另外一方面,諸葛亮開始籌備借箭事宜,算準了明日早上會有大霧籠罩河對岸,正是借箭的好時機。
「子敬可否跟我一起去曹操陣前?」
「我正要相陪!」
魯肅也很好奇,諸葛亮是怎麼曹操借箭的,只見諸葛亮帶了幾艘的戰船,上面的兵士也沒多少,但是船上卻是扎滿了稻草人。
「原來如此。」魯肅看到這裡算是明白了,諸葛亮是打算用稻草人跟曹操借箭,可是曹操陣前的人也不是傻子啊。
林旻畢竟現在是曹操的謀士了,雖以苦肉計來到曹魏陣營,但是不論他是不是真心實意為東吳謀取利益都是一個叛徒。
所以說龐統最後也不是去東吳,而是跟了劉備,因為他也沒什麼選擇了。
現在則不一樣,林旻跟著曹操這些日子,發現曹操還真把他當做是郭嘉來對待了,處在人生最得意階段的曹操頭腦還是很清醒的。
比如說蔡瑁這信他一開始就覺得是反間計,不過後面一系列的操作,也讓曹操不得不信了。
所以剛殺掉蔡瑁,曹操冷靜下來就後悔了,可是砍掉的頭顱也沒法接上了,赤壁之戰,很多的細節上來看曹操都是處置得當。
可惜的是沒有郭嘉之類的謀士商量,他最倚重的荀彧等謀士都在大本營搞著糧草和後援,郭嘉又剛過世不久。
所以說曹操以前那種商量的模式就沒了,而現在帶來的謀士都是一些應聲蟲。
想到的東西曹操都能夠想到,可是更深層次的一些東西他們都不敢說,或者說是不確定!
「你說得沒錯,這正是我之顧慮,可是蔣干言之鑿鑿,還有就是最近蔡瑁等將領似乎有不臣之心。」
曹操這話其實也有一定根據存在,蔡瑁本就是反覆小人,再加上蔡瑁的姐姐風韻猶存。
因此曹操還是有一些想法的,殺蔡瑁其實也有自己的私心存在,不過每次曹操為了女人大動干戈,都容易吃大虧,這需要人來勸誡幾句。
「主公,旻有一話不知當講否?」
「子文請說。」
「蔡瑁此人雖有不臣之心,可伐吳之戰迫在眉睫,正是用人之際,我看可讓張遼將軍牽制蔡瑁。」
「文遠?他善騎戰、攻防,水戰似不擅長。」
「不,張遼將軍可與蔡瑁互相合作取長補短,學習水戰之術。」
「如有文遠在,蔡瑁絕不敢亂來,這樣我就放心了。」曹操也不提斬殺蔡瑁之事了。
雖然下次蔣干再去東吳陣營的時候,又聽到不少周瑜跟將領之間的談話,也原封不動地告訴了曹操,不過現在曹操本就知道這是反間計。
只是想找個藉口滅掉蔡瑁取其姐姐暖床,現在看來林旻說得已經夠明白了,蔡瑁雖然人品不怎麼樣。
可是他水戰的能力還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有張遼的存在,蔡瑁再怎麼樣也不敢如何。
何況曹操也覺得敢是訓練水戰將領的時候了,只是不怎麼林旻怎麼知道張遼有水戰方面的天賦?
實際上張遼後期一直打得江東抬不起頭來,對於東吳軍隊張遼有天生的壓制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後期東吳的小孩聽到張遼的名號都會嚇哭的原因。
此刻關羽還沒有被東吳殘害,因此張遼對於東吳對戰的一個強大壓制能力還沒有激活。
不過此刻讓張遼跟著蔡瑁一起學習水戰之術,也是進一步讓張遼懂得如何水戰了,一個善於水戰的將領而且還是極為忠誠類型的是極為難得的,林旻的安排也深得曹操的心思。
林旻頗有點郭嘉的風采,這也是曹操喜歡跟他談話的原因,跟聰明人說話就是舒服。
不過也是因為林旻受到了曹操的重視,因此曹魏陣營裡面巴結他的也就不少了,而林旻的動靜也被周瑜的探子得知。
雖然周瑜也不指望林旻能幫他什麼,不過此刻林旻似乎真的效忠了曹操。
「人各有志!」周瑜明白謀士的想法,苦肉計也只是讓龐統和林旻投效到曹魏陣營,而後也讓黃蓋能夠在關鍵時候發揮作用。
其實對於周瑜來說,林旻是不是雙面間諜並沒有多大的意義,現在關鍵是讓諸葛亮給他們造出更多的軍械出來。
「子敬,你說孔明先生可以為我們造出來三十多萬的上好箭矢?」
「千真萬確,孔明已到帳外,大都督可召見詢問之。」
「快請孔明先生!」周瑜實際上並不嫉妒孔明,反而十分欣賞諸葛亮,如今曹魏在備戰,東吳也是如此,而急需的正是消耗品的箭矢!
水戰之中弓箭是常用的攻擊手段,因此這方面的需求還是很大的,特別是質量好,具有一定穿透性和平衡性的箭羽。
本身在江面上風向就不確定,箭的質量不穩定的話,別說射到人了,就連船都難以射中。
「拜見大都督。」
「孔明先生不必多禮,子敬說你能造出三十萬的箭?」
「大都督,我不是神仙,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造出這麼多的箭羽。」
「那么子敬剛才所言是聽錯了?」周瑜倒是很淡定,沒有氣急敗壞什麼的,身為大都督的周瑜肩負重任,又怎麼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煩擾。
林旻和龐統得到曹操的重用,周瑜也沒有多說什麼,何況連環計已成,這給了周瑜火攻提供了機會。
要是這些船隻沒有連成一片,又怎麼能夠一把火把曹操的船隊給燒成火海?所以說龐統和林旻投靠曹操已經達到了周瑜的目的性。
只要連環計已成,其他的倒是多餘的了,雖然蔣乾沒有中計,這也在預料之中,畢竟蔣干也不是庸才,如此明顯的反間計,曹操也不會中計的。
「大都督,箭矢我造不出,但是可以借。」
「跟誰?」
「曹操!」
「哈哈,妙計妙計!」
周瑜頓時理解了諸葛亮的計謀,目前兩軍對壘,劍拔弩張,如何去跟曹操借,周瑜瞬間就明白了,兩人都是聰明人,因此相視一笑。
反倒是老實人魯肅有些不解其意了,魯肅雖然也是聰明人,可是卻不擅長這些「陰謀詭計」,因此反應會慢一些。
另外一方面,諸葛亮開始籌備借箭事宜,算準了明日早上會有大霧籠罩河對岸,正是借箭的好時機。
「子敬可否跟我一起去曹操陣前?」
「我正要相陪!」
魯肅也很好奇,諸葛亮是怎麼曹操借箭的,只見諸葛亮帶了幾艘的戰船,上面的兵士也沒多少,但是船上卻是扎滿了稻草人。
「原來如此。」魯肅看到這裡算是明白了,諸葛亮是打算用稻草人跟曹操借箭,可是曹操陣前的人也不是傻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