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頂
盧林跟著古耀進來後趕緊見禮。
妙靜散人說道:「都坐下說吧,隨意一些就是。」
古耀搬來椅子讓盧林坐下,倒上茶也坐在一旁。
妙靜散人說道:「盧林,你很不錯,星冉說你已經八脈了,五大派的弟子都不如你,就是梁世也是比不得你了。」
古耀聞言很驚訝的看著盧林,他回峨眉之後突破六脈的,沒想到盧林更是突破了七脈,比梁世慢但是盧林可比梁世年輕了九歲啊。
盧林說道:「太師姑,盧林只是運氣好一些,這之後愈發是慢了,還比不得梁世兄的。」
妙靜散人說道:「道遠說你雖然從小跟著他學的心法,但他在你這年紀和你相差也是甚遠,說你修為遠勝常人,是得益於鑄造技藝提升,此後你或許會慢一些,這都是正常的,如今鑄造一道已再無人可以教你,後面就得靠你自己了,也是難為你了,你若藉此突破入極境,成為數百年來的第一個極境大匠師,以後三大鑄不僅是鑄造技藝再上層樓,武學也同樣。」
盧林說道:「太師姑,弟子也覺得可能是這樣,只是毫無頭緒。」
妙靜散人說道:「路都是人走出來的,這條路現在只能由你獨自摸索了,若是有什麼問題,直接來問我們就是。」
盧林恭恭敬敬說道:「多謝太師姑了,弟子明白。」
妙靜散人說道:「剛才姜家姑娘說及了你們一些去南洋之事,那海盜和避風塘有聯繫,那就是和三尺溪有聯繫,盧林,你前後都遇見了,再細細說說。」
盧林聽得妙靜散人問及,就說了起來,從兩年前偶然遇見海盜來劫掠說起,當時這海盜頭子關於自身之事隻字不提,他當時真沒有多想什麼,也沒打算去管,這次因為盧十九娘同去,意外想起一些事情,就有了這些收穫。
妙靜散人聽完盧林說的之後,細思了一會,感嘆道:「這些人還真是了不得啊,圖謀這麼大,不止是在伊州和西胡人有勾連,東胡也同樣有,如今是安南也有,或許南洋也有,南疆如今著實不太平啊。」
聽得妙靜散人這麼說,盧林想著當初海盜頭子說是因為紅毛人的緣故,從蘇祿國、滿剌加國、須文達那國來這邊劫掠,半年多卻是沒有什麼收穫,來劫武南的船卻遇上他和雅師姐、蘇師姐在船上,似乎是點背,運氣不好。
盧林再細想,這海盜頭子當初還是說謊了,避風塘之事是在辛未年,當時問及那黃少寨主,說及是要退到西南來的,那會還不知道避風塘和三尺溪的關係,如今知曉多了一些,那高塘主之前去安南支援鄭氏在安南掌權,就想著圖謀邕州,失敗是失敗了,不還是來劫鏢一次了,不可能沒有後手安排的,多半安南還有聯繫之人。
當時避風塘的人因為高塘主被姜星冉一劍殺了,隨後姜星冉也身受重傷,被兩個高手追殺到憑祥峒山里去了,後來都死了,在狹谷,避風塘的高手也都死了,估計真正知情的人都沒有了,一些知曉一些皮毛的應該不知道海盜之事;然後那海盜頭子聯繫不上人了,這才過來這邊找人聯繫的,絕不是因為紅毛人的緣故。
避風塘徹底覆滅是辛未年九月的事了,或許之前避風塘和海盜頭子聯繫過,然後次年海盜頭子聯繫不上了,就因此來了這邊,在這邊停留了半年,並沒有去劫掠,等到前年癸酉年初,這海盜頭子應該是察覺或是打聽到了一些情況,覺得不對,想劫掠一番再離去,就遇見了盧林。
從海盜巢穴的位置,以及後來海盜私藏金銀之地看,還有盧一娘她們這些女子的出身來歷,這海盜頭子在南洋劫掠了十餘年;去年在道門聽得古羽真人分析說過,妙靜散人又這樣感嘆,怕是三尺溪他們這股勢力真如願起事,榆關被破,安南再來犯邊,峨眉被牽扯住了,當真是天下大亂。
七姑姑說答應了妙靜散人,留在嘉定;去年釋門之事,天下震驚,不止是峨眉清楚南疆不太平,朝廷和其餘四派也都清楚,關於今冬西胡很可能爆發大白毛災,牽一髮而動全身;朝廷和五大派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應該都做好了各種安排應對了。
古耀這時說道:「太師姑,盧師弟剛才去見過師父了,盧師弟想買下合浦外海的小島作為海運中轉之處,然後貨物運到合浦,再運往西南來……」古耀把剛才盧林說的說了一遍。
盧林聽了也看得出古耀確實是很想去合浦了,言辭之中的意思很明顯。
妙靜散人聽完後想了想,說道:「耀兒,你雖是不錯,牽頭去暫時還差了一些,若是遇見星冉說的那什麼巴霍老叟之類的強人,怕是不行......先帶盧林和星冉去吃飯,去喊你師父一起邊吃邊說。」
古耀說道:「太師姑,剛才師父已經吩咐了,弟子已經安排好了。」
妙靜散人說道:「那走吧。」
古耀趕緊起身,在前面帶路,到得峨眉宴客所在,雅間內沈掌門和鍾惠仁已經在了,還有兩個六十餘歲的老者和姚遠、白行樂在。
見到妙靜散人來了,都紛紛起身見禮,沈掌門應該沒想到妙靜散人也來,站起後趕緊讓出上首的位置說道:「師姑,沒想到你也來了,請坐!」
這雅間是十二人的座位的,總共是十一人,坐下也是寬敞得很,另外兩個盧林不認識的老者是峨眉的大長老和二長老;菜餚很快就上齊了,妙靜散人客套了幾句後,就開席了,眾人都紛紛輪流向妙靜散人敬酒。
約莫過得兩刻鐘後,妙靜散人說道:「南秋,盧林說及的合浦那邊的事情,耀兒他們過去還是不夠,到時候還得惠仁去真臘那邊坐鎮。」
沈掌門、鍾惠仁、大長老、兒長老聽得妙靜散人這話,都有些吃驚,剛才他們四人都商議了一下盧林說及的事情,沒想到妙靜散人更為重視,四人對視了一眼,然後沈掌門說道:「師姑為何如此重視?還需惠仁去坐鎮。」
妙靜散人說道:「這五六十年來,冬烏衰落後就沒有什麼來往,也沒什麼人了解那邊的情況,也就去年朝廷去征繳了一回,之前南掌那邊有一統之勢,我們的猜測恐怕有些錯了,盧林和星冉他們從南洋回來遇見了一些事情,剛才和我說了說,其中的南洋海盜還牽扯到避風塘了。
如今我們也都知道避風塘其實就是三尺溪這股勢力的,他們圖謀如此之深遠,南掌一統不會是那麼簡單了,惠仁過去坐鎮,先走通陸真臘再說,後面還要走到南掌那邊去,這樣繞了一圈又回到西南了,到時候恐怕還要安排人手過去才行,若有什麼眉目發現,朝廷和其餘四派那邊,南秋你再去通稟一下。」
沈掌門他們聞言頓時一驚,馬上詢問起來了,盧林和姜星冉又再說了一遍;沈掌門他們聽後也是明了妙靜散人如此重視的原因,鍾惠仁是從西關回來的,如今西胡有白毛災爆發引起西胡人南侵,自然是毫不猶豫的說去那邊坐鎮。
這事峨眉不敢輕視,需要好生商議,隨即沈掌門問及盧林和姜星冉會在峨眉停留三日,還想多挽留幾天,盧林卻是要趕回臨江坊,就由古耀這兩日先陪著盧林和姜星冉,第三日盧林和姜星冉離開之前再來一起商議。
晚筵結束之後,古耀帶著盧林和姜星冉去歇息,黃雲英有住處,就住在妙靜散人旁邊,今日是段南離和謝玉屏來帶著她去坊市看看。這兩天盧林和姜星冉都是分開來住的,在七姑姑那裡可沒敢住一起,如今在峨眉也是一樣。
次日一早,古耀早早過來找盧林了,帶著盧林去吃早飯,姜星冉那邊黃雲英和段南離過去了;吃過早飯,黃雲英本想帶著盧林、姜星冉在峨眉山上轉轉看看,古耀卻說想和盧林先商議事情,明日一早再去金頂看看雲海日出,於是黃雲英只好先回妙靜散人那邊去了。
古耀也沒喊多人過來商議,就是姚遠、白行樂、卓邯、常彥爍、段平、劉公弘、謝玉屏他們幾人和段南離八人。
這一說就說了一天,中午黃雲英過來一起吃飯就沒有走了;上午說的都是合浦之事,龍城那邊青龍幫、烈火堂還有周掌柜的情況盧林都說了,若是峨眉這邊過去,就直接去合浦鏢局找人,昭通白氏也會過去,估計也就比峨眉早幾天到合浦;下午盧林就說及了南洋的經歷,眾人聽了都是起了去一趟見識一下的想法,連黃雲英也想去看看。
吃過晚飯後,黃雲英就說帶著盧林和姜星冉連夜登山去金頂,不然明天趕不及,古耀他們明日要去向沈掌門、鍾惠仁商議。
戌時過半開始步行登山,舉著火把走了一個時辰左右,到得金頂,此時金頂烏漆嘛黑的一片,只有幾間殿堂樓閣還有微弱的燈光隱隱約約;黃雲英來過幾次了,此處有妙靜散人的庵堂;盧林和姜星冉還記得那日沈筠從兵部出來後,到將作監匠房,說及不能和裴易在一起就打算去找妙靜散人,到金頂庵里出家來著。
山上不止是那幾間隱隱透光的殿堂樓閣,還有峨眉弟子居住的屋舍,此時都早歇息了,四周黑乎乎的一片,沒來過還真不知道,黃雲英熟門熟路的帶著姜星冉去住一起了,盧林獨自住一屋。
七月三十日一早,寅時過半,天還未亮,黃雲英就來敲門,說是去看雲海日出,三人舉著火把來到峰頂一處平闊岩石處坐下靜候日出。
黃雲英說此處叫做攝身崖,此時正是破曉之前,四周漆黑一片,盧林卻似乎忽見一光如螢,還以為眼花了,姜星冉也說看見了,黃雲英笑道:「這就是金頂神跡聖燈,上次來我也看見過了,只是當時是月半之時,沒今日這般亮眼,一會兒之後會越來越多。」
盧林看向漆黑空濛之中,隨即又有數點燈如螢在跳躍,漸漸越來越多,在黑暗的山谷飄忽不定;從最初隱隱有一二點,如星飛在岩壑上下間,後來是為數十,又有數百,往來飄忽,移時而散,竟不知何物?
黃雲英還好,見識過,盧林和姜星冉卻是覺得頗是神奇,還很神秘,問及黃雲英,都說存在有無數年了,沒有人明白是何故,有釋門好事者說這飄忽出現黑暗之中的聖燈是【萬盞明燈朝普賢】。
對於這種說法盧林也認為是好事者誇大其詞,他去過九華山小廟兩次,第一次是誤打誤撞,心法同源的緣故,阿耨大師是有數極境高人,隱居九華山中,不顯於世,只為守護菩薩道場,小廟簡陋清貧,還不是一般的清貧,就是釋門中也沒幾個可枯守乞叉底櫱婆,也就是地藏菩薩道場,無論是阿耨大師,還是弟子多羅可沒有這般說道。
過得一會之後,東方的天空,上下漆黑一色之間,突然開出一線,縷縷紅霞光射而出,旁邊的雲彩頓時如同染上金黃之色,金黃雲彩出現,漆黑空曠的空濛頓時顯現出紫藍色的天幕,再幾息之後吐出一點金紅色之光的旭日頂端,一點一點緩緩升起。
此時盧林聽見驚呼之聲,轉頭看去,見到四周多了不少人,有峨眉弟子,也有江湖人士,還有一些尋常普通遊人和一些士子,這些人或是披著絮衣或是擁毳衣,一個個眼睛瞪得老大,張著嘴看著眼前的景色。峨眉弟子應該是照看眾人防備意外之事發生。
旭日逐一點一點的圓潤了起來,然後又是半圓,色成桔紅、金紅;再過得一會,一抹稍瞬即逝的紅光閃過,一輪通紅圓的旭日高掛在天邊。
此刻朝霞滿天,萬道金光射向四周,只見東面千山萬壑歷歷在目,江河似白練環繞,匯合於隱約可見的嘉定城。順著往南面看去,有山從右平分,為整個峨眉山之中,那山是二峨山;再遠一些,就是此山之季,三峨山,最初的三峨三山鼎列,如相揖讓。環山之水,皆如龍如虬、如帶如襟,旋繞目前,不可勝數。
西北方,層嶂崒嵂,直插天表;稍南之山,方峙如屏風,獨超群岫,再往西,一派萬里,如鋪雲,如傅粉,如堆綿,環於天之西極者,是大雪山是也;山以高而積雪,雪以積而增高,銀妝素裹的大雪山,起伏綿延,聳立於眾山之上,在旭日映照下,如同巍峨的金山一般。
再過得一會,有白雲竟然從山中冉冉升起,頃刻之後,茫蒼的雲海,雪白如絮,散滿在山間,無邊無涯,有白雲飄來,四周朦朧了起來,盧林站在那裡,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受;山風吹起,雲海隨風四散而開,山峰顯露出來,猶如海中的島礁一般了,雲海再匯聚一起,如同潮汐掩映了島礁一般。風起雲散,風止白雲頃刻間鋪滿,萬壑皆平。
雲海時開時合,氣象萬千,盧林感嘆風起雲湧不過如,雲海在風吹來之時流動極快,有時翻滾洶湧如浪濤,有時飄逸舒展,似大海揚波,盧林還看見雲海忽然激起如雲柱,騰空而起,又緩緩散落下來,化做細絲般的雲線融入雲海之中。
見到這樣的景致,人人都是在驚嘆這幻變的雲海,盧林再仔細看看身周攝身崖,他們三人就站在這岩崖邊,竟然望不到底,只見怪石嶙峋,突兀屹立,令人膽寒,再往下,雲霧封鎖,什麼都看不見;黃雲英說攝身崖這裡歷來有捨身之人,但是崖底兇險,人跡罕至,沒有人去探究過。
盧林他們還拿出千里鏡出來看了看,引得周圍的人見了覺得很奇怪,卻沒有上前來問,三人都是衣衫單薄,不是平常之人;黃雲英早就用千里鏡看過了,黃雲峰早就寄送給她一枝了。
看過這金頂日出之後,黃雲英帶著盧林和姜星冉去吃早飯,此處的峨眉弟子都認識黃雲英,沒有人來詢問什麼,一般人可沒有這單獨的吃飯之處,在旁邊有個小廟宇和小齋堂,供應飯食,都是齋飯之類的,此時是盛夏未盡,是看這金頂日出的好時候,慕名前來觀賞的人不少,能夠攀登上來的,也都是有恆心毅力之人。
待得重陽之後,峨眉派就會封山了,不再允許尋常百姓、文人士子再登山了,山頂秋末是積雪皚皚的寒冬之日了,從峨眉派再來山頂的山路滑溜得很,不會武功者強行前來容易失足出事,在這山道跌落下去那是九死一生。
在吃早飯之時,盧林還看見幾個矍鑠的老者略微和黃雲英寒暄了幾句,那些峨眉弟子見到這些老者都很尊敬,這應該是妙靜散人的同輩師兄弟了,原來隱居在此;這些老者應該不是八脈頂尖高手,也至少有六脈、七脈了,盧林暗自感嘆五大派的底蘊還真不能低估了。
吃過早飯之後,黃雲英帶著盧林和姜星冉在金頂附近走走看看,昨日半夜到的,漆黑一片,火把照著也是影影倬倬的,什麼也看不見,此刻看去,四周鬱鬱蔥蔥,兩天來盧林還沒有和黃雲英好好說話,這才邊走邊說閒談了起來。
盧林說道:「雲英,你跟著五姑姑學醫道,你這般以身試藥是我曾經告訴過你的,可沒想你竟然還會去試這種混合的劇毒之毒的解藥,你若因此身死,那我真是萬死不辭了,要我如何是好,如何去面對雲峰,去面對大掌柜,去面對大姑姑、五姑姑她們?」
黃雲英卻是展顏笑道:「盧林哥哥,不是你和星冉姐姐、蘇師兄、蘇師姐尋到了解藥麼。」
盧林看著笑顏如花的黃雲英,黃雲英已經是個秀麗淡雅的大姑娘了,再有幾個月就十八歲了,再也不是以前的那個小丫頭了,還很有主見,不能像以前那樣去說了,一時無語。
姜星冉說道:「雲英,你以後切莫如此了,你得了五姑姑真傳,一身醫術更有大用的。」
黃雲英說道:「盧林哥哥、星冉姐姐…星冉嫂嫂,雲英還沒謝過你們的救命之恩。」說著就要施禮。
盧林連忙扶住黃雲英說道:「雲英,你和雲峰都是我的好弟弟好妹妹,我做這些都是應該的。」
姜星冉說道:「雲英,你研製的藥還救過我的命,就不要謝什麼了。」
黃雲英聞言神色略有些暗淡,隨即又說道:「盧林哥哥,當初我跟著三師伯來拜師,師父給我用了七裂黃,那時我什麼也不會,師父為了幫我,不惜耗損了十年功力;那些時日我見師父身心憔悴得很,這些年從未見過師父如此,就想著怎麼幫師父,沒去想別的。」
盧林聞言驚了一下,連忙問道:「雲英,還有這事,我怎麼不知道?當初我也泡過了七裂黃,也沒有這樣啊。」
黃雲英說道:「盧林哥哥,你是跟著三師伯從小修習了心法,有些底子,我是一點都不會,所以才讓師父耗損內力了,好在三師伯在,師父也沒什麼了,但是此恩雲英記得,雲英有今天也是師父傾力盡心栽培出來的,師父有事,弟子也當傾力盡心。」
盧林聞言說道:「雲英,你這次是運氣好,下次就不一定了,以後可不要這樣了,你的事情,雲峰和大掌柜那邊,我都一直都沒敢去說,就怕他們更擔心。」
黃雲英說道:「多謝盧林哥哥、星冉嫂嫂了,這次我去送哥哥,回了臨江坊,見到了大掌柜和哥哥,他們就沒有問及過我這事,原來他們是不知道啊。」
盧林說道:「雲英,我這次回臨江坊就會和星冉成親,本來是想從峨眉回去的時候,去神龍溪谷告訴你的,沒想到你來峨眉了,就是不知道雲峰能不能趕回來。」
黃雲英說道:「星冉嫂嫂前天就告訴我了,我此來答應師父了,跟著妙靜前輩習武,等突破奇經十二脈再回去學金針刺穴之術和易容術。」
盧林知道黃雲英前年修煉奇經十二脈後學過了銀針刺穴了,易容術的要求是很高,沒想到醫治趙海鵬的金針刺穴也需要突破奇經十二脈,於是問道:「雲英,你如今奇經幾脈了?」
黃雲英說道:「中毒之前是四脈,如今已經十脈了。」
姜星冉聞言驚訝道:「雲英,你中毒昏迷了半年,這恢復不過八九個月,修煉還如此之快。」
黃雲英說道:「師父說是你們採得的百年雪蓮花有這功效,我是因禍得福。」
盧林笑道:「雲英,這是好事,所以你還製藥給雲峰了啊,等我回去看看雲峰如何了。」
黃雲英說道:「嗯,哥哥是想給范先生求藥的,我就找師父從剩下的百年雪蓮花取了一些,給哥哥也製作了一份,哥哥如今也有三脈了。」
盧林看了眼黃雲英,心中嘆息了一聲,黃雲峰奇經三脈了,說來也不算慢,但估計還是很鬱悶,比不得黃雲英了,黃雲峰這個當哥哥的肯定是不甘心啊。
姜星冉說道:「雲英,下次什麼洛城之比、神都之比,你肯定能夠是能夠前幾了。」黃雲英還正好能夠趕上下次的。
黃雲英說道:「那還是比不得星冉嫂嫂的。」
姜星冉笑道:「我在你這年紀還沒你這修為,也是小林子鑄劍適合了【天師劍法】,不然我對上古師兄那一場肯定是不敵的。」
盧林問道:「雲英,你去了龍城怎麼就給那幾個孩子取名字了?」
黃雲英說道:「我去了臨江坊聽得你救下的那些女子的名字,就去問過九師叔了,到龍城剛好遇見有個孩子病了,我醫治好了,那孩子對我親近得很,只有小名,還沒有大名,我就取了,怎麼了?盧林哥哥你不喜歡麼?」
盧林笑道:「怎麼會呢,就是問問,我又沒在書院認真學過多少,你跟著大姑姑學得比我有才多了。」
三人就這樣在金頂附近邊走邊說了一個多時辰,黃雲英還想盧林和姜星冉在峨眉多住幾日,盧林說要趕回去給鳳兒和皓兒過生日,還要去七姑姑那裡,和雅師姐、泰師兄商議一下,得留出兩三天應付變故的時間。
說起鳳兒和皓兒,黃雲英說她四月回臨江坊的時候,這鳳兒和皓兒已經忘記了她和盼盼了,好在如今大了幾歲,更懂事了一些,也不怎麼往事了,還記得盧林哥哥來著,這次又記住黃雲英,至於盼盼,估計得盼盼再見到他們的時候再說了。
午時差兩刻鐘左右,黃雲英說再去金頂看看有沒有佛光。盧林不知道什麼是佛光,黃雲英說她來四次了,只看見了一次,這個看運氣了。
回到金頂,已經巳時將盡,此刻人更多,攝身崖的位置早就沒了,三人尋了個高處去看,只見一輪紅日臨雲之上,白雲之中,閃現出一輪七色彩光,中間是一圈碧色,外一層是淺紅色,後面又一層綠色,又一層白色,又一層紫紅色,又一層黃色,又一層大紅色,由內至外共有七層;此刻在金頂的觀賞之人的人影,俱在中一圈碧色之中,左右前後皆是如此。
這景致比那聖燈、日出、雲海更為神奇,黃雲英說這就是峨眉金頂的佛光,還說盧林和姜星冉運氣很好,頭一回來就看到了這等景觀,她還是第三次來才看見,由已時末至未時初都不散;待到未時末後逐漸稍淡,如虹霓之色,漸沒入白雲之中。
三人一直看到佛光散盡之後,這才去吃了午飯下山。
妙靜散人說道:「都坐下說吧,隨意一些就是。」
古耀搬來椅子讓盧林坐下,倒上茶也坐在一旁。
妙靜散人說道:「盧林,你很不錯,星冉說你已經八脈了,五大派的弟子都不如你,就是梁世也是比不得你了。」
古耀聞言很驚訝的看著盧林,他回峨眉之後突破六脈的,沒想到盧林更是突破了七脈,比梁世慢但是盧林可比梁世年輕了九歲啊。
盧林說道:「太師姑,盧林只是運氣好一些,這之後愈發是慢了,還比不得梁世兄的。」
妙靜散人說道:「道遠說你雖然從小跟著他學的心法,但他在你這年紀和你相差也是甚遠,說你修為遠勝常人,是得益於鑄造技藝提升,此後你或許會慢一些,這都是正常的,如今鑄造一道已再無人可以教你,後面就得靠你自己了,也是難為你了,你若藉此突破入極境,成為數百年來的第一個極境大匠師,以後三大鑄不僅是鑄造技藝再上層樓,武學也同樣。」
盧林說道:「太師姑,弟子也覺得可能是這樣,只是毫無頭緒。」
妙靜散人說道:「路都是人走出來的,這條路現在只能由你獨自摸索了,若是有什麼問題,直接來問我們就是。」
盧林恭恭敬敬說道:「多謝太師姑了,弟子明白。」
妙靜散人說道:「剛才姜家姑娘說及了你們一些去南洋之事,那海盜和避風塘有聯繫,那就是和三尺溪有聯繫,盧林,你前後都遇見了,再細細說說。」
盧林聽得妙靜散人問及,就說了起來,從兩年前偶然遇見海盜來劫掠說起,當時這海盜頭子關於自身之事隻字不提,他當時真沒有多想什麼,也沒打算去管,這次因為盧十九娘同去,意外想起一些事情,就有了這些收穫。
妙靜散人聽完盧林說的之後,細思了一會,感嘆道:「這些人還真是了不得啊,圖謀這麼大,不止是在伊州和西胡人有勾連,東胡也同樣有,如今是安南也有,或許南洋也有,南疆如今著實不太平啊。」
聽得妙靜散人這麼說,盧林想著當初海盜頭子說是因為紅毛人的緣故,從蘇祿國、滿剌加國、須文達那國來這邊劫掠,半年多卻是沒有什麼收穫,來劫武南的船卻遇上他和雅師姐、蘇師姐在船上,似乎是點背,運氣不好。
盧林再細想,這海盜頭子當初還是說謊了,避風塘之事是在辛未年,當時問及那黃少寨主,說及是要退到西南來的,那會還不知道避風塘和三尺溪的關係,如今知曉多了一些,那高塘主之前去安南支援鄭氏在安南掌權,就想著圖謀邕州,失敗是失敗了,不還是來劫鏢一次了,不可能沒有後手安排的,多半安南還有聯繫之人。
當時避風塘的人因為高塘主被姜星冉一劍殺了,隨後姜星冉也身受重傷,被兩個高手追殺到憑祥峒山里去了,後來都死了,在狹谷,避風塘的高手也都死了,估計真正知情的人都沒有了,一些知曉一些皮毛的應該不知道海盜之事;然後那海盜頭子聯繫不上人了,這才過來這邊找人聯繫的,絕不是因為紅毛人的緣故。
避風塘徹底覆滅是辛未年九月的事了,或許之前避風塘和海盜頭子聯繫過,然後次年海盜頭子聯繫不上了,就因此來了這邊,在這邊停留了半年,並沒有去劫掠,等到前年癸酉年初,這海盜頭子應該是察覺或是打聽到了一些情況,覺得不對,想劫掠一番再離去,就遇見了盧林。
從海盜巢穴的位置,以及後來海盜私藏金銀之地看,還有盧一娘她們這些女子的出身來歷,這海盜頭子在南洋劫掠了十餘年;去年在道門聽得古羽真人分析說過,妙靜散人又這樣感嘆,怕是三尺溪他們這股勢力真如願起事,榆關被破,安南再來犯邊,峨眉被牽扯住了,當真是天下大亂。
七姑姑說答應了妙靜散人,留在嘉定;去年釋門之事,天下震驚,不止是峨眉清楚南疆不太平,朝廷和其餘四派也都清楚,關於今冬西胡很可能爆發大白毛災,牽一髮而動全身;朝廷和五大派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應該都做好了各種安排應對了。
古耀這時說道:「太師姑,盧師弟剛才去見過師父了,盧師弟想買下合浦外海的小島作為海運中轉之處,然後貨物運到合浦,再運往西南來……」古耀把剛才盧林說的說了一遍。
盧林聽了也看得出古耀確實是很想去合浦了,言辭之中的意思很明顯。
妙靜散人聽完後想了想,說道:「耀兒,你雖是不錯,牽頭去暫時還差了一些,若是遇見星冉說的那什麼巴霍老叟之類的強人,怕是不行......先帶盧林和星冉去吃飯,去喊你師父一起邊吃邊說。」
古耀說道:「太師姑,剛才師父已經吩咐了,弟子已經安排好了。」
妙靜散人說道:「那走吧。」
古耀趕緊起身,在前面帶路,到得峨眉宴客所在,雅間內沈掌門和鍾惠仁已經在了,還有兩個六十餘歲的老者和姚遠、白行樂在。
見到妙靜散人來了,都紛紛起身見禮,沈掌門應該沒想到妙靜散人也來,站起後趕緊讓出上首的位置說道:「師姑,沒想到你也來了,請坐!」
這雅間是十二人的座位的,總共是十一人,坐下也是寬敞得很,另外兩個盧林不認識的老者是峨眉的大長老和二長老;菜餚很快就上齊了,妙靜散人客套了幾句後,就開席了,眾人都紛紛輪流向妙靜散人敬酒。
約莫過得兩刻鐘後,妙靜散人說道:「南秋,盧林說及的合浦那邊的事情,耀兒他們過去還是不夠,到時候還得惠仁去真臘那邊坐鎮。」
沈掌門、鍾惠仁、大長老、兒長老聽得妙靜散人這話,都有些吃驚,剛才他們四人都商議了一下盧林說及的事情,沒想到妙靜散人更為重視,四人對視了一眼,然後沈掌門說道:「師姑為何如此重視?還需惠仁去坐鎮。」
妙靜散人說道:「這五六十年來,冬烏衰落後就沒有什麼來往,也沒什麼人了解那邊的情況,也就去年朝廷去征繳了一回,之前南掌那邊有一統之勢,我們的猜測恐怕有些錯了,盧林和星冉他們從南洋回來遇見了一些事情,剛才和我說了說,其中的南洋海盜還牽扯到避風塘了。
如今我們也都知道避風塘其實就是三尺溪這股勢力的,他們圖謀如此之深遠,南掌一統不會是那麼簡單了,惠仁過去坐鎮,先走通陸真臘再說,後面還要走到南掌那邊去,這樣繞了一圈又回到西南了,到時候恐怕還要安排人手過去才行,若有什麼眉目發現,朝廷和其餘四派那邊,南秋你再去通稟一下。」
沈掌門他們聞言頓時一驚,馬上詢問起來了,盧林和姜星冉又再說了一遍;沈掌門他們聽後也是明了妙靜散人如此重視的原因,鍾惠仁是從西關回來的,如今西胡有白毛災爆發引起西胡人南侵,自然是毫不猶豫的說去那邊坐鎮。
這事峨眉不敢輕視,需要好生商議,隨即沈掌門問及盧林和姜星冉會在峨眉停留三日,還想多挽留幾天,盧林卻是要趕回臨江坊,就由古耀這兩日先陪著盧林和姜星冉,第三日盧林和姜星冉離開之前再來一起商議。
晚筵結束之後,古耀帶著盧林和姜星冉去歇息,黃雲英有住處,就住在妙靜散人旁邊,今日是段南離和謝玉屏來帶著她去坊市看看。這兩天盧林和姜星冉都是分開來住的,在七姑姑那裡可沒敢住一起,如今在峨眉也是一樣。
次日一早,古耀早早過來找盧林了,帶著盧林去吃早飯,姜星冉那邊黃雲英和段南離過去了;吃過早飯,黃雲英本想帶著盧林、姜星冉在峨眉山上轉轉看看,古耀卻說想和盧林先商議事情,明日一早再去金頂看看雲海日出,於是黃雲英只好先回妙靜散人那邊去了。
古耀也沒喊多人過來商議,就是姚遠、白行樂、卓邯、常彥爍、段平、劉公弘、謝玉屏他們幾人和段南離八人。
這一說就說了一天,中午黃雲英過來一起吃飯就沒有走了;上午說的都是合浦之事,龍城那邊青龍幫、烈火堂還有周掌柜的情況盧林都說了,若是峨眉這邊過去,就直接去合浦鏢局找人,昭通白氏也會過去,估計也就比峨眉早幾天到合浦;下午盧林就說及了南洋的經歷,眾人聽了都是起了去一趟見識一下的想法,連黃雲英也想去看看。
吃過晚飯後,黃雲英就說帶著盧林和姜星冉連夜登山去金頂,不然明天趕不及,古耀他們明日要去向沈掌門、鍾惠仁商議。
戌時過半開始步行登山,舉著火把走了一個時辰左右,到得金頂,此時金頂烏漆嘛黑的一片,只有幾間殿堂樓閣還有微弱的燈光隱隱約約;黃雲英來過幾次了,此處有妙靜散人的庵堂;盧林和姜星冉還記得那日沈筠從兵部出來後,到將作監匠房,說及不能和裴易在一起就打算去找妙靜散人,到金頂庵里出家來著。
山上不止是那幾間隱隱透光的殿堂樓閣,還有峨眉弟子居住的屋舍,此時都早歇息了,四周黑乎乎的一片,沒來過還真不知道,黃雲英熟門熟路的帶著姜星冉去住一起了,盧林獨自住一屋。
七月三十日一早,寅時過半,天還未亮,黃雲英就來敲門,說是去看雲海日出,三人舉著火把來到峰頂一處平闊岩石處坐下靜候日出。
黃雲英說此處叫做攝身崖,此時正是破曉之前,四周漆黑一片,盧林卻似乎忽見一光如螢,還以為眼花了,姜星冉也說看見了,黃雲英笑道:「這就是金頂神跡聖燈,上次來我也看見過了,只是當時是月半之時,沒今日這般亮眼,一會兒之後會越來越多。」
盧林看向漆黑空濛之中,隨即又有數點燈如螢在跳躍,漸漸越來越多,在黑暗的山谷飄忽不定;從最初隱隱有一二點,如星飛在岩壑上下間,後來是為數十,又有數百,往來飄忽,移時而散,竟不知何物?
黃雲英還好,見識過,盧林和姜星冉卻是覺得頗是神奇,還很神秘,問及黃雲英,都說存在有無數年了,沒有人明白是何故,有釋門好事者說這飄忽出現黑暗之中的聖燈是【萬盞明燈朝普賢】。
對於這種說法盧林也認為是好事者誇大其詞,他去過九華山小廟兩次,第一次是誤打誤撞,心法同源的緣故,阿耨大師是有數極境高人,隱居九華山中,不顯於世,只為守護菩薩道場,小廟簡陋清貧,還不是一般的清貧,就是釋門中也沒幾個可枯守乞叉底櫱婆,也就是地藏菩薩道場,無論是阿耨大師,還是弟子多羅可沒有這般說道。
過得一會之後,東方的天空,上下漆黑一色之間,突然開出一線,縷縷紅霞光射而出,旁邊的雲彩頓時如同染上金黃之色,金黃雲彩出現,漆黑空曠的空濛頓時顯現出紫藍色的天幕,再幾息之後吐出一點金紅色之光的旭日頂端,一點一點緩緩升起。
此時盧林聽見驚呼之聲,轉頭看去,見到四周多了不少人,有峨眉弟子,也有江湖人士,還有一些尋常普通遊人和一些士子,這些人或是披著絮衣或是擁毳衣,一個個眼睛瞪得老大,張著嘴看著眼前的景色。峨眉弟子應該是照看眾人防備意外之事發生。
旭日逐一點一點的圓潤了起來,然後又是半圓,色成桔紅、金紅;再過得一會,一抹稍瞬即逝的紅光閃過,一輪通紅圓的旭日高掛在天邊。
此刻朝霞滿天,萬道金光射向四周,只見東面千山萬壑歷歷在目,江河似白練環繞,匯合於隱約可見的嘉定城。順著往南面看去,有山從右平分,為整個峨眉山之中,那山是二峨山;再遠一些,就是此山之季,三峨山,最初的三峨三山鼎列,如相揖讓。環山之水,皆如龍如虬、如帶如襟,旋繞目前,不可勝數。
西北方,層嶂崒嵂,直插天表;稍南之山,方峙如屏風,獨超群岫,再往西,一派萬里,如鋪雲,如傅粉,如堆綿,環於天之西極者,是大雪山是也;山以高而積雪,雪以積而增高,銀妝素裹的大雪山,起伏綿延,聳立於眾山之上,在旭日映照下,如同巍峨的金山一般。
再過得一會,有白雲竟然從山中冉冉升起,頃刻之後,茫蒼的雲海,雪白如絮,散滿在山間,無邊無涯,有白雲飄來,四周朦朧了起來,盧林站在那裡,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受;山風吹起,雲海隨風四散而開,山峰顯露出來,猶如海中的島礁一般了,雲海再匯聚一起,如同潮汐掩映了島礁一般。風起雲散,風止白雲頃刻間鋪滿,萬壑皆平。
雲海時開時合,氣象萬千,盧林感嘆風起雲湧不過如,雲海在風吹來之時流動極快,有時翻滾洶湧如浪濤,有時飄逸舒展,似大海揚波,盧林還看見雲海忽然激起如雲柱,騰空而起,又緩緩散落下來,化做細絲般的雲線融入雲海之中。
見到這樣的景致,人人都是在驚嘆這幻變的雲海,盧林再仔細看看身周攝身崖,他們三人就站在這岩崖邊,竟然望不到底,只見怪石嶙峋,突兀屹立,令人膽寒,再往下,雲霧封鎖,什麼都看不見;黃雲英說攝身崖這裡歷來有捨身之人,但是崖底兇險,人跡罕至,沒有人去探究過。
盧林他們還拿出千里鏡出來看了看,引得周圍的人見了覺得很奇怪,卻沒有上前來問,三人都是衣衫單薄,不是平常之人;黃雲英早就用千里鏡看過了,黃雲峰早就寄送給她一枝了。
看過這金頂日出之後,黃雲英帶著盧林和姜星冉去吃早飯,此處的峨眉弟子都認識黃雲英,沒有人來詢問什麼,一般人可沒有這單獨的吃飯之處,在旁邊有個小廟宇和小齋堂,供應飯食,都是齋飯之類的,此時是盛夏未盡,是看這金頂日出的好時候,慕名前來觀賞的人不少,能夠攀登上來的,也都是有恆心毅力之人。
待得重陽之後,峨眉派就會封山了,不再允許尋常百姓、文人士子再登山了,山頂秋末是積雪皚皚的寒冬之日了,從峨眉派再來山頂的山路滑溜得很,不會武功者強行前來容易失足出事,在這山道跌落下去那是九死一生。
在吃早飯之時,盧林還看見幾個矍鑠的老者略微和黃雲英寒暄了幾句,那些峨眉弟子見到這些老者都很尊敬,這應該是妙靜散人的同輩師兄弟了,原來隱居在此;這些老者應該不是八脈頂尖高手,也至少有六脈、七脈了,盧林暗自感嘆五大派的底蘊還真不能低估了。
吃過早飯之後,黃雲英帶著盧林和姜星冉在金頂附近走走看看,昨日半夜到的,漆黑一片,火把照著也是影影倬倬的,什麼也看不見,此刻看去,四周鬱鬱蔥蔥,兩天來盧林還沒有和黃雲英好好說話,這才邊走邊說閒談了起來。
盧林說道:「雲英,你跟著五姑姑學醫道,你這般以身試藥是我曾經告訴過你的,可沒想你竟然還會去試這種混合的劇毒之毒的解藥,你若因此身死,那我真是萬死不辭了,要我如何是好,如何去面對雲峰,去面對大掌柜,去面對大姑姑、五姑姑她們?」
黃雲英卻是展顏笑道:「盧林哥哥,不是你和星冉姐姐、蘇師兄、蘇師姐尋到了解藥麼。」
盧林看著笑顏如花的黃雲英,黃雲英已經是個秀麗淡雅的大姑娘了,再有幾個月就十八歲了,再也不是以前的那個小丫頭了,還很有主見,不能像以前那樣去說了,一時無語。
姜星冉說道:「雲英,你以後切莫如此了,你得了五姑姑真傳,一身醫術更有大用的。」
黃雲英說道:「盧林哥哥、星冉姐姐…星冉嫂嫂,雲英還沒謝過你們的救命之恩。」說著就要施禮。
盧林連忙扶住黃雲英說道:「雲英,你和雲峰都是我的好弟弟好妹妹,我做這些都是應該的。」
姜星冉說道:「雲英,你研製的藥還救過我的命,就不要謝什麼了。」
黃雲英聞言神色略有些暗淡,隨即又說道:「盧林哥哥,當初我跟著三師伯來拜師,師父給我用了七裂黃,那時我什麼也不會,師父為了幫我,不惜耗損了十年功力;那些時日我見師父身心憔悴得很,這些年從未見過師父如此,就想著怎麼幫師父,沒去想別的。」
盧林聞言驚了一下,連忙問道:「雲英,還有這事,我怎麼不知道?當初我也泡過了七裂黃,也沒有這樣啊。」
黃雲英說道:「盧林哥哥,你是跟著三師伯從小修習了心法,有些底子,我是一點都不會,所以才讓師父耗損內力了,好在三師伯在,師父也沒什麼了,但是此恩雲英記得,雲英有今天也是師父傾力盡心栽培出來的,師父有事,弟子也當傾力盡心。」
盧林聞言說道:「雲英,你這次是運氣好,下次就不一定了,以後可不要這樣了,你的事情,雲峰和大掌柜那邊,我都一直都沒敢去說,就怕他們更擔心。」
黃雲英說道:「多謝盧林哥哥、星冉嫂嫂了,這次我去送哥哥,回了臨江坊,見到了大掌柜和哥哥,他們就沒有問及過我這事,原來他們是不知道啊。」
盧林說道:「雲英,我這次回臨江坊就會和星冉成親,本來是想從峨眉回去的時候,去神龍溪谷告訴你的,沒想到你來峨眉了,就是不知道雲峰能不能趕回來。」
黃雲英說道:「星冉嫂嫂前天就告訴我了,我此來答應師父了,跟著妙靜前輩習武,等突破奇經十二脈再回去學金針刺穴之術和易容術。」
盧林知道黃雲英前年修煉奇經十二脈後學過了銀針刺穴了,易容術的要求是很高,沒想到醫治趙海鵬的金針刺穴也需要突破奇經十二脈,於是問道:「雲英,你如今奇經幾脈了?」
黃雲英說道:「中毒之前是四脈,如今已經十脈了。」
姜星冉聞言驚訝道:「雲英,你中毒昏迷了半年,這恢復不過八九個月,修煉還如此之快。」
黃雲英說道:「師父說是你們採得的百年雪蓮花有這功效,我是因禍得福。」
盧林笑道:「雲英,這是好事,所以你還製藥給雲峰了啊,等我回去看看雲峰如何了。」
黃雲英說道:「嗯,哥哥是想給范先生求藥的,我就找師父從剩下的百年雪蓮花取了一些,給哥哥也製作了一份,哥哥如今也有三脈了。」
盧林看了眼黃雲英,心中嘆息了一聲,黃雲峰奇經三脈了,說來也不算慢,但估計還是很鬱悶,比不得黃雲英了,黃雲峰這個當哥哥的肯定是不甘心啊。
姜星冉說道:「雲英,下次什麼洛城之比、神都之比,你肯定能夠是能夠前幾了。」黃雲英還正好能夠趕上下次的。
黃雲英說道:「那還是比不得星冉嫂嫂的。」
姜星冉笑道:「我在你這年紀還沒你這修為,也是小林子鑄劍適合了【天師劍法】,不然我對上古師兄那一場肯定是不敵的。」
盧林問道:「雲英,你去了龍城怎麼就給那幾個孩子取名字了?」
黃雲英說道:「我去了臨江坊聽得你救下的那些女子的名字,就去問過九師叔了,到龍城剛好遇見有個孩子病了,我醫治好了,那孩子對我親近得很,只有小名,還沒有大名,我就取了,怎麼了?盧林哥哥你不喜歡麼?」
盧林笑道:「怎麼會呢,就是問問,我又沒在書院認真學過多少,你跟著大姑姑學得比我有才多了。」
三人就這樣在金頂附近邊走邊說了一個多時辰,黃雲英還想盧林和姜星冉在峨眉多住幾日,盧林說要趕回去給鳳兒和皓兒過生日,還要去七姑姑那裡,和雅師姐、泰師兄商議一下,得留出兩三天應付變故的時間。
說起鳳兒和皓兒,黃雲英說她四月回臨江坊的時候,這鳳兒和皓兒已經忘記了她和盼盼了,好在如今大了幾歲,更懂事了一些,也不怎麼往事了,還記得盧林哥哥來著,這次又記住黃雲英,至於盼盼,估計得盼盼再見到他們的時候再說了。
午時差兩刻鐘左右,黃雲英說再去金頂看看有沒有佛光。盧林不知道什麼是佛光,黃雲英說她來四次了,只看見了一次,這個看運氣了。
回到金頂,已經巳時將盡,此刻人更多,攝身崖的位置早就沒了,三人尋了個高處去看,只見一輪紅日臨雲之上,白雲之中,閃現出一輪七色彩光,中間是一圈碧色,外一層是淺紅色,後面又一層綠色,又一層白色,又一層紫紅色,又一層黃色,又一層大紅色,由內至外共有七層;此刻在金頂的觀賞之人的人影,俱在中一圈碧色之中,左右前後皆是如此。
這景致比那聖燈、日出、雲海更為神奇,黃雲英說這就是峨眉金頂的佛光,還說盧林和姜星冉運氣很好,頭一回來就看到了這等景觀,她還是第三次來才看見,由已時末至未時初都不散;待到未時末後逐漸稍淡,如虹霓之色,漸沒入白雲之中。
三人一直看到佛光散盡之後,這才去吃了午飯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