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鶴春綠
傍晚落著淅瀝的春雨,閔松岳負著手立在窗前,眉目之間滿是思慮的神色。
他密切關注著東江燈展的動靜,突來的這股風潮,讓好不容易因金章燈飾館而凝聚的熱勢,很快又清冷下來。
對方的強大,閔松岳都看在眼裡也坦然承認,在那裡年產值千萬的燈飾企業並不新鮮。單拎出一家,莫說在南鎮,哪怕放在興起更早的寧城郭鎮,也堪比那裡的領頭羊。
規模在此,技術就更不用提了,歐洲先進的流水線造就了遠銷歐美、東南亞的燈飾巨頭。
不過,此時此刻的閔松岳,是思慮而非憂慮。
因為看上去平靜的南鎮,他已察覺出一股股暗流,並非所有人都被東江燈飾鎮住,無論中堅一代還是年輕一代,他們都準備用行動抹去南鎮的無力感。
就在三天前,他先後接到了兩通電話,兩家企業的口徑非常相似,都是試探性、嘗試性的口吻。
一家是雷石燈飾,一家是堂燁燈飾,前者盯著東方龍,後者在向普頓發力。這兩家酒店的開發方畢竟在中江本地,兩家企業就像商量好也似的,希望通過鎮委的引薦,試試能不能打開一些向上的渠道。
事情成不成是另一回事,這牽線搭橋之事鎮委一定會出力到底。閔松岳為此思量許久,找人幫忙很忌諱求這個又托那個,越是多手準備越難成事,他得想辦法建立起酒店方、鎮委、燈飾企業這道上中下的牢靠關係。
這幾日,蘇清石和袁彩英仍然停留在市里,他們打算利用這段時間把茶園酒店燈飾做個細緻推敲,這件事做完,蘇清石才能心無旁騖著手東方龍的事。
二人都察覺到一個難題,那梅主任之所以把茶園酒店放在雷石身上,根本上是因為鈴蘭燈飾,所以二者既要相通又不能相仿,還要做得讓人眼前一亮。
要想短期之內出成果,蘇清石離不開袁彩英的幫助,別的不說,原材和工藝需要沿襲鈴蘭燈飾,這就涉及到壓機模具的問題。
而且當時鈴蘭燈飾的細節設計也是袁彩英所完成,沒有這個人在身邊,任蘇清石有再多想法,也只能是想想罷了。
蘇清石不再像陌上月明那時候,只憑一個名字斷定諸多,他研究了茶園酒店的一些文本,這裡每一個房間都有一間茶室,每一層都有兩個大茶室。也就是說,燈影茶色在數量眾多、大小各異的空間有所交融,燈飾將和素雅的裝修工藝一起彰顯著這裡的內涵與品質。
不同於三色鈴蘭,這「茶園系列」的定色是個磨工夫的事,像這種清雅的燈飾,主色是尤為重要的。在很多運用上,為了達成更簡約視覺效果,往往是單色與雕刻的組合,所以說這一道主色幾乎是整套燈飾的色彩靈魂。
袁彩英和蘇清石交流了很多想法,但她怎也沒想到蘇清石最終決定用的,是早茶那個茶杯的顏色。
並且,它有一個僅在這片地域可以聽到的名字,叫做「鶴春色」。
這是一種不淺也不太深的綠,遠看去又有點藍,非要形容的話,它非常像鵝蛋的顏色,在一些翡翠上也能見到。
這並不是多麼出奇的顏色,但袁彩英很快就被蘇清石說服了。
酒店本就是個八方來客的地方,或是旅行或是商談,當一個人去到另一個地方,都不喜歡看到司空見慣的東西,包括色彩,而往往會對當地各類傳統頗感興趣。
這鶴春綠在中江地界很有底蘊,很久之前人們把早茶俗稱為「一盅兩件」,一盅脫胎於大耳粗綠釉鵪鶉壺,其顏色和鶴春綠非常接近,而且鶴春色素來是中江佛江一帶茶瓷的用色,這在別處並不多見。
至於「兩件」是一種約定俗成,擺台上放著多種早點,任由客人選取,不用點不用叫,處處透著一種隨意和寧靜。
而說起寧靜隨意,蘇清石又有了想法,品茶的人無非三種,追求寧靜、處於寧靜或是需要一個寧靜空間來洽談的人。如何才能換來寧靜呢?恰恰是需要動來實現,晨鐘暮鼓、蟲鳴鳥叫是如此,風車與風鈴的陪襯也是如此。
真正的靜,應當是世上的一切都在周轉律動,而惟有我想見則悅見、不見卻也不會被打擾。
反倒越是刻意為了製造靜,越會讓一切變得呆板遲鈍。此間或有一種上升到哲學那般的矛盾,但這不是蘇清石考量的重點。
不知不覺,袁彩英已走進蘇清石的各般詮釋,這些說與自己的話,未來也會出現在某一些場合,那應該是比鈴蘭更能打動人的場景。
蘇清石按照這個邏輯繼續推敲,簡的東西更讓容易創造動的意境,比如紙扇上的河流、屏風上的竹影,慢慢地,這套茶園燈飾的大理念便呼之欲出了。
鶴春綠為主色,但它的用量仍要慎重,在蘇清石的構想中,依託這個色調,創造出幾種固定的圖案。千萬不能像鈴蘭燈那般大面積用色,要是搞得像在牆上掛一顆鵝蛋,可就貽笑大方了。
至此,袁彩英還沒有察覺到太大的難度,可隨著蘇清石緩緩一畫,讓人看到了具象的思考,不由得讓她微微皺眉。
這是一盞很少見的環形壁燈,豎起來的圓環下半部由磨砂玻璃作遮,燈頭放在其後,磨砂玻璃上有水波的紋路,就在這水波之上,懸動著鶴春綠的葉片。
蘇清石只能草草一畫,卻讓袁彩英看到更多,原來鶴春綠是這樣的用法。此時再回想蘇清石的話,她便有了更多畫面感了。
雷石燈飾有令人信賴的拋光打磨、雕刻上色這些後期處理工藝,這帶給模具本身足夠的發揮空間,燈飾廠會呈現出最精湛的產品。
等了半月多,蘇清石還是沒有收到鎮委的反饋,而東江燈展馬上就要開幕了。
佛江的人來了,溫嶺的人來了,寧城的人也來了,東江燈飾像個剛出閨閣的大姑娘,尋香慕美、人皆往之。
人們身在中江,卻都忘記了中江。
……
他密切關注著東江燈展的動靜,突來的這股風潮,讓好不容易因金章燈飾館而凝聚的熱勢,很快又清冷下來。
對方的強大,閔松岳都看在眼裡也坦然承認,在那裡年產值千萬的燈飾企業並不新鮮。單拎出一家,莫說在南鎮,哪怕放在興起更早的寧城郭鎮,也堪比那裡的領頭羊。
規模在此,技術就更不用提了,歐洲先進的流水線造就了遠銷歐美、東南亞的燈飾巨頭。
不過,此時此刻的閔松岳,是思慮而非憂慮。
因為看上去平靜的南鎮,他已察覺出一股股暗流,並非所有人都被東江燈飾鎮住,無論中堅一代還是年輕一代,他們都準備用行動抹去南鎮的無力感。
就在三天前,他先後接到了兩通電話,兩家企業的口徑非常相似,都是試探性、嘗試性的口吻。
一家是雷石燈飾,一家是堂燁燈飾,前者盯著東方龍,後者在向普頓發力。這兩家酒店的開發方畢竟在中江本地,兩家企業就像商量好也似的,希望通過鎮委的引薦,試試能不能打開一些向上的渠道。
事情成不成是另一回事,這牽線搭橋之事鎮委一定會出力到底。閔松岳為此思量許久,找人幫忙很忌諱求這個又托那個,越是多手準備越難成事,他得想辦法建立起酒店方、鎮委、燈飾企業這道上中下的牢靠關係。
這幾日,蘇清石和袁彩英仍然停留在市里,他們打算利用這段時間把茶園酒店燈飾做個細緻推敲,這件事做完,蘇清石才能心無旁騖著手東方龍的事。
二人都察覺到一個難題,那梅主任之所以把茶園酒店放在雷石身上,根本上是因為鈴蘭燈飾,所以二者既要相通又不能相仿,還要做得讓人眼前一亮。
要想短期之內出成果,蘇清石離不開袁彩英的幫助,別的不說,原材和工藝需要沿襲鈴蘭燈飾,這就涉及到壓機模具的問題。
而且當時鈴蘭燈飾的細節設計也是袁彩英所完成,沒有這個人在身邊,任蘇清石有再多想法,也只能是想想罷了。
蘇清石不再像陌上月明那時候,只憑一個名字斷定諸多,他研究了茶園酒店的一些文本,這裡每一個房間都有一間茶室,每一層都有兩個大茶室。也就是說,燈影茶色在數量眾多、大小各異的空間有所交融,燈飾將和素雅的裝修工藝一起彰顯著這裡的內涵與品質。
不同於三色鈴蘭,這「茶園系列」的定色是個磨工夫的事,像這種清雅的燈飾,主色是尤為重要的。在很多運用上,為了達成更簡約視覺效果,往往是單色與雕刻的組合,所以說這一道主色幾乎是整套燈飾的色彩靈魂。
袁彩英和蘇清石交流了很多想法,但她怎也沒想到蘇清石最終決定用的,是早茶那個茶杯的顏色。
並且,它有一個僅在這片地域可以聽到的名字,叫做「鶴春色」。
這是一種不淺也不太深的綠,遠看去又有點藍,非要形容的話,它非常像鵝蛋的顏色,在一些翡翠上也能見到。
這並不是多麼出奇的顏色,但袁彩英很快就被蘇清石說服了。
酒店本就是個八方來客的地方,或是旅行或是商談,當一個人去到另一個地方,都不喜歡看到司空見慣的東西,包括色彩,而往往會對當地各類傳統頗感興趣。
這鶴春綠在中江地界很有底蘊,很久之前人們把早茶俗稱為「一盅兩件」,一盅脫胎於大耳粗綠釉鵪鶉壺,其顏色和鶴春綠非常接近,而且鶴春色素來是中江佛江一帶茶瓷的用色,這在別處並不多見。
至於「兩件」是一種約定俗成,擺台上放著多種早點,任由客人選取,不用點不用叫,處處透著一種隨意和寧靜。
而說起寧靜隨意,蘇清石又有了想法,品茶的人無非三種,追求寧靜、處於寧靜或是需要一個寧靜空間來洽談的人。如何才能換來寧靜呢?恰恰是需要動來實現,晨鐘暮鼓、蟲鳴鳥叫是如此,風車與風鈴的陪襯也是如此。
真正的靜,應當是世上的一切都在周轉律動,而惟有我想見則悅見、不見卻也不會被打擾。
反倒越是刻意為了製造靜,越會讓一切變得呆板遲鈍。此間或有一種上升到哲學那般的矛盾,但這不是蘇清石考量的重點。
不知不覺,袁彩英已走進蘇清石的各般詮釋,這些說與自己的話,未來也會出現在某一些場合,那應該是比鈴蘭更能打動人的場景。
蘇清石按照這個邏輯繼續推敲,簡的東西更讓容易創造動的意境,比如紙扇上的河流、屏風上的竹影,慢慢地,這套茶園燈飾的大理念便呼之欲出了。
鶴春綠為主色,但它的用量仍要慎重,在蘇清石的構想中,依託這個色調,創造出幾種固定的圖案。千萬不能像鈴蘭燈那般大面積用色,要是搞得像在牆上掛一顆鵝蛋,可就貽笑大方了。
至此,袁彩英還沒有察覺到太大的難度,可隨著蘇清石緩緩一畫,讓人看到了具象的思考,不由得讓她微微皺眉。
這是一盞很少見的環形壁燈,豎起來的圓環下半部由磨砂玻璃作遮,燈頭放在其後,磨砂玻璃上有水波的紋路,就在這水波之上,懸動著鶴春綠的葉片。
蘇清石只能草草一畫,卻讓袁彩英看到更多,原來鶴春綠是這樣的用法。此時再回想蘇清石的話,她便有了更多畫面感了。
雷石燈飾有令人信賴的拋光打磨、雕刻上色這些後期處理工藝,這帶給模具本身足夠的發揮空間,燈飾廠會呈現出最精湛的產品。
等了半月多,蘇清石還是沒有收到鎮委的反饋,而東江燈展馬上就要開幕了。
佛江的人來了,溫嶺的人來了,寧城的人也來了,東江燈飾像個剛出閨閣的大姑娘,尋香慕美、人皆往之。
人們身在中江,卻都忘記了中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