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年夜
除夕夜,徐家。
院子裡掛著一個大燈籠,向外的一面是個大大的福字,對著家的則是龍鳳呈祥。徐恭也在燈籠下玩耍,夫妻二人張羅著菜餚,象徵著吉星高照、年年有餘的菜,一道都不能少。
自從嫁過來之後,蘇瑾不只是徐家的賢內助,徐海風的花木生意她也在盯著,並時常會出現在廠子裡。有幾次發脾氣令人印象深刻,比之徐海風,員工們更懼怕這位老闆娘。
蘇瑾一直留意著蘇清石那邊,一想到年後就要正式運轉了,心裡更加惦記起來。蘇清石是生意場上的愣頭青,說得頭頭是道,未必能做得井井有條,這個節骨眼是需要幫襯的時候。
「海風,你和鎮上商業公司的人很熟,看看能不能給清石聯繫一個更有資歷的推銷員。」
徐海風沉著臉,儼然不想在年夜聊這種話題,「過些天看吧。」
「能不能賺錢歸根到底要看銷路,清石在外面兩眼一抹黑,他要是走不順當,借出去的錢也還不回來。」
徐海風這才微微點頭,「年後我到鎮上看一看。」
蘇瑾又道:「聽說他們這個行業推銷員能拿銷售額一成五的報酬,干燈飾推銷的人越來越多,估計少不了沒什麼真路子在那濫竽充數的人。你得幫他篩一篩,第一步走穩了,後面也就不用多操心了。」
「放心吧,老馮手底下精兵強將多著呢,我會安排的,不聊這個了。」
這時,徐海風轉話又道:「老太爺過壽的事定在初八,前面這幾天一大家子都非常忙,我想著要不就先不去源一村了。」
老太爺是一整家人的稱呼,乃是徐海風的祖父,在二津村,一大半的人都在徐家五服之內,自然要辦得極為紅火亮堂。
這過壽也不是過八十大壽,而是源於民間流傳的「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等說法,據說這是老人的兩個坎,添喜祝壽過了八十四,便能長命百歲。
蘇瑾一時沉默,「過了初七,年也就過了,先忙這邊吧。」
徐海風點頭稱是,連連給蘇瑾夾起菜來,風光的景象已在腦海中醞釀。這場壽宴徐海風包攬所有花銷,越是隆重體面越會讓人交口稱道,此間排場帶給人的心滿意足,是任何生意場都不能比擬的。
在很多人的觀念里,人多比錢多更有面子,正所謂萬貫家財不露白、十里逢場當頭彩。還有種說法是,外人說好才是道,這般口耳之間是給自家綿延增福。
另一邊,蘇家的飯菜也端上了桌。
除了買來的喜慶裝飾,蘇清石今年還動手做了兩盞燭燈,一個懸在柵欄門外,一個掛在院中樹下。大小正好雙手碰握,燭芯和燈罩離得更近,原本紅色的燈罩泛起幾分金色之芒,像童話故事裡的大橙子,許願之後就會載著心愿如花瓣一般綻開。
蘇家的年夜一直都是六道菜,湯也算在其中,兩葷兩素兩湯。蘇瑤非常用心烹製菜餚,只是她今年的說法與往年不同。
往年的吉星高照,今年成了吉人鴻運,往年的年年有餘,今年成了大業餘裕,並且連湯也多了說法,叫做龍騰虎躍。
蘇清石和父親被她說得一笑,蘇瑤說起來明年的計劃,她覺得院子還是太空了,家裡可以養些鴿子。這兩年她從城裡的飯館打聽到,別的價格都很平穩,但烤乳鴿越來越貴,可比鴨蛋賺錢多了。而且村子裡張羅的人不在少數,只要足斤足兩便不愁銷路。
蘇瑤說完這番盤算,只見蘇清石從口袋裡拿出一塊乳白色的方形玉石,粗細和食指差不多。
「爸,魏東來想請您幫個忙,用這塊玉石給他刻一個私章,您看……」
私章是雕刻店非常常見的生意,也是這年代頗為流行的物件,有姓名章的往往都是大大小小有點身份的人。在企業內部,私章可以代替簽名,在財務等流程上用起來非常方便。
蘇廣志接過玉石,先是掂了一掂,而後對光望了望,「這個要花些時間。」
這平淡一語卻讓姐弟二人滿目訝異望了過去。
天啊,父親決定「動刀」了!
兩個人像伏案的學生一般看著蘇廣志,父親到底是不是個雕刻人,這一句話打消了多年的疑慮。從前這樣的事也發生過,但蘇廣志不僅回絕,還陰陽怪氣諷人家幾語,人們氣悻而去,絕不再次登門。
「時間不是問題,多久都行。」
「字體上,他有什麼要求?」
這一下把蘇清石問住了,「都、都可以吧。」
就像一直隨身攜帶一般,忽見蘇廣志拿出一枚石章,「你問問他,這樣的可不可以。」
蘇清石打眼一瞧,只知道這是某種篆體,乍看平直、實際奔放,上面的幾個字中,有水有石有草木,小小一物大有乾坤。
看著看著蘇清石才幡然醒轉,其上赫然是「蘇清石印」四個字!
字跡之外,這個石章整體的大輪廓更為講究,用力在手心一按,與懷中昂頭天外的石墜,幾乎一模一樣。
「就這個,就這個。」
蘇清石半低著頭,連連點頭。
這是個完美的物件,不規則才更見灑脫,迂迴轉折才更見勁力。石墜是自己的、石章是示人的,這一刻,蘇清石有一種奇妙的感覺,這不是形而上的靜止昭示,而是一而成二,像渾然連貫的序曲與成章。
一是自我,二也是自我。
近來這短短數月,蘇清石奔忙不休也親歷了許多觸人心弦的事,這些都不在達光宿舍的暢想中。但也正是這些告訴著他,人生之路沒有回籠覺,一旦走出就做好面對的準備。
這註定是一條會讓人時常浮躁的路,而一些自始至終牢牢跟著自己的,是最容易讓人沉下心來的東西。
這一枚石章,勝過千言萬語。
蘇瑤看著父親、看著弟弟,再看了看石章,神情與氣氛就這麼莫名變了。好吧,或許這就是男人之間的溝通吧。
小桌圓凳、歡顏笑語,肉香湯濃、綣綣燈影。
蘇家沒什麼排場,但這份人間煙火氣,分外真實。
……
院子裡掛著一個大燈籠,向外的一面是個大大的福字,對著家的則是龍鳳呈祥。徐恭也在燈籠下玩耍,夫妻二人張羅著菜餚,象徵著吉星高照、年年有餘的菜,一道都不能少。
自從嫁過來之後,蘇瑾不只是徐家的賢內助,徐海風的花木生意她也在盯著,並時常會出現在廠子裡。有幾次發脾氣令人印象深刻,比之徐海風,員工們更懼怕這位老闆娘。
蘇瑾一直留意著蘇清石那邊,一想到年後就要正式運轉了,心裡更加惦記起來。蘇清石是生意場上的愣頭青,說得頭頭是道,未必能做得井井有條,這個節骨眼是需要幫襯的時候。
「海風,你和鎮上商業公司的人很熟,看看能不能給清石聯繫一個更有資歷的推銷員。」
徐海風沉著臉,儼然不想在年夜聊這種話題,「過些天看吧。」
「能不能賺錢歸根到底要看銷路,清石在外面兩眼一抹黑,他要是走不順當,借出去的錢也還不回來。」
徐海風這才微微點頭,「年後我到鎮上看一看。」
蘇瑾又道:「聽說他們這個行業推銷員能拿銷售額一成五的報酬,干燈飾推銷的人越來越多,估計少不了沒什麼真路子在那濫竽充數的人。你得幫他篩一篩,第一步走穩了,後面也就不用多操心了。」
「放心吧,老馮手底下精兵強將多著呢,我會安排的,不聊這個了。」
這時,徐海風轉話又道:「老太爺過壽的事定在初八,前面這幾天一大家子都非常忙,我想著要不就先不去源一村了。」
老太爺是一整家人的稱呼,乃是徐海風的祖父,在二津村,一大半的人都在徐家五服之內,自然要辦得極為紅火亮堂。
這過壽也不是過八十大壽,而是源於民間流傳的「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等說法,據說這是老人的兩個坎,添喜祝壽過了八十四,便能長命百歲。
蘇瑾一時沉默,「過了初七,年也就過了,先忙這邊吧。」
徐海風點頭稱是,連連給蘇瑾夾起菜來,風光的景象已在腦海中醞釀。這場壽宴徐海風包攬所有花銷,越是隆重體面越會讓人交口稱道,此間排場帶給人的心滿意足,是任何生意場都不能比擬的。
在很多人的觀念里,人多比錢多更有面子,正所謂萬貫家財不露白、十里逢場當頭彩。還有種說法是,外人說好才是道,這般口耳之間是給自家綿延增福。
另一邊,蘇家的飯菜也端上了桌。
除了買來的喜慶裝飾,蘇清石今年還動手做了兩盞燭燈,一個懸在柵欄門外,一個掛在院中樹下。大小正好雙手碰握,燭芯和燈罩離得更近,原本紅色的燈罩泛起幾分金色之芒,像童話故事裡的大橙子,許願之後就會載著心愿如花瓣一般綻開。
蘇家的年夜一直都是六道菜,湯也算在其中,兩葷兩素兩湯。蘇瑤非常用心烹製菜餚,只是她今年的說法與往年不同。
往年的吉星高照,今年成了吉人鴻運,往年的年年有餘,今年成了大業餘裕,並且連湯也多了說法,叫做龍騰虎躍。
蘇清石和父親被她說得一笑,蘇瑤說起來明年的計劃,她覺得院子還是太空了,家裡可以養些鴿子。這兩年她從城裡的飯館打聽到,別的價格都很平穩,但烤乳鴿越來越貴,可比鴨蛋賺錢多了。而且村子裡張羅的人不在少數,只要足斤足兩便不愁銷路。
蘇瑤說完這番盤算,只見蘇清石從口袋裡拿出一塊乳白色的方形玉石,粗細和食指差不多。
「爸,魏東來想請您幫個忙,用這塊玉石給他刻一個私章,您看……」
私章是雕刻店非常常見的生意,也是這年代頗為流行的物件,有姓名章的往往都是大大小小有點身份的人。在企業內部,私章可以代替簽名,在財務等流程上用起來非常方便。
蘇廣志接過玉石,先是掂了一掂,而後對光望了望,「這個要花些時間。」
這平淡一語卻讓姐弟二人滿目訝異望了過去。
天啊,父親決定「動刀」了!
兩個人像伏案的學生一般看著蘇廣志,父親到底是不是個雕刻人,這一句話打消了多年的疑慮。從前這樣的事也發生過,但蘇廣志不僅回絕,還陰陽怪氣諷人家幾語,人們氣悻而去,絕不再次登門。
「時間不是問題,多久都行。」
「字體上,他有什麼要求?」
這一下把蘇清石問住了,「都、都可以吧。」
就像一直隨身攜帶一般,忽見蘇廣志拿出一枚石章,「你問問他,這樣的可不可以。」
蘇清石打眼一瞧,只知道這是某種篆體,乍看平直、實際奔放,上面的幾個字中,有水有石有草木,小小一物大有乾坤。
看著看著蘇清石才幡然醒轉,其上赫然是「蘇清石印」四個字!
字跡之外,這個石章整體的大輪廓更為講究,用力在手心一按,與懷中昂頭天外的石墜,幾乎一模一樣。
「就這個,就這個。」
蘇清石半低著頭,連連點頭。
這是個完美的物件,不規則才更見灑脫,迂迴轉折才更見勁力。石墜是自己的、石章是示人的,這一刻,蘇清石有一種奇妙的感覺,這不是形而上的靜止昭示,而是一而成二,像渾然連貫的序曲與成章。
一是自我,二也是自我。
近來這短短數月,蘇清石奔忙不休也親歷了許多觸人心弦的事,這些都不在達光宿舍的暢想中。但也正是這些告訴著他,人生之路沒有回籠覺,一旦走出就做好面對的準備。
這註定是一條會讓人時常浮躁的路,而一些自始至終牢牢跟著自己的,是最容易讓人沉下心來的東西。
這一枚石章,勝過千言萬語。
蘇瑤看著父親、看著弟弟,再看了看石章,神情與氣氛就這麼莫名變了。好吧,或許這就是男人之間的溝通吧。
小桌圓凳、歡顏笑語,肉香湯濃、綣綣燈影。
蘇家沒什麼排場,但這份人間煙火氣,分外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