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三三制!
養好傷剛剛歸隊的陸北對於隊伍現狀不太了解,很敏銳的嗅出隊伍即將要有重大變化,組織上召開政治擴大會議,基層連隊支部書記必須參加,擴大會議這個用詞不簡單。
同樣是受傷離隊後休養完畢的原三團團長張傳福歸隊,他對於隊伍的變化也需要時間熟悉。
兩人沿著湯旺河走了走,張傳福很想認識一下加入隊伍後立下不少功勞的陸北,特別是組織上很注意先進青年的吸收加入,團政治部注意到陸北。
「呂大頭在我面前提起你很多次,認為你值得組織上著重培養,無論是在日偽軍作戰,還是在平時訓練任務中,你都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盡力而為。」
張傳福抿了抿嘴:「盡力而為客氣了,你是全身心投入到抗日鬥爭中,我是代表團政治部向你進行表彰,不用拘束。」
陸北搖搖頭:「那就更應該嚴肅對待。」
「我聽了關於炮兵隊的工作匯報,你是一個多面手,打仗、訓練、辦文化課都能行,隊伍上考慮對你的工作進行調整。」
陸北立正道:「我聽從安排。」
「那好,即日起你便擔任炮兵隊副連長,負責作戰和訓練工作,連長由呂三思兼任,他依舊擔任支部書記。希望你能接受住組織上對你的考驗。」
「那老張呢?」
張傳福解釋道:「馮參謀長打算調張威山同志前往軍部警衛連擔任連長,這點我已經向他告知過,張威山也表示服從組織安排。」
皺眉想了想,陸北鬼使神差的問:「是不是工作上的問題?」
詫異看了眼陸北,張傳福沉默片刻,而後默不作聲點點頭。
「我明白了,堅決服從。」
「那就好。」
拍了拍陸北的肩膀,張傳福勉勵他幾句。
回到駐地密營外,戰士們正在組織擦拭保養武器彈藥,幹勁充足。
陸北沒看見張威山,走進密營內,發現他正在收拾物品,將靠近武器庫的床鋪騰出來。作為連隊長的職責之一便是保護好武器庫,裡面存放著三團為數不多的炮彈以及一具迫擊炮、四具擲彈筒。
看見陸北回來,張威山正在悶頭整理個人物品,為數不多的零碎被他翻來覆去,不知該怎樣和陸北開口。
「瞧你那樣,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好歹也是打好幾次仗的老兵了,就這點出息?」
陸北並無張威山那樣的多愁傷感,又不是生離死別,只是調動工作,大家還在第六軍,依舊是低頭不見抬頭見。
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張威山一直在潛伏在敵人內部,這是他第一次體會軍旅生活中的分別。
「我發現你真是一個老兵油子。」張威山放下手中的物品。
「啥時候走?」
「明天。」
隨後,張威山從口袋裡取出一張紙遞給陸北,上面是整個炮兵隊的物資清單。
擲彈筒、迫擊炮、三八式步槍、遼十三式步槍、炮彈、子彈諸如此類的武器彈藥,還有馬廄里的馱馬鞍具,小到用來一截繩索,一根縫衣針都有詳細記錄。
張威山鄭重的將物資清單交給陸北:「家底就交給你了,每次戰鬥後都要清點。」
「曉得。」陸北點點頭。
晚上。
在火堆旁,眾人給張威山舉辦了歡送儀式,祝他在新的職位上繼續努力,將抗日鬥爭堅持到底。
宋三和熊雲在火堆旁扭起秧歌,顧大姐帶著婦女團的同志唱了幾首抗日歌曲,而陸北張牙舞爪表演起來自己家鄉的花鼓戲。
可惜呂三思不在,他還在軍部開會,沒見識到陸北的歌喉。
······
翌日。
陸北和原來炮兵隊剛組建時的幾名骨幹同志送行,沿著湯旺河畔一直走。
「回去吧,抓緊時間訓練,可不能耽誤正事。」張威山揮手說。
宋三說:「再送一段。」
陸北攔住眾人:「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又不是生離死別,攏共不到十公里山路,還怕他迷路不成?」
「對對對。」
張威山說:「我又不是陸教官,這麼大一個活人,還能在山林子裡迷路不成?」
聞言,陸北臉上藏不住的嫌棄:「滾滾滾,早點滾蛋。」
「嘿嘿。」
邁開腳步,張威山一下躥出去十幾米,大笑著揮手向眾人告別。
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消失在密林深處,陸北便帶著送行的戰友們回去,開始緊鑼密鼓的訓練工作。
在河畔石灘上,陸北展開新的訓練工作,向戰士們提及一個新的步兵戰術。那便是脫胎於日軍三角戰鬥隊形,在未來發揚光大的步兵班排戰術,是軍隊核心戰術思想。
如果訓練得當,炮兵隊四十四人,依靠強大的連級曲射火力,在戰鬥群展開後足以覆蓋一千米的防線。
戰士們盤腿坐在河灘上,陸北拿著樺木板向他們繪聲繪色講解三三制的運用。
「三三制,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三三制,為什麼要學習三三制,還要在戰場上運用。咱們先來說什麼是三三制,三三制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不斷循環的三角戰術隊形。
這裡有跟日軍打過仗的老同志,每逢日軍組織進攻或者防禦時,總是會組成三角戰鬥隊形。你們知道咱們與日軍戰鬥的交換比很低,但為什麼那麼低,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日軍熟練掌握運用三角戰術隊形。
這裡也有新同志,心裡肯定會想,咱們為什麼要跟日本人學,學他們幹啥?」
陸北看向面前的同袍:「有沒有人這樣想,如果有請舉手。」
「有!」
一名半大的少年舉起手:「教官,日本人那麼壞,為啥要跟他們學,咱們不學也能打他們。」
「那你為什麼要扛槍打仗,扛糞叉子照樣能捅死人,為什麼不扛糞叉子?」陸北反問。
「因為槍好用唄,隔著老遠都能打死人。」
「對了,因為好用!」
拿著木炭,陸北在另一塊樺木板上寫下兩個大字『好用』。
「別管中的、西的,老的、新的,好用就行,拜觀世音菩薩不管用,咱們還能求玉皇大帝,是不是?」
底下的戰士們忍不住笑起來。
陸北示意戰士坐下:「好用,好用就是行。日軍的三角戰術隊形好用,今天我就給大家教授一個比日軍三角戰術隊形更好用的,這就是三三制!」
隨後,陸北在樺木板上寫下『三三制』,底下的炮兵隊老戰士拿著樺樹皮和木炭開始跟著寫,他們已經習慣學習,無論是軍事戰術,還是文化,陸北總在不經意間把這些灌輸給他們。
同樣是受傷離隊後休養完畢的原三團團長張傳福歸隊,他對於隊伍的變化也需要時間熟悉。
兩人沿著湯旺河走了走,張傳福很想認識一下加入隊伍後立下不少功勞的陸北,特別是組織上很注意先進青年的吸收加入,團政治部注意到陸北。
「呂大頭在我面前提起你很多次,認為你值得組織上著重培養,無論是在日偽軍作戰,還是在平時訓練任務中,你都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盡力而為。」
張傳福抿了抿嘴:「盡力而為客氣了,你是全身心投入到抗日鬥爭中,我是代表團政治部向你進行表彰,不用拘束。」
陸北搖搖頭:「那就更應該嚴肅對待。」
「我聽了關於炮兵隊的工作匯報,你是一個多面手,打仗、訓練、辦文化課都能行,隊伍上考慮對你的工作進行調整。」
陸北立正道:「我聽從安排。」
「那好,即日起你便擔任炮兵隊副連長,負責作戰和訓練工作,連長由呂三思兼任,他依舊擔任支部書記。希望你能接受住組織上對你的考驗。」
「那老張呢?」
張傳福解釋道:「馮參謀長打算調張威山同志前往軍部警衛連擔任連長,這點我已經向他告知過,張威山也表示服從組織安排。」
皺眉想了想,陸北鬼使神差的問:「是不是工作上的問題?」
詫異看了眼陸北,張傳福沉默片刻,而後默不作聲點點頭。
「我明白了,堅決服從。」
「那就好。」
拍了拍陸北的肩膀,張傳福勉勵他幾句。
回到駐地密營外,戰士們正在組織擦拭保養武器彈藥,幹勁充足。
陸北沒看見張威山,走進密營內,發現他正在收拾物品,將靠近武器庫的床鋪騰出來。作為連隊長的職責之一便是保護好武器庫,裡面存放著三團為數不多的炮彈以及一具迫擊炮、四具擲彈筒。
看見陸北回來,張威山正在悶頭整理個人物品,為數不多的零碎被他翻來覆去,不知該怎樣和陸北開口。
「瞧你那樣,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好歹也是打好幾次仗的老兵了,就這點出息?」
陸北並無張威山那樣的多愁傷感,又不是生離死別,只是調動工作,大家還在第六軍,依舊是低頭不見抬頭見。
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張威山一直在潛伏在敵人內部,這是他第一次體會軍旅生活中的分別。
「我發現你真是一個老兵油子。」張威山放下手中的物品。
「啥時候走?」
「明天。」
隨後,張威山從口袋裡取出一張紙遞給陸北,上面是整個炮兵隊的物資清單。
擲彈筒、迫擊炮、三八式步槍、遼十三式步槍、炮彈、子彈諸如此類的武器彈藥,還有馬廄里的馱馬鞍具,小到用來一截繩索,一根縫衣針都有詳細記錄。
張威山鄭重的將物資清單交給陸北:「家底就交給你了,每次戰鬥後都要清點。」
「曉得。」陸北點點頭。
晚上。
在火堆旁,眾人給張威山舉辦了歡送儀式,祝他在新的職位上繼續努力,將抗日鬥爭堅持到底。
宋三和熊雲在火堆旁扭起秧歌,顧大姐帶著婦女團的同志唱了幾首抗日歌曲,而陸北張牙舞爪表演起來自己家鄉的花鼓戲。
可惜呂三思不在,他還在軍部開會,沒見識到陸北的歌喉。
······
翌日。
陸北和原來炮兵隊剛組建時的幾名骨幹同志送行,沿著湯旺河畔一直走。
「回去吧,抓緊時間訓練,可不能耽誤正事。」張威山揮手說。
宋三說:「再送一段。」
陸北攔住眾人:「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又不是生離死別,攏共不到十公里山路,還怕他迷路不成?」
「對對對。」
張威山說:「我又不是陸教官,這麼大一個活人,還能在山林子裡迷路不成?」
聞言,陸北臉上藏不住的嫌棄:「滾滾滾,早點滾蛋。」
「嘿嘿。」
邁開腳步,張威山一下躥出去十幾米,大笑著揮手向眾人告別。
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消失在密林深處,陸北便帶著送行的戰友們回去,開始緊鑼密鼓的訓練工作。
在河畔石灘上,陸北展開新的訓練工作,向戰士們提及一個新的步兵戰術。那便是脫胎於日軍三角戰鬥隊形,在未來發揚光大的步兵班排戰術,是軍隊核心戰術思想。
如果訓練得當,炮兵隊四十四人,依靠強大的連級曲射火力,在戰鬥群展開後足以覆蓋一千米的防線。
戰士們盤腿坐在河灘上,陸北拿著樺木板向他們繪聲繪色講解三三制的運用。
「三三制,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三三制,為什麼要學習三三制,還要在戰場上運用。咱們先來說什麼是三三制,三三制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不斷循環的三角戰術隊形。
這裡有跟日軍打過仗的老同志,每逢日軍組織進攻或者防禦時,總是會組成三角戰鬥隊形。你們知道咱們與日軍戰鬥的交換比很低,但為什麼那麼低,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日軍熟練掌握運用三角戰術隊形。
這裡也有新同志,心裡肯定會想,咱們為什麼要跟日本人學,學他們幹啥?」
陸北看向面前的同袍:「有沒有人這樣想,如果有請舉手。」
「有!」
一名半大的少年舉起手:「教官,日本人那麼壞,為啥要跟他們學,咱們不學也能打他們。」
「那你為什麼要扛槍打仗,扛糞叉子照樣能捅死人,為什麼不扛糞叉子?」陸北反問。
「因為槍好用唄,隔著老遠都能打死人。」
「對了,因為好用!」
拿著木炭,陸北在另一塊樺木板上寫下兩個大字『好用』。
「別管中的、西的,老的、新的,好用就行,拜觀世音菩薩不管用,咱們還能求玉皇大帝,是不是?」
底下的戰士們忍不住笑起來。
陸北示意戰士坐下:「好用,好用就是行。日軍的三角戰術隊形好用,今天我就給大家教授一個比日軍三角戰術隊形更好用的,這就是三三制!」
隨後,陸北在樺木板上寫下『三三制』,底下的炮兵隊老戰士拿著樺樹皮和木炭開始跟著寫,他們已經習慣學習,無論是軍事戰術,還是文化,陸北總在不經意間把這些灌輸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