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稱帝伐燕
稱帝伐燕
蒼穹之下,大地仿若一座巨大的舞台,即將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之戰。天空湛藍如寶石,卻透著一股令人窒息的凝重,仿佛是上天也在為這即將展開的戰火而沉默。太陽高懸,灑下的光芒熾熱而刺眼,像是在審視著世間萬物,見證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拓跋珪站在高台之上,他的身影宛如一座雄偉的山峰,堅毅而不可動搖。在眾人的朝拜下,他正式稱帝,那象徵著無上權力的皇冠在陽光下閃耀著璀璨的光芒,如同他心中那燃燒不息的野心之火。稱帝後的拓跋珪,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前所未有的霸氣,他的目光越過人群,望向遠方的後燕領地,心中湧起無盡的豪情與憤怒。
這些年來,與後燕的恩怨情仇如同荊棘般纏繞在他心頭。參合陂之戰的勝利,並未讓他滿足,慕容垂的親征雖被擊退,但那也是一場慘烈的戰鬥,拓跋珪深知,只有徹底征服後燕,才能消除這個北方大患,實現自己統一北方的宏圖偉業。而且,稱帝後的他,需要用一場輝煌的勝利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向天下昭示自己的王者之威。
「朕要讓後燕在朕的鐵騎下顫抖!」拓跋珪在心中暗暗發誓,他握緊拳頭,手上的青筋暴起,仿佛要將所有的力量都凝聚起來。他深知,這是一場不容有失的戰爭,必須精心籌備。
拓跋珪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戰前準備。他召集了所有的將領,在營帳中展開地圖,詳細地分析局勢。他的眼神如鷹隼般銳利,手指在地圖上划過一道道痕跡,仿佛已經看到了大軍行進的路線。「我們要兵分三路,從不同方向進攻後燕,讓他們首尾不能相顧。東路軍由叔孫建率領,從幽州方向進發;西路軍由拓跋遵統領,直擊并州;朕親率中路大軍,直搗後燕腹心。」拓跋珪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般敲在將領們的心上。將領們望著他,眼中充滿了敬畏與忠誠,齊聲領命。
在士兵選拔上,拓跋珪極為嚴苛。從北魏各部族中挑選出身體強壯、騎射精湛的戰士。騎兵們騎著高大健壯的戰馬,這些戰馬皆是從草原各部精心挑選而來,馬身上披著的戰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宛如鋼鐵巨獸。戰甲的鱗片緊密相連,堅韌無比,能有效抵禦敵人的攻擊。這種戰甲是經過北魏工匠反覆改良,融合了中原與草原的工藝,不僅防護性強,而且重量分布合理,不會過度影響戰馬的速度與靈活性。騎兵們手持長槍和馬刀,長槍的槍桿由堅硬的檀木製成,長度適中,既便於衝鋒又能保證力量的傳遞,槍頭則是精鐵鍛造,鋒利無比,在陽光下閃爍著森冷的光芒;馬刀的刀刃經過特殊打磨,弧度恰到好處,能在揮砍時發揮最大的殺傷力。騎兵們身姿矯健,眼神中充滿了對戰鬥的渴望和對勝利的信心,他們在訓練場上日夜操練,人與馬的配合天衣無縫。步兵們則排列成整齊的方陣,他們身穿厚重的鎧甲,鎧甲由多層鐵片疊加而成,關節處靈活自如,既保證了防護又不影響行動。這種鎧甲是借鑑了漢族的札甲和鮮卑自身的鱗甲特點,防護面積更大且更輕便。步兵們手持盾牌和長矛,盾牌是用牛皮和鐵板複合而成,堅韌且輕便,長矛的長度能讓他們在與敵人保持安全距離的同時發起攻擊,步伐堅定有力,如同移動的堡壘。這支軍隊在訓練場上日夜操練,喊殺聲震天,揚起的塵土遮蔽了天空。
在物資準備方面,拓跋珪也毫不含糊。大量的糧草堆積如山,這些糧草不僅有從北魏本土徵集而來的粟米、麥類,還有從周邊部落交易獲得的肉類、奶製品等耐儲存的食物。為了保障糧草的運輸安全,拓跋珪還專門設立了糧草護衛隊,他們由精銳的步兵組成,沿著運輸路線設置了多個據點,形成了一條嚴密的補給線。每個據點都有瞭望塔和防禦工事,一旦有敵軍來襲,可以迅速發出警報並組織抵抗。軍械庫中擺滿了鋒利的刀劍、堅固的盾牌和強弩。刀劍的製作工藝精湛,劍刃經過多次淬火,堅韌且鋒利;盾牌的種類多樣,有用於步兵防禦的大型方盾,也有騎兵攜帶的小型圓盾;強弩則是威力巨大,弩機的設計巧妙,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裝填和發射,弩箭的射程遠、穿透力強。強弩的製造是借鑑了漢族先進的弩機技術,加以改進後更適合北魏軍隊的作戰需求。他還安排專人負責後勤運輸,這些後勤人員熟悉周邊地形,他們組織了龐大的運輸隊伍,有牛車、馬車,還有專門用於馱運物資的騾馬,確保軍隊在行軍過程中有充足的補給。此外,還準備了大量的醫療物資,包括草藥、簡易的手術器械等,隨軍的軍醫們都是經驗豐富之人,能在戰場上及時救治傷員。
一切準備就緒,拓跋珪率領大軍踏上了討伐後燕的征程。大軍如一條黑色的巨龍,蜿蜒在廣袤的大地上,所過之處,揚起的塵土如同滾滾濃煙,馬蹄聲如雷鳴般轟響,仿佛大地都在顫抖。
當東路軍在叔孫建的率領下接近後燕幽州邊境時,派出的偵察兵前去探查敵情。偵察兵們如鬼魅般潛入後燕領地,他們隱藏在山林之間、河流之畔,觀察著後燕的軍事部署。「陛下,後燕在邊境設有多處關卡,每個關卡都有重兵把守,而且他們在一些要道上設置了陷阱和障礙。關卡的守軍裝備精良,有不少弓弩手,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關卡附近還設有烽火台,一旦有警,可迅速向後方傳遞消息。此外,關卡周邊的村落也被組織起來,村民們協助軍隊巡邏和傳遞情報。」偵察兵向拓跋珪匯報。
拓跋珪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他下達了新的命令:「先派出小股部隊,佯攻關卡,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然後主力部隊繞道而行,從他們防守薄弱的地方突破。」叔孫建挑選了五百名精銳騎兵,組成佯攻小隊。這些騎兵皆是身經百戰,擅長突襲作戰。他們如餓狼般沖向關卡,一邊衝鋒一邊吶喊,「殺!為了陛下!」喊殺聲震天。後燕守軍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措手不及,紛紛拿起武器抵抗。一時間,關卡處喊殺聲震天,火光沖天。後燕的弓弩手急忙向關卡下射擊,箭矢如雨點般落下,但北魏騎兵憑藉精湛的騎術和靈活的身法躲避著箭矢,同時向關卡上的守軍投擲火把,點燃了關卡的一些防禦設施。部分北魏騎兵還利用煙霧掩護,試圖衝擊關卡大門,但被後燕守軍的長槍陣逼退。在戰鬥中,北魏騎兵也有不少傷亡,有的被箭矢射中落馬,有的則被長槍刺中,但他們依然奮勇作戰,為佯攻任務爭取時間。
而叔孫建則親自率領主力部隊趁著夜色,悄悄地繞過了關卡。他們穿越崎嶇的山路,山路狹窄陡峭,士兵們不得不下馬步行,牽著戰馬在黑暗中摸索前進。有的地方需要攀爬陡峭的岩壁,士兵們相互幫助,用繩索固定身體。在攀爬過程中,不時有士兵因失手而滑落,但周圍的戰友會迅速抓住他們。趟過冰冷的河流時,河水刺骨,士兵們咬緊牙關,緊緊抓住武器和裝備,防止被水流沖走。有的士兵因河水湍急被沖走一段距離,但憑藉頑強的意志又游回隊伍。雖然疲憊不堪,但在拓跋珪和叔孫建的鼓舞下,依然保持著高昂的鬥志。「兄弟們,勝利就在前方,我們要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榮耀而戰!」叔孫建騎在戰馬上,大聲喊道。他的聲音在山谷間迴蕩,激勵著每一個士兵的心。在繞道行軍過程中,部隊還遭遇了後燕的小股巡邏隊,叔孫建果斷下令出擊,迅速消滅了這些巡邏隊,避免了消息走漏。
當東路軍突破邊境防線後,後燕國內頓時陷入一片慌亂。慕容氏的軍隊迅速集結,準備迎敵。但拓跋珪並沒有給他們太多準備的時間。
在一場遭遇戰中,拓跋珪的騎兵率先衝鋒。他們如黑色的閃電,沖向敵人的陣營。馬蹄揚起的塵土遮蔽了陽光,使得戰場上一片昏暗。騎兵們揮舞著長槍和馬刀,與後燕的騎兵展開了激烈的廝殺。北魏騎兵的長槍在衝鋒時發揮了巨大的威力,槍尖輕易地刺入後燕騎兵的身體,鮮血飛濺;馬刀則在近距離格鬥中砍殺敵人,砍下敵人的頭顱,如同收割莊稼一般。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仿佛是死神奏響的樂章。後燕的騎兵也拼死抵抗,他們的武器同樣鋒利,但在北魏騎兵的衝擊下,逐漸陷入劣勢。後燕騎兵的衝鋒陣型被北魏騎兵衝散後,他們試圖重新集結,但北魏騎兵不給他們機會,持續衝擊,分割包圍後燕騎兵小隊。在混戰中,北魏騎兵的戰術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以小隊為單位,相互支援,有的負責吸引敵人火力,有的則從側面或後方突襲。
後燕的步兵方陣試圖抵抗,但拓跋珪的步兵在弓箭手的掩護下,迅速逼近。弓箭手們站在陣後,拉滿弓弦,箭矢如雨點般射向敵人。這些弓箭手訓練有素,他們能根據風向和距離準確調整射擊角度。那些箭矢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帶著死亡的氣息,準確地射中後燕士兵。後燕步兵舉起盾牌抵擋,但仍有不少人中箭倒下,方陣出現了混亂。有的士兵被射中腿部,摔倒在地,影響了周圍士兵的行動;有的則被射中面部或頸部,當場死亡。方陣中的後燕軍官試圖維持秩序,但在箭雨的壓制下難以有效指揮。同時,由於後燕步兵方陣之間的間距在慌亂中被打亂,導致他們難以相互支援,進一步削弱了防禦能力。
拓跋珪看準時機,率領騎兵從側翼沖入後燕步兵方陣。騎兵們如入無人之境,他們的衝鋒如同洶湧的潮水,瞬間衝垮了後燕的防線。騎兵的戰馬奔騰而過,將後燕步兵撞倒在地,馬蹄踐踏在敵人身上,發出令人膽寒的聲響。後燕士兵們四處逃竄,戰場上一片狼藉,屍體堆積如山,鮮血染紅了大地。一些後燕士兵試圖逃跑,但被北魏騎兵追擊,紛紛倒在馬蹄和刀下。在追擊過程中,北魏騎兵充分發揮了速度優勢,他們不斷調整方向,對逃竄的後燕士兵形成包圍之勢,不給他們逃脫的機會。
在後續的戰鬥中,拓跋珪的軍隊一路勢如破竹。他們攻占了後燕的一座座城池,每一次攻城戰都是一場殘酷的考驗。拓跋珪站在城下,望著高聳的城牆和城牆上嚴陣以待的敵軍,心中沒有絲毫畏懼。他指揮士兵們製造雲梯、投石車等攻城器械。製造雲梯的士兵們選用堅韌的木材,精心打造每一個部件,確保雲梯的穩固;雲梯的頂端還裝有鐵鉤,可以牢牢鉤住城牆。投石車則是由能工巧匠設計,利用槓桿原理,能將巨大的石塊投向遠處。投石車的框架結構經過精心計算,能承受巨大的衝擊力,保證發射的穩定性。同時,還準備了攻城塔等器械,攻城塔內部可以容納士兵,靠近城牆時能為士兵提供掩護,便於他們登上城牆。
攻城開始,投石車將巨大的石塊投向城牆,石塊砸在城牆上,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城牆在石塊的撞擊下出現了裂縫。有的石塊直接砸塌了城牆上的防禦工事,將守城的士兵掩埋在廢墟之下。守城士兵驚恐萬分,有的被石塊擊中,身體被砸得粉碎;有的則被飛濺的石塊碎片劃傷。雲梯架上城牆,士兵們如螞蟻般攀爬而上。城牆上的後燕士兵拼死抵抗,他們用石塊、熱油向下砸去。石塊砸在攀爬的北魏士兵身上,有的士兵被砸中頭部,當場昏厥掉落;熱油潑下,士兵們發出痛苦的慘叫,但他們毫不退縮。「沖啊!為了陛下!」一名士兵高喊著,他不顧身上被熱油燙傷,繼續向上攀爬。終於,士兵們登上了城牆,與敵人展開了近身肉搏。城牆上頓時陷入一片混戰,刀光劍影,鮮血飛濺。雙方士兵用刀砍、用劍刺、用盾牌撞擊,不斷有人倒下。城門被攻破,拓跋珪的大軍如潮水般湧入城中。城中百姓驚恐逃竄,北魏士兵在城中展開了肅清行動,對於抵抗者予以堅決打擊,同時維持秩序,防止士兵搶掠。在城中,北魏軍隊還面臨著後燕軍隊的巷戰抵抗,後燕士兵利用街巷的複雜地形進行伏擊和反擊,但北魏軍隊通過分組搜索、相互掩護的方式逐步清除了抵抗力量。
西路軍拓跋遵這邊,在進攻并州時也遭遇了頑強抵抗。後燕在并州的守軍依託城池和險要地形,與拓跋遵的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并州地勢險要,四周群山環繞,易守難攻。後燕守軍在山口和要道設置了大量障礙和防禦工事,同時在山上設有瞭望哨,可以提前發現北魏軍隊的動向。拓跋遵採用圍城打援的策略,一方面圍困城池,截斷其補給線,命令士兵在城池周圍挖掘壕溝,設置柵欄,阻止城內守軍突圍和外界援軍進入;另一方面設伏擊敗了前來救援的後燕軍隊。拓跋遵派出小股部隊引誘後燕援軍進入埋伏圈,當後燕援軍進入後,北魏伏兵從四面八方向他們發起攻擊。在狹窄的山谷中,後燕援軍難以施展,被北魏軍隊打得大敗。在伏擊中,北魏軍隊利用地形優勢,從山上向山谷中的後燕援軍投擲石塊、射箭,同時步兵從山谷兩側殺出,騎兵則衝擊後燕援軍的後部,使其後退無路。城內守軍在糧草斷絕、援軍無望的情況下,軍心大亂,最終被拓跋遵攻破城池。在攻城過程中,拓跋遵還使用了地道戰術,士兵們秘密挖掘地道通向城內,準備從地下突襲,但被後燕守軍察覺,雙方在地道內展開了激烈搏鬥。
中路軍拓跋珪在進攻過程中,遇到了後燕的主力部隊。雙方在一片平原上展開了決戰。拓跋珪親自指揮中軍,他將步兵列於前方,組成密集的盾牆,抵禦後燕騎兵的衝鋒。步兵們將盾牌緊密相連,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同時將長矛從盾牌間隙中伸出,準備迎擊敵人。後燕騎兵發起多次衝鋒,但都被北魏步兵頑強地擋了回去。在雙方僵持不下時,拓跋珪派出了隱藏在兩翼的騎兵,對後燕軍隊進行包抄。這兩翼騎兵是拓跋珪精心訓練的精銳部隊,他們行動迅速,配合默契。當他們從側翼衝擊後燕軍隊時,後燕軍隊腹背受敵,陣腳大亂。後燕的步兵和騎兵相互擠壓,失去了統一的指揮和行動能力。拓跋珪抓住時機,下令全軍出擊,北魏軍隊如洶湧的潮水般沖向敵人。後燕軍隊在慌亂中紛紛潰敗,被北魏軍隊追殺。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在戰鬥中,後燕軍隊曾試圖組織反擊,但由於指揮混亂和北魏軍隊的強大壓力,反擊未能成功。
在戰爭過程中,後燕內部也出現了諸多問題。慕容氏內部爭權奪利,不同的將領和貴族之間存在矛盾。在面對北魏的進攻時,他們難以形成統一的戰略和指揮。一些將領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不願全力作戰;還有一些貴族在後方擾亂軍心,試圖謀取私利。例如,有的貴族在後方囤積物資,哄抬物價,導致前線軍隊補給困難;有的則在軍中散布謠言,說北魏軍隊如何強大,使士兵們士氣低落。這些內部問題進一步削弱了後燕的抵抗能力。
此外,北魏軍隊在戰爭中還注重對占領地區的治理。他們在攻占城池後,會任命當地有威望的人擔任官員,恢復生產和秩序。對於投降的後燕士兵,給予一定的安置,部分編入北魏軍隊,部分則讓他們解甲歸田。同時,拓跋珪還下令減輕百姓的賦稅,鼓勵農業生產,使占領地區的人民逐漸接受北魏的統治。
經過一系列激烈的戰鬥,拓跋珪的軍隊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後燕在拓跋珪的打擊下,領土不斷縮小,國力逐漸衰弱。許多後燕的城池和土地被北魏占領,百姓們有的被北魏同化,有的則流離失所。後燕的軍隊損失慘重,精銳部隊幾乎被消滅殆盡,剩下的殘兵敗將難以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這場稱帝伐燕之戰,拓跋珪以卓越的領導能力、精妙的謀略和強大的軍事力量,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他的名字傳遍了北方大地,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傳奇。他的帝國在這場戰爭後更加穩固,為日後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後燕,則在這場浩劫中走向衰落,成為了歷史長河中一段悲壯的記憶,其曾經的輝煌如同流星般消逝在歷史的天空中,只留下後人對那段動盪歲月的無盡感慨。
蒼穹之下,大地仿若一座巨大的舞台,即將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之戰。天空湛藍如寶石,卻透著一股令人窒息的凝重,仿佛是上天也在為這即將展開的戰火而沉默。太陽高懸,灑下的光芒熾熱而刺眼,像是在審視著世間萬物,見證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拓跋珪站在高台之上,他的身影宛如一座雄偉的山峰,堅毅而不可動搖。在眾人的朝拜下,他正式稱帝,那象徵著無上權力的皇冠在陽光下閃耀著璀璨的光芒,如同他心中那燃燒不息的野心之火。稱帝後的拓跋珪,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前所未有的霸氣,他的目光越過人群,望向遠方的後燕領地,心中湧起無盡的豪情與憤怒。
這些年來,與後燕的恩怨情仇如同荊棘般纏繞在他心頭。參合陂之戰的勝利,並未讓他滿足,慕容垂的親征雖被擊退,但那也是一場慘烈的戰鬥,拓跋珪深知,只有徹底征服後燕,才能消除這個北方大患,實現自己統一北方的宏圖偉業。而且,稱帝後的他,需要用一場輝煌的勝利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向天下昭示自己的王者之威。
「朕要讓後燕在朕的鐵騎下顫抖!」拓跋珪在心中暗暗發誓,他握緊拳頭,手上的青筋暴起,仿佛要將所有的力量都凝聚起來。他深知,這是一場不容有失的戰爭,必須精心籌備。
拓跋珪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戰前準備。他召集了所有的將領,在營帳中展開地圖,詳細地分析局勢。他的眼神如鷹隼般銳利,手指在地圖上划過一道道痕跡,仿佛已經看到了大軍行進的路線。「我們要兵分三路,從不同方向進攻後燕,讓他們首尾不能相顧。東路軍由叔孫建率領,從幽州方向進發;西路軍由拓跋遵統領,直擊并州;朕親率中路大軍,直搗後燕腹心。」拓跋珪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般敲在將領們的心上。將領們望著他,眼中充滿了敬畏與忠誠,齊聲領命。
在士兵選拔上,拓跋珪極為嚴苛。從北魏各部族中挑選出身體強壯、騎射精湛的戰士。騎兵們騎著高大健壯的戰馬,這些戰馬皆是從草原各部精心挑選而來,馬身上披著的戰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宛如鋼鐵巨獸。戰甲的鱗片緊密相連,堅韌無比,能有效抵禦敵人的攻擊。這種戰甲是經過北魏工匠反覆改良,融合了中原與草原的工藝,不僅防護性強,而且重量分布合理,不會過度影響戰馬的速度與靈活性。騎兵們手持長槍和馬刀,長槍的槍桿由堅硬的檀木製成,長度適中,既便於衝鋒又能保證力量的傳遞,槍頭則是精鐵鍛造,鋒利無比,在陽光下閃爍著森冷的光芒;馬刀的刀刃經過特殊打磨,弧度恰到好處,能在揮砍時發揮最大的殺傷力。騎兵們身姿矯健,眼神中充滿了對戰鬥的渴望和對勝利的信心,他們在訓練場上日夜操練,人與馬的配合天衣無縫。步兵們則排列成整齊的方陣,他們身穿厚重的鎧甲,鎧甲由多層鐵片疊加而成,關節處靈活自如,既保證了防護又不影響行動。這種鎧甲是借鑑了漢族的札甲和鮮卑自身的鱗甲特點,防護面積更大且更輕便。步兵們手持盾牌和長矛,盾牌是用牛皮和鐵板複合而成,堅韌且輕便,長矛的長度能讓他們在與敵人保持安全距離的同時發起攻擊,步伐堅定有力,如同移動的堡壘。這支軍隊在訓練場上日夜操練,喊殺聲震天,揚起的塵土遮蔽了天空。
在物資準備方面,拓跋珪也毫不含糊。大量的糧草堆積如山,這些糧草不僅有從北魏本土徵集而來的粟米、麥類,還有從周邊部落交易獲得的肉類、奶製品等耐儲存的食物。為了保障糧草的運輸安全,拓跋珪還專門設立了糧草護衛隊,他們由精銳的步兵組成,沿著運輸路線設置了多個據點,形成了一條嚴密的補給線。每個據點都有瞭望塔和防禦工事,一旦有敵軍來襲,可以迅速發出警報並組織抵抗。軍械庫中擺滿了鋒利的刀劍、堅固的盾牌和強弩。刀劍的製作工藝精湛,劍刃經過多次淬火,堅韌且鋒利;盾牌的種類多樣,有用於步兵防禦的大型方盾,也有騎兵攜帶的小型圓盾;強弩則是威力巨大,弩機的設計巧妙,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裝填和發射,弩箭的射程遠、穿透力強。強弩的製造是借鑑了漢族先進的弩機技術,加以改進後更適合北魏軍隊的作戰需求。他還安排專人負責後勤運輸,這些後勤人員熟悉周邊地形,他們組織了龐大的運輸隊伍,有牛車、馬車,還有專門用於馱運物資的騾馬,確保軍隊在行軍過程中有充足的補給。此外,還準備了大量的醫療物資,包括草藥、簡易的手術器械等,隨軍的軍醫們都是經驗豐富之人,能在戰場上及時救治傷員。
一切準備就緒,拓跋珪率領大軍踏上了討伐後燕的征程。大軍如一條黑色的巨龍,蜿蜒在廣袤的大地上,所過之處,揚起的塵土如同滾滾濃煙,馬蹄聲如雷鳴般轟響,仿佛大地都在顫抖。
當東路軍在叔孫建的率領下接近後燕幽州邊境時,派出的偵察兵前去探查敵情。偵察兵們如鬼魅般潛入後燕領地,他們隱藏在山林之間、河流之畔,觀察著後燕的軍事部署。「陛下,後燕在邊境設有多處關卡,每個關卡都有重兵把守,而且他們在一些要道上設置了陷阱和障礙。關卡的守軍裝備精良,有不少弓弩手,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關卡附近還設有烽火台,一旦有警,可迅速向後方傳遞消息。此外,關卡周邊的村落也被組織起來,村民們協助軍隊巡邏和傳遞情報。」偵察兵向拓跋珪匯報。
拓跋珪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他下達了新的命令:「先派出小股部隊,佯攻關卡,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然後主力部隊繞道而行,從他們防守薄弱的地方突破。」叔孫建挑選了五百名精銳騎兵,組成佯攻小隊。這些騎兵皆是身經百戰,擅長突襲作戰。他們如餓狼般沖向關卡,一邊衝鋒一邊吶喊,「殺!為了陛下!」喊殺聲震天。後燕守軍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措手不及,紛紛拿起武器抵抗。一時間,關卡處喊殺聲震天,火光沖天。後燕的弓弩手急忙向關卡下射擊,箭矢如雨點般落下,但北魏騎兵憑藉精湛的騎術和靈活的身法躲避著箭矢,同時向關卡上的守軍投擲火把,點燃了關卡的一些防禦設施。部分北魏騎兵還利用煙霧掩護,試圖衝擊關卡大門,但被後燕守軍的長槍陣逼退。在戰鬥中,北魏騎兵也有不少傷亡,有的被箭矢射中落馬,有的則被長槍刺中,但他們依然奮勇作戰,為佯攻任務爭取時間。
而叔孫建則親自率領主力部隊趁著夜色,悄悄地繞過了關卡。他們穿越崎嶇的山路,山路狹窄陡峭,士兵們不得不下馬步行,牽著戰馬在黑暗中摸索前進。有的地方需要攀爬陡峭的岩壁,士兵們相互幫助,用繩索固定身體。在攀爬過程中,不時有士兵因失手而滑落,但周圍的戰友會迅速抓住他們。趟過冰冷的河流時,河水刺骨,士兵們咬緊牙關,緊緊抓住武器和裝備,防止被水流沖走。有的士兵因河水湍急被沖走一段距離,但憑藉頑強的意志又游回隊伍。雖然疲憊不堪,但在拓跋珪和叔孫建的鼓舞下,依然保持著高昂的鬥志。「兄弟們,勝利就在前方,我們要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榮耀而戰!」叔孫建騎在戰馬上,大聲喊道。他的聲音在山谷間迴蕩,激勵著每一個士兵的心。在繞道行軍過程中,部隊還遭遇了後燕的小股巡邏隊,叔孫建果斷下令出擊,迅速消滅了這些巡邏隊,避免了消息走漏。
當東路軍突破邊境防線後,後燕國內頓時陷入一片慌亂。慕容氏的軍隊迅速集結,準備迎敵。但拓跋珪並沒有給他們太多準備的時間。
在一場遭遇戰中,拓跋珪的騎兵率先衝鋒。他們如黑色的閃電,沖向敵人的陣營。馬蹄揚起的塵土遮蔽了陽光,使得戰場上一片昏暗。騎兵們揮舞著長槍和馬刀,與後燕的騎兵展開了激烈的廝殺。北魏騎兵的長槍在衝鋒時發揮了巨大的威力,槍尖輕易地刺入後燕騎兵的身體,鮮血飛濺;馬刀則在近距離格鬥中砍殺敵人,砍下敵人的頭顱,如同收割莊稼一般。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仿佛是死神奏響的樂章。後燕的騎兵也拼死抵抗,他們的武器同樣鋒利,但在北魏騎兵的衝擊下,逐漸陷入劣勢。後燕騎兵的衝鋒陣型被北魏騎兵衝散後,他們試圖重新集結,但北魏騎兵不給他們機會,持續衝擊,分割包圍後燕騎兵小隊。在混戰中,北魏騎兵的戰術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以小隊為單位,相互支援,有的負責吸引敵人火力,有的則從側面或後方突襲。
後燕的步兵方陣試圖抵抗,但拓跋珪的步兵在弓箭手的掩護下,迅速逼近。弓箭手們站在陣後,拉滿弓弦,箭矢如雨點般射向敵人。這些弓箭手訓練有素,他們能根據風向和距離準確調整射擊角度。那些箭矢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帶著死亡的氣息,準確地射中後燕士兵。後燕步兵舉起盾牌抵擋,但仍有不少人中箭倒下,方陣出現了混亂。有的士兵被射中腿部,摔倒在地,影響了周圍士兵的行動;有的則被射中面部或頸部,當場死亡。方陣中的後燕軍官試圖維持秩序,但在箭雨的壓制下難以有效指揮。同時,由於後燕步兵方陣之間的間距在慌亂中被打亂,導致他們難以相互支援,進一步削弱了防禦能力。
拓跋珪看準時機,率領騎兵從側翼沖入後燕步兵方陣。騎兵們如入無人之境,他們的衝鋒如同洶湧的潮水,瞬間衝垮了後燕的防線。騎兵的戰馬奔騰而過,將後燕步兵撞倒在地,馬蹄踐踏在敵人身上,發出令人膽寒的聲響。後燕士兵們四處逃竄,戰場上一片狼藉,屍體堆積如山,鮮血染紅了大地。一些後燕士兵試圖逃跑,但被北魏騎兵追擊,紛紛倒在馬蹄和刀下。在追擊過程中,北魏騎兵充分發揮了速度優勢,他們不斷調整方向,對逃竄的後燕士兵形成包圍之勢,不給他們逃脫的機會。
在後續的戰鬥中,拓跋珪的軍隊一路勢如破竹。他們攻占了後燕的一座座城池,每一次攻城戰都是一場殘酷的考驗。拓跋珪站在城下,望著高聳的城牆和城牆上嚴陣以待的敵軍,心中沒有絲毫畏懼。他指揮士兵們製造雲梯、投石車等攻城器械。製造雲梯的士兵們選用堅韌的木材,精心打造每一個部件,確保雲梯的穩固;雲梯的頂端還裝有鐵鉤,可以牢牢鉤住城牆。投石車則是由能工巧匠設計,利用槓桿原理,能將巨大的石塊投向遠處。投石車的框架結構經過精心計算,能承受巨大的衝擊力,保證發射的穩定性。同時,還準備了攻城塔等器械,攻城塔內部可以容納士兵,靠近城牆時能為士兵提供掩護,便於他們登上城牆。
攻城開始,投石車將巨大的石塊投向城牆,石塊砸在城牆上,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城牆在石塊的撞擊下出現了裂縫。有的石塊直接砸塌了城牆上的防禦工事,將守城的士兵掩埋在廢墟之下。守城士兵驚恐萬分,有的被石塊擊中,身體被砸得粉碎;有的則被飛濺的石塊碎片劃傷。雲梯架上城牆,士兵們如螞蟻般攀爬而上。城牆上的後燕士兵拼死抵抗,他們用石塊、熱油向下砸去。石塊砸在攀爬的北魏士兵身上,有的士兵被砸中頭部,當場昏厥掉落;熱油潑下,士兵們發出痛苦的慘叫,但他們毫不退縮。「沖啊!為了陛下!」一名士兵高喊著,他不顧身上被熱油燙傷,繼續向上攀爬。終於,士兵們登上了城牆,與敵人展開了近身肉搏。城牆上頓時陷入一片混戰,刀光劍影,鮮血飛濺。雙方士兵用刀砍、用劍刺、用盾牌撞擊,不斷有人倒下。城門被攻破,拓跋珪的大軍如潮水般湧入城中。城中百姓驚恐逃竄,北魏士兵在城中展開了肅清行動,對於抵抗者予以堅決打擊,同時維持秩序,防止士兵搶掠。在城中,北魏軍隊還面臨著後燕軍隊的巷戰抵抗,後燕士兵利用街巷的複雜地形進行伏擊和反擊,但北魏軍隊通過分組搜索、相互掩護的方式逐步清除了抵抗力量。
西路軍拓跋遵這邊,在進攻并州時也遭遇了頑強抵抗。後燕在并州的守軍依託城池和險要地形,與拓跋遵的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并州地勢險要,四周群山環繞,易守難攻。後燕守軍在山口和要道設置了大量障礙和防禦工事,同時在山上設有瞭望哨,可以提前發現北魏軍隊的動向。拓跋遵採用圍城打援的策略,一方面圍困城池,截斷其補給線,命令士兵在城池周圍挖掘壕溝,設置柵欄,阻止城內守軍突圍和外界援軍進入;另一方面設伏擊敗了前來救援的後燕軍隊。拓跋遵派出小股部隊引誘後燕援軍進入埋伏圈,當後燕援軍進入後,北魏伏兵從四面八方向他們發起攻擊。在狹窄的山谷中,後燕援軍難以施展,被北魏軍隊打得大敗。在伏擊中,北魏軍隊利用地形優勢,從山上向山谷中的後燕援軍投擲石塊、射箭,同時步兵從山谷兩側殺出,騎兵則衝擊後燕援軍的後部,使其後退無路。城內守軍在糧草斷絕、援軍無望的情況下,軍心大亂,最終被拓跋遵攻破城池。在攻城過程中,拓跋遵還使用了地道戰術,士兵們秘密挖掘地道通向城內,準備從地下突襲,但被後燕守軍察覺,雙方在地道內展開了激烈搏鬥。
中路軍拓跋珪在進攻過程中,遇到了後燕的主力部隊。雙方在一片平原上展開了決戰。拓跋珪親自指揮中軍,他將步兵列於前方,組成密集的盾牆,抵禦後燕騎兵的衝鋒。步兵們將盾牌緊密相連,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同時將長矛從盾牌間隙中伸出,準備迎擊敵人。後燕騎兵發起多次衝鋒,但都被北魏步兵頑強地擋了回去。在雙方僵持不下時,拓跋珪派出了隱藏在兩翼的騎兵,對後燕軍隊進行包抄。這兩翼騎兵是拓跋珪精心訓練的精銳部隊,他們行動迅速,配合默契。當他們從側翼衝擊後燕軍隊時,後燕軍隊腹背受敵,陣腳大亂。後燕的步兵和騎兵相互擠壓,失去了統一的指揮和行動能力。拓跋珪抓住時機,下令全軍出擊,北魏軍隊如洶湧的潮水般沖向敵人。後燕軍隊在慌亂中紛紛潰敗,被北魏軍隊追殺。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在戰鬥中,後燕軍隊曾試圖組織反擊,但由於指揮混亂和北魏軍隊的強大壓力,反擊未能成功。
在戰爭過程中,後燕內部也出現了諸多問題。慕容氏內部爭權奪利,不同的將領和貴族之間存在矛盾。在面對北魏的進攻時,他們難以形成統一的戰略和指揮。一些將領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不願全力作戰;還有一些貴族在後方擾亂軍心,試圖謀取私利。例如,有的貴族在後方囤積物資,哄抬物價,導致前線軍隊補給困難;有的則在軍中散布謠言,說北魏軍隊如何強大,使士兵們士氣低落。這些內部問題進一步削弱了後燕的抵抗能力。
此外,北魏軍隊在戰爭中還注重對占領地區的治理。他們在攻占城池後,會任命當地有威望的人擔任官員,恢復生產和秩序。對於投降的後燕士兵,給予一定的安置,部分編入北魏軍隊,部分則讓他們解甲歸田。同時,拓跋珪還下令減輕百姓的賦稅,鼓勵農業生產,使占領地區的人民逐漸接受北魏的統治。
經過一系列激烈的戰鬥,拓跋珪的軍隊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後燕在拓跋珪的打擊下,領土不斷縮小,國力逐漸衰弱。許多後燕的城池和土地被北魏占領,百姓們有的被北魏同化,有的則流離失所。後燕的軍隊損失慘重,精銳部隊幾乎被消滅殆盡,剩下的殘兵敗將難以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這場稱帝伐燕之戰,拓跋珪以卓越的領導能力、精妙的謀略和強大的軍事力量,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他的名字傳遍了北方大地,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傳奇。他的帝國在這場戰爭後更加穩固,為日後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後燕,則在這場浩劫中走向衰落,成為了歷史長河中一段悲壯的記憶,其曾經的輝煌如同流星般消逝在歷史的天空中,只留下後人對那段動盪歲月的無盡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