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地理看歷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今年4月份又購買了一批新書,過去的幾個月一直在零零散散的看著。在去年年末因為工作上的不順心,想著抽些時間把自己近幾年看的書整理一下,把已經寫的書評與摘要整理一下,發到網上算是備份,也算是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順便總結下近些年看書的收穫。可是隨著後來工作上的忙碌,中間便擱置了,沒有堅持下去。但自今年7月下旬開始工作上再次遇到各種困難,一個月內被暴擊三次,對自信心的打擊可以說的上致命。昨天跟領導一起飛了一班感覺自己啥也不是,程序,操作技能、情景意識等等,被罵的狗血噴頭。一時間不知自己是不是陷入了深度的精神內耗,可自己又不得不總結近期自己的狀態和對待工作的態度。剛好今天休息,早上7點半安裝師傅過來給安裝兒童房間,自己也沒法繼續休息了,於是就起來寫運行總結。寫完運行總結,自己也沒事,想來找些事情做,儘量不要讓自己閒下來。剛好孩子今天小學開學去上學了,自己一人在家,沒人打擾的情況下最適合寫寫東西。

  就在今年暑假期間自己和夫人商定把我的書房改造程兒童房,一是孩子上小學了需要自己的房間,二是次臥爸媽住著只能犧牲我的書房了。於是前兩天把書房清空了,當然免不了又是對各種書籍的一頓整理。整套書的有二十四史、劍橋中國史、資治通鑑、四書五經、名人傳記和各種雜書等。不整理不知道,原來自己還有這麼多書沒有看,還有那麼多看過了卻沒寫總結的,還有一些是看過一半的、中途間斷的、中止閱讀的,說不好聽點就是半途而廢的。剛好趁著這個騰挪書房的空隙,加上自己需要沉澱下自己浮躁的心理,寫寫書評整理書籍,羅列下接下來的閱讀規劃。

  《透過地理看歷史》這本書自己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翻看了末頁與首頁自己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發現僅用兩天的時間就看完了。因為自己對歷史和地理都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所以看歷史時自己也會拿著地圖或者地球儀去看看當時的地理地貌,出去爬山時也會去主動了解一下該地區的歷史人文。因為歷史除了人和事之外,還有政治與經濟。比如《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里各種戰鬥的位置,諸葛亮六出祁山分別走的哪裡?魏延後來獻計出奇兵直插「子午道」伐魏的山路與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陳倉道」有啥關係否?「劍門關」最後如何失守?「荊襄九郡」大概在那一塊?關羽又是怎麼大意失荊州,最後敗走麥城的?再比如《過秦論》中賈宜所說「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中的「崤」指何山?「函」又代表哪裡?「雍州」又是哪裡?秦國橫掃六國為何先滅韓、趙、魏,後滅燕、楚、齊?「河西之地」在那個河的西邊?隴西隴南與隴右的「隴」到底是哪兒?如今隴山被稱為什麼山?像這樣問題曾經自己也有很多不解的地方,但是這本書剛好可以解答諸如此類的問題。

  全書主要是按照地理的劃分結合歷史,分析了過往歷史為何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選擇。作者巧妙的把全國的地理按「井」字劃分為九塊,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分別為:河套、山西、河北、關中、中原、山東、巴蜀、荊楚、江東。然後共用17章的篇幅,基本按著歷史發展順序:先秦漢,接著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後五代十國,兩宋西夏加金遼,最後元明清接北伐與抗戰。可能如果讀者對地理不清楚或者對歷史不感興趣,這本書就會感覺無聊而且枯燥,甚至會給讀者一種「東一榔頭西一斧頭」的感覺,有些跳越的節奏。沒辦法因為祖國的歷史文化太過於悠久,每朝每代都是多則大幾百年,少則幾代人。但是歷朝歷代都是名人志士層出不窮,歷史佳話美談傳頌。這就導致一條大河記錄幾代王朝的故事,一個山脈劃分了地域南北的不同文化。就比如黃河的介紹,按說黃河應該是和長江流向一樣自西向東奔赴大海,可偏偏在山西與陝西兩省處南下後朝西南流向,最後大轉折徑直向東流去。這不正印證了那句「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嗎?因為黃河水就真的有段向西流的。但就是在這個轉彎處,歷朝歷代皆有故事:黃河在此處南北走向之後,東邊是山西的運城盆地,春秋戰國時期屬晉國,三家分晉後屬魏國,少梁之戰便是秦魏兩國之間的戰爭。而「大秦帝國」小說中所說的河西之地就是指黃河以西渭河平原,渭河就是成語「涇渭分明」里的渭,在西安坐飛機從北邊落地就可以在空中看到非常具體生動的畫面: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界限清楚,是非分明。而在東邊有一條幾乎平行與涇河的河是洛河。戰國時期韓國派間諜「鄭國」到秦國修建大河,企圖通過徵用大量民力達到疲秦的目的,結果鄭國勇於承認間諜之實,但也表明大河一旦修成雖救韓國一時但可利大秦萬世。後來歷史事實證明「鄭國渠」引涇水入洛河,中間為關中平原土地的灌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為秦一統六國在糧食儲備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以上都是春秋戰國時期兩岸的故事。而河西有兩座山分別為南北走向的子午嶺,東西走向的龍門山。子午嶺正對著渭河南岸秦嶺四古道之一的「子午道」,這也是前面提到的魏延向諸葛亮獻策伐魏的險棋。而韓信走的「陳倉道」便是秦嶺四古道中的另一道,還有「褒斜道」與「儻駱道」。東西走向的龍門山前抵黃河西岸,有個渡口叫龍門渡,古代黃河天險能過河的地方多設有渡口。與之相應的黃河東岸有座東西走向的山叫「中條山」(而抗戰期間的中條山之戰也就發生在此處),而中條山西抵黃河岸邊有兩個渡口,分別是「蒲津渡」和「風陵渡」。而黃河在中條山南側,黃河南岸又是秦嶺,向東的余脈遇南北走向的崤山。這也就是賈誼所說的「崤函之固」,因為崤山與黃河交接處就是函谷關,向關中的進出路沿黃河只有「函谷關」和「潼關」。真的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優越地理位置對秦國來說是利也是弊,利在其他五國來犯時便於防守,弊在局限於關中這麼一小塊地域,發展受限,要圖強圖霸必須東出。

  以上只是自己看這本書其中一個章節的收穫,而其他章節也依舊精彩,值得多次學習翻閱。記得當時看第一遍時自己是計劃去圖書館學習的,心想帶著一本閒書,疲憊時換換腦子,結果越看越上癮,最終一口氣看完了。後面過了一段時間自己覺得有的章節記憶模糊了,就會不定期的翻閱查看。總之,在自己的書單中這是一本好書,很適合自己的書籍,值得擁有,值得反反覆覆研究學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