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懷疑
「葛誠?」朱棣一愣,而後面上露出一抹詫異,道:「將人帶過來吧。」
他正疑惑應天府發生了什麼呢,剛好這個時候葛誠回來了,這讓他十分意外。
不過,這也剛好可以讓他去除心中的疑惑。
「是,王爺!」
張武答應一聲,邁步走開。
「王爺,你心中的疑惑,可以得到答案了。」姚廣孝面上露出一抹微笑。
朱棣搖了搖頭,道:「希望事情不要像我心中想的那樣。」
「不會的,王爺,你別亂想。」姚廣孝安慰道。
片刻之後。
葛誠來到朱棣面前,彎身跪拜:「參見王爺!」
朱棣上前將葛誠扶起,拉著手道:「快起來,這次真是辛苦長史了。」
「王爺這是什麼話,為王爺分憂,這是屬下的職責。」葛誠道。
朱棣擺擺手,道:「不說這些了,長史你這次應天府之行,可還順利?」
「勞王爺掛念,此行一切順利,接下來建文帝應該不會針對王爺了,但這只是相對而言,最終建文帝的刀子,還是會對王爺落下,還請王爺早作安排。」葛誠沉聲道。
朱棣滿臉喜色,拍拍葛誠的肩膀,道:「我就知道長史出馬,肯定能夠將事情辦妥,來日大事成功,本王必將對長史重重賞賜。」
葛誠躬身道:「屬下提前祝王爺大業可成!」
「呵呵,長史到了京城之後,可曾去找過增壽?」朱棣話鋒一轉,漫不經心問道。
葛誠去應天府之前,他與徐增壽一直平安無事,結果葛誠剛剛去了應天府,徐增壽那邊就出事了,他不得不懷疑葛誠。
「沒有!」葛誠搖搖頭,不動聲色問道:「王爺,徐都督出什麼事情了嗎?」
他的心中有些忐忑,有些後悔告訴朱允炆徐增壽和朱棣之間的關係了,現在徐增壽出事,不用想,肯定是朱允炆動手了。
動徐增壽沒事,但是,能不能晚一點啊?現在這個風口上,這不是憑空給他增加壓力嗎?若是被朱棣發現他的背叛,那他可就死翹翹了。
葛誠心中十分難受,不過,他也清楚,現在再怎麼抱怨,現在也都已經無濟於事,接下來必須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將眼前的難關度過。
「沒事,就是隨便問問,都沒去找增壽,看來長史你這次應天府之行,確實順利。」朱棣擺擺手,笑著說道。
「這都是王爺洪福齊天,所以屬下才能一切順利。」葛誠道。
「葛長史,應天府最近有沒有什麼動靜?」姚廣孝問道。
葛誠看向姚廣孝,道:「沒有,最近因為湘王的死,應天府安靜了很多,據說建文帝要暫停一下削藩之事。」
「這太好了,如此一來,留給我們的時間更加充足了,另外,建文帝不動了,我們或許也能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姚廣孝輕聲道。
「措手不及?姚先生,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咱們要在最近動手嗎?」葛誠滿臉疑惑,看著姚廣孝。
「咳咳...長史一路辛苦,下去好好休息吧。」朱棣輕咳兩聲,將話題打斷。
葛誠暗暗可惜,面上卻沒有絲毫的顯露,拱拱手道:「屬下告退!」
說完,轉身邁步離開了。
當然,他在心中暗暗思考起了姚廣孝無意當中透漏出來的消息。
「打陛下一個措手不及,燕王這是已經準備好,要動手了嗎?」
「必須要找機會,將這個消息傳給陛下。」
.......
葛誠離開後,書房中再次只剩下朱棣、姚廣孝兩人。
「大和尚,你剛剛是故意的吧?」朱棣瞥了姚廣孝一眼,說道。
姚廣孝也不否認,道:「王爺,小心一點沒什麼壞處,即便是葛長史知道了,我相信他也能理解。」
「是啊,這個時候是要小心一點,咱們一點錯都不能犯,等下你去找張信,讓他打探一下最近應天府的情況,著重問一問增壽。」朱棣道。
「好!」姚廣孝點點頭。
朱棣遲疑片刻,道:「大和尚,你覺得葛誠,會不會背叛本王?」
「不知道!」姚廣孝搖搖頭,旋即道:「不過,王爺的這個問題,很快就會有答案。」
朱棣神情一愣,揮揮手道:「你去忙吧。」
姚廣孝起身拱拱手,邁步離開。
書房中,只剩下朱棣一人,他的面色陰晴不定,良久,嘆息一聲:「唉...希望事情不像我想的那樣...」
......
葛誠從王府離開後,直接回了自己的府邸。
「爹,你從應天府回來了。」葛海看到葛誠先是一愣,而後面上露出掩飾不住的欣喜。
得知到他爹前往應天府後,葛海心中無比的擔憂,在他看來,他和他爹都是燕王朱棣的人,而現在皇帝朱允炆要削藩,還虎視眈眈的盯著朱棣。
這種情況下,他爹作為朱棣的人,前去應天府,這簡直就是去闖龍潭虎穴,去了有很大概率就再也回不來了。
萬萬沒想到,這才過去了不到十天,竟然就回來了。
「嗯!」葛誠想著姚廣孝說的話,應了一聲就向書房走去,他需要好好的思索一下,該如何將信息傳給朱允炆。
傳信可不是鬧著玩,一個不慎的話,不僅他的腦袋要掉,妻兒老小也都難逃厄運。
「太好了,我去告訴娘!」葛海滿臉喜色,轉身跑開。
書房中。
葛誠一番深思,選定了三個目標,分別是北平布政使張昺、北平指揮使謝貴、北平指揮僉事張信。
這三人都是朱允炆的人,被派來北平盯著燕王朱棣,只要朱棣一有謀反的跡象,三人便可聯手將朱棣給拿下。
「要找誰呢?」葛誠皺起眉頭。
報信之事,肯定知道的人越少,危險越小,所以,他只想告訴張昺、謝貴、張信三人當中的一個人,這樣既能傳遞了消息,又能最大限度的保護自身的安全。
良久,葛誠做出了選擇,將張昺、謝貴兩人的名字划去。
他有自己的考量,張昺、謝貴兩人一個是布政使,一個是指揮使,都是所在位置的最高主官,他們很有可能會被朱棣拉攏。
相較而言,張信只是指揮僉事,要安全許多。
他正疑惑應天府發生了什麼呢,剛好這個時候葛誠回來了,這讓他十分意外。
不過,這也剛好可以讓他去除心中的疑惑。
「是,王爺!」
張武答應一聲,邁步走開。
「王爺,你心中的疑惑,可以得到答案了。」姚廣孝面上露出一抹微笑。
朱棣搖了搖頭,道:「希望事情不要像我心中想的那樣。」
「不會的,王爺,你別亂想。」姚廣孝安慰道。
片刻之後。
葛誠來到朱棣面前,彎身跪拜:「參見王爺!」
朱棣上前將葛誠扶起,拉著手道:「快起來,這次真是辛苦長史了。」
「王爺這是什麼話,為王爺分憂,這是屬下的職責。」葛誠道。
朱棣擺擺手,道:「不說這些了,長史你這次應天府之行,可還順利?」
「勞王爺掛念,此行一切順利,接下來建文帝應該不會針對王爺了,但這只是相對而言,最終建文帝的刀子,還是會對王爺落下,還請王爺早作安排。」葛誠沉聲道。
朱棣滿臉喜色,拍拍葛誠的肩膀,道:「我就知道長史出馬,肯定能夠將事情辦妥,來日大事成功,本王必將對長史重重賞賜。」
葛誠躬身道:「屬下提前祝王爺大業可成!」
「呵呵,長史到了京城之後,可曾去找過增壽?」朱棣話鋒一轉,漫不經心問道。
葛誠去應天府之前,他與徐增壽一直平安無事,結果葛誠剛剛去了應天府,徐增壽那邊就出事了,他不得不懷疑葛誠。
「沒有!」葛誠搖搖頭,不動聲色問道:「王爺,徐都督出什麼事情了嗎?」
他的心中有些忐忑,有些後悔告訴朱允炆徐增壽和朱棣之間的關係了,現在徐增壽出事,不用想,肯定是朱允炆動手了。
動徐增壽沒事,但是,能不能晚一點啊?現在這個風口上,這不是憑空給他增加壓力嗎?若是被朱棣發現他的背叛,那他可就死翹翹了。
葛誠心中十分難受,不過,他也清楚,現在再怎麼抱怨,現在也都已經無濟於事,接下來必須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將眼前的難關度過。
「沒事,就是隨便問問,都沒去找增壽,看來長史你這次應天府之行,確實順利。」朱棣擺擺手,笑著說道。
「這都是王爺洪福齊天,所以屬下才能一切順利。」葛誠道。
「葛長史,應天府最近有沒有什麼動靜?」姚廣孝問道。
葛誠看向姚廣孝,道:「沒有,最近因為湘王的死,應天府安靜了很多,據說建文帝要暫停一下削藩之事。」
「這太好了,如此一來,留給我們的時間更加充足了,另外,建文帝不動了,我們或許也能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姚廣孝輕聲道。
「措手不及?姚先生,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咱們要在最近動手嗎?」葛誠滿臉疑惑,看著姚廣孝。
「咳咳...長史一路辛苦,下去好好休息吧。」朱棣輕咳兩聲,將話題打斷。
葛誠暗暗可惜,面上卻沒有絲毫的顯露,拱拱手道:「屬下告退!」
說完,轉身邁步離開了。
當然,他在心中暗暗思考起了姚廣孝無意當中透漏出來的消息。
「打陛下一個措手不及,燕王這是已經準備好,要動手了嗎?」
「必須要找機會,將這個消息傳給陛下。」
.......
葛誠離開後,書房中再次只剩下朱棣、姚廣孝兩人。
「大和尚,你剛剛是故意的吧?」朱棣瞥了姚廣孝一眼,說道。
姚廣孝也不否認,道:「王爺,小心一點沒什麼壞處,即便是葛長史知道了,我相信他也能理解。」
「是啊,這個時候是要小心一點,咱們一點錯都不能犯,等下你去找張信,讓他打探一下最近應天府的情況,著重問一問增壽。」朱棣道。
「好!」姚廣孝點點頭。
朱棣遲疑片刻,道:「大和尚,你覺得葛誠,會不會背叛本王?」
「不知道!」姚廣孝搖搖頭,旋即道:「不過,王爺的這個問題,很快就會有答案。」
朱棣神情一愣,揮揮手道:「你去忙吧。」
姚廣孝起身拱拱手,邁步離開。
書房中,只剩下朱棣一人,他的面色陰晴不定,良久,嘆息一聲:「唉...希望事情不像我想的那樣...」
......
葛誠從王府離開後,直接回了自己的府邸。
「爹,你從應天府回來了。」葛海看到葛誠先是一愣,而後面上露出掩飾不住的欣喜。
得知到他爹前往應天府後,葛海心中無比的擔憂,在他看來,他和他爹都是燕王朱棣的人,而現在皇帝朱允炆要削藩,還虎視眈眈的盯著朱棣。
這種情況下,他爹作為朱棣的人,前去應天府,這簡直就是去闖龍潭虎穴,去了有很大概率就再也回不來了。
萬萬沒想到,這才過去了不到十天,竟然就回來了。
「嗯!」葛誠想著姚廣孝說的話,應了一聲就向書房走去,他需要好好的思索一下,該如何將信息傳給朱允炆。
傳信可不是鬧著玩,一個不慎的話,不僅他的腦袋要掉,妻兒老小也都難逃厄運。
「太好了,我去告訴娘!」葛海滿臉喜色,轉身跑開。
書房中。
葛誠一番深思,選定了三個目標,分別是北平布政使張昺、北平指揮使謝貴、北平指揮僉事張信。
這三人都是朱允炆的人,被派來北平盯著燕王朱棣,只要朱棣一有謀反的跡象,三人便可聯手將朱棣給拿下。
「要找誰呢?」葛誠皺起眉頭。
報信之事,肯定知道的人越少,危險越小,所以,他只想告訴張昺、謝貴、張信三人當中的一個人,這樣既能傳遞了消息,又能最大限度的保護自身的安全。
良久,葛誠做出了選擇,將張昺、謝貴兩人的名字划去。
他有自己的考量,張昺、謝貴兩人一個是布政使,一個是指揮使,都是所在位置的最高主官,他們很有可能會被朱棣拉攏。
相較而言,張信只是指揮僉事,要安全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