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台階
周二和一早起身,便聽村外的樹上停了一群烏鴉,嘰嘰喳喳地聒噪。
心緒不寧時,回身到自家水井裡打了一碗水想喝,又卻見碗裡一層泥沙,渾濁不堪。
周二和把水倒回了井裡,端著空碗坐在井沿上,發了半天愣,隨即又嘆了一口氣,叫余氏:「老婆子,有甚消息沒?」
余氏正往陶罐里倒小米,聞言嗆到:「你要甚消息?要死的還是要活的?平涼沒動靜,那便是好消息,當初送大丁他們上戰場,你是一家一家地敲門,一個一個地勸。修渠你都沒這麼賣力過,我以為你是給元良撐場面,到最後還是為了周集的臉面!這下人才走了三天零一個早晨,你就一天天的疑神疑鬼……怎麼?良心發現了?」
「你個敗家婆娘,你懂個屁!」周二和閉著眼睛往地上啐了一口,拿著空碗默默地起身,出門而去。
夏收夏種剛過,但周集的田邊地頭和平涼種滿了六月豆不同,野草已經竄起一尺多高,長得比稻苗還快。幾隻瘦小的泥蛙「呱呱」叫著,從乾涸的水田中躍上田隴,當著周二和的面,又蹦進了田邊同樣乾涸的溝渠里。
「老鍾,你家地里該放水了!」
周二和扯著嗓子喊,可靜悄悄的沒人回應,整個周集像死了一般。周二和站在原地發了一會呆後,轉身跨上了土坎,站在官道上,看遠處的平涼。
每每這個時候,他就喜歡站在這裡看平涼。
就隔著一條官道,那邊生氣勃勃一片綠意盎然,男男女女在田間勞作,充滿了歡聲笑語。再轉頭看看身後,除了一片荒瘠,就剩下一幕死氣,跟鬧鬼一樣。
「活該啊,活該啊……」
周二和擺著手,一臉自言自語,往路邊的窩棚里去了。
自從周奎伏法之後,他阿娘蔡氏就被周集除籍,趕出了村。周二和於心不忍,在村口外的路邊上給她打了個草棚,還在溝邊開了幾分地,讓她種著,聊以餬口。但這地方,想隨便就種活點什麼莊稼卻著實不易,水不好弄,土也不肥。
周集的孩童還常常跑來,拔她的苗,扯她的秧,更有甚至,還有拾土塊石頭砸棚子砸人的。蔡氏幾次補種,幾次都被糟踐地沒有一根好秧。草屋子也被石頭砸地一個一個的洞,颳風下雨,滿屋漏風,搖搖欲墜。
周二和掀開草簾,蔡氏躺在草墊上,有些衣不蔽體。周二和連忙轉過頭,「嫂嫂……」
蔡氏咳嗽了幾聲,眼神有些渙散,「叔叔來了……」
說罷便要起身,周二和背著身連忙伸手,「我就來看看,嫂嫂朝食吃了麼?」
「吃了!」蔡氏有些艱難地坐了起來,往自己身上扯了一把草杆子,「昨日春娘子從平涼送了些糜餅來,妾昨夜吃了半張,今晨又吃了半張。」
周二和低頭一看,果然見草墊邊放著一隻藤條籃子,籃子裡用布帕蓋著的,大概就是周春昨天送來的糜餅。
蔡氏咳嗽了幾聲,略帶歉意道:「妾身子不便,不能起身見禮,叔叔莫要責怪才是。」
周二和的臉色不太好看,背對著草墊坐了下來,「哎」了一聲,「嫂嫂嫁到周集這些年可是吃了苦頭了,兄長走了,周奎又不爭氣……如今周集自身難保,做弟弟的,想幫卻幫不上什麼忙。」
蔡氏勉強笑了笑,道:「逆子背宗離祖,妾不奢求周集原諒。但妾還有一句話,叔叔定要聽上一次。」
「修渠的事?」
「正是!」蔡氏緩緩道:「妾一個婦娘子,嫁到周集前,雖未經農事,但也知道灌溉對於莊農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從前逆子還在之時,妾便也教了他其間道理。只是良言難勸,妾也管教無方……」
「還說這些作甚!」周二和拍著大腿,使勁地嘆了一口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周奎落地如此下場,怪也只能怪兄長從小便沒管教好。所謂子不教,父之過,與你一個婦娘子卻關係不甚大。眼下修渠之事,我也已有了決斷。等元良回來,我便親自去說。只是你……」
「叔叔且放寬心……」蔡氏摸索著,從草墊里拿出了一塊紅綢,「盈娘子在鎮上為妾找了份工做,幫人繡繡絹,能換幾文銅錢。只是,這屋裡有些暗,妾眼神不太好使,繡工又多年未使,還需些時日來適應……等能多繡了,吃喝便就有著落了。這些日子,可多虧了叔叔和兩位娘子……」
周二和接過紅綢,卻見其上堪堪才繡了半朵牡丹。湊在陽光下仔細看,只見花繡施針勻細,針腳細密平整,各色絲線繁複套繡,花朵粉艷欲滴,花葉花莖色彩斑斕,栩栩如生。
周二和不識刺繡,卻識得美。從前他去耆老家中做客,也看過一些精美的繡品,那時只覺得好看,除此之外便也沒什麼特別的感想,此時見了蔡氏的繡品,在腦海里一對比,竟覺得耆老家的那些繡品不僅缺了一絲大氣,還少了一份溫婉。
「嫂嫂女紅如此了得?」
蔡氏搖搖頭,「多年未繡,生疏了不少。這半朵牡丹,已是繡了三日……」
周二和眨了眨眼睛,心中暗道,這何嘗不是一條出路?
聽說平涼要送女子們去學紡線織布和刺繡,既然蔡氏懂得其中技巧,那不如做個順水人情,一來也讓蔡氏有口飯吃,不至於悽慘地餓死在周集村口。二來還能找個由頭,藉此拉近兩里關係……
周二和長「嘶」了一聲,覺得此法可行,既不丟了周集人的臉面,也能讓趙正有個台階可下。當即便安撫了蔡氏,囑咐她莫要過度用眼,小心藏好這昂貴的紅綢絹。隨後便出了村,要去平涼找周盈。
誰知才到平涼村口,卻聽趙氏祠堂的角樓上,忽然傳來了一陣梆子聲。
周二和立在高處遮眉一看,只見遠遠的,從大通河對岸過來一行車馬,打著唐字軍旗。
周盈和周春從村里奔來,見了周二和,周春道:「阿大,你怎麼來了?」
周二和沒答,問:「是元良回來了?」
周盈搖頭,「是傷兵……」
心緒不寧時,回身到自家水井裡打了一碗水想喝,又卻見碗裡一層泥沙,渾濁不堪。
周二和把水倒回了井裡,端著空碗坐在井沿上,發了半天愣,隨即又嘆了一口氣,叫余氏:「老婆子,有甚消息沒?」
余氏正往陶罐里倒小米,聞言嗆到:「你要甚消息?要死的還是要活的?平涼沒動靜,那便是好消息,當初送大丁他們上戰場,你是一家一家地敲門,一個一個地勸。修渠你都沒這麼賣力過,我以為你是給元良撐場面,到最後還是為了周集的臉面!這下人才走了三天零一個早晨,你就一天天的疑神疑鬼……怎麼?良心發現了?」
「你個敗家婆娘,你懂個屁!」周二和閉著眼睛往地上啐了一口,拿著空碗默默地起身,出門而去。
夏收夏種剛過,但周集的田邊地頭和平涼種滿了六月豆不同,野草已經竄起一尺多高,長得比稻苗還快。幾隻瘦小的泥蛙「呱呱」叫著,從乾涸的水田中躍上田隴,當著周二和的面,又蹦進了田邊同樣乾涸的溝渠里。
「老鍾,你家地里該放水了!」
周二和扯著嗓子喊,可靜悄悄的沒人回應,整個周集像死了一般。周二和站在原地發了一會呆後,轉身跨上了土坎,站在官道上,看遠處的平涼。
每每這個時候,他就喜歡站在這裡看平涼。
就隔著一條官道,那邊生氣勃勃一片綠意盎然,男男女女在田間勞作,充滿了歡聲笑語。再轉頭看看身後,除了一片荒瘠,就剩下一幕死氣,跟鬧鬼一樣。
「活該啊,活該啊……」
周二和擺著手,一臉自言自語,往路邊的窩棚里去了。
自從周奎伏法之後,他阿娘蔡氏就被周集除籍,趕出了村。周二和於心不忍,在村口外的路邊上給她打了個草棚,還在溝邊開了幾分地,讓她種著,聊以餬口。但這地方,想隨便就種活點什麼莊稼卻著實不易,水不好弄,土也不肥。
周集的孩童還常常跑來,拔她的苗,扯她的秧,更有甚至,還有拾土塊石頭砸棚子砸人的。蔡氏幾次補種,幾次都被糟踐地沒有一根好秧。草屋子也被石頭砸地一個一個的洞,颳風下雨,滿屋漏風,搖搖欲墜。
周二和掀開草簾,蔡氏躺在草墊上,有些衣不蔽體。周二和連忙轉過頭,「嫂嫂……」
蔡氏咳嗽了幾聲,眼神有些渙散,「叔叔來了……」
說罷便要起身,周二和背著身連忙伸手,「我就來看看,嫂嫂朝食吃了麼?」
「吃了!」蔡氏有些艱難地坐了起來,往自己身上扯了一把草杆子,「昨日春娘子從平涼送了些糜餅來,妾昨夜吃了半張,今晨又吃了半張。」
周二和低頭一看,果然見草墊邊放著一隻藤條籃子,籃子裡用布帕蓋著的,大概就是周春昨天送來的糜餅。
蔡氏咳嗽了幾聲,略帶歉意道:「妾身子不便,不能起身見禮,叔叔莫要責怪才是。」
周二和的臉色不太好看,背對著草墊坐了下來,「哎」了一聲,「嫂嫂嫁到周集這些年可是吃了苦頭了,兄長走了,周奎又不爭氣……如今周集自身難保,做弟弟的,想幫卻幫不上什麼忙。」
蔡氏勉強笑了笑,道:「逆子背宗離祖,妾不奢求周集原諒。但妾還有一句話,叔叔定要聽上一次。」
「修渠的事?」
「正是!」蔡氏緩緩道:「妾一個婦娘子,嫁到周集前,雖未經農事,但也知道灌溉對於莊農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從前逆子還在之時,妾便也教了他其間道理。只是良言難勸,妾也管教無方……」
「還說這些作甚!」周二和拍著大腿,使勁地嘆了一口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周奎落地如此下場,怪也只能怪兄長從小便沒管教好。所謂子不教,父之過,與你一個婦娘子卻關係不甚大。眼下修渠之事,我也已有了決斷。等元良回來,我便親自去說。只是你……」
「叔叔且放寬心……」蔡氏摸索著,從草墊里拿出了一塊紅綢,「盈娘子在鎮上為妾找了份工做,幫人繡繡絹,能換幾文銅錢。只是,這屋裡有些暗,妾眼神不太好使,繡工又多年未使,還需些時日來適應……等能多繡了,吃喝便就有著落了。這些日子,可多虧了叔叔和兩位娘子……」
周二和接過紅綢,卻見其上堪堪才繡了半朵牡丹。湊在陽光下仔細看,只見花繡施針勻細,針腳細密平整,各色絲線繁複套繡,花朵粉艷欲滴,花葉花莖色彩斑斕,栩栩如生。
周二和不識刺繡,卻識得美。從前他去耆老家中做客,也看過一些精美的繡品,那時只覺得好看,除此之外便也沒什麼特別的感想,此時見了蔡氏的繡品,在腦海里一對比,竟覺得耆老家的那些繡品不僅缺了一絲大氣,還少了一份溫婉。
「嫂嫂女紅如此了得?」
蔡氏搖搖頭,「多年未繡,生疏了不少。這半朵牡丹,已是繡了三日……」
周二和眨了眨眼睛,心中暗道,這何嘗不是一條出路?
聽說平涼要送女子們去學紡線織布和刺繡,既然蔡氏懂得其中技巧,那不如做個順水人情,一來也讓蔡氏有口飯吃,不至於悽慘地餓死在周集村口。二來還能找個由頭,藉此拉近兩里關係……
周二和長「嘶」了一聲,覺得此法可行,既不丟了周集人的臉面,也能讓趙正有個台階可下。當即便安撫了蔡氏,囑咐她莫要過度用眼,小心藏好這昂貴的紅綢絹。隨後便出了村,要去平涼找周盈。
誰知才到平涼村口,卻聽趙氏祠堂的角樓上,忽然傳來了一陣梆子聲。
周二和立在高處遮眉一看,只見遠遠的,從大通河對岸過來一行車馬,打著唐字軍旗。
周盈和周春從村里奔來,見了周二和,周春道:「阿大,你怎麼來了?」
周二和沒答,問:「是元良回來了?」
周盈搖頭,「是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