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次胡斯戰爭
1457年四月下旬,斯特凡率領一千瓦拉幾亞騎兵和兩千德意志傭兵從保加利亞出發北上摩爾達維亞。
流亡公子的歸來立刻受到了摩爾達維亞貴族們的熱切歡迎。
支持斯特凡的貴族和民眾們紛紛加入他的軍隊,很快斯特凡手下就聚集了將近一萬人馬。
斯特凡的大軍並未受到有力的抵抗,所到之處城堡和城鎮望風而降,彼得大公屈辱的統治使他徹底失去了民心,人們期盼一位更加強硬的君主。
不久,斯特凡率軍進抵羅曼城,摩爾達維亞南部的所有地區都已被他征服。
彼得大公的部隊終於集結完畢,他率領不足五千兵馬在城外的錫雷特河西岸紮營,與斯特凡隔河對峙。
同時,彼得的信使正星夜兼程趕往克拉科夫,請求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三世的援助。
只不過他已經等不到波蘭王收到他的求援信帶兵來拯救他了。
斯特凡將沿途招募的大軍駐紮在河岸邊按兵不動,以此迷惑彼得。
他自己親率從瓦拉幾亞和保加利亞那裡得到的精銳部隊趁著夜色急行軍從淺灘渡過錫雷特河。
這支部隊渡河後只休整片刻,便追隨斯特凡在第二天的清晨突襲了彼得大公的營地。
缺乏準備的摩爾達維亞軍隊被這閃電般迅猛的突襲打的丟盔棄甲,彼得大公本人只帶著幾名親信趁亂逃亡波蘭。
原本就沒有多少抵抗意志的摩爾達維亞人立刻喜迎新王,斯特凡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奪回了整個摩爾達維亞。
再次回到蘇恰瓦(摩爾達維亞首都)後,斯特凡立刻展現出自己卓越的能力,開始整頓這個殘破不堪的國家。
第一步,斯特凡頒布赦令,免除彼得追隨者的一切罪責,召回由於政權更迭而逃亡出國的貴族。
隨後,斯特凡重建了摩爾達維亞的政府,仿照奧地利的體制建立了摩爾達維亞樞密院治理公國,同時宣布恢復他的祖父老亞歷山德魯時期使用的東羅馬律法,確立法紀,依法治國,迅速有效地重建公共秩序。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斯特凡召集了摩爾達維亞境內的每一名士兵,收編俘虜,處決觸犯軍紀,騷擾民眾的兵痞,剔除掉軍隊中濫竽充數的老弱病殘之後,保留下一支人數在五千左右的精兵。
剩下的士兵被強制遣散,有些歸鄉務農,外國的則被禮送出境,而那些沒有接受斯特凡徵召卻遊蕩在公國境內的士兵,一律被視為強盜,斯特凡派出手下的瓦拉幾亞騎兵在公國內遊蕩,肅清每一個城鎮,每一個村莊附近的所有強盜。
這般雷厲風行的手段使得整個摩爾達維亞在極短的時間內安定下來,國內的秩序之穩定甚至遠遠超過了彼得統治的時期。
腓特烈接二連三來信催促斯特凡收復摩爾達維亞西部邊境被波蘭人侵占的城堡要塞。
摩爾達維亞國內也有許多貴族希望斯特凡能夠對波蘭人表現的強硬一些。
經過多方面的考量之後,剛安頓下來的斯特凡再次率軍出征,很輕易就收復了霍亭堡等幾個被波蘭人侵占的邊境城堡要塞。
隨後,斯特凡率軍越過國境線,進入波蘭境內,開始攻擊和劫掠波蘭的邊境城鎮。
克拉科夫,波蘭國王的宮廷里,瓦迪斯瓦夫三世看著手裡的報告,還有跪在自己宮廷里哭訴的彼得大公,頓時一個頭兩個大。
在西邊,條頓騎士團的軍隊與波蘭王國的大軍正隔著維斯瓦河對峙,此刻雙方正處於一個微妙的休戰期。
在東邊,波蘭人在摩爾達維亞的統治徹底被摧毀,斯特凡正率領一支實力強勁的軍隊掃蕩波蘭東部,瓦迪斯瓦夫三世心中煩躁不已。
他是有些擔心,不過現階段情況還沒有太糟糕,就算條頓騎士團和摩爾達維亞捆在一起都打不過波蘭。
問題在於他無法快速拿下實力強悍,堡壘林立的條頓騎士團,摩爾達維亞背後的黑手也令他憂心忡忡。
「陛下,我們應該召集議會商討對策了。」
朝堂上,有人提出這樣的建議。
瓦迪斯瓦夫三世面色陰沉,這些大貴族們藉助該死的瑟姆議會把控朝政,架空王權,到現在他都無法繞過議會徵收任何的額外稅收。
有這群傢伙扯後腿,波蘭遲早要完。
「我得給我親愛的弟弟寫信,現在是兄弟同心的時候,議會......晚點再召開吧。」
「陛下,除了摩爾達維亞問題之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最近也在集結軍隊,目標很可能是波西米亞或是我國,我們還是應該早做打算。」
又有人出言提醒。
瓦迪斯瓦夫三世被驚出一身冷汗,要是奧地利的那位真的率軍進攻波蘭,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不對,瓦迪斯瓦夫三世想到與法國人和威尼斯人的條約,心中馬上安定下來∶「帝國皇帝不可能愚蠢到與我們開戰,他的目標恐怕是波西米亞的異端,雖然我很想幫助這些反抗暴政的勇士,但現在的條件實在不允許我向他們提供除了聲援以外的一切幫助。」
朝會結束,瓦迪斯瓦夫三世立刻寫了一封信給弟弟卡齊米日,希望立陶宛大公能夠與他聯手對付皇帝的第二條瘋狗斯特凡,事成之後兩兄弟瓜分摩爾達維亞。
這位斯特凡看起來比一號瘋狗弗拉德只強不弱,讓人格外頭疼。
至于波西米亞那邊,瓦迪斯瓦夫三世表示愛莫能助,現在波蘭是首尾不能相顧,哪還管得著他國的事。
波蘭王國的情報由大批間諜收集並傳遞迴維也納,拉斯洛當即頒布詔令,宣布任何有胡斯派異端參與的政府機構和議會都是非法的,他要清洗波西米亞境內的胡斯派異端。
這份詔令宣告了第二次胡斯戰爭的爆發。
隨後,拉斯洛與阿道夫率領帝國軍急行北上,在三日內便抵達奧地利與波西米亞邊境的因德日赫城堡,在這裡與羅森貝格和拉斯洛•匈雅提的軍隊匯合。
休整一日後,大軍北上,兵鋒直指布拉格。
由於南波西米亞完全被羅森貝格掌控,所以從維也納到布拉格的路途中根本沒遇到任何抵抗,各地民眾簞食壺漿,喜迎王師。
整個過程順利到讓人懷疑這到底是不是一場戰爭。
這一次的胡斯戰爭烈度與上一次相比可謂是天差地別,經過多年的努力,波西米亞的天主教勢力已經得到極大的加強。
聖杯派在第一次胡斯戰爭中背叛的可恥行徑使波西米亞的民眾認清了這些人的醜惡嘴臉,所以聖杯派傳教士離開布拉格後在波西米亞各地都遭人唾棄。
一些厭棄伊日的人脫離聖杯派,與塔博爾派的殘黨合作,組建了一個新的宣揚胡斯教義的基層組織——波西米亞兄弟會,他們在波西米亞民間廣受歡迎,卻受到伊日的無情打壓。
這些人如今主要分布在摩拉維亞地區,他們就是拉斯洛的第二個目標。
畢竟他們宣揚的可不是普通的教義。
兄弟會強調《聖經》為信仰和行為的唯一準則而非教皇的諭令,重視信徒個人與基督的靈性關係,提倡友愛互助,人人平等。
他們主張教士只需撫慰民眾,不應參與政務,還要求廢除等級特權。
兄弟會很重視教育和傳教,尤其重視到邊遠和貧困地區傳教。
這樣的教義任何一個世俗統治者都不可能接受,因為這完全是在動搖封建統治的根基。
歷史上這個教派流亡數百年,遭受各國政府的圍剿和打壓,艱難求生,最終在自由包容的阿美莉卡找到歸宿。
拉斯洛雖然很同情他們,但屁股決定腦袋,他也要驅逐這些思想極其危險的胡斯信徒。
這場戰爭過後,波西米亞將不會再有異端生存的土壤。
流亡公子的歸來立刻受到了摩爾達維亞貴族們的熱切歡迎。
支持斯特凡的貴族和民眾們紛紛加入他的軍隊,很快斯特凡手下就聚集了將近一萬人馬。
斯特凡的大軍並未受到有力的抵抗,所到之處城堡和城鎮望風而降,彼得大公屈辱的統治使他徹底失去了民心,人們期盼一位更加強硬的君主。
不久,斯特凡率軍進抵羅曼城,摩爾達維亞南部的所有地區都已被他征服。
彼得大公的部隊終於集結完畢,他率領不足五千兵馬在城外的錫雷特河西岸紮營,與斯特凡隔河對峙。
同時,彼得的信使正星夜兼程趕往克拉科夫,請求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三世的援助。
只不過他已經等不到波蘭王收到他的求援信帶兵來拯救他了。
斯特凡將沿途招募的大軍駐紮在河岸邊按兵不動,以此迷惑彼得。
他自己親率從瓦拉幾亞和保加利亞那裡得到的精銳部隊趁著夜色急行軍從淺灘渡過錫雷特河。
這支部隊渡河後只休整片刻,便追隨斯特凡在第二天的清晨突襲了彼得大公的營地。
缺乏準備的摩爾達維亞軍隊被這閃電般迅猛的突襲打的丟盔棄甲,彼得大公本人只帶著幾名親信趁亂逃亡波蘭。
原本就沒有多少抵抗意志的摩爾達維亞人立刻喜迎新王,斯特凡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奪回了整個摩爾達維亞。
再次回到蘇恰瓦(摩爾達維亞首都)後,斯特凡立刻展現出自己卓越的能力,開始整頓這個殘破不堪的國家。
第一步,斯特凡頒布赦令,免除彼得追隨者的一切罪責,召回由於政權更迭而逃亡出國的貴族。
隨後,斯特凡重建了摩爾達維亞的政府,仿照奧地利的體制建立了摩爾達維亞樞密院治理公國,同時宣布恢復他的祖父老亞歷山德魯時期使用的東羅馬律法,確立法紀,依法治國,迅速有效地重建公共秩序。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斯特凡召集了摩爾達維亞境內的每一名士兵,收編俘虜,處決觸犯軍紀,騷擾民眾的兵痞,剔除掉軍隊中濫竽充數的老弱病殘之後,保留下一支人數在五千左右的精兵。
剩下的士兵被強制遣散,有些歸鄉務農,外國的則被禮送出境,而那些沒有接受斯特凡徵召卻遊蕩在公國境內的士兵,一律被視為強盜,斯特凡派出手下的瓦拉幾亞騎兵在公國內遊蕩,肅清每一個城鎮,每一個村莊附近的所有強盜。
這般雷厲風行的手段使得整個摩爾達維亞在極短的時間內安定下來,國內的秩序之穩定甚至遠遠超過了彼得統治的時期。
腓特烈接二連三來信催促斯特凡收復摩爾達維亞西部邊境被波蘭人侵占的城堡要塞。
摩爾達維亞國內也有許多貴族希望斯特凡能夠對波蘭人表現的強硬一些。
經過多方面的考量之後,剛安頓下來的斯特凡再次率軍出征,很輕易就收復了霍亭堡等幾個被波蘭人侵占的邊境城堡要塞。
隨後,斯特凡率軍越過國境線,進入波蘭境內,開始攻擊和劫掠波蘭的邊境城鎮。
克拉科夫,波蘭國王的宮廷里,瓦迪斯瓦夫三世看著手裡的報告,還有跪在自己宮廷里哭訴的彼得大公,頓時一個頭兩個大。
在西邊,條頓騎士團的軍隊與波蘭王國的大軍正隔著維斯瓦河對峙,此刻雙方正處於一個微妙的休戰期。
在東邊,波蘭人在摩爾達維亞的統治徹底被摧毀,斯特凡正率領一支實力強勁的軍隊掃蕩波蘭東部,瓦迪斯瓦夫三世心中煩躁不已。
他是有些擔心,不過現階段情況還沒有太糟糕,就算條頓騎士團和摩爾達維亞捆在一起都打不過波蘭。
問題在於他無法快速拿下實力強悍,堡壘林立的條頓騎士團,摩爾達維亞背後的黑手也令他憂心忡忡。
「陛下,我們應該召集議會商討對策了。」
朝堂上,有人提出這樣的建議。
瓦迪斯瓦夫三世面色陰沉,這些大貴族們藉助該死的瑟姆議會把控朝政,架空王權,到現在他都無法繞過議會徵收任何的額外稅收。
有這群傢伙扯後腿,波蘭遲早要完。
「我得給我親愛的弟弟寫信,現在是兄弟同心的時候,議會......晚點再召開吧。」
「陛下,除了摩爾達維亞問題之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最近也在集結軍隊,目標很可能是波西米亞或是我國,我們還是應該早做打算。」
又有人出言提醒。
瓦迪斯瓦夫三世被驚出一身冷汗,要是奧地利的那位真的率軍進攻波蘭,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不對,瓦迪斯瓦夫三世想到與法國人和威尼斯人的條約,心中馬上安定下來∶「帝國皇帝不可能愚蠢到與我們開戰,他的目標恐怕是波西米亞的異端,雖然我很想幫助這些反抗暴政的勇士,但現在的條件實在不允許我向他們提供除了聲援以外的一切幫助。」
朝會結束,瓦迪斯瓦夫三世立刻寫了一封信給弟弟卡齊米日,希望立陶宛大公能夠與他聯手對付皇帝的第二條瘋狗斯特凡,事成之後兩兄弟瓜分摩爾達維亞。
這位斯特凡看起來比一號瘋狗弗拉德只強不弱,讓人格外頭疼。
至于波西米亞那邊,瓦迪斯瓦夫三世表示愛莫能助,現在波蘭是首尾不能相顧,哪還管得著他國的事。
波蘭王國的情報由大批間諜收集並傳遞迴維也納,拉斯洛當即頒布詔令,宣布任何有胡斯派異端參與的政府機構和議會都是非法的,他要清洗波西米亞境內的胡斯派異端。
這份詔令宣告了第二次胡斯戰爭的爆發。
隨後,拉斯洛與阿道夫率領帝國軍急行北上,在三日內便抵達奧地利與波西米亞邊境的因德日赫城堡,在這裡與羅森貝格和拉斯洛•匈雅提的軍隊匯合。
休整一日後,大軍北上,兵鋒直指布拉格。
由於南波西米亞完全被羅森貝格掌控,所以從維也納到布拉格的路途中根本沒遇到任何抵抗,各地民眾簞食壺漿,喜迎王師。
整個過程順利到讓人懷疑這到底是不是一場戰爭。
這一次的胡斯戰爭烈度與上一次相比可謂是天差地別,經過多年的努力,波西米亞的天主教勢力已經得到極大的加強。
聖杯派在第一次胡斯戰爭中背叛的可恥行徑使波西米亞的民眾認清了這些人的醜惡嘴臉,所以聖杯派傳教士離開布拉格後在波西米亞各地都遭人唾棄。
一些厭棄伊日的人脫離聖杯派,與塔博爾派的殘黨合作,組建了一個新的宣揚胡斯教義的基層組織——波西米亞兄弟會,他們在波西米亞民間廣受歡迎,卻受到伊日的無情打壓。
這些人如今主要分布在摩拉維亞地區,他們就是拉斯洛的第二個目標。
畢竟他們宣揚的可不是普通的教義。
兄弟會強調《聖經》為信仰和行為的唯一準則而非教皇的諭令,重視信徒個人與基督的靈性關係,提倡友愛互助,人人平等。
他們主張教士只需撫慰民眾,不應參與政務,還要求廢除等級特權。
兄弟會很重視教育和傳教,尤其重視到邊遠和貧困地區傳教。
這樣的教義任何一個世俗統治者都不可能接受,因為這完全是在動搖封建統治的根基。
歷史上這個教派流亡數百年,遭受各國政府的圍剿和打壓,艱難求生,最終在自由包容的阿美莉卡找到歸宿。
拉斯洛雖然很同情他們,但屁股決定腦袋,他也要驅逐這些思想極其危險的胡斯信徒。
這場戰爭過後,波西米亞將不會再有異端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