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外交的藝術
「陛下,站在我國的立場來看,為費迪南多穩住王位的收益非常可觀。」
「哦?何以見得?」拉斯洛虛心求教。
埃青緩緩解釋道:「陛下,阿拉貢國王多半不會插手這次的紛爭,因為胡安二世其實更熱衷於干涉卡斯蒂利亞王國的內部事務,他自己的納瓦拉王國更是叛亂頻發,而且......據傳阿方索五世臨終前逼迫胡安二世立下誓約不會爭奪那不勒斯王位,這份情報是真是假不得而知,反正綜合多方因素考慮,阿拉貢王國多半不會插手。」
「也就是說,最大的王位競爭者是【好王】勒內?」
拉斯洛馬上反應過來,他搓著下巴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勒內背靠查理七世,也就是說他是由法國人支持的,如果法國人控制了那不勒斯,那義大利的局勢就對帝國非常不利。而且,勒內不僅是安茹公爵,普羅旺斯伯爵,他還是帝國諸侯洛林公爵......為什麼這個法國大貴族會是帝國諸侯啊?沒人管一下嗎?」
「咳咳,陛下,現在的洛林公爵是勒內公爵的兒子約翰二世,勒內公爵早幾年就已經把洛林傳給兒子了,他自己在普羅旺斯進行統治。您剛剛分析的很對,如果讓法國人奪取了那不勒斯,那對我們可以說是巨大的外交失敗。」
「可是,我們直接與那不勒斯結盟然後發兵援助他們好像又有點不值得。」
「陛下,您不是一直為法國、威尼斯和波蘭的外交封鎖而煩心嗎?這就是一個好機會啊,只要把那不勒斯拉到我們這邊,義大利地區的均勢就會被打破,勝利的天平將會向我們傾斜。」
埃青似乎腹有良策,自信地勸說著拉斯洛。
「你有什麼主意?」
「陛下,我們完全可以牽頭組建一個泛亞得里亞海聯盟,這個聯盟的目的就是拉攏那不勒斯及其盟友,並防止法國人控制那不勒斯。」
拉斯洛思考著這種辦法的可行性,過了一會才說道:「我可以想到的只有拉攏教宗國,我想教宗肯定不想自己的南方出現一個法國人控制的國家,阿維尼翁的慘劇猶在眼前。」
埃青欣喜地看著拉斯洛,沒想到皇帝陛下也有如此敏銳的洞察力,他接話道:「是的,陛下,除了教宗國,還有兩個很有希望拉攏的目標,分別是阿方索五世的鐵桿盟友米蘭公國和阿爾巴尼亞的斯坎德培。」
「哦?詳細說說。」
「是,陛下。米蘭公國肯定不願意失去阿拉貢王國這個強力的盟友,但是胡安二世對北義大利的事並不關心,在這種情況下,米蘭大公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與那不勒斯接觸。而斯坎德培早在六年前便奉那不勒斯為宗主國,以此乞求援助來對抗奧斯曼人和威尼斯人,雖然現在他因為感受到來自我國的壓力而與威尼斯人和解,但我認為他一定會希望維持與那不勒斯人的友好同盟關係。」
「好啊,好,這樣連打手都找到了,我們也許都不用親自出手對付法國人,只需要促成這樣一個小規模的反法同盟,我們做幕後老大,坐收漁翁之利,簡直太妙了。埃青,這件事情交給你辦沒問題吧?」
「陛下,這當然沒問題,只不過,要讓那不勒斯國王和他的盟友們信任我們,我們需要許下出兵的承諾,不需要太多,也許一個軍團的兵力就足夠了,這是個消耗法國人實力,削減法王威望的大好機會。」
「好,這件事就交給你,儘早將這個聯盟組建起來,我都等不及想看到法王難看的表情了,嘿嘿。」
「是,陛下。」
埃青很高興自己的建議再一次被國王採納。
最近有許多嫉妒他的傢伙將彈劾他的信件送到皇帝的書桌上,都被拉斯洛當廢紙一樣扔進了垃圾簍。
這樣的信任和器重不就是他所追求的嗎?
看看現在的他,僅僅投效皇帝一年多便已位極人臣,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以前那些瞧不起他的大貴族們現在見到他都不得不向他行禮,他的家族也因為他的權勢而得以崛起。
埃青以雷厲風行的手段推行著拉斯洛要求的改革,有時候甚至弄得貴族和教士們怨聲載道,這些他完全不在意,因為集權是他和皇帝共同的願望,君臣一心,那些反對者們有苦也只能在心裡憋著。
他又想到了曾經的主子腓特烈,不知道他在保加利亞過的怎麼樣了,聽說那邊的環境非常惡劣,戰爭帶來的破壞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想著那樣的廢柴居然也能獲得如此器重,他為皇帝奮鬥的決心更加堅定,指不定多少年後,他就能獲得哈布斯堡家族的垂青,也得到皇帝的重賞,成為一方諸侯呢?
樞密院會議結束,奧地利的改革與外交事務穩步推進。
越發完善的行政系統使得奧地利大公國的行政效率和收稅能力穩步提升,貴族和教士這些土地占有者的權力正在不斷縮水。
自由民的湧入和自由市的繁榮使得各州的等級議會結構開始逐漸變化,原本的騎士,貴族,教士和城鎮四個階層的平衡正在悄然改變。
受到皇帝保護的自由民按照法律有權以固定且非常實惠的價格購買未開墾的皇室土地的使用權。
市民們享受商業特權和稅收減免。
他們成為了皇帝的堅定支持者。
貴族們已經開始尋找新的上升通道,許多人將目光投向軍隊,那裡現在成了渴望建立功勳,尋求封賞的貴族們心心念念的好地方。
皇帝為了補償貴族,授予貴族軍官特權,讓他們可以更加輕鬆地在軍隊中得到晉升,此舉意在調和矛盾的同時鼓勵貴族投身軍旅,為國效力。
至於教士?拉斯洛選擇限制教士的特權,禁止教士擴張教會土地,什一稅和教士免稅特權暫時還沒有動,不過這兩項特權巨大的經濟收益讓拉斯洛很是心動。
奧地利人先前付出了許多,現在拉斯洛開始回饋他們,取得大多數人的支持後,等級議會對於額外收稅的抗拒就不會那麼大,拉斯洛也能籌集更多的資金,使自己免於陷入破產的窘境。
這些改革都只在奧地利內部推行,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其他區域,皇帝的影響正在漸漸深入,然而這卻引起了不少人的警覺與忌憚。
「哦?何以見得?」拉斯洛虛心求教。
埃青緩緩解釋道:「陛下,阿拉貢國王多半不會插手這次的紛爭,因為胡安二世其實更熱衷於干涉卡斯蒂利亞王國的內部事務,他自己的納瓦拉王國更是叛亂頻發,而且......據傳阿方索五世臨終前逼迫胡安二世立下誓約不會爭奪那不勒斯王位,這份情報是真是假不得而知,反正綜合多方因素考慮,阿拉貢王國多半不會插手。」
「也就是說,最大的王位競爭者是【好王】勒內?」
拉斯洛馬上反應過來,他搓著下巴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勒內背靠查理七世,也就是說他是由法國人支持的,如果法國人控制了那不勒斯,那義大利的局勢就對帝國非常不利。而且,勒內不僅是安茹公爵,普羅旺斯伯爵,他還是帝國諸侯洛林公爵......為什麼這個法國大貴族會是帝國諸侯啊?沒人管一下嗎?」
「咳咳,陛下,現在的洛林公爵是勒內公爵的兒子約翰二世,勒內公爵早幾年就已經把洛林傳給兒子了,他自己在普羅旺斯進行統治。您剛剛分析的很對,如果讓法國人奪取了那不勒斯,那對我們可以說是巨大的外交失敗。」
「可是,我們直接與那不勒斯結盟然後發兵援助他們好像又有點不值得。」
「陛下,您不是一直為法國、威尼斯和波蘭的外交封鎖而煩心嗎?這就是一個好機會啊,只要把那不勒斯拉到我們這邊,義大利地區的均勢就會被打破,勝利的天平將會向我們傾斜。」
埃青似乎腹有良策,自信地勸說著拉斯洛。
「你有什麼主意?」
「陛下,我們完全可以牽頭組建一個泛亞得里亞海聯盟,這個聯盟的目的就是拉攏那不勒斯及其盟友,並防止法國人控制那不勒斯。」
拉斯洛思考著這種辦法的可行性,過了一會才說道:「我可以想到的只有拉攏教宗國,我想教宗肯定不想自己的南方出現一個法國人控制的國家,阿維尼翁的慘劇猶在眼前。」
埃青欣喜地看著拉斯洛,沒想到皇帝陛下也有如此敏銳的洞察力,他接話道:「是的,陛下,除了教宗國,還有兩個很有希望拉攏的目標,分別是阿方索五世的鐵桿盟友米蘭公國和阿爾巴尼亞的斯坎德培。」
「哦?詳細說說。」
「是,陛下。米蘭公國肯定不願意失去阿拉貢王國這個強力的盟友,但是胡安二世對北義大利的事並不關心,在這種情況下,米蘭大公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與那不勒斯接觸。而斯坎德培早在六年前便奉那不勒斯為宗主國,以此乞求援助來對抗奧斯曼人和威尼斯人,雖然現在他因為感受到來自我國的壓力而與威尼斯人和解,但我認為他一定會希望維持與那不勒斯人的友好同盟關係。」
「好啊,好,這樣連打手都找到了,我們也許都不用親自出手對付法國人,只需要促成這樣一個小規模的反法同盟,我們做幕後老大,坐收漁翁之利,簡直太妙了。埃青,這件事情交給你辦沒問題吧?」
「陛下,這當然沒問題,只不過,要讓那不勒斯國王和他的盟友們信任我們,我們需要許下出兵的承諾,不需要太多,也許一個軍團的兵力就足夠了,這是個消耗法國人實力,削減法王威望的大好機會。」
「好,這件事就交給你,儘早將這個聯盟組建起來,我都等不及想看到法王難看的表情了,嘿嘿。」
「是,陛下。」
埃青很高興自己的建議再一次被國王採納。
最近有許多嫉妒他的傢伙將彈劾他的信件送到皇帝的書桌上,都被拉斯洛當廢紙一樣扔進了垃圾簍。
這樣的信任和器重不就是他所追求的嗎?
看看現在的他,僅僅投效皇帝一年多便已位極人臣,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以前那些瞧不起他的大貴族們現在見到他都不得不向他行禮,他的家族也因為他的權勢而得以崛起。
埃青以雷厲風行的手段推行著拉斯洛要求的改革,有時候甚至弄得貴族和教士們怨聲載道,這些他完全不在意,因為集權是他和皇帝共同的願望,君臣一心,那些反對者們有苦也只能在心裡憋著。
他又想到了曾經的主子腓特烈,不知道他在保加利亞過的怎麼樣了,聽說那邊的環境非常惡劣,戰爭帶來的破壞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想著那樣的廢柴居然也能獲得如此器重,他為皇帝奮鬥的決心更加堅定,指不定多少年後,他就能獲得哈布斯堡家族的垂青,也得到皇帝的重賞,成為一方諸侯呢?
樞密院會議結束,奧地利的改革與外交事務穩步推進。
越發完善的行政系統使得奧地利大公國的行政效率和收稅能力穩步提升,貴族和教士這些土地占有者的權力正在不斷縮水。
自由民的湧入和自由市的繁榮使得各州的等級議會結構開始逐漸變化,原本的騎士,貴族,教士和城鎮四個階層的平衡正在悄然改變。
受到皇帝保護的自由民按照法律有權以固定且非常實惠的價格購買未開墾的皇室土地的使用權。
市民們享受商業特權和稅收減免。
他們成為了皇帝的堅定支持者。
貴族們已經開始尋找新的上升通道,許多人將目光投向軍隊,那裡現在成了渴望建立功勳,尋求封賞的貴族們心心念念的好地方。
皇帝為了補償貴族,授予貴族軍官特權,讓他們可以更加輕鬆地在軍隊中得到晉升,此舉意在調和矛盾的同時鼓勵貴族投身軍旅,為國效力。
至於教士?拉斯洛選擇限制教士的特權,禁止教士擴張教會土地,什一稅和教士免稅特權暫時還沒有動,不過這兩項特權巨大的經濟收益讓拉斯洛很是心動。
奧地利人先前付出了許多,現在拉斯洛開始回饋他們,取得大多數人的支持後,等級議會對於額外收稅的抗拒就不會那麼大,拉斯洛也能籌集更多的資金,使自己免於陷入破產的窘境。
這些改革都只在奧地利內部推行,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其他區域,皇帝的影響正在漸漸深入,然而這卻引起了不少人的警覺與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