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衣冠冢
卻說早些時辰的柳絮街。
昨兒販賣甘蔗的小販依諾送了甘蔗過來。
小販並沒有進後門,特意走的正門。
高士昨兒指認的屋子這裡,對門有幾間鋪子,分別是書鋪、餛飩,以及一間茶樓。
小販暗自忖度,這間茶樓緣何會開在胡同裡面,這老闆怕是不差錢的主兒。
在「商居」廊下敲過門後。
不多時,隨著『吱呀』一聲響。
院門被打開,出現一位提著煙槍的老頭子。
他看見對方身上背著甘蔗,便伸手指向院中的石桌上面,「放那兒。」
「好的,叨擾老丈。」
小販昨日已經打量過,這是一個兩進的院落,瞧著不算富貴,卻也算雅居。
放下那捆甘蔗後,他轉身就見老頭在院子裡抽著旱菸餵起雞鴨。
「老丈,多有打擾,小人這便告辭。」
老頭子盯著院子的雞鴨在算數,也不作聲。
小販走到門邊,突然放了一通臭氣。
他連忙捂住肚子靠在門框上,「敢問老丈,小人肚子突遭不適,可否借貴人茅房一用。」
對方聞言,頭也不回去地伸手指向南面穿堂。
「別走正院,你從穿堂進入裡面,沿著抄手遊廊走到盡頭,往南走,上甬路向西,那兒便是茅房了。」
「有勞老丈。」
甘蔗小販抱拳謝過,一手捂著屁股忙忙地穿過院子。
經過老管事的身邊時,空氣傳來一陣腥臭味,顯然是小販早上吃壞了肚子。
約摸三刻鐘,小販才臉色青黃地扶牆顯身。
「嗨,我這種肚子,實在是吃不了魚膾。」
「多有叨擾,小人就便告辭。」
小販出了商居,扶著胡同的牆面,往南緩行。
快要行到盡頭時,他隱隱察覺到身後有人盯梢。
小販嘴角一翹,等身體差不多恢復過來,他在盡頭一個賣鍋的小販身邊,取過自己另一捆甘蔗,背著往外城趕去。
等到了東市,小販還是察覺到有人跟蹤。
他隨意找了個位置擺攤。
直到晌午時分,還剩一根,他索性背在肩膀出了外城。
等小販回到東郊古來村進了屋子,他才瞧清盯梢的人竟然是一位女子。
是她?
那個賣餛飩的女兒?
對方確認小販的住處,方才抽身離開。
等到天色擦黑。
小販再三確認盯梢的女子已經離開村落,他讓家中留下燭光,翻窗從後面離開。
一路警惕地七拐八繞來到一處土房中,翻牆進院,學貓叫了幾聲。
少頃,幾聲犬吠自屋裡傳出。
一個老頭開門出來,隨後帶著小販來到廚房。
他們合力把灌了一半的水缸移開,將上面的土層以鞋底撥弄開,小販掀起木板門跳了下去。
老頭就在廚房戒備等候。
一處密室內,燭影搖紅。
中間置一案幾,上面擺放著文房墨寶。
一位全身罩在黑袍中的中年男子,此刻正在托腮讀書。
他的身後侍立兩個魁梧的漢子,一人懷中抱劍,一人懷裡抱刀。
「屬下見過散人。」
「唔,今兒來得有些遲了,可是事情有變?」
小販躬身道:「陸商的『商居』沒有任何問題,就是一處兩進宅子,素日住著一些新收的狗腿子,那座宅第,平日就由一位老頭子在那邊做些灑掃的活計,養些雞鴨。」
「屬下今兒遲了一會,是有人盯了屬下一路,屬下確認對方離開村落,方才下的秘道。」
黑袍男子「哦」的一聲,沉默片刻,問道:「依你之見,這個盯你梢的人,是那伙神秘的中草藥組織?」
「亦或是六扇門或者錦衣衛?」
「依屬下之見,小人更願意相信,她是繡衣直繡。」
黑袍男子精光一閃,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小販:「雖說公主一直在陸商的背後替他收拾殘局,目的便是希望咱們這些受他欺辱的百姓少些怨言。」
「但小人觀察陸商已有小半年,他還沒有這個手段,創建那個神秘莫測的中草藥組織。」
黑袍男子眯起眼睛:「那有沒有可能,讓人背地裡給你送錢的,就是這個陸商?」
小販搖頭道:「散人,斷無可能。」
「哦?從何斷言?或許陸商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甚至無惡不作,僅僅是為了麻痹兩個狗皇帝。」
「紈絝二字,對他來說,無非是一種自污手段罷了。」
「散人說他麻痹太上皇或許可能。」小販愣了好一會兒,方才再次搖頭道:「但中草藥這個神秘組織,斷無可能出自他手。」
「依屬下淺見,陸商的心裡果真懷有平民百姓,那他為何要無故強擄那些未出閣的小娘子?」
「城中許多小娘子遭他強擄,雖也放了她們家去,小命雖然保住,可名聲卻毀了,這些可憐的女娃娃,將來還如何能找到良家?」
「綜上所述,卑職以為,陸商或許有自污目的,但恰恰也是他的好色本性。」
黑袍男子先是愣了下,隨即微微頷首。
「對了,散人,屬下還查證到,醉仙樓的如煙姑娘,恐是江湖中人,小人窺見過她身邊的侍女會些拳腳功夫。」
黑袍男子思索良久,隨即放下書,「唔!我自會命銳金旗旗主,遣幾位好手抵京助你。」
「如何,陸商究竟是哪家的王爺子嗣,可有查實?」
「他該不會是,大長公主和某一個野男人所出吧?」
小販沉吟道:「散人,經過屬下一年來的查探、反覆鑑定,卑職可以確認,陸商斷無可能是遼東靖王世子。」
黑袍男人猛地抬頭,眼中精芒乍現,「當真?」
小販認真點頭:「屬下曾親往遼東查證半年,後從多方面佐證,靖王妃墓旁,立了一個衣冠冢。」
「上面雖沒有墓碑,但依卑職淺見,十有八九,便是當年太安狗皇帝下召,讓靖王秘送進京的世子衣冠冢。」
「散人,卑職還查到,太安四十五年,文華殿遭遇一場大火,雖宮中沒能流出隻言片語,但咱們的教中探子,剛好在繡衣直使案牘房,瞧過案卷。」
「雖然案牘房是夜便遭遇走水,燒毀一多半的案宗。」
「但也遮掩不住,靖王世子已薨的事實。」
散人眉頭一掀:「你說的那個暗探,莫不是教中的冷月心?」
昨兒販賣甘蔗的小販依諾送了甘蔗過來。
小販並沒有進後門,特意走的正門。
高士昨兒指認的屋子這裡,對門有幾間鋪子,分別是書鋪、餛飩,以及一間茶樓。
小販暗自忖度,這間茶樓緣何會開在胡同裡面,這老闆怕是不差錢的主兒。
在「商居」廊下敲過門後。
不多時,隨著『吱呀』一聲響。
院門被打開,出現一位提著煙槍的老頭子。
他看見對方身上背著甘蔗,便伸手指向院中的石桌上面,「放那兒。」
「好的,叨擾老丈。」
小販昨日已經打量過,這是一個兩進的院落,瞧著不算富貴,卻也算雅居。
放下那捆甘蔗後,他轉身就見老頭在院子裡抽著旱菸餵起雞鴨。
「老丈,多有打擾,小人這便告辭。」
老頭子盯著院子的雞鴨在算數,也不作聲。
小販走到門邊,突然放了一通臭氣。
他連忙捂住肚子靠在門框上,「敢問老丈,小人肚子突遭不適,可否借貴人茅房一用。」
對方聞言,頭也不回去地伸手指向南面穿堂。
「別走正院,你從穿堂進入裡面,沿著抄手遊廊走到盡頭,往南走,上甬路向西,那兒便是茅房了。」
「有勞老丈。」
甘蔗小販抱拳謝過,一手捂著屁股忙忙地穿過院子。
經過老管事的身邊時,空氣傳來一陣腥臭味,顯然是小販早上吃壞了肚子。
約摸三刻鐘,小販才臉色青黃地扶牆顯身。
「嗨,我這種肚子,實在是吃不了魚膾。」
「多有叨擾,小人就便告辭。」
小販出了商居,扶著胡同的牆面,往南緩行。
快要行到盡頭時,他隱隱察覺到身後有人盯梢。
小販嘴角一翹,等身體差不多恢復過來,他在盡頭一個賣鍋的小販身邊,取過自己另一捆甘蔗,背著往外城趕去。
等到了東市,小販還是察覺到有人跟蹤。
他隨意找了個位置擺攤。
直到晌午時分,還剩一根,他索性背在肩膀出了外城。
等小販回到東郊古來村進了屋子,他才瞧清盯梢的人竟然是一位女子。
是她?
那個賣餛飩的女兒?
對方確認小販的住處,方才抽身離開。
等到天色擦黑。
小販再三確認盯梢的女子已經離開村落,他讓家中留下燭光,翻窗從後面離開。
一路警惕地七拐八繞來到一處土房中,翻牆進院,學貓叫了幾聲。
少頃,幾聲犬吠自屋裡傳出。
一個老頭開門出來,隨後帶著小販來到廚房。
他們合力把灌了一半的水缸移開,將上面的土層以鞋底撥弄開,小販掀起木板門跳了下去。
老頭就在廚房戒備等候。
一處密室內,燭影搖紅。
中間置一案幾,上面擺放著文房墨寶。
一位全身罩在黑袍中的中年男子,此刻正在托腮讀書。
他的身後侍立兩個魁梧的漢子,一人懷中抱劍,一人懷裡抱刀。
「屬下見過散人。」
「唔,今兒來得有些遲了,可是事情有變?」
小販躬身道:「陸商的『商居』沒有任何問題,就是一處兩進宅子,素日住著一些新收的狗腿子,那座宅第,平日就由一位老頭子在那邊做些灑掃的活計,養些雞鴨。」
「屬下今兒遲了一會,是有人盯了屬下一路,屬下確認對方離開村落,方才下的秘道。」
黑袍男子「哦」的一聲,沉默片刻,問道:「依你之見,這個盯你梢的人,是那伙神秘的中草藥組織?」
「亦或是六扇門或者錦衣衛?」
「依屬下之見,小人更願意相信,她是繡衣直繡。」
黑袍男子精光一閃,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小販:「雖說公主一直在陸商的背後替他收拾殘局,目的便是希望咱們這些受他欺辱的百姓少些怨言。」
「但小人觀察陸商已有小半年,他還沒有這個手段,創建那個神秘莫測的中草藥組織。」
黑袍男子眯起眼睛:「那有沒有可能,讓人背地裡給你送錢的,就是這個陸商?」
小販搖頭道:「散人,斷無可能。」
「哦?從何斷言?或許陸商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甚至無惡不作,僅僅是為了麻痹兩個狗皇帝。」
「紈絝二字,對他來說,無非是一種自污手段罷了。」
「散人說他麻痹太上皇或許可能。」小販愣了好一會兒,方才再次搖頭道:「但中草藥這個神秘組織,斷無可能出自他手。」
「依屬下淺見,陸商的心裡果真懷有平民百姓,那他為何要無故強擄那些未出閣的小娘子?」
「城中許多小娘子遭他強擄,雖也放了她們家去,小命雖然保住,可名聲卻毀了,這些可憐的女娃娃,將來還如何能找到良家?」
「綜上所述,卑職以為,陸商或許有自污目的,但恰恰也是他的好色本性。」
黑袍男子先是愣了下,隨即微微頷首。
「對了,散人,屬下還查證到,醉仙樓的如煙姑娘,恐是江湖中人,小人窺見過她身邊的侍女會些拳腳功夫。」
黑袍男子思索良久,隨即放下書,「唔!我自會命銳金旗旗主,遣幾位好手抵京助你。」
「如何,陸商究竟是哪家的王爺子嗣,可有查實?」
「他該不會是,大長公主和某一個野男人所出吧?」
小販沉吟道:「散人,經過屬下一年來的查探、反覆鑑定,卑職可以確認,陸商斷無可能是遼東靖王世子。」
黑袍男人猛地抬頭,眼中精芒乍現,「當真?」
小販認真點頭:「屬下曾親往遼東查證半年,後從多方面佐證,靖王妃墓旁,立了一個衣冠冢。」
「上面雖沒有墓碑,但依卑職淺見,十有八九,便是當年太安狗皇帝下召,讓靖王秘送進京的世子衣冠冢。」
「散人,卑職還查到,太安四十五年,文華殿遭遇一場大火,雖宮中沒能流出隻言片語,但咱們的教中探子,剛好在繡衣直使案牘房,瞧過案卷。」
「雖然案牘房是夜便遭遇走水,燒毀一多半的案宗。」
「但也遮掩不住,靖王世子已薨的事實。」
散人眉頭一掀:「你說的那個暗探,莫不是教中的冷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