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工作,築夢前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卿塵的拍賣公司忙活起來了,一時之間前來應聘的人絡繹不絕。雖然調來了夏詩璇和任洪波仍然覺得人手不夠,沈卿塵也參加了幾次面試但是面試的人大多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工作經驗明顯不足。

  最後通過兩輪考核一共挑出了七名應聘者,沈卿塵對這七個人進行了分工,夏詩璇和任洪波各帶三個人,剩下的一個人歸肖繼偉的辦公室指揮。

  至於陸繼龍和楊濤就跟在沈卿塵身邊一個負責起草文案,一個負責業務外聯。

  等到拿到評估公司的《資產評估報告》,沈卿塵自己都嚇了一跳厚厚的三大本光是看一遍就花了一上午。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市毛紡織廠這些年下來居然欠了銀行三千萬的貸款,還有拖欠半年的職工工資和欠繳的養老金算下來差不多有四百多萬:「這要是再加上職工安置費拍賣多少才能補上這個窟窿啊!」

  「卿塵,你看這裡還有些欠條。」

  沈卿塵接過肖繼偉遞過來的報告仔細看了一下:「是應收款,大概也要不回來了。」

  「卿塵,你估計國資委那邊的底價是多少?」

  「還說不上。」

  「要是按照這個報告來看,拍賣的成交款遠遠不夠用的。」

  「放心,拍賣是拍賣償債是償債,我想他們分的清楚。」

  「話是這麼說,這下我們的壓力也大了!」

  「不用想這些,破產是政策性的,最後還得要財政兜底,何況你別忘了還有土地出讓這塊沒算呢。」

  「要是考慮土地的話應該夠了。」

  下午的時候,沈卿塵又把評估報告仔仔細細看了一遍。越看他的眉頭皺的越緊,這次處置不僅涉及國資還有銀行、土地、民政、供貨商等一干關聯人,對內還要應付職工、工會、破產管理人。

  饒是沈卿塵前世有豐富的經驗也不禁撓頭:「看來只有我一個人內行還是遠遠不夠啊!」

  「誰可以幫忙呢?」沈卿塵在屋裡不斷的踱步。

  「沈總,通訊行業商會的許總找你。」

  沈卿塵回頭看是夏詩璇就笑著招呼她坐下:「詩璇新招聘的人怎麼樣?」

  「還行,就是工作經驗不夠!」

  「毛紡廠的工作下個月就要全面鋪開了,你準備怎麼安排他們?」

  「現在他們的能力還沒辦法完全展現出來,所以安排起來我有些顧慮。」

  「你是怎麼考慮的?」

  」沈總,我也是第一次接觸拍賣,所以怕說不好。」

  「說吧,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我想組織一次有獎徵文,題目就是——我工作我快樂!」

  「目的是什麼呢?」

  「一來豐富一下公司的企業文化,二來通過這次競賽發現人才。」

  「可以,你去和肖哥商量一下。」

  「那獎品呢?」

  「你們定吧,不過獎品要好一些,不要小家子氣。」

  陸繼龍這段時間過得比較鬱悶,沈總總是對他不如楊濤器重,有重要的接待工作楊濤和沈總形影不離而他卻還在辦公室里爬格子。

  往往一篇稿子要在沈總那裡修改幾遍才能通過,有的時候沈總自己都會搞錯,他還不敢啃聲。

  接到辦公室的徵文通知,他很不理解:「搞這些沒用的東西幹嘛,我正經要寫的都寫不完!」

  「繼龍,你嘴裡嘟囔什麼呢?」

  「李娟,你怎麼來了?」

  「我過來送墨盒。」

  「你們辦公室搞什麼?現在這麼忙誰有時間應付你們這些無聊的東西。」陸繼龍把徵文通知撂在桌上。

  「你傻呀你!」

  「咋說話呢你!」

  「我看你寫作業寫糊塗了!」

  「越說越不著邊際。」

  「你聽我給你說……」李娟神秘兮兮的趴在陸繼龍耳邊嘀咕起來。

  李娟走後陸繼龍左思右想:「要怎麼寫老闆才滿意呢?」

  三天後,新人包括夏詩璇和任洪波的稿子都交了上來。


  肖繼偉先看了一遍,這才把稿件交到沈卿塵手中:「沈總,我看了有兩篇寫得還不錯!」

  「哪兩篇?」

  「一篇是詩璇寫的,還有一篇是陸繼龍的。」

  「拿給我看看!」

  沈卿塵先看了夏詩璇的稿子,邊看邊點頭:「到底是師大的高材生,我看第一名就是她了。」

  「你不看看小陸的?」

  沈卿塵瞅了一眼肖繼偉又拿起另一份稿子讀了起來:

  對於快樂的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回答,有的人認為的快樂是從權力的升遷中派生出來,比如官員;有的人是以財富的積累來衡量快樂的指數,比如商人;還有人注重家庭的和睦融洽、親友的交往;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整日在職場和家庭兩端奔波,有多少人會停下腳步思考一下我快樂嗎?與我而言快樂的真諦是什麼?

  同樣的問題捫心自問,我想說快樂這一看似簡單的命題實則包含著人生的智慧。

  追尋快樂的本原,我認為快樂來自於工作。快樂作為上層建築是需要物資基礎作保障的,很難想像一個在工作上不如意的人在生活中是幸福的。

  快樂其實就在每個人的身邊,只是我們常常忽視它的存在。我舉一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同大家分享,一次快樂之旅。

  1997年9月1日上午也就是上個禮拜,受公司委派我和公司同事一行三人赴秦州市王家川縣主持縣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拍賣會。

  一路上大家開著玩笑講著沿途的風土人情,笑聲始終洋溢在車廂里,渾然不覺間我們就駛入了秦州市。

  金秋九月,正逢各種時鮮水果豐收上市,什麼櫻桃、蘋果、梨、葡萄、核桃------總之除了大飽口福之外,我們每個人都不免吃不了兜著走。

  站在渭河邊仰望頭頂的藍天白雲,看遠處高樓鱗次櫛比;街頭路人熙熙攘攘;我不禁入神了。

  好一個塞上江南,秦州不愧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此前我曾兩次到過秦州,但都是行色匆匆未暇停留。不、也不全是。還在於看風景的人,景由心生,不是嗎?

  此番前來不論是前朝古蹟還是都市麗景甚至於尋常巷陌,都那麼生動有靈性,似乎在向我娓娓訴說這座城市的故事、軼聞。

  稍作停留我們的小車駛出城市向著目的地出發,時而穿過郊外的田野,時而躍上丘陵,時而又與奔流的小河並道而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大詩人陶淵明筆下的田園生活與眼前的景致是多麼的契合啊!

  道旁是大片的葡萄園和柿子樹,累累碩果壓彎了枝頭。「這不正預示著我們此行的收穫嗎」?不知是誰說了一句,引來眾人一陣開心的笑聲。

  晚上六點,我們抵達此行的目的地——王家川縣。在與縣建設局的同志就拍賣會的事項進行了充分的商議後,我們走出辦公樓時已是夜色闌珊萬家燈火了。

  第二天早起,我們即投入緊張有序的工作。中午和縣建設局的同志共進午餐,就下午拍賣會的事項最後碰頭。

  席間主人為我們點了當地頗具特色的十三碗。(即用一隻大木盤擺上十三碗當地的美食,共摞三層。主要以牛羊肉為主,再配上幾道涼菜和八寶飯)。據主人介紹,只有最尊貴客人才會端出十三碗待客。主人的深情厚誼至今令人難忘,同時也體會到作為一個拍賣人的驕傲和責任。

  下午四點拍賣會如期舉行。現場熱烈的氣氛超出了我的預期,此前在報名階段並不理想。出席拍賣會的除了五家竟買人還有兩位縣領導、政府各職能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秦州日報的記者以及其它關注此次土地拍賣會的人士。

  因為事先準備充分,所以拍賣會現場競價非常踴躍。兩宗土地全部順利拍出,成交價格也令委託方滿意。

  會後買受人告訴我們「他們都是王家川人,離鄉外出經商十幾年了。因為對故鄉的春戀,現在想回來投資,改變家鄉的落後面貌。但是出去這麼多年對鄉情並不了解,所以對參加拍賣會還心存顧慮,感謝正己拍賣公司,是我們的規範操作打消了他們的顧慮。儘管最終的成交價已經招出了的預期,他們仍然樂觀其成。」

  聽到這樣的讚譽我心中除了感動還有欣慰。拋開金錢不說讓委託人和買受人都滿意這正是我們追求的理想結果!和諧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旋律,此刻回頭想想本文的標題,我想我是快樂的。因為我從工作中找到了快樂,我的快樂不是膚淺的,是與別人的快樂共鳴、呼應的。

  1997年9月9日

  陸繼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