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防護性規劃
「你的意思是?」
「本來是想放到樹裡面的。」陸雨寧回答道。
「再挖個樹洞麼?」
「嗯,確實是這樣想,不過有幾個問題。」陸雨寧先是點點頭,隨後又繼續開口。
他看了看眾人繼續說道:「主要問題是工作量大,水箱體積不小,想要在樹上掏出這麼大的洞來,至少要兩天,另外就是如果後面有擴建需求,這就是個大問題,不光費時間,對樹幹的破壞也不小。」
按照張馨月的計算,他們可能最少需要一個200ml左右的儲水容器,越大越好,再小的話就失去了儲水的意義。
這個容積其實比他們的庇護所都要大。
當時陸雨寧可是掏了兩天才搞定,現在為了這個水箱,再花時間挖個洞顯然有些不太划算。
另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是,這樹雖然很粗壯,然而還是不得不考慮樹幹被破壞的問題。
以水箱的體積,多掏幾個洞出來,對樹幹的破壞力是相當大的。
說不定會導致承重問題,有些得不償失了。
「那咋整?」鄒雲新不懂就問。
陸雨寧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思考了一會,隨後向張馨月問道:
「這個裝置不知道可以把水送到多高的地方?」
「理論上是10米,實際7米吧。」張馨月不假思索,顯然很是了解。
陸雨寧露出個驚訝的表情:「這麼高?」
「嗯,主要受管壁阻力、水溫等等影響。」
陸雨寧面色一喜:「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問題不大了,我們可以把這水箱放在樹幹外面。」
眾人不解
「怎麼放上去,上面沒有合適的枝幹?」
陸雨寧開口道:「做一個空中平台」
「那會不會還是很顯眼」鄒雲新問道。
關於這個問題陸雨寧簡單解釋了一番。
他們縮小後視線範圍受限,一米其實已經是個很高的距離了。
現在站在樹下,很難看清樹上的東西,只能看出一個模糊的輪廓。
如果是10米的高度,可以想像沒縮小前,站在原地看1000米外的東西差不多的感覺。
而且放在空中的東西,以目前的認知來說,人們更多會認為那是末日前的建築物。
眾人恍然。
「之前我晾曬蘑菇的時候,就有這個想法,在樹的枝幹做一個平台出來,做一些偽裝。把一些地面設施都搬到上面去,搬不上去的可以建到地下,這樣可以把我們的庇護所徹底隱藏起來。」
眾人愣愣的看著他。
看著幾人的表情,陸雨寧撓了撓頭:「是不是有些異想天開?」
「倒也不是,只是從來沒想過這些問題。聽起來有種上天入地的感覺...」張馨月出言道。
陸雨寧哭笑不得。
關於庇護所的後續規劃,陸雨寧一直有在思考,碰到星火之後,這些想法愈發強烈。
星火和復興只是目前已經知道的兩個組織,星火已經有70多人,復興則是未知數。
這公園人不在少數,除去已經不幸遇難的,應該還會剩下一些,比如涼亭那邊。
星火又在刻意尋找倖存者,所以最終他們的人員應該還會增加不少。
而廣場這邊也早晚會有人搜索過來。
從之前跟劉源三人接觸來看,這組織的人並不是很友好。
所以庇護所的防護工作還是要考慮的。
這個問題涼亭那邊也要考慮,不過對於他們,陸雨寧更關心的是幾個關鍵人物的去留。
以前主要是許琪,所以陸雨寧把許樂樂邀請進隊伍是很關鍵的一個抉擇,可以把許琪也綁定過來。
至於陳洪,能拉攏過來最好,他不願加入雖然也很可惜,不過他的能力對陸雨寧他們並不是特別關鍵。
陸雨寧對陳洪了解不多,他支持許琪但很少干預她的想法,很多行為更像是隨性而為。
除了陳洪以外,現在又多了兩個異能者,其中徐婷對他們來說是個很關鍵的人物,這個人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她去星火。
不過好在她跟許琪關係很好,也是個關鍵點。
總之這些都是陸雨寧一直以來的一些想法。
思緒拉回來。
他想把東西搬到樹上,目的其實有兩個。
第一個當然是隱蔽,能不讓對方找到最好,找到了就沒好事,大概率是要起衝突。
按照劉源那三人小隊的戰鬥力,真的衝突的話,他們估計不太好過。
當然他們雖然人多,不過異能者也是有一定比例的,戰鬥異能應該更是少數。
就算他們傾巢而出,也有周旋的餘地。
所以第二個目的自然是防護,既然打不過,那我做好防護閉門不出再依賴建築設施反擊。
這樣的前提下,一些生產設備和生存儲備,就必須要保護好,
不然東西都被破壞,之後一樣是坐以待斃。
陸雨寧將上面的想法簡單說了一下,眾人也是明白了過來。
「所以接下來要做好隱蔽和防護,在這個基礎上,要研究一些武器了,當然這也是我的一些想法和規劃,目前這些東西還沒那麼急,眼下主要還是先把水箱弄好。」陸雨寧出言道。
眾人點頭,對之後的發展有了個初步的了解。
既然要在樹幹高處造水箱,那就要選定位置了。
他們現在的居所距離地面30cm,考慮到後面再擴建,可以預留1米的空間。
那麼平台的位置就選定在地面2米左右的位置比較好。
這距離已經很高了,即使沒縮小前,這也是個需要仰視的高度。
等比下來,1米的距離,就是以前的100米的視覺效果,差不過有30層樓那麼高。
2米對他們來說已經有點直聳雲霄的感覺,視線可及已經有些模糊,當然這是視覺感官。
實際上現在爬上2米高的地方,比以前爬上200米的高樓要簡單多了。
位置敲定,陸雨寧就著手準備了起來。
當然一同上去的還有吳曉,這位陸雨寧的御用背包。
由於目前主要目的還是先建水箱,所以設想中的大平台可以先放放,只要先做個支點出來可以將水箱放上去就行了。
不過這個東西馬虎不得,水箱最終體積不小,支點首先要滿足重量要求。
以這個為前提,陸雨寧想了個方案。
還是要在樹上挖洞,有兩個用處。
一是挖出的木屑可以當做材料,不然從地面很難運送材料上來。
二是挖出來的樹洞可以當插槽來用,以此為基礎將空中平台的支撐點從插孔中延伸出來,這樣就有了比較結實的受力點。
之後在這個基礎上再擴建。
擴建的方式陸雨寧也想好了。
橫向擴建的話,遠端的木板下方首先要做一個支架用來支撐,保證承重量。
同樣以插槽的方式將遠端的木板拼接到當前的木板上就可以。
不過更好的方式是以樹幹為中心,做一個圍欄。
一圈都做好之後,再想擴建的話,可以繼續往上方挖孔洞,層疊而上。
「本來是想放到樹裡面的。」陸雨寧回答道。
「再挖個樹洞麼?」
「嗯,確實是這樣想,不過有幾個問題。」陸雨寧先是點點頭,隨後又繼續開口。
他看了看眾人繼續說道:「主要問題是工作量大,水箱體積不小,想要在樹上掏出這麼大的洞來,至少要兩天,另外就是如果後面有擴建需求,這就是個大問題,不光費時間,對樹幹的破壞也不小。」
按照張馨月的計算,他們可能最少需要一個200ml左右的儲水容器,越大越好,再小的話就失去了儲水的意義。
這個容積其實比他們的庇護所都要大。
當時陸雨寧可是掏了兩天才搞定,現在為了這個水箱,再花時間挖個洞顯然有些不太划算。
另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是,這樹雖然很粗壯,然而還是不得不考慮樹幹被破壞的問題。
以水箱的體積,多掏幾個洞出來,對樹幹的破壞力是相當大的。
說不定會導致承重問題,有些得不償失了。
「那咋整?」鄒雲新不懂就問。
陸雨寧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思考了一會,隨後向張馨月問道:
「這個裝置不知道可以把水送到多高的地方?」
「理論上是10米,實際7米吧。」張馨月不假思索,顯然很是了解。
陸雨寧露出個驚訝的表情:「這麼高?」
「嗯,主要受管壁阻力、水溫等等影響。」
陸雨寧面色一喜:「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問題不大了,我們可以把這水箱放在樹幹外面。」
眾人不解
「怎麼放上去,上面沒有合適的枝幹?」
陸雨寧開口道:「做一個空中平台」
「那會不會還是很顯眼」鄒雲新問道。
關於這個問題陸雨寧簡單解釋了一番。
他們縮小後視線範圍受限,一米其實已經是個很高的距離了。
現在站在樹下,很難看清樹上的東西,只能看出一個模糊的輪廓。
如果是10米的高度,可以想像沒縮小前,站在原地看1000米外的東西差不多的感覺。
而且放在空中的東西,以目前的認知來說,人們更多會認為那是末日前的建築物。
眾人恍然。
「之前我晾曬蘑菇的時候,就有這個想法,在樹的枝幹做一個平台出來,做一些偽裝。把一些地面設施都搬到上面去,搬不上去的可以建到地下,這樣可以把我們的庇護所徹底隱藏起來。」
眾人愣愣的看著他。
看著幾人的表情,陸雨寧撓了撓頭:「是不是有些異想天開?」
「倒也不是,只是從來沒想過這些問題。聽起來有種上天入地的感覺...」張馨月出言道。
陸雨寧哭笑不得。
關於庇護所的後續規劃,陸雨寧一直有在思考,碰到星火之後,這些想法愈發強烈。
星火和復興只是目前已經知道的兩個組織,星火已經有70多人,復興則是未知數。
這公園人不在少數,除去已經不幸遇難的,應該還會剩下一些,比如涼亭那邊。
星火又在刻意尋找倖存者,所以最終他們的人員應該還會增加不少。
而廣場這邊也早晚會有人搜索過來。
從之前跟劉源三人接觸來看,這組織的人並不是很友好。
所以庇護所的防護工作還是要考慮的。
這個問題涼亭那邊也要考慮,不過對於他們,陸雨寧更關心的是幾個關鍵人物的去留。
以前主要是許琪,所以陸雨寧把許樂樂邀請進隊伍是很關鍵的一個抉擇,可以把許琪也綁定過來。
至於陳洪,能拉攏過來最好,他不願加入雖然也很可惜,不過他的能力對陸雨寧他們並不是特別關鍵。
陸雨寧對陳洪了解不多,他支持許琪但很少干預她的想法,很多行為更像是隨性而為。
除了陳洪以外,現在又多了兩個異能者,其中徐婷對他們來說是個很關鍵的人物,這個人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她去星火。
不過好在她跟許琪關係很好,也是個關鍵點。
總之這些都是陸雨寧一直以來的一些想法。
思緒拉回來。
他想把東西搬到樹上,目的其實有兩個。
第一個當然是隱蔽,能不讓對方找到最好,找到了就沒好事,大概率是要起衝突。
按照劉源那三人小隊的戰鬥力,真的衝突的話,他們估計不太好過。
當然他們雖然人多,不過異能者也是有一定比例的,戰鬥異能應該更是少數。
就算他們傾巢而出,也有周旋的餘地。
所以第二個目的自然是防護,既然打不過,那我做好防護閉門不出再依賴建築設施反擊。
這樣的前提下,一些生產設備和生存儲備,就必須要保護好,
不然東西都被破壞,之後一樣是坐以待斃。
陸雨寧將上面的想法簡單說了一下,眾人也是明白了過來。
「所以接下來要做好隱蔽和防護,在這個基礎上,要研究一些武器了,當然這也是我的一些想法和規劃,目前這些東西還沒那麼急,眼下主要還是先把水箱弄好。」陸雨寧出言道。
眾人點頭,對之後的發展有了個初步的了解。
既然要在樹幹高處造水箱,那就要選定位置了。
他們現在的居所距離地面30cm,考慮到後面再擴建,可以預留1米的空間。
那麼平台的位置就選定在地面2米左右的位置比較好。
這距離已經很高了,即使沒縮小前,這也是個需要仰視的高度。
等比下來,1米的距離,就是以前的100米的視覺效果,差不過有30層樓那麼高。
2米對他們來說已經有點直聳雲霄的感覺,視線可及已經有些模糊,當然這是視覺感官。
實際上現在爬上2米高的地方,比以前爬上200米的高樓要簡單多了。
位置敲定,陸雨寧就著手準備了起來。
當然一同上去的還有吳曉,這位陸雨寧的御用背包。
由於目前主要目的還是先建水箱,所以設想中的大平台可以先放放,只要先做個支點出來可以將水箱放上去就行了。
不過這個東西馬虎不得,水箱最終體積不小,支點首先要滿足重量要求。
以這個為前提,陸雨寧想了個方案。
還是要在樹上挖洞,有兩個用處。
一是挖出的木屑可以當做材料,不然從地面很難運送材料上來。
二是挖出來的樹洞可以當插槽來用,以此為基礎將空中平台的支撐點從插孔中延伸出來,這樣就有了比較結實的受力點。
之後在這個基礎上再擴建。
擴建的方式陸雨寧也想好了。
橫向擴建的話,遠端的木板下方首先要做一個支架用來支撐,保證承重量。
同樣以插槽的方式將遠端的木板拼接到當前的木板上就可以。
不過更好的方式是以樹幹為中心,做一個圍欄。
一圈都做好之後,再想擴建的話,可以繼續往上方挖孔洞,層疊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