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林總,你真的想多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澤海本來是想要那副《破曉》的,但這不是有客人準備要了麼,也就順勢賣出去了,他也是羅秉文來了才知道這是他以前的老闆。

  只是知道羅秉文以前是做遊戲的,沒想到還是南山居的人。

  《破曉》沒了,這幅《火》他怎麼也要留下來。

  羅秉文現在一共就三幅作品,其中受主流美術圈評價最好的《落地窗》是非賣品,《破曉》屬於網紅油畫,網絡上評價超高。

  這兩幅在林澤海看來都是很有價值的作品。

  《火》就要稍微次一點。

  主要是水彩確實賣不出特別高的價錢。

  但其中有羅秉文很高超的技巧,他選擇開畫廊當然有一定的藝術審美,看過很多畫作,但從來沒有看過一幅畫對於火焰的形狀把握得這麼完美的。

  靈動。

  在前面兩個最好的作品沒辦法再選擇的時候,這幅《火》他就一定要拿下來。

  「七萬?「羅秉文疑惑的說。

  之前他們討論過這兩幅畫的定價,二十萬的五萬,是破曉和火的價格,怎麼一下子願意出七萬了,還是你這個老闆主動出。

  「對的,七萬,我這不是怕你非要自己收藏嗎?」林澤海咳嗽兩聲,又勸道,「作為朋友我還是要勸勸你,流露出去的作品能賣最好賣,不要有自己收藏的想法。」

  林澤海作為真正的藝術從業人士,知道藝術作品只有流入市場,才能帶來更多的曝光和商業價值。

  羅秉文想的還是少了點。

  林澤海有關注羅秉文的帳號,忽然想起來前幾天發的那個照片,就問:「你是不是在創作一幅和賽馬有關的作品?我看照片的背景,是火把節是嗎?」

  「對,涼山的火把節。」

  「涼山的火把節,真是個絕妙的題材!」林澤海語氣中帶著讚賞。

  「你現在的創作方向非常正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種紮根於傳統文化的作品,往往能引起更廣泛的共鳴,尤其是在國際市場上,獨特的文化符號總是能吸引更多的目光。」

  過去幾十年的時間,國內的油畫受到毛子的影響很深,同時也有國內傷痕文學的思想,總是往紅色靠,去追憶,去歌頌,去展現勞動人民。

  但作為歐洲留學回來的林澤海肯定知道,主流美術圈子是不可能容納這些思想的。

  一直到最近的幾年隨著年輕一代的崛起,八零九零後成為創作的主力軍,整個市場環境才產生了變化,漸漸的在國際上也有了點反響。

  而且,在市場的變化當中,許多年輕藝術家重新審視傳統文化。

  導致民俗題材的價值上升。

  所以,羅秉文在這個時候去創作一幅關於少數民族火把節的油畫非常合適,既紮根於本土文化,又有羅秉文個人的藝術風格。

  「我只是旅行到這裡的時候看到了那些畫面,想畫下來而已。」

  「真羨慕你現在的生活。」林澤海嘆了口氣。

  他作為大藝術家的獨生子,老頭子還有這麼一家在全球都具有知名度的公司,他就不可能和羅秉文一樣瀟灑的度過這一生。

  哪怕他現在選擇了從運作畫廊開始自己的藝術生涯,但未來總是要接手父親的制陶工作室。

  他頓了頓,繼續說起這幅還沒完成的畫:

  「如果你願意把這幅畫交給我們運作,我們可以為你策劃一場專題展覽,結合火把節的文化背景。這樣不僅能提升你的知名度,還能讓更多人了解涼山的傳統文化。」

  「那我覺得你和我一個朋友挺有共同語言。」

  阿木要是知道有個老闆會這麼想,肯定高興死了。

  不過羅秉文自己清楚林澤海也是在說大話而已,他現在就算辦一個專題展覽又能怎麼樣?名氣達不到那種程度,辦起來也是笑話。

  很多畫家都辦,但就連參觀者都是租的,那這種展覽有什麼意思。

  「誰?」

  「一個涼山的彝族人,搞公益的。」

  「我就喜歡和搞公益的人交朋友,下次你一定要介紹他給我認識。」

  他知道藝術家對自己的作品往往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羅秉文這種其實都還算好說話的,不過也不可能三言兩語就從一個藝術家手裡把畫收過來。


  他快把羅秉文送回家了,在最後一段路他才說道:「秉文啊,你既然想走畫家這條路,你就得明白,畫家作品的真正價值在於它能否被更多人看到和理解。」

  「你別看我剛回國創辦畫廊,但我有成熟的運作經驗,能夠讓你的作品得到最大程度的曝光和認可。你可以放心,我們會尊重你的創作理念,絕不會讓商業因素凌駕於藝術之上。」

  「……」

  「林總,你真的想多了。」

  他不想賣自己的作品並不是覺得難以割捨,而是覺得自己早晚能火,不想這麼便宜的把畫賣出去。

  而且他產量還不低,如果興致來了他一個月都能畫兩幅。

  憋了幾年,現在的他可是創作的高峰期,很少會有靈感枯竭的時候,那這樣一年下去創作出來的畫都被幾萬幾十萬賣出去了,幾年後萬一自己成大師了怎麼辦?

  大師很難嗎?

  對他來說,也就是存兩千積分去商場兌換四級畫家的技能,然後再通過一個什麼升級考核就行了。

  或許還用不到幾年的時間。

  但這就不好和別人說了。

  剛回到家,一開門,整個房間就都亮了起來,空調也自動工作了,羅秉文去洗了個澡,回到溫度適宜的臥室躺著玩手機。

  七八月的蓉城沒有空調太難待得住了。

  穿著睡衣走到窗戶面前,外面就是目前受到很多人歡迎的那副蓉城夜景。

  網絡上有不少人都在猜測到底是從什麼地方看出去的視角,有個專門通過照片找地理位置的阿婆主已經發視頻,確定了是在嘉佰道,只是樓層還沒確定。

  羅秉文也是剛刷到了這個視頻,真是可怕,這樣下去自己住什麼地方就被扒出來了。

  退出去,羅秉文看了看自己的後台。

  這是『羅秉文漫行遊記』的號,新的火把節視頻羅秉文還沒發出去,上一個視頻發的是會理的旅行視頻,是中途羅秉文溜出去拍的。

  現在播放量也上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