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火把巡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藍瑞祥看了下賽馬場,再回頭拍羅秉文的時候,發現他已經打開畫架正在用鉛筆繪草稿。

  「我去?」

  他嚇了一跳,這就是專業畫家的速度嗎?

  羅秉文也是想抓緊時間記錄下眼前的靈感,他飛快的在紙上勾勒出大概的輪廓和主要形態。

  這一次他依舊是挑戰油畫。

  雖然水彩確實更簡單,但油畫具有的質感和表現力卻是不可替代的東西,而且油畫的保存時間長,不容易褪色。

  想當厲害的,能給未來留下名號的那種畫家,多一些油畫作品肯定不是什麼壞事。

  羅秉文喜歡在創作油畫之前定一副素描小稿。

  草稿對於油畫的創作還是很有意義的。

  首先能確定下構圖,之後創作油畫的時候就沿用素描的這份構圖來創作,其次是確定畫面內容。

  油畫創作的過程是很長的,如果真的確定要畫,羅秉文得在畫室裡面待至少六七天的時間,這期間記性不好,就很容易忘記今天想要描繪的一些現場細節。

  還有提高創作效率。

  有一個完善的草稿可以讓人不用走冤枉路,節省時間,尤其是創作大型的油畫作品,有一個精細的素描草圖才能確保整個創作過程有條不紊地進行。

  羅秉文現在現在想要創作的就是一副大型油畫。

  別說羅秉文這種四級畫家了,就算是真正的大師,比如達文西老爺子,他他在畫《最後的晚餐》時就繪製了大量的草稿。

  用來確定人物的位置和姿態,最後的才創作出了極具戲劇張力的這幅畫。

  羅秉文這一進入狀態,畫的時候就想一次性畫完。

  所以在快速描繪草圖,確定構圖和初步的想法後,直接進入了精細草稿的繪製中,也就是更加注重細節,對人物的表情和服飾紋理進行更細緻的描繪。

  畫了一部分後他換筆的時候才回過神,眼前的熱鬧重新回歸。

  好多人站在自己身後盯著自己的畫。

  藍瑞祥扛著相機站在遠處,鏡頭裡錄製了很多羅秉文專心創作的素材,看到羅秉文看過來笑著比了個OK。

  怪不得能當阿婆主,這演技真是咔咔的。

  羅秉文有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收起這幅快畫完的素描,說道:「抱歉啊,我剛才太投入了,占你們的地方了。」

  人群里傳來一陣笑聲,有人說:「沒事,我們就想看看畫家是怎麼畫畫的,你這可真帶勁!把剛才的氛圍完全還原下來了。」

  羅秉文想到自己畫得初具雛形的草圖,再聽到這句話,心裡湧起一股自豪。

  他轉頭看向藍瑞祥,用眼神示意他過來。

  藍瑞祥心領神會,扛著相機走了過來,說道:「你這畫畫的專注勁兒,可都被我記錄下來了,到時候剪輯到紀錄片裡肯定特別帥。」

  羅秉文嗯了一聲,點點頭。

  既然陰差陽錯拍到了自己創作一幅畫的過程,之後的具體油畫創作內容可以不用拍,『當上畫家改名字』這個號依舊只發自己的畫作。

  雖然現在粉絲數量完全比不上『羅秉文漫行遊記』這個號,但粉絲很忠誠,都是喜歡他的畫才點的關注。

  又帶著藍哥在場地里到處逛了逛,看節目,之後又找了個風景好,人少的地方,繼續畫。

  藍瑞祥繼續拍羅秉文創作這幅草圖的過程。

  這個地方沒什麼人過來,藍祥瑞可以湊得更近,將鏡頭對準了羅秉文的手,筆尖飛快的在紙上塗抹。

  從近處看,那些線條確實顯得有些粗糙,或粗或細,或直或彎,帶著一種未經雕琢的原始感。

  然而當藍瑞祥稍稍拉遠鏡頭,整體畫面的神奇效果便展現出來。這些看似粗糙的線條竟巧妙地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很細緻的畫面。

  這是正常的畫法嗎?

  藍瑞祥不太懂畫,但電視台里很多人都會素描,他從來沒看到過別人畫的素描是這樣的。

  又快又穩。

  藍瑞祥一邊拍,一邊佩服羅秉文的繪畫功底。

  不愧敢取這樣一個網名。

  這是真畫家啊。

  羅秉文在創作的時候是很投入的,藍瑞祥又發揮了自己的主動性,跑了好遠去拍了一個遠景盡頭。


  在廣場一個寧靜的角落,羅秉文沉浸在創作的世界裡,與不遠處熱鬧的賽場形成鮮明對比,卻又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這個獨特的節日畫卷。

  這鏡頭很適合羅秉文自己的那條視頻,藍瑞祥心裡想。

  天漸漸黑下去,夕陽落下的地方仿佛是被渲染的七彩色,一層層的到這邊的藍。

  重新走近的時候,看到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畫紙上,為畫面增添了一抹溫暖的光暈。

  藍瑞祥抓住這個時機,拍照記錄下這一充滿氛圍感的作品。然後不禁感慨人像攝影三要素說得真沒錯。

  模特,模特,還是模特……

  羅秉文感受到了光線的變化,抬起頭就發現天都快黑了,遠處幾座磚塔火把火焰熊熊,染紅了半邊天。

  當地的彝族同胞已經開始了火把巡遊,藍祥瑞這時候已經見不到人,估計是覺得下面的畫面比拍羅秉文重要。

  這也是羅秉文之前說的,他覺得藍瑞祥對素材的敏感度比自己高,畢竟是比自己厲害的攝影師。

  在只有一個鏡頭的情況下,他讓藍瑞祥去拍自己想拍的東西。

  到時候他再根據素材來剪輯。

  羅秉文之前為了躲避人群完成草稿的最後一部分,是比較遠離人群,地勢也稍微高一些的。

  從他這裡往下看,會發現彝族人已經組成了一個長長的隊伍,根據廣場之前畫的線開始巡遊。

  隊伍中,有人舉著火把走在最前面開道,身後有敲鑼打鼓的,有唱歌跳舞的,唱歌是齊唱,羅秉文這個位置都能清晰的聽見。

  雖然聽不懂唱的什麼,但旋律特別悅耳。

  大家沿著既定的路線前行,火把的光亮如同一條蜿蜒的火龍,所到之處照亮了一小範圍的道路,寓意著驅邪起伏,保佑這個地方的村寨平安。

  轉過身,山下的村子也有點點的火光。

  感覺這個夜晚一點都不寒冷,到處的火焰讓這裡成為了一片壯觀的火海,照亮了夜空,場面十分震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