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有些捷徑還是走一下比較好
在高家耽擱了一個多小時,陸允川兩人雖然是趕早出門,但現在距離和洪艷玲約好的時間,已經只有不到二十分鐘了。
為了趕時間,兩人決定抄近路,陸允川領頭,直接拐進了新華書店旁邊的一條小巷子。
小巷直通新華書店大院的后街,再過去就是城郊了,平時少有人走。
哪知出了小巷,平時根本沒幾個人影的路上居然擠滿了人,擺攤的、賣糧油的,熙熙攘攘,這裡居然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個小集市。
看來元旦大廟會的影響力還遠遠不止他們之前看到的。
在小集市里慢悠悠騎了十多米,兩個人才意識到不妙,這個集市居然出乎意料的長。再想回頭,身後已經被一架運糧的騾馬車堵住,無奈之下,兩人只能下車推行。
約定的時間已經趕不上了,兩個人的心態反而平和下來,乾脆邊走邊聊。
「老陸,高玉樹這傢伙真的不錯啊,我覺得珍珠這事兒也有搞頭,我爺爺說我小時候被嚇到,光吃珍珠粉就吃了好多錢。如果咱們下午能跟沈知意他爸把菌棒運輸的事再談下來,那就是雙喜臨門了!」
在被前頭大爺扛在肩上的大公雞扇了一翅膀之後,戴裕遲的速度更慢,一邊躲閃一邊找機會和陸允川交流著:
「對了,前幾天咱們聊海運時,你跟我說的那個菌棒其實我沒聽太明白,要不你再給我講講唄。」
陸允川也在躲避人流,聽見戴裕遲的提問,他乾脆湊近一些,又給戴裕遲大概的講解了一下什麼是香菇菌棒。
香菇種植其實很繁瑣,如果真的從零開始,那從培養菌種到收穫第一茬菇,起碼得用半年多的時間,他過完年還要準備高考等等事項,最欠缺的恰恰就是時間。
而菌棒就不一樣了,相當於直接完成了前期工作,陸家人只需要用這個做好的「培養基」,一到兩個月就能養出香菇來。
11、12月份正是清源香菇製作菌棒的時期,自己現在過去,只要請回了前世記憶里的那位「種菇專家」,那麼他的菌棒十有八九也可以一併運回來,不用再從頭開始。
這就是一條陸允川在一開始就想好的捷徑。
聊著聊著,這條集市小街終於走到盡頭,陸允川和戴裕遲當即收聲,騎上自行車,飛速趕往沈家。
————————————————
一壺開水被拎起來,傾注到玻璃杯里,將裡邊的茶葉衝出了好看的螺旋。接著,一位戴著眼鏡的文氣中年人將玻璃杯端起來,客氣的送到小桌子的對面:
「來,小陸老闆,小戴老闆,嘗嘗我剛帶回來的茶葉。」
桌子對面,正是匆忙趕到沈家的陸允川和戴裕遲。
這是陸允川他們第一次見到沈知意的父親,縣城供銷社的卡車司機、運輸班班長沈建剛。
其實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更像一位讀書人,而不是一位交遊廣闊、走南闖北的大車司機。
在陸、戴兩人解釋路上出了些小意外所以遲到時,他也是笑呵呵的毫不在意,反而幫著兩人找補,充分展示了什麼叫讓人感覺如沐春風。
唯一奇怪的就是,他在和洪艷玲互動時有些尷尬和僵硬,雖然兩人都在竭力掩飾這一點,儘量在陸、戴二人表演著模範夫妻該有的樣子。
陸允川一眼就看出了他們之間的異樣,沒辦法,前世他的父母也是情感不和,三天一小吵、七天一大吵的,這種狀態他太熟悉了。
而且沈知意坐在一旁也是小心翼翼的,那種強裝自然卻又隨時關注著父母一舉一動的神態,和前世的他一模一樣。
不過作為外人,他也沒辦法去插嘴人家的夫妻感情。該寒暄的剛才已經寒暄過了,當下,他直接聊起了正事:
「沈班長,我們的來意洪女士應該也和您提過了,不知您這邊......哎,我不抽菸,謝謝沈班長。」
沈建剛是運輸班班長,他們現在在平等的聊生意,雖然年齡懸殊,但叫叔叔也不合適,所以雙方都默認了這個稱呼。
看陸允川和戴裕遲都婉拒了自己的香菸,沈建剛一拍腦袋:
「哎喲,你看我這破習慣,小陸老闆你還沒成年呢,小戴老闆也不抽?不抽好!我也不抽菸,就是開車路上習慣了,不帶著煙不行.......」
收好了煙,他才坐正,開始回答陸允川的問題:
「昨天知意她媽和我說過了,小陸老闆你們是想找幾輛運輸卡車是吧?老實講,我們年底最重要的一趟大運輸已經結束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常規的運輸任務,確實不算忙。
但是吧,現在雖然外邊都在鼓勵私人承包,但供銷社還是查得嚴,嚴禁大家用公家的資源來謀私利......」
沈建剛把玩著煙盒,面露難色,他突然抬頭看向沈知意:
「知意,你去把咱家地圖冊拿來。」
等到沈知意拿來地圖冊,沈建剛才將冊子鋪在桌子上,用手給陸允川比劃著名:
「而且從河山縣開車去清源,路不好走啊,因為根本沒有直通的大路。咱們是沿海,如果你想你走卡車,我想想啊,那得一路往西南,走......韶興、金化、渠州這條線,有可能還得借道江贛省,彎彎繞繞都得小一千里路了。
這一路上翻山越嶺不說,加上車匪路霸,就算現在不臨近年關,也沒人願意走的。」
聽見沈建剛這麼說,陸允川也沒有慌亂,他知道沈建剛說的都是對的。80年代初期,東江省的道路建設還沒那麼發達。
這裡山地丘陵眾多,整個東江省現在更是沒有哪怕一條隧道,出趟遠門真的艱難無比,尤其是卡車運輸,動輒就得繞遠路,那些狹窄的土路山道,除非十萬火急,不然根本沒有司機願意走。
但陸允川可不是那麼魯莽的人,他在來之前,就已經規劃好了路線。
他直接拿過地圖冊,用手比劃出一條路線,問沈建剛:
「沈班長,我也沒說要全程陸路啊,您看這條線路怎麼樣?」
順著他的手指,沈建剛也一一讀出了地圖上的新路線——
「河山、叄門,這邊倒是有大路,而且特別近。」
到了地圖上叄門的海邊,陸允川的手指突然一個大跳,沿著海岸線直接來到了更南方的溫市,然後他接著沈建剛的話,繼續描述路線:
「從溫市經黎水、過隆全,最後到清源。我打聽過,溫市到隆全有客車,全是大路。隆全的孝梅鎮有碼頭,直接通過隆全溪直接就能直通清源。隆全溪本來就是當地的貨運通路,走起來完全沒問題。」
隨著陸允川的講述,沈建剛的眼睛也越來越亮,最後一拍大腿:
「這個路線完全可行啊!我看看,隆全到溫市也就500里出頭,是比韶興、渠州這邊快多了。不過....」
他的手指點在溫市,又抬頭看向陸允川:
「溫市那邊我確實認識人,加點錢,開到隆全沒問題。但是海運我可是門外漢啊,也不認識人,從溫市到叄門,你打算怎麼辦?
而且,我有個朋友就在黎水開車,他之前拉過出省的菇農。我聽他講,菌棒這個東西都是一截一截的原木棒子,體積大還沉,一輛卡車也運不了多少。」
聽見這個問題,陸允川微微一笑,沈建剛不愧是大車司機,眼界和見識果然開闊。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笑眯眯的看向沈建剛:
「沈班長,你聽說過代料香菇種植法嗎?」
為了趕時間,兩人決定抄近路,陸允川領頭,直接拐進了新華書店旁邊的一條小巷子。
小巷直通新華書店大院的后街,再過去就是城郊了,平時少有人走。
哪知出了小巷,平時根本沒幾個人影的路上居然擠滿了人,擺攤的、賣糧油的,熙熙攘攘,這裡居然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個小集市。
看來元旦大廟會的影響力還遠遠不止他們之前看到的。
在小集市里慢悠悠騎了十多米,兩個人才意識到不妙,這個集市居然出乎意料的長。再想回頭,身後已經被一架運糧的騾馬車堵住,無奈之下,兩人只能下車推行。
約定的時間已經趕不上了,兩個人的心態反而平和下來,乾脆邊走邊聊。
「老陸,高玉樹這傢伙真的不錯啊,我覺得珍珠這事兒也有搞頭,我爺爺說我小時候被嚇到,光吃珍珠粉就吃了好多錢。如果咱們下午能跟沈知意他爸把菌棒運輸的事再談下來,那就是雙喜臨門了!」
在被前頭大爺扛在肩上的大公雞扇了一翅膀之後,戴裕遲的速度更慢,一邊躲閃一邊找機會和陸允川交流著:
「對了,前幾天咱們聊海運時,你跟我說的那個菌棒其實我沒聽太明白,要不你再給我講講唄。」
陸允川也在躲避人流,聽見戴裕遲的提問,他乾脆湊近一些,又給戴裕遲大概的講解了一下什麼是香菇菌棒。
香菇種植其實很繁瑣,如果真的從零開始,那從培養菌種到收穫第一茬菇,起碼得用半年多的時間,他過完年還要準備高考等等事項,最欠缺的恰恰就是時間。
而菌棒就不一樣了,相當於直接完成了前期工作,陸家人只需要用這個做好的「培養基」,一到兩個月就能養出香菇來。
11、12月份正是清源香菇製作菌棒的時期,自己現在過去,只要請回了前世記憶里的那位「種菇專家」,那麼他的菌棒十有八九也可以一併運回來,不用再從頭開始。
這就是一條陸允川在一開始就想好的捷徑。
聊著聊著,這條集市小街終於走到盡頭,陸允川和戴裕遲當即收聲,騎上自行車,飛速趕往沈家。
————————————————
一壺開水被拎起來,傾注到玻璃杯里,將裡邊的茶葉衝出了好看的螺旋。接著,一位戴著眼鏡的文氣中年人將玻璃杯端起來,客氣的送到小桌子的對面:
「來,小陸老闆,小戴老闆,嘗嘗我剛帶回來的茶葉。」
桌子對面,正是匆忙趕到沈家的陸允川和戴裕遲。
這是陸允川他們第一次見到沈知意的父親,縣城供銷社的卡車司機、運輸班班長沈建剛。
其實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更像一位讀書人,而不是一位交遊廣闊、走南闖北的大車司機。
在陸、戴兩人解釋路上出了些小意外所以遲到時,他也是笑呵呵的毫不在意,反而幫著兩人找補,充分展示了什麼叫讓人感覺如沐春風。
唯一奇怪的就是,他在和洪艷玲互動時有些尷尬和僵硬,雖然兩人都在竭力掩飾這一點,儘量在陸、戴二人表演著模範夫妻該有的樣子。
陸允川一眼就看出了他們之間的異樣,沒辦法,前世他的父母也是情感不和,三天一小吵、七天一大吵的,這種狀態他太熟悉了。
而且沈知意坐在一旁也是小心翼翼的,那種強裝自然卻又隨時關注著父母一舉一動的神態,和前世的他一模一樣。
不過作為外人,他也沒辦法去插嘴人家的夫妻感情。該寒暄的剛才已經寒暄過了,當下,他直接聊起了正事:
「沈班長,我們的來意洪女士應該也和您提過了,不知您這邊......哎,我不抽菸,謝謝沈班長。」
沈建剛是運輸班班長,他們現在在平等的聊生意,雖然年齡懸殊,但叫叔叔也不合適,所以雙方都默認了這個稱呼。
看陸允川和戴裕遲都婉拒了自己的香菸,沈建剛一拍腦袋:
「哎喲,你看我這破習慣,小陸老闆你還沒成年呢,小戴老闆也不抽?不抽好!我也不抽菸,就是開車路上習慣了,不帶著煙不行.......」
收好了煙,他才坐正,開始回答陸允川的問題:
「昨天知意她媽和我說過了,小陸老闆你們是想找幾輛運輸卡車是吧?老實講,我們年底最重要的一趟大運輸已經結束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常規的運輸任務,確實不算忙。
但是吧,現在雖然外邊都在鼓勵私人承包,但供銷社還是查得嚴,嚴禁大家用公家的資源來謀私利......」
沈建剛把玩著煙盒,面露難色,他突然抬頭看向沈知意:
「知意,你去把咱家地圖冊拿來。」
等到沈知意拿來地圖冊,沈建剛才將冊子鋪在桌子上,用手給陸允川比劃著名:
「而且從河山縣開車去清源,路不好走啊,因為根本沒有直通的大路。咱們是沿海,如果你想你走卡車,我想想啊,那得一路往西南,走......韶興、金化、渠州這條線,有可能還得借道江贛省,彎彎繞繞都得小一千里路了。
這一路上翻山越嶺不說,加上車匪路霸,就算現在不臨近年關,也沒人願意走的。」
聽見沈建剛這麼說,陸允川也沒有慌亂,他知道沈建剛說的都是對的。80年代初期,東江省的道路建設還沒那麼發達。
這裡山地丘陵眾多,整個東江省現在更是沒有哪怕一條隧道,出趟遠門真的艱難無比,尤其是卡車運輸,動輒就得繞遠路,那些狹窄的土路山道,除非十萬火急,不然根本沒有司機願意走。
但陸允川可不是那麼魯莽的人,他在來之前,就已經規劃好了路線。
他直接拿過地圖冊,用手比劃出一條路線,問沈建剛:
「沈班長,我也沒說要全程陸路啊,您看這條線路怎麼樣?」
順著他的手指,沈建剛也一一讀出了地圖上的新路線——
「河山、叄門,這邊倒是有大路,而且特別近。」
到了地圖上叄門的海邊,陸允川的手指突然一個大跳,沿著海岸線直接來到了更南方的溫市,然後他接著沈建剛的話,繼續描述路線:
「從溫市經黎水、過隆全,最後到清源。我打聽過,溫市到隆全有客車,全是大路。隆全的孝梅鎮有碼頭,直接通過隆全溪直接就能直通清源。隆全溪本來就是當地的貨運通路,走起來完全沒問題。」
隨著陸允川的講述,沈建剛的眼睛也越來越亮,最後一拍大腿:
「這個路線完全可行啊!我看看,隆全到溫市也就500里出頭,是比韶興、渠州這邊快多了。不過....」
他的手指點在溫市,又抬頭看向陸允川:
「溫市那邊我確實認識人,加點錢,開到隆全沒問題。但是海運我可是門外漢啊,也不認識人,從溫市到叄門,你打算怎麼辦?
而且,我有個朋友就在黎水開車,他之前拉過出省的菇農。我聽他講,菌棒這個東西都是一截一截的原木棒子,體積大還沉,一輛卡車也運不了多少。」
聽見這個問題,陸允川微微一笑,沈建剛不愧是大車司機,眼界和見識果然開闊。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笑眯眯的看向沈建剛:
「沈班長,你聽說過代料香菇種植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