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林韌謙的第一把火,隱藏的赤腳醫生計劃 (日常劇情結束!)
放假前最後一天,林韌謙帶著自己的計劃書來到了楊廠長面前。
楊廠長正在收拾自己的文件,看到了林韌謙走進來後,招呼了一聲:
「韌謙,坐!有什麼事?」
林韌謙交出自己的報告書。大概是十六頁紙,一萬字。
楊衛國暫時把雜事放一邊,看到了計劃書:
上面寫著:《關於定向培養速成廠醫的若干辦法》
楊衛國翻了翻大概,最後看最後一頁!
凝神了許久說:「醫生也能速成嘛?」
林韌謙擺了擺手:「那不是沒辦法嘛?
我這邊給您打了一年的報告,您這邊倒也給我抓醫生來啊?
醫專,高專中專我都不嫌棄,但不是沒人來嘛?」
楊衛國老臉一紅,除了林韌謙這個呆瓜不知道為什麼來廠里外,醫專生確實要不到。
畢竟從四九年年開始恢復招生工作。
五二年十年一貫制的第一批學生要到六三年畢業。
這時候才能說人才相對不稀缺了。
也就是從絕對稀缺到相對稀缺,然後也是下鄉的一部分誘因。
解決不了這麼多人的就業,只能下鄉了。
「那為什麼要招收退伍軍人定向培養呢?城市裡也有許多中學畢業沒升學成功。」
「那招城市的這些人,怎麼招才公平?畢竟現在剛剛施行了政策了!」
楊衛國不說話了,他剛剛確實有私心。
(他沒私心也不會帶著廚子上門給領導做飯。)
「我主要是定向招朝鮮戰場的退役軍人。
國家是能解決一部分人,但其他沒有殘疾但少個指頭的怎麼辦?
況且廠醫有我帶領,對於他們的要求就不高了。」
「先招十五個吧,要求農村戶口。
之後要是不成材,有一手醫術下鄉當衛生員也是能養活自己的。
招城裡的,要是留不下來還怨恨我,這何必呢?」
林韌謙想了很久,光明正大扛出赤腳醫生計劃,他這個小胳膊扛不住。
他哪怕是當上厂部長也是人微言輕,直接用成績證明!
這份計劃大有可為。
楊衛國肯定沒看出來,多半是以為自己要把醫務部擴充起來。
但他林韌謙怎麼會局限這裡呢?
楊衛國答應給上面打報告,畢竟林韌謙這個部長沒帶廠長的職務,哪怕投上去也是······
廠休息日,林韌謙照常來坐診一天。
到了中午,午休時侯,唐教授把林韌謙招呼到一邊。
「老師,您這邊有什麼事?」林韌謙問道。
「韌謙啊,你給上面打報告要培養一些速成衛生員?
醫療怎麼能速成呢?
至少也要四到五年的專業教育,這還算少的!
十一二年的教育才能勉強保證質量!」唐教授嚴肅道。
林韌謙倒是沒說,大學都培養過速成醫生。
六五年,針對農村醫療衛生的落後面貌。
指示衛生部「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
解決長期以來農村一無醫二無藥的困境。
「醫學教育學三年就夠了,主要在實踐中學習提高。」
要知道協和可是一直都是八年制度,比醫科大學五年還嚴格。
「對對對,韌謙,醫療速成是不好的。
當年長征路上那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你母親也是親身經歷過的。」
李院長接話道。
「聽說你要培養十五個速成醫生?
既然要培養十五個了,也不在乎再多幾個吧?」
「正好,上回你不是指點過我們這邊的住院醫嗎?
一事不勞二主,咱們對你這個針灸止血針灸麻醉也很感興趣···」
「我在教導學生,老李,你這邊還順著他說話!」唐教授不樂意道。
「你能改變林韌謙主意?
他要是聽你話就不會和婁家的那個小姑娘在一起了!」
李院長頓時不樂意了,
「況且,林韌謙是我們協和六級醫生!
工作自然由我這個院長安排,我安排他給住院醫後輩培訓怎麼了?
以往我覺得林韌謙每天在軋鋼廠上班,星期天休息一天還來坐診太累。
不好安排活,沒想到···」
林韌謙人不好了,本來安排在檔案館做翻譯。
直接用診所機翻再人工修正,一天也忙活兩三個小時,拿著百來塊工資,結果···
唐教授沒有搭理李院長,看著林韌謙正色道,
「韌謙,我年紀大了,學校又給我分配了兩個碩士。
我帶不過來,你給我帶帶你師弟師妹?」
「不是,我中西醫結合專業的啊!
您這邊是純中醫,我怕給人帶壞了。」林韌謙躊躇道。
他自己都還是個博士,連教授都不是!怎麼帶碩博生?
「你的實力,我認可的。這兩個都是婦科的哈!
你不是後來也拜了個師父嗎?
聽說擅長治療貴重病!對口!!」唐教授呵呵笑道。
「不是,唐老師,您這個治《內經》學傷寒的教授。
怎麼收的學生是婦科的?」林韌謙有些不理解。
唐教授的內科水平很高,尤其擅長傷寒,林韌謙的桂枝湯功底多半都來源於老師。
「咳咳咳,這不重要。」唐教授老臉一紅,岔開話題道,
「正好你現在要帶學生,總需要助教幫你打下手吧?
到時候你抽空每周教導一兩個小時解答疑惑就行,碩博生是有自學功底的。」
李院長看到林韌謙有些審慎,於是朝門外大喊一聲!
「你們兩個還站在外面幹嘛?進來!!」
「林科長,這是我們醫院今年畢業的優秀住院醫……」
林韌謙看了兩人,不是上回自己教過的嗎?
「老唐,我都把人帶過來了,你這邊可比我慢多了。」
李院長得意的看了一眼唐教授,氣的唐教授差點沒腦溢血。
「這教什麼呢?都畢業了。」林韌謙懵了。
「林老師,我是協和醫科大學臨床醫學(中醫方向)畢業的。
我報了唐老師的碩博連讀班,聽說能傳授針灸麻醉和止血技術。」
史招站出來道。
「啊?」
林韌謙差點沒暈過去,「老師,您這不是虛假宣傳嗎?
這麼大的事,您怎麼不和我商量?」
「商量什麼,我教你傷寒給你開四物湯和桂枝湯小灶的時候,你也沒拒絕。
我們學校是不能搞師徒傳承的,但我一直把你當我大弟子的。
帶帶師弟師妹又怎麼了?」唐教授紅著老臉硬撐道。
「就是,老唐當年可是真把你當關門弟子的。
主要是學校不能搞私傳,所以才沒收你當弟子。」李院長也幫腔道。
「但我真的帶不了太多人,帶速成衛生員和全科醫生是不一樣的。
人家跟我學,我的絕技總要教吧?西醫的術式,中醫的湯藥···」
林韌謙苦笑道,這些一兩年可教不完。
「你都準備帶十五個了,也不差我們這四五個。
我們協和兩個針灸的,老唐手裡有兩個婦科的。
要是協和有碩士,我直接給你下命令了。」李院長笑眯眯的說完。
「又不是讓你一年教完你怕什麼?、
碩士讀個三四年,博士讀個六七年很正常。」
唐教授一臉我看好你!
臥槽!讓我教十年?
白天他們上台挨批,晚上看我在講台上給他們上課嗎?
林韌謙氣得渾身發抖。
「軋鋼廠的林院長,協和的林科長,下面的醫生都看著你呢。」
李院長好心提醒道。
「哎,下不為例。」
林韌謙起身拿起了有協和標識的白大褂,帶上自己的別針,邊穿邊朝外走去。
「不是,你去哪?」唐教授和李院長同時問道。
「帶學生啊,難道還在這搞翻譯嗎?」
林韌謙回了一句看向史招問道,「我的診室在哪裡?」
「您和我來。」
史招帶路,張軒緊緊的跟了上去。
唐教授和李院長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裡的笑意。
他們算是摸透林韌謙的性格了,他看起來很被動。
但你要是和他好好講道理,他還是會聽的。
畢竟,你一個月就在協和上四天班?
還拿一百多的工資,你自己也理虧啊!
但林韌謙忙忘了,他的待遇是用國家保密配方換的,是可以不上班的!
協和二樓。
林韌謙走到診療室門口,卻愣住了。
兩間連在一起的都寫著他的名字。
「林老師,一間是史招的。
一間是我的,您輪流坐診。」
張軒笑眯眯的說道。
「別一口一個林老師,你們都比我大十來歲。
我聽著彆扭。」林韌謙嘆氣道。
「這哪能呢?」張軒正色道,
「師徒就是師徒,您可是我們的老師。
我們三節兩壽還要來的。」
「太講禮了也不好,你老師我就是例子。」
林韌謙指了指他,又嘆氣道,
「醫學生艱難啊,尤其是協和畢業的醫大學生。」
協和對維持其頂尖地位的八年制極為珍視。
建國後在長達二十五年的時間裡,拒絕擴招。
拒絕了三到五年制的課程設置,付出了巨大代價。
原中國醫學科學院黃家駟院長、張孝騫副院長一直是八年學制的堅定維護者。
在協和醫學院三度停辦後,上書呼籲。
一個反動權威,一個維護舊制度,都下鄉支持醫療了。
協和醫學院堅持實行精英教育,學制長達8年,先要讀3年預科。
每年一共就招幾十名學生,可說是尖子中的尖子,學霸里的學霸。
(一直到當今還是,即使別的醫學院擴招到數千人,協和醫學院還是每年只招90人)
當年的考題之難,簡直是今天各大學名校都絕對不敢想像的。
比如1949年的英語考試,其中的一道大題。
是要求用英文寫出《桃花源記》。
既考了古文底子,又考了快速譯成英文的能力。
3年預科讀下來,從數、理、化、文、史、音樂、美術、書法諸方面的知識積累。
到樹立起「患者至上」與「奉獻」的醫學觀念。
再到心理學上的適應與認可。
大約就只有三分之二的學生能夠轉升到醫學院本部。
開始進入醫學專業的學習,這回是全英文教學了。
像在美國大學的課堂上一樣嚴格,直到1950年以後才改為中文教學。
早8點從宿舍到學校,12點過後下課,趕回宿舍午餐。
午休不超過半小時又趕回學校。
下午2點開始實驗課,規定5點結束。
有時卻拖得很晚,有一次直到午夜1點做出實驗結果才罷手。
6點晚餐,飯後到圖書館自習,晚10點圖書館閉館。
回到宿舍繼續學習,到12點以後才休息。
考試前更是緊張,有的同學通宵達旦複習功課。
由於學習過分緊張,同學們的健康狀況普遍下降。
還有的得了結核病,學校方面為此提高了伙食標準,並補貼了伙食費。
老協和實行「殘酷」的逐級淘汰制:
一門必修不及格必須補考,兩門不及格留級,三門不及格就要被開除。
而那裡的及格線不是通常的60分,而就是協和「霸道」的75分。
他們就是協和醫學生,對艱難深有感觸。
但在林韌謙的角度來說,他們其實已經很幸福了。
本科畢業的醫學生就有人要,後世的哪個醫學生不讀研?
本科生只能去鎮衛生院當個外科或內科醫生。
哪怕是縣醫院都要研究生!
讀研出來,再規培輪訓,基本也就三十了。
運氣不好三十二三也是有可能的。
林韌謙就是沒讀研,在小區門口開個診所,甚至比他轉行的同學更被嘲笑!
林韌謙坐在針灸診療室內,饒有興趣的看著兩人。
「你們真打算跟我學習,學十年也不改?哪怕最後也畢不了業?」
「是,能學到最好的技術,畢不了業我們也認了。」
兩人點頭。
「那行,你們既然有這決心,那我們就正式上課了……」
林韌謙丟下一句話後,轉身出了辦公室,走去他個人的辦公室——拿資料。
張軒看著他的背影,身體不由顫抖了一下,「我怎麼有種不好的預感。」
「我也有。」史招苦笑道。
十分鐘後。
林韌謙回來了,手裡抱著一摞厚厚的筆記本。
「這是我下鄉義診時收集的醫案,本來是放到協和整理的。
正巧,你們來了,師父有其事,弟子扶其勞!
我沒給你們上課的時候,這些,你們要完成。
你們就按我之前的整理,我整理了一百多個了。
你們兩一人三百個,有餘力五百也行,要用心!我要考的!」
「老師,那就是每天十個?」張軒吞了口口水。
「太少了嗎?也對,協和的學霸的能力不止這點···」林韌謙詫異道。
「不不不,太多了。」史招急忙道,
「老師我們白天要跟著您學習,晚上……怕是時間不夠。」
「你以為研究生這麼容易畢業嗎?」林韌謙壞笑道,
「我只有一個要求,獨立完成,一天十個病案,加起來也就兩千字。
你們是整理我的病案,是理解我的思路,完不成就是你們不想來我這。
早上可以遲到,但醫案要完成,你們兩到齊了,我再上課,自修為主!」
史招和張軒對視一眼,突然有些明白林韌謙那句話了。
有決心!
楊廠長正在收拾自己的文件,看到了林韌謙走進來後,招呼了一聲:
「韌謙,坐!有什麼事?」
林韌謙交出自己的報告書。大概是十六頁紙,一萬字。
楊衛國暫時把雜事放一邊,看到了計劃書:
上面寫著:《關於定向培養速成廠醫的若干辦法》
楊衛國翻了翻大概,最後看最後一頁!
凝神了許久說:「醫生也能速成嘛?」
林韌謙擺了擺手:「那不是沒辦法嘛?
我這邊給您打了一年的報告,您這邊倒也給我抓醫生來啊?
醫專,高專中專我都不嫌棄,但不是沒人來嘛?」
楊衛國老臉一紅,除了林韌謙這個呆瓜不知道為什麼來廠里外,醫專生確實要不到。
畢竟從四九年年開始恢復招生工作。
五二年十年一貫制的第一批學生要到六三年畢業。
這時候才能說人才相對不稀缺了。
也就是從絕對稀缺到相對稀缺,然後也是下鄉的一部分誘因。
解決不了這麼多人的就業,只能下鄉了。
「那為什麼要招收退伍軍人定向培養呢?城市裡也有許多中學畢業沒升學成功。」
「那招城市的這些人,怎麼招才公平?畢竟現在剛剛施行了政策了!」
楊衛國不說話了,他剛剛確實有私心。
(他沒私心也不會帶著廚子上門給領導做飯。)
「我主要是定向招朝鮮戰場的退役軍人。
國家是能解決一部分人,但其他沒有殘疾但少個指頭的怎麼辦?
況且廠醫有我帶領,對於他們的要求就不高了。」
「先招十五個吧,要求農村戶口。
之後要是不成材,有一手醫術下鄉當衛生員也是能養活自己的。
招城裡的,要是留不下來還怨恨我,這何必呢?」
林韌謙想了很久,光明正大扛出赤腳醫生計劃,他這個小胳膊扛不住。
他哪怕是當上厂部長也是人微言輕,直接用成績證明!
這份計劃大有可為。
楊衛國肯定沒看出來,多半是以為自己要把醫務部擴充起來。
但他林韌謙怎麼會局限這裡呢?
楊衛國答應給上面打報告,畢竟林韌謙這個部長沒帶廠長的職務,哪怕投上去也是······
廠休息日,林韌謙照常來坐診一天。
到了中午,午休時侯,唐教授把林韌謙招呼到一邊。
「老師,您這邊有什麼事?」林韌謙問道。
「韌謙啊,你給上面打報告要培養一些速成衛生員?
醫療怎麼能速成呢?
至少也要四到五年的專業教育,這還算少的!
十一二年的教育才能勉強保證質量!」唐教授嚴肅道。
林韌謙倒是沒說,大學都培養過速成醫生。
六五年,針對農村醫療衛生的落後面貌。
指示衛生部「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
解決長期以來農村一無醫二無藥的困境。
「醫學教育學三年就夠了,主要在實踐中學習提高。」
要知道協和可是一直都是八年制度,比醫科大學五年還嚴格。
「對對對,韌謙,醫療速成是不好的。
當年長征路上那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你母親也是親身經歷過的。」
李院長接話道。
「聽說你要培養十五個速成醫生?
既然要培養十五個了,也不在乎再多幾個吧?」
「正好,上回你不是指點過我們這邊的住院醫嗎?
一事不勞二主,咱們對你這個針灸止血針灸麻醉也很感興趣···」
「我在教導學生,老李,你這邊還順著他說話!」唐教授不樂意道。
「你能改變林韌謙主意?
他要是聽你話就不會和婁家的那個小姑娘在一起了!」
李院長頓時不樂意了,
「況且,林韌謙是我們協和六級醫生!
工作自然由我這個院長安排,我安排他給住院醫後輩培訓怎麼了?
以往我覺得林韌謙每天在軋鋼廠上班,星期天休息一天還來坐診太累。
不好安排活,沒想到···」
林韌謙人不好了,本來安排在檔案館做翻譯。
直接用診所機翻再人工修正,一天也忙活兩三個小時,拿著百來塊工資,結果···
唐教授沒有搭理李院長,看著林韌謙正色道,
「韌謙,我年紀大了,學校又給我分配了兩個碩士。
我帶不過來,你給我帶帶你師弟師妹?」
「不是,我中西醫結合專業的啊!
您這邊是純中醫,我怕給人帶壞了。」林韌謙躊躇道。
他自己都還是個博士,連教授都不是!怎麼帶碩博生?
「你的實力,我認可的。這兩個都是婦科的哈!
你不是後來也拜了個師父嗎?
聽說擅長治療貴重病!對口!!」唐教授呵呵笑道。
「不是,唐老師,您這個治《內經》學傷寒的教授。
怎麼收的學生是婦科的?」林韌謙有些不理解。
唐教授的內科水平很高,尤其擅長傷寒,林韌謙的桂枝湯功底多半都來源於老師。
「咳咳咳,這不重要。」唐教授老臉一紅,岔開話題道,
「正好你現在要帶學生,總需要助教幫你打下手吧?
到時候你抽空每周教導一兩個小時解答疑惑就行,碩博生是有自學功底的。」
李院長看到林韌謙有些審慎,於是朝門外大喊一聲!
「你們兩個還站在外面幹嘛?進來!!」
「林科長,這是我們醫院今年畢業的優秀住院醫……」
林韌謙看了兩人,不是上回自己教過的嗎?
「老唐,我都把人帶過來了,你這邊可比我慢多了。」
李院長得意的看了一眼唐教授,氣的唐教授差點沒腦溢血。
「這教什麼呢?都畢業了。」林韌謙懵了。
「林老師,我是協和醫科大學臨床醫學(中醫方向)畢業的。
我報了唐老師的碩博連讀班,聽說能傳授針灸麻醉和止血技術。」
史招站出來道。
「啊?」
林韌謙差點沒暈過去,「老師,您這不是虛假宣傳嗎?
這麼大的事,您怎麼不和我商量?」
「商量什麼,我教你傷寒給你開四物湯和桂枝湯小灶的時候,你也沒拒絕。
我們學校是不能搞師徒傳承的,但我一直把你當我大弟子的。
帶帶師弟師妹又怎麼了?」唐教授紅著老臉硬撐道。
「就是,老唐當年可是真把你當關門弟子的。
主要是學校不能搞私傳,所以才沒收你當弟子。」李院長也幫腔道。
「但我真的帶不了太多人,帶速成衛生員和全科醫生是不一樣的。
人家跟我學,我的絕技總要教吧?西醫的術式,中醫的湯藥···」
林韌謙苦笑道,這些一兩年可教不完。
「你都準備帶十五個了,也不差我們這四五個。
我們協和兩個針灸的,老唐手裡有兩個婦科的。
要是協和有碩士,我直接給你下命令了。」李院長笑眯眯的說完。
「又不是讓你一年教完你怕什麼?、
碩士讀個三四年,博士讀個六七年很正常。」
唐教授一臉我看好你!
臥槽!讓我教十年?
白天他們上台挨批,晚上看我在講台上給他們上課嗎?
林韌謙氣得渾身發抖。
「軋鋼廠的林院長,協和的林科長,下面的醫生都看著你呢。」
李院長好心提醒道。
「哎,下不為例。」
林韌謙起身拿起了有協和標識的白大褂,帶上自己的別針,邊穿邊朝外走去。
「不是,你去哪?」唐教授和李院長同時問道。
「帶學生啊,難道還在這搞翻譯嗎?」
林韌謙回了一句看向史招問道,「我的診室在哪裡?」
「您和我來。」
史招帶路,張軒緊緊的跟了上去。
唐教授和李院長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裡的笑意。
他們算是摸透林韌謙的性格了,他看起來很被動。
但你要是和他好好講道理,他還是會聽的。
畢竟,你一個月就在協和上四天班?
還拿一百多的工資,你自己也理虧啊!
但林韌謙忙忘了,他的待遇是用國家保密配方換的,是可以不上班的!
協和二樓。
林韌謙走到診療室門口,卻愣住了。
兩間連在一起的都寫著他的名字。
「林老師,一間是史招的。
一間是我的,您輪流坐診。」
張軒笑眯眯的說道。
「別一口一個林老師,你們都比我大十來歲。
我聽著彆扭。」林韌謙嘆氣道。
「這哪能呢?」張軒正色道,
「師徒就是師徒,您可是我們的老師。
我們三節兩壽還要來的。」
「太講禮了也不好,你老師我就是例子。」
林韌謙指了指他,又嘆氣道,
「醫學生艱難啊,尤其是協和畢業的醫大學生。」
協和對維持其頂尖地位的八年制極為珍視。
建國後在長達二十五年的時間裡,拒絕擴招。
拒絕了三到五年制的課程設置,付出了巨大代價。
原中國醫學科學院黃家駟院長、張孝騫副院長一直是八年學制的堅定維護者。
在協和醫學院三度停辦後,上書呼籲。
一個反動權威,一個維護舊制度,都下鄉支持醫療了。
協和醫學院堅持實行精英教育,學制長達8年,先要讀3年預科。
每年一共就招幾十名學生,可說是尖子中的尖子,學霸里的學霸。
(一直到當今還是,即使別的醫學院擴招到數千人,協和醫學院還是每年只招90人)
當年的考題之難,簡直是今天各大學名校都絕對不敢想像的。
比如1949年的英語考試,其中的一道大題。
是要求用英文寫出《桃花源記》。
既考了古文底子,又考了快速譯成英文的能力。
3年預科讀下來,從數、理、化、文、史、音樂、美術、書法諸方面的知識積累。
到樹立起「患者至上」與「奉獻」的醫學觀念。
再到心理學上的適應與認可。
大約就只有三分之二的學生能夠轉升到醫學院本部。
開始進入醫學專業的學習,這回是全英文教學了。
像在美國大學的課堂上一樣嚴格,直到1950年以後才改為中文教學。
早8點從宿舍到學校,12點過後下課,趕回宿舍午餐。
午休不超過半小時又趕回學校。
下午2點開始實驗課,規定5點結束。
有時卻拖得很晚,有一次直到午夜1點做出實驗結果才罷手。
6點晚餐,飯後到圖書館自習,晚10點圖書館閉館。
回到宿舍繼續學習,到12點以後才休息。
考試前更是緊張,有的同學通宵達旦複習功課。
由於學習過分緊張,同學們的健康狀況普遍下降。
還有的得了結核病,學校方面為此提高了伙食標準,並補貼了伙食費。
老協和實行「殘酷」的逐級淘汰制:
一門必修不及格必須補考,兩門不及格留級,三門不及格就要被開除。
而那裡的及格線不是通常的60分,而就是協和「霸道」的75分。
他們就是協和醫學生,對艱難深有感觸。
但在林韌謙的角度來說,他們其實已經很幸福了。
本科畢業的醫學生就有人要,後世的哪個醫學生不讀研?
本科生只能去鎮衛生院當個外科或內科醫生。
哪怕是縣醫院都要研究生!
讀研出來,再規培輪訓,基本也就三十了。
運氣不好三十二三也是有可能的。
林韌謙就是沒讀研,在小區門口開個診所,甚至比他轉行的同學更被嘲笑!
林韌謙坐在針灸診療室內,饒有興趣的看著兩人。
「你們真打算跟我學習,學十年也不改?哪怕最後也畢不了業?」
「是,能學到最好的技術,畢不了業我們也認了。」
兩人點頭。
「那行,你們既然有這決心,那我們就正式上課了……」
林韌謙丟下一句話後,轉身出了辦公室,走去他個人的辦公室——拿資料。
張軒看著他的背影,身體不由顫抖了一下,「我怎麼有種不好的預感。」
「我也有。」史招苦笑道。
十分鐘後。
林韌謙回來了,手裡抱著一摞厚厚的筆記本。
「這是我下鄉義診時收集的醫案,本來是放到協和整理的。
正巧,你們來了,師父有其事,弟子扶其勞!
我沒給你們上課的時候,這些,你們要完成。
你們就按我之前的整理,我整理了一百多個了。
你們兩一人三百個,有餘力五百也行,要用心!我要考的!」
「老師,那就是每天十個?」張軒吞了口口水。
「太少了嗎?也對,協和的學霸的能力不止這點···」林韌謙詫異道。
「不不不,太多了。」史招急忙道,
「老師我們白天要跟著您學習,晚上……怕是時間不夠。」
「你以為研究生這麼容易畢業嗎?」林韌謙壞笑道,
「我只有一個要求,獨立完成,一天十個病案,加起來也就兩千字。
你們是整理我的病案,是理解我的思路,完不成就是你們不想來我這。
早上可以遲到,但醫案要完成,你們兩到齊了,我再上課,自修為主!」
史招和張軒對視一眼,突然有些明白林韌謙那句話了。
有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