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走向影視的第一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去的路上。

  淮南在車裡收到了沈蒹葭發來的信息。

  「這份禮物太貴重了,以後有什麼需要都可以來找我。」

  淮南剛想客套兩句,看了眼手機最上層的日期,這才想起,《青禾》的短篇徵文比賽就在這兩天開始。

  他手機在手機上敲敲打打發過去了一條消息:「如果實在過意不去的話,那我在《青禾》上投了一篇短文,成績好的話可以刊定上書,學姐你幫我推薦一下吧。」

  看到這條消息,沈蒹葭一愣,《青禾》她知道,目前國內最大的雜誌出版社,能投稿上的文章都有著一定水平,很多優秀電影都是從上面文章改編出來的。

  起初她還有點驚訝,轉念一想,能寫出《消愁》那樣歌詞,文學造詣絕對不差。

  沈蒹葭回了條消息:「好,沒問題。我能先看看麼?」

  淮南點頭,將一個文檔發了過去。

  沈蒹葭纖細的手指點開了這個叫《麥琪的禮物》的文檔。

  三千多字的小說並不長,即使一個字一個字看下去,不到十分鐘就能看完一遍。

  可沈蒹葭卻足足看了半個小時後,反覆看了好幾遍後,才重新抬起頭來,眼裡是不加掩飾的驚訝。

  「這個結局的處理真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全篇淡淡的悲傷中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沒一個字寫著愛,卻處處透露出愛的美好。」

  作為富家子女,從小精英教育,熟讀各種名著是最基本的。

  沈蒹葭可以斷定,這絕對是篇頂尖文章。

  一個人能在某一方面達到優秀地步就已經極為難得了,兩個方面的是天才,而在三個方面達到極高的造詣。

  「妖孽,」沈蒹葭吐出來這兩個字。

  她退到聊天界面,回復道:「你這篇文章我很喜歡,版權賣麼?」

  沈蒹葭在歌曲上走到了巔峰,下一步打算進軍影視行業,很缺一部優秀的劇本,這篇《麥琪的禮物》完美符合她的要求。

  投資不會太大,內容十分優秀,作為一部用來試探影視市場的敲門磚再合適不過。

  淮南這次沒有直接送,那就有點圖謀不軌的意思了,有啥好東西都給女神,那不舔狗麼。

  都是自己人,再加上沈蒹葭知道淮南缺錢,且著急還人情,所以開啟了一手反向討價還價的戲碼。

  沈蒹葭抬價,淮南用力壓價格,最終是以兩百萬出售翻拍權,淮南能從中拿0.5的分成。

  別小看這個數字,這是淨利潤的0.5%,是個很可觀的數字。

  要是陳雪現在在沈蒹葭旁邊見到自家姑奶奶做出的決定後,一定會大喊:「你舅寵他爸。」

  只是邀請學弟過來吃飯還有意外收穫,沈蒹葭心情很不錯,打兩個字嫌有點慢,直接開的語音,說道:「我打算自己飾演故事裡的女主角,你有沒有興趣成為男主角。」

  學姐這是要幫我提升咖位。

  淮南一愣,要知道在娛樂圈中咖位很重要,咖位越大,往往就意味著知名度、影響力以及人氣越高。

  可以說,學姐這是主動讓淮南蹭她身上的熱度呢。

  淮南也沒理由拒絕,也回了條語音,道:「好啊。」

  「啪!」

  門口,剛買完鹽回來的沈從文,聽到這個對話的時候,手裡的鹽都掉在了地上。

  「你有沒有興趣成為我的男主角。」

  這句話在他腦子裡無限循環播放。

  撞見大型告白現場,還是老姐主動,沈從文感覺自己道心都碎了。

  沈蒹葭絲毫沒察覺到自己弟弟的異樣,一如既往的說著:「你看看人家淮南,不僅在純音樂上有建樹,流行音樂上還這麼優秀,文學上還有不低的造詣,你再看看你,連一袋鹽都拿不好,我真懷疑你是不是撿的。」

  聽著這話,沈從文原本就碎掉的道心「嘩啦」一聲,徹底碎成了渣渣。

  不僅老姐被搶走了,老姐還讓他和人家比,說處處不如人家。

  他咬著牙在心中怒吼著:「淮南,我跟你不共戴天!!!」

  「我要創業,我要狠狠打他臉!!!「

  過往23年加在一起,都沒有沈從文此刻想要奮鬥的心來的強烈。


  ......

  ......

  時間一晃又過了幾天,終於來到了《青禾》徵文開始的前夜。

  「素衣老師,徵文是在今天晚上凌晨開始,持續一周,你最好在註冊一個社交帳號,也能為自己拉一下票。」秦青山在電話里提醒。

  淮南說道:「謝謝,我等下把帳號給你發過去。」

  「好的。」

  電話掛斷,淮南發過去了一個為了文學單獨準備的社交帳號,帳號名就是筆名「素衣」。

  以後關於任何文學作品,他都會用這個筆名進行發布。

  既然想要多方面發展那就不能著急,不管有啥都急急忙忙的掏出來,那和狗肚子裡藏不住二兩香油有什麼區別。

  一切慢慢來。

  現在只有學姐知道他還有作家這個身份,繼師姐弟的單獨稱呼後又多出來了個兩人獨有的小秘密。

  關係算是又進一步。

  按照約定,沈蒹葭會在凌晨幫他推薦作品,並透露出想要翻拍的想法。

  淮南也會在那個時候用素衣帳號進行回應。

  現在只等凌晨的徵文開始。

  ......

  ......

  我叫董謙,是一名年過四十的中年知名作家,曾經是一家小型雜誌社的台柱子,後來雜誌社倒下,我選擇來到《青禾》發展。

  按理來說,以我知名作家的身份地位,肯定能占據首頁的推薦位,可卻被一個不知名的小作家擠到了第二頁。

  「很抱歉,董謙老師,真的是那個新人老師的作品太厲害了,不是刻意針對的,」電話那頭,編輯的聲音傳來。

  董謙說道:「我知道。」

  電話掛斷,董謙拿起一邊的木梳,給自己頭上僅存的幾根毛做了個護理,專心致志的等著12點的徵文開始。

  他倒要看看,這個新人究竟是寫得多厲害,才把他從推薦位里擠出來。

  如果是德不配位的話,他不介意聯合一些朋友,從此不再向《青禾》投稿。

  國內也不止這一家大型雜誌出版社。

  他雖然叫董謙,但他一點也不謙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