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走向作家的第一步(4000字)
淮南愣在原地,緩了一會後問道:「應有盡有是怎麼個應有盡有法。」
【文娛系統,包含宿主前世所有的文娛作品,包括但不限於,漫畫、詩集、文章、歌曲、影視,和對標的各種專業技能,望周知。」】
系統冰冷的聲音,響徹在淮南的腦海中。
讓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淮南發現自己格局小了,被系統獎勵的先入為主給限制住了。
文娛的後半部分才是娛樂,前邊還沾著一個文學的文字呢。
「可以就是說,我可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歌曲,藝術,影視,文壇,漫畫乃至衍生出的動漫,同步發展。」
【是的,還望宿主多多努力】
「我一個歌手兼作曲家,會寫點文章很合理吧。」
淮南結束了和系統的對話,開始盤算起要如何走出這扇大門。
隨著快節奏的文娛發展,如今的傳統文學已經萎靡不堪,年輕人就算喜歡看書,也大多是喜歡看小說。
這也不是不能理解,大家工作一天了都很累,回去就想看點不帶腦子的爽一爽。
花個十天半個月的仔細研讀一本書,講真,成年人沒這麼多時間和精力。
根據市場定律,屁股決定腦袋。
這種快節奏的生活,註定會讓原本就萎靡的傳統文學更加的萎靡。
走這個路子肯定是沒有當作曲家和歌手明星撈錢快的,前者寫出一篇名著也難有後者割一波韭菜來的多。
當然,像是《活著》《百年孤獨》《三體》這種最頂尖的著作肯定另當別論。
文學需要沉澱,短期內很難帶來大量收益。
但凡事只看重眼前收益,是短視者所為。
這份文學附加的作家身份,才是淮南最眼饞的東西。
明星的身份,文壇作家身份,以及音樂圈作曲家身份,三合一,面對同行直接高人兩等,那簡直是拳打腳踢一切牛鬼蛇神。
如果說文娛產業根據文化影響層面來劃分職業等級的話,作家和作曲家毫無疑問是站在金字塔頂層。
沈蒹葭之所以能在樂壇混得如此如魚得水,事業蒸蒸日上,一方面是家裡的背景,沒人敢動她,另一方面就是世界知名青年演奏家的身份,這種文化等級上的先天優勢,讓她對同行形成了降維打擊。
粉絲的戰鬥力爆表。
根據田忌賽馬原理。
和作家作曲家談流行度,和明星談文化深度。
堪稱立體防禦,網絡對噴先天立於不敗之地。
最關鍵的點是,文娛行業的粉絲重合度很高,真正喜歡一個明星,真的會去了解愛豆在其他方面的著作的。
淮南構思著自己的文娛帝國,暢想著未來,笑得他合不攏嘴。
隨著白光的湧入,他的腦海中頓時多出了《麥琪的禮物》這部短篇小說的所有信息。
淮南大致瀏覽了一番,不到四千字的小說在量子閱讀的情況下,幾分鐘就看完。
《麥琪的禮物》講述了一個貧困的年輕夫婦為了自己深愛的伴侶,選擇犧牲自己最珍貴寶物的故事。
這是淮南很喜歡的一篇文章,結尾的神轉折更是讓人拍案叫絕,將整篇文章升華了一個層次。
這種出人意料的神轉折,讓人拍案叫絕的處理,更是以作者的名字為命名叫「歐亨利式結局。」
但沒關係,從今天開始就要叫淮南式結局,要是原作者沒出來指控他的話,淮南恬不知恥的想道。
這次十連抽雖然沒出金色傳說,但也比上一發好太多了。
一個短頻小說,兩首歌曲。
《成名》是一首質量很高的說唱歌曲,作詞作曲有點鋒利過頭了。
淮南要沒記錯的話,魏青之前還邀請他去《華夏新說唱》玩玩的,這首歌剛好能用的上。
在觀眾面前當面說的,應該不至於是口嗨。
《小美滿》這首歌可以說是爛片出神曲的典範。
「找個合適的機會再發出去吧,不著急。」
淮南嘀咕,轉頭從行李箱裡找出了筆記本電腦,開始整理電子版。
托玩遊戲的福,他打字速度還挺快的,純抄的情況下,三千多字不到二十分鐘就寫完了。
淮南登錄了一個比較知名的雜誌社——《青禾》的官方網站。
《青禾》創立於 1951年,是建國後創辦的第一批雜誌社,發行了第一本青年雜誌刊物,在如今的文學界影響力很大。
為了鼓勵短篇小說的創作,《青禾》經常會組織各種徵文比賽,在比賽中優秀的文章將被刊登成書籍,也是中小學生作文素材以及課文內容的主力來源之一。
如今雜誌書籍和地位被短視頻衝擊的連渣都不剩,《青禾》的發展策略目前主要面對各大學校,倒也活的有滋有味。
淮南小時候沒少買過這種書,有用是真有用,但噁心也是真噁心。
至於怎麼噁心,懂的都懂。
淮南在注意找到徵文投稿的郵箱,在仔細閱讀一番規則後,確定《麥琪的禮物》符合徵文條件,附上自己的筆名,將文章發到了編輯的郵箱裡。
他給自己起的筆名偏女性化,名字叫「素衣」。
淮南的名字是個地名,而這個地方特產是豆腐,也是豆腐的發源地。
元代詩人張勳寫過一篇《豆腐詩》,其中有一句叫「漉珠磨雪濕霏霏,煉作瓊漿起素衣。」
【叮咚!】
系統的聲音響徹在他的腦海。
【觸發任務】
【任務名稱:均衡發展】
【任務內容:在文學領域上收穫二十萬聲望】
【任務獎勵:抽獎次數+1】
這個任務來的有些突然,讓淮南愣了一下,穿越到現在都快二十天了,還是他第一次觸發任務。
就是這個獎勵有點寒酸,就一次抽獎機會,一萬聲望,他像是缺那一萬聲望的人麼,奸商無疑了。
這時,系統冰冷的聲音悠悠傳來。
【+1是加一次十連抽,還有,請不要誹謗系統,運氣不好反省下自己的原因】
「那沒事了,」淮南毫不猶豫的道:「我剛剛說著玩的,統子你別放在心上。」
系統沉默了,似乎對淮南的不要臉有了更深一層的見解。
淮南也不在意,聳了聳肩就開始研究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傳統文學。
既然決定要當作家,飽讀詩書是最基本的,要是被採訪時一問三不知,露餡就難搞了。
......
......
作為業界的龍頭老大哥之一,《青禾》每次徵文都能收到大量的投稿。
收到的文章數量,在最近幾年更是有著有增無減的架勢。
別誤會,不是傳統文學在復興,而是那些小的雜誌社倒閉了。
隨著可選擇的平台越來越少,那些小平台的作家自然會一窩蜂的湧向《青禾》這裡。
在數日前,編輯們就開始不斷的進行審稿,爭取在日期前結束處理完郵箱裡的大量稿件。
審稿無疑是件很累的事情,傳統文學的審稿還不像是網絡小說的審稿,不能掃一眼一筆帶過,是要從頭到尾認真的讀一遍,是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折磨。
所以每個編輯的桌上擺滿了各種功能飲料和提神飲品,編輯部室內甚至還能聞到一點淡淡的膏藥味。
人均腰間盤突出+頸椎勞損+肩周炎+腱鞘炎。
大寫的慘字。
秦青山看完了一個稿件,回了一個模板拒之後,舒展的眉頭終於放鬆了幾分,他從座椅上起身,雙手交叉向上舉,挺直了腰杆活動了幾下身體,發出了一陣噼里啪啦爆豆子的聲音,這才舒服的長舒一口氣。
這幾天加班加點的看稿,各種飲料都快喝出了抗性,為了保證下午高效率的工作,他選擇出去透透氣。
絕對不是摸魚(霧)。
辦公樓後門的一片綠化公園都快成了固定的刷怪籠。
秦青山叼起一根煙,在一陣吞雲吐霧後說道:「最後一個推薦位,你們找到合適的文了麼。」
推薦位算是他們內部的說法。
徵文比賽的時候,不可能將所有過稿作品都放在同一頁上,太亂了,讀者體驗很差。
越是優秀的作品就越是往前靠,第一頁的十個位置就叫做推薦位。
不是優秀到力壓群雄,就是知名作家的作品,競爭十分激烈。
另一位編輯掐斷了菸頭扔進垃圾桶里說道:「剛剛董老師給我發的消息,他的稿子打磨完成了,不出意外的話,基本就是他了。」
「董老師的新作品完成了?我還以為趕不上這次的徵文了,本來還尋思給手裡的這幾個不錯稿子爭取下,」一名編輯失望的說道。
編輯手裡出的優秀作品是他們的業績。
秦青山說道:「這次徵文的首頁還是十個老東西,有兩年沒看到讓人眼前一亮的新人作品了,我感覺咱們這行遲早完蛋。」
「那太好了,我終於可以歇一歇了。」
......
簡單透透氣後,秦青山率先回到了工位上。
正如在他剛剛透風時的話,他是一個很喜歡指點新人的老傢伙,所以面對的投稿總是最多的。
如今文壇在短視頻的衝擊下,連一潭死水都快維持不住。
近兩年的徵文,出彩的文章基本都是老東西,讓人能夠眼前一亮的新人越來越少。
眼見截稿日期的臨近,還剩下最後一個推薦名額,原本秦青山還打算給自己手下的幾個優秀新人稿子爭取一把。
總是要培養新人的。
但誰能想到董謙老師在這個節骨眼上完成了稿子。
年初的一個雜誌社倒閉了,董謙是那個雜誌社的台柱子,如今打算到《青禾》發展,他們自然要給些面子。
所以秦青山收回了自己的一部分私心。
他嘆了口氣繼續審稿。
《麥琪的禮物》筆名:素衣。
「素衣?沒聽過,是個新作者麼。」
秦青山說著,滑鼠打開了文檔,開始正式審稿。
故事開頭講述的是一個叫德拉的夫人在聖誕節前夜,準備給自己心愛的丈夫購買一個禮物。
可她很窮,丈夫吉姆收入降低了三分之一,她們住的房子一周要八元,占據了收入的一小半,手裡僅有的一元八角七還是她在小販手裡一點點扣下來的。
「這個行文的感覺,是刻意營造出的一種英轉中的腔調麼,還挺有意思的,」秦青山自語,至少他提起了幾分興趣。
按照這個風格走下去的話,大概率就是這位德拉的夫人要付出自己有價值的東西,換取錢財為自己的丈夫吉姆換取禮物,丈夫在得知後十分感動一類的故事
可這位貧窮的夫人又能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呢?
[突然,她從窗口旋風般地轉過身來,站到了壁鏡前面。她兩眼晶瑩明亮,但二十秒鐘之內她的面色失去了光彩。她急速地拆散頭髮,使之完全潑散開來。]
她這是要做什麼?
劇情在這裡的誤導性很重,秦青山不自覺的想歪了一下。
不是他刻意想歪的,而是在這個背景下,想要快速獲得錢,又能有什麼辦法。
後續的劇情應該是丈夫巧合下得知情況,拉著妻子回家,因為一些東西獲得了足夠買禮物的錢,二人開開心心的過了一個節。
這種劇情就太無聊了。
秦青山並非是無端放矢,他看過太多這樣的文章,故事如何發展一眼就能看穿。
[夫婦倆各有一件特別引以自豪的東西。一件是吉姆的金表,它是祖上傳下來的,傳了三代;另一件則是德拉的秀髮,倘若示巴女王住在風井對面的公寓裡,德拉總有一天會把她的頭髮懸在窗外去晾乾,使那位女王的珠寶和禮物相形見絀。倘若所羅門王當了看門人,把他所有的財富都堆放在地下室里,吉姆每次經過那兒時總會掏出他的金表看看時間,好讓所羅門王忌妒得吹鬍子瞪眼]
「原來不是麼,」秦青山尷尬的笑了笑,他承認自己有點傲慢了。
文中用大量的文字描寫著這對夫婦最重要的寶物,秦青山又犯了老毛病,下意識開始腦補。
同時這樣描寫,是丈夫的手錶壞掉了,需要妻子頭髮賣錢來修補麼。
秦青山這樣想著,耐心看了下下去。
[金表配上這條表鏈,吉姆在任何場合都可以大大方方看時間。金表雖然華貴,但他沒有表鏈,僅用根舊皮帶子,有時只好偷偷看時間。]
[吉姆一看不把我宰了也會說我是科尼遊樂場的歌舞女。」她自言自語著,「可是我有什麼辦法呢?哎,就一塊八毛七,還能買什麼?]
秦青山越看越心酸,越看越感到可憐。
這個可憐的女人為了自己心愛的丈夫能有一個配得上金表的錶帶,付出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
「真是貧賤夫妻百事哀。」他嘆了口氣心裡又是期待,又是忐忑。
連自己都沒注意到,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完全沉浸在了文章里。
期待著吉姆能帶回來一件對得起德拉秀髮的禮物。
【文娛系統,包含宿主前世所有的文娛作品,包括但不限於,漫畫、詩集、文章、歌曲、影視,和對標的各種專業技能,望周知。」】
系統冰冷的聲音,響徹在淮南的腦海中。
讓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淮南發現自己格局小了,被系統獎勵的先入為主給限制住了。
文娛的後半部分才是娛樂,前邊還沾著一個文學的文字呢。
「可以就是說,我可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歌曲,藝術,影視,文壇,漫畫乃至衍生出的動漫,同步發展。」
【是的,還望宿主多多努力】
「我一個歌手兼作曲家,會寫點文章很合理吧。」
淮南結束了和系統的對話,開始盤算起要如何走出這扇大門。
隨著快節奏的文娛發展,如今的傳統文學已經萎靡不堪,年輕人就算喜歡看書,也大多是喜歡看小說。
這也不是不能理解,大家工作一天了都很累,回去就想看點不帶腦子的爽一爽。
花個十天半個月的仔細研讀一本書,講真,成年人沒這麼多時間和精力。
根據市場定律,屁股決定腦袋。
這種快節奏的生活,註定會讓原本就萎靡的傳統文學更加的萎靡。
走這個路子肯定是沒有當作曲家和歌手明星撈錢快的,前者寫出一篇名著也難有後者割一波韭菜來的多。
當然,像是《活著》《百年孤獨》《三體》這種最頂尖的著作肯定另當別論。
文學需要沉澱,短期內很難帶來大量收益。
但凡事只看重眼前收益,是短視者所為。
這份文學附加的作家身份,才是淮南最眼饞的東西。
明星的身份,文壇作家身份,以及音樂圈作曲家身份,三合一,面對同行直接高人兩等,那簡直是拳打腳踢一切牛鬼蛇神。
如果說文娛產業根據文化影響層面來劃分職業等級的話,作家和作曲家毫無疑問是站在金字塔頂層。
沈蒹葭之所以能在樂壇混得如此如魚得水,事業蒸蒸日上,一方面是家裡的背景,沒人敢動她,另一方面就是世界知名青年演奏家的身份,這種文化等級上的先天優勢,讓她對同行形成了降維打擊。
粉絲的戰鬥力爆表。
根據田忌賽馬原理。
和作家作曲家談流行度,和明星談文化深度。
堪稱立體防禦,網絡對噴先天立於不敗之地。
最關鍵的點是,文娛行業的粉絲重合度很高,真正喜歡一個明星,真的會去了解愛豆在其他方面的著作的。
淮南構思著自己的文娛帝國,暢想著未來,笑得他合不攏嘴。
隨著白光的湧入,他的腦海中頓時多出了《麥琪的禮物》這部短篇小說的所有信息。
淮南大致瀏覽了一番,不到四千字的小說在量子閱讀的情況下,幾分鐘就看完。
《麥琪的禮物》講述了一個貧困的年輕夫婦為了自己深愛的伴侶,選擇犧牲自己最珍貴寶物的故事。
這是淮南很喜歡的一篇文章,結尾的神轉折更是讓人拍案叫絕,將整篇文章升華了一個層次。
這種出人意料的神轉折,讓人拍案叫絕的處理,更是以作者的名字為命名叫「歐亨利式結局。」
但沒關係,從今天開始就要叫淮南式結局,要是原作者沒出來指控他的話,淮南恬不知恥的想道。
這次十連抽雖然沒出金色傳說,但也比上一發好太多了。
一個短頻小說,兩首歌曲。
《成名》是一首質量很高的說唱歌曲,作詞作曲有點鋒利過頭了。
淮南要沒記錯的話,魏青之前還邀請他去《華夏新說唱》玩玩的,這首歌剛好能用的上。
在觀眾面前當面說的,應該不至於是口嗨。
《小美滿》這首歌可以說是爛片出神曲的典範。
「找個合適的機會再發出去吧,不著急。」
淮南嘀咕,轉頭從行李箱裡找出了筆記本電腦,開始整理電子版。
托玩遊戲的福,他打字速度還挺快的,純抄的情況下,三千多字不到二十分鐘就寫完了。
淮南登錄了一個比較知名的雜誌社——《青禾》的官方網站。
《青禾》創立於 1951年,是建國後創辦的第一批雜誌社,發行了第一本青年雜誌刊物,在如今的文學界影響力很大。
為了鼓勵短篇小說的創作,《青禾》經常會組織各種徵文比賽,在比賽中優秀的文章將被刊登成書籍,也是中小學生作文素材以及課文內容的主力來源之一。
如今雜誌書籍和地位被短視頻衝擊的連渣都不剩,《青禾》的發展策略目前主要面對各大學校,倒也活的有滋有味。
淮南小時候沒少買過這種書,有用是真有用,但噁心也是真噁心。
至於怎麼噁心,懂的都懂。
淮南在注意找到徵文投稿的郵箱,在仔細閱讀一番規則後,確定《麥琪的禮物》符合徵文條件,附上自己的筆名,將文章發到了編輯的郵箱裡。
他給自己起的筆名偏女性化,名字叫「素衣」。
淮南的名字是個地名,而這個地方特產是豆腐,也是豆腐的發源地。
元代詩人張勳寫過一篇《豆腐詩》,其中有一句叫「漉珠磨雪濕霏霏,煉作瓊漿起素衣。」
【叮咚!】
系統的聲音響徹在他的腦海。
【觸發任務】
【任務名稱:均衡發展】
【任務內容:在文學領域上收穫二十萬聲望】
【任務獎勵:抽獎次數+1】
這個任務來的有些突然,讓淮南愣了一下,穿越到現在都快二十天了,還是他第一次觸發任務。
就是這個獎勵有點寒酸,就一次抽獎機會,一萬聲望,他像是缺那一萬聲望的人麼,奸商無疑了。
這時,系統冰冷的聲音悠悠傳來。
【+1是加一次十連抽,還有,請不要誹謗系統,運氣不好反省下自己的原因】
「那沒事了,」淮南毫不猶豫的道:「我剛剛說著玩的,統子你別放在心上。」
系統沉默了,似乎對淮南的不要臉有了更深一層的見解。
淮南也不在意,聳了聳肩就開始研究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傳統文學。
既然決定要當作家,飽讀詩書是最基本的,要是被採訪時一問三不知,露餡就難搞了。
......
......
作為業界的龍頭老大哥之一,《青禾》每次徵文都能收到大量的投稿。
收到的文章數量,在最近幾年更是有著有增無減的架勢。
別誤會,不是傳統文學在復興,而是那些小的雜誌社倒閉了。
隨著可選擇的平台越來越少,那些小平台的作家自然會一窩蜂的湧向《青禾》這裡。
在數日前,編輯們就開始不斷的進行審稿,爭取在日期前結束處理完郵箱裡的大量稿件。
審稿無疑是件很累的事情,傳統文學的審稿還不像是網絡小說的審稿,不能掃一眼一筆帶過,是要從頭到尾認真的讀一遍,是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折磨。
所以每個編輯的桌上擺滿了各種功能飲料和提神飲品,編輯部室內甚至還能聞到一點淡淡的膏藥味。
人均腰間盤突出+頸椎勞損+肩周炎+腱鞘炎。
大寫的慘字。
秦青山看完了一個稿件,回了一個模板拒之後,舒展的眉頭終於放鬆了幾分,他從座椅上起身,雙手交叉向上舉,挺直了腰杆活動了幾下身體,發出了一陣噼里啪啦爆豆子的聲音,這才舒服的長舒一口氣。
這幾天加班加點的看稿,各種飲料都快喝出了抗性,為了保證下午高效率的工作,他選擇出去透透氣。
絕對不是摸魚(霧)。
辦公樓後門的一片綠化公園都快成了固定的刷怪籠。
秦青山叼起一根煙,在一陣吞雲吐霧後說道:「最後一個推薦位,你們找到合適的文了麼。」
推薦位算是他們內部的說法。
徵文比賽的時候,不可能將所有過稿作品都放在同一頁上,太亂了,讀者體驗很差。
越是優秀的作品就越是往前靠,第一頁的十個位置就叫做推薦位。
不是優秀到力壓群雄,就是知名作家的作品,競爭十分激烈。
另一位編輯掐斷了菸頭扔進垃圾桶里說道:「剛剛董老師給我發的消息,他的稿子打磨完成了,不出意外的話,基本就是他了。」
「董老師的新作品完成了?我還以為趕不上這次的徵文了,本來還尋思給手裡的這幾個不錯稿子爭取下,」一名編輯失望的說道。
編輯手裡出的優秀作品是他們的業績。
秦青山說道:「這次徵文的首頁還是十個老東西,有兩年沒看到讓人眼前一亮的新人作品了,我感覺咱們這行遲早完蛋。」
「那太好了,我終於可以歇一歇了。」
......
簡單透透氣後,秦青山率先回到了工位上。
正如在他剛剛透風時的話,他是一個很喜歡指點新人的老傢伙,所以面對的投稿總是最多的。
如今文壇在短視頻的衝擊下,連一潭死水都快維持不住。
近兩年的徵文,出彩的文章基本都是老東西,讓人能夠眼前一亮的新人越來越少。
眼見截稿日期的臨近,還剩下最後一個推薦名額,原本秦青山還打算給自己手下的幾個優秀新人稿子爭取一把。
總是要培養新人的。
但誰能想到董謙老師在這個節骨眼上完成了稿子。
年初的一個雜誌社倒閉了,董謙是那個雜誌社的台柱子,如今打算到《青禾》發展,他們自然要給些面子。
所以秦青山收回了自己的一部分私心。
他嘆了口氣繼續審稿。
《麥琪的禮物》筆名:素衣。
「素衣?沒聽過,是個新作者麼。」
秦青山說著,滑鼠打開了文檔,開始正式審稿。
故事開頭講述的是一個叫德拉的夫人在聖誕節前夜,準備給自己心愛的丈夫購買一個禮物。
可她很窮,丈夫吉姆收入降低了三分之一,她們住的房子一周要八元,占據了收入的一小半,手裡僅有的一元八角七還是她在小販手裡一點點扣下來的。
「這個行文的感覺,是刻意營造出的一種英轉中的腔調麼,還挺有意思的,」秦青山自語,至少他提起了幾分興趣。
按照這個風格走下去的話,大概率就是這位德拉的夫人要付出自己有價值的東西,換取錢財為自己的丈夫吉姆換取禮物,丈夫在得知後十分感動一類的故事
可這位貧窮的夫人又能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呢?
[突然,她從窗口旋風般地轉過身來,站到了壁鏡前面。她兩眼晶瑩明亮,但二十秒鐘之內她的面色失去了光彩。她急速地拆散頭髮,使之完全潑散開來。]
她這是要做什麼?
劇情在這裡的誤導性很重,秦青山不自覺的想歪了一下。
不是他刻意想歪的,而是在這個背景下,想要快速獲得錢,又能有什麼辦法。
後續的劇情應該是丈夫巧合下得知情況,拉著妻子回家,因為一些東西獲得了足夠買禮物的錢,二人開開心心的過了一個節。
這種劇情就太無聊了。
秦青山並非是無端放矢,他看過太多這樣的文章,故事如何發展一眼就能看穿。
[夫婦倆各有一件特別引以自豪的東西。一件是吉姆的金表,它是祖上傳下來的,傳了三代;另一件則是德拉的秀髮,倘若示巴女王住在風井對面的公寓裡,德拉總有一天會把她的頭髮懸在窗外去晾乾,使那位女王的珠寶和禮物相形見絀。倘若所羅門王當了看門人,把他所有的財富都堆放在地下室里,吉姆每次經過那兒時總會掏出他的金表看看時間,好讓所羅門王忌妒得吹鬍子瞪眼]
「原來不是麼,」秦青山尷尬的笑了笑,他承認自己有點傲慢了。
文中用大量的文字描寫著這對夫婦最重要的寶物,秦青山又犯了老毛病,下意識開始腦補。
同時這樣描寫,是丈夫的手錶壞掉了,需要妻子頭髮賣錢來修補麼。
秦青山這樣想著,耐心看了下下去。
[金表配上這條表鏈,吉姆在任何場合都可以大大方方看時間。金表雖然華貴,但他沒有表鏈,僅用根舊皮帶子,有時只好偷偷看時間。]
[吉姆一看不把我宰了也會說我是科尼遊樂場的歌舞女。」她自言自語著,「可是我有什麼辦法呢?哎,就一塊八毛七,還能買什麼?]
秦青山越看越心酸,越看越感到可憐。
這個可憐的女人為了自己心愛的丈夫能有一個配得上金表的錶帶,付出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
「真是貧賤夫妻百事哀。」他嘆了口氣心裡又是期待,又是忐忑。
連自己都沒注意到,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完全沉浸在了文章里。
期待著吉姆能帶回來一件對得起德拉秀髮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