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鑄劍聖地
兵器確實是一件像樣的禮物,玲瓏鐵囤著也無用。正好一次性打一對,自己也配件兵器耍耍。
陳玄對千壽囑咐道:「你讓秦虎委託木溪村的人,打造一對寶劍,銀子我們出,那箱銀子應該夠用。送禮的那一柄動作要快,只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了。我們自己那柄可以慢工出細活,好劍不怕晚嘛。」
千壽領命後帶著兩塊玲瓏鐵和一箱銀子往東邊游去,在東邊的水中插著一根旗杆,旗杆探出水面,上面掛著一張黑色的旗幟,升到了一半的位置。
千壽拉著繩子將旗升起來,旗幟便隨風招展。
這是他們約定的信號,旗幟的位置正對真君廟的窗戶,秦虎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旦旗幟升起,就代表大王召見,可以是要觀測時間、時令或者是其他急事。秦虎便會立刻趕來。
不一會,秦虎果然蹬著蛙腿遊了過來。
千壽按照大王的吩咐將東西交給他,並且囑咐了相應的要求。
他回了真君廟,廟的門口掛著一塊木牌,上面寫著「無事」二字,他將木牌翻了過來則變成了「有事」。
這是他自己想的法子,因為他內向不願見人,如果一旦有事,他還得去村子裡找石勇商量,還是要出去見人。
為了避免這個麻煩,他就掛了一塊牌子,村裡的孩子們平日在廟前玩耍,一旦看到「有事」二字,便會馬不停蹄地跑去通知石勇過來。
石勇一路出碼頭跑了回來,半截褲子上都是水,在台階上流了一地。
他來到廟門口,禮貌性地敲了敲門,然後便推門而入,就看見秦虎正盤腿坐在廟中,身前放著一箱白花花的紋銀,還有兩塊水桶大小的大型鵝軟石,上面還閃著水光。
秦虎直接開門見山:「蛟王要鑄造兩柄寶劍,這是材料,名叫玲瓏鐵,是種稀世珍寶,用它鑄劍銳不可當。」
「銀子我們也準備好,要找上好的鑄劍師,而且要快,其中一把要在一個半月內完工,另一把可以慢工出細活。」
石勇看著那兩塊大石頭愣在原地,這東西怎麼看怎麼算鵝軟石,不過是大了點,那也不可能是鐵啊?還是自己太孤陋寡聞了,怎麼能質疑蛟神大人呢?
稀奇古怪的材料,極短的工期,這些都是嚴峻的挑戰,但石勇還是應承下來了,而且他還有不少信心。
只因為天下第一鑄劍名鎮龍淵便在括州,沿大溪轉進龍溪,向西南方向行進二百三十里,便是龍淵鎮。
如果此處都不能滿足蛟神的要求,那天下也沒人可以做到了。
石勇告別了秦虎,找了幾個年輕後生,從族長家裡借了輛拉貨的馬車,將東西裝車蓋上一塊黑布,即日啟程前往龍淵鎮。
玲瓏鐵是寶貝,那箱銀子也很貴重,多帶幾個人保險些。
石勇平日雖然貪財,但是自從看到這箱銀子的那時起,就沒有動過一點歪心思。
他要依靠蛟神的名聲斂財,但不能占蛟神的便宜,油水還是得從族長身上榨取。這次他借馬車的時候就又唬族長多出了十兩銀子。
他將那十兩銀子在懷裡緊了緊,然後得意地用鞭子抽打馬屁股,朝著前方快速前進。
到了龍淵鎮已是夜裡。
此鎮夾在兩山之間,一條龍溪橫穿其中,清泉越過石灘,留下澹澹水聲。一座廊橋跨在溪水上,連接城鎮兩岸。
往來商賈駕著馬車,後面拉著貨物,搖搖晃晃地行進在青石路上。
龍淵鎮是括州西南的驛馬要道、商旅咽喉,南方來的商隊都要從此處北上。
兩側大大小小的鐵匠鋪林立,赤膊上身的工匠從車上卸下一批批麻袋,轉身運進鋪子裡,裡面傳來火光和叮叮噹噹的打鐵聲。
當年劍祖在此鑄就龍淵寶劍,此地便因此得名。
古往今來,這裡最不缺的就是鑄劍師,各路優秀的匠人大多聚集於此,只為沾沾祖師的氣運。
剛進鎮子口,旁邊就有一家鐵匠鋪,門樓寬大氣派,兩個石獅子佇立門外,比縣衙都要莊嚴許多。
門坎有小腿那麼高,大門有七八個人那麼寬,上頭掛的匾都是鎏金的,一看就是整座鎮子裡名聲最旺的一家。
石勇從門外往裡看,院子裡一排排的爐子燒得火紅,數十個匠人來來往往忙碌其中,火星四濺伴隨著陣陣打鐵聲。
他剛要邁過門坎往裡進,一個管事模樣的男人便上前將他攔住了,十分冷漠地問道:「取劍還是鑄劍?」
「鑄劍。」
「是朝中官員,還是宗門大派?」
石勇搖搖頭:「都不是。」
「那請回吧。我們只替有名望的客人鑄劍。」
石勇還想再堅持堅持,結果對方直接轉身離開,他也不好自討沒趣。
石勇帶人又找了幾家,這些門頭寬大氣派的,全都傲慢的要命,不是名士的單子絕不接,給多少錢都不管用。
他要是信口胡謅個名士出來,對方就要看憑證信物,不然還是不接。
他無奈只能再帶人尋訪那些小鋪子,可這些小鋪子要麼是連玲瓏鐵都不認識,要麼就是嫌棄一個半月的工期太短,不肯接單。
就這樣一直忙到深夜,只剩下一家鋪子還亮著光,裡面還能聽到此起彼伏的打鐵聲。石勇只能再去碰碰運氣,不行的話就要等明天起來接著找。
院外的白色石牆高聳,可以透過牆頭的青瓦,看見裡面濺起的火星,如同火樹銀花般絢麗。
兩扇木門虛掩著,頭頂掛著一副牌匾,上面寫著三個字:「鑄龍閣」。
石勇推門進去。門後便是一道照壁,上面雕刻著精美的雕畫。
看著像是一個人正在鑄劍,周圍圍著一堆稀奇古怪的東西,有龍、有鳳、有麒麟,還有一群身形奇異的人。
石勇正端詳著壁畫,此時聽見後頭傳來爭吵的聲音。
「徐師傅,我從千里之外的滄州來,就是想要您替我鑄造一把絕世好劍。算上今天,已經是第三次來求您了,你也該不再拒絕我了吧?」
陳玄對千壽囑咐道:「你讓秦虎委託木溪村的人,打造一對寶劍,銀子我們出,那箱銀子應該夠用。送禮的那一柄動作要快,只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了。我們自己那柄可以慢工出細活,好劍不怕晚嘛。」
千壽領命後帶著兩塊玲瓏鐵和一箱銀子往東邊游去,在東邊的水中插著一根旗杆,旗杆探出水面,上面掛著一張黑色的旗幟,升到了一半的位置。
千壽拉著繩子將旗升起來,旗幟便隨風招展。
這是他們約定的信號,旗幟的位置正對真君廟的窗戶,秦虎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旦旗幟升起,就代表大王召見,可以是要觀測時間、時令或者是其他急事。秦虎便會立刻趕來。
不一會,秦虎果然蹬著蛙腿遊了過來。
千壽按照大王的吩咐將東西交給他,並且囑咐了相應的要求。
他回了真君廟,廟的門口掛著一塊木牌,上面寫著「無事」二字,他將木牌翻了過來則變成了「有事」。
這是他自己想的法子,因為他內向不願見人,如果一旦有事,他還得去村子裡找石勇商量,還是要出去見人。
為了避免這個麻煩,他就掛了一塊牌子,村裡的孩子們平日在廟前玩耍,一旦看到「有事」二字,便會馬不停蹄地跑去通知石勇過來。
石勇一路出碼頭跑了回來,半截褲子上都是水,在台階上流了一地。
他來到廟門口,禮貌性地敲了敲門,然後便推門而入,就看見秦虎正盤腿坐在廟中,身前放著一箱白花花的紋銀,還有兩塊水桶大小的大型鵝軟石,上面還閃著水光。
秦虎直接開門見山:「蛟王要鑄造兩柄寶劍,這是材料,名叫玲瓏鐵,是種稀世珍寶,用它鑄劍銳不可當。」
「銀子我們也準備好,要找上好的鑄劍師,而且要快,其中一把要在一個半月內完工,另一把可以慢工出細活。」
石勇看著那兩塊大石頭愣在原地,這東西怎麼看怎麼算鵝軟石,不過是大了點,那也不可能是鐵啊?還是自己太孤陋寡聞了,怎麼能質疑蛟神大人呢?
稀奇古怪的材料,極短的工期,這些都是嚴峻的挑戰,但石勇還是應承下來了,而且他還有不少信心。
只因為天下第一鑄劍名鎮龍淵便在括州,沿大溪轉進龍溪,向西南方向行進二百三十里,便是龍淵鎮。
如果此處都不能滿足蛟神的要求,那天下也沒人可以做到了。
石勇告別了秦虎,找了幾個年輕後生,從族長家裡借了輛拉貨的馬車,將東西裝車蓋上一塊黑布,即日啟程前往龍淵鎮。
玲瓏鐵是寶貝,那箱銀子也很貴重,多帶幾個人保險些。
石勇平日雖然貪財,但是自從看到這箱銀子的那時起,就沒有動過一點歪心思。
他要依靠蛟神的名聲斂財,但不能占蛟神的便宜,油水還是得從族長身上榨取。這次他借馬車的時候就又唬族長多出了十兩銀子。
他將那十兩銀子在懷裡緊了緊,然後得意地用鞭子抽打馬屁股,朝著前方快速前進。
到了龍淵鎮已是夜裡。
此鎮夾在兩山之間,一條龍溪橫穿其中,清泉越過石灘,留下澹澹水聲。一座廊橋跨在溪水上,連接城鎮兩岸。
往來商賈駕著馬車,後面拉著貨物,搖搖晃晃地行進在青石路上。
龍淵鎮是括州西南的驛馬要道、商旅咽喉,南方來的商隊都要從此處北上。
兩側大大小小的鐵匠鋪林立,赤膊上身的工匠從車上卸下一批批麻袋,轉身運進鋪子裡,裡面傳來火光和叮叮噹噹的打鐵聲。
當年劍祖在此鑄就龍淵寶劍,此地便因此得名。
古往今來,這裡最不缺的就是鑄劍師,各路優秀的匠人大多聚集於此,只為沾沾祖師的氣運。
剛進鎮子口,旁邊就有一家鐵匠鋪,門樓寬大氣派,兩個石獅子佇立門外,比縣衙都要莊嚴許多。
門坎有小腿那麼高,大門有七八個人那麼寬,上頭掛的匾都是鎏金的,一看就是整座鎮子裡名聲最旺的一家。
石勇從門外往裡看,院子裡一排排的爐子燒得火紅,數十個匠人來來往往忙碌其中,火星四濺伴隨著陣陣打鐵聲。
他剛要邁過門坎往裡進,一個管事模樣的男人便上前將他攔住了,十分冷漠地問道:「取劍還是鑄劍?」
「鑄劍。」
「是朝中官員,還是宗門大派?」
石勇搖搖頭:「都不是。」
「那請回吧。我們只替有名望的客人鑄劍。」
石勇還想再堅持堅持,結果對方直接轉身離開,他也不好自討沒趣。
石勇帶人又找了幾家,這些門頭寬大氣派的,全都傲慢的要命,不是名士的單子絕不接,給多少錢都不管用。
他要是信口胡謅個名士出來,對方就要看憑證信物,不然還是不接。
他無奈只能再帶人尋訪那些小鋪子,可這些小鋪子要麼是連玲瓏鐵都不認識,要麼就是嫌棄一個半月的工期太短,不肯接單。
就這樣一直忙到深夜,只剩下一家鋪子還亮著光,裡面還能聽到此起彼伏的打鐵聲。石勇只能再去碰碰運氣,不行的話就要等明天起來接著找。
院外的白色石牆高聳,可以透過牆頭的青瓦,看見裡面濺起的火星,如同火樹銀花般絢麗。
兩扇木門虛掩著,頭頂掛著一副牌匾,上面寫著三個字:「鑄龍閣」。
石勇推門進去。門後便是一道照壁,上面雕刻著精美的雕畫。
看著像是一個人正在鑄劍,周圍圍著一堆稀奇古怪的東西,有龍、有鳳、有麒麟,還有一群身形奇異的人。
石勇正端詳著壁畫,此時聽見後頭傳來爭吵的聲音。
「徐師傅,我從千里之外的滄州來,就是想要您替我鑄造一把絕世好劍。算上今天,已經是第三次來求您了,你也該不再拒絕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