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上路
常峰手裡把玩清平道士送的掛件,悠閒地走回土廟。
陳義三人坐在地上滿懷期許的看著常峰。
「你們怎麼還不睡啊!」常峰有意詢問。
「這不是在等常先生回來說故事嗎?」陳義語氣有些激動地說道。
陳義二人都是常峰的書粉,常峰這幾個月就「寫」些志怪小說交於陳義,然後再由他交於書紡印刷售賣。
聽說常峰「寫」的書已經不止在平川府流傳。流傳最遠的《人鬼情未了之聶小倩傳》,連京城最大的茶館的評書人都讚不絕口,一連壓軸講了三場。
見三人如此期待,常峰隨手丟給易秀兩把桃木小劍,劍上渡了自己香火神力的。
「李兄高中,我也沒準備什麼禮物,這兩把玩具交於易娘子防身。」
易秀接過放在在手中端詳,李文成也眯著眼睛湊過來,陳義不好意思過去墊著腳偷偷瞟。
「這法器放在我手中沒有用,夫君平日多在外與人應酬,就交於夫君防身吧!」易秀見李文成如此好奇,就桃木小劍遞給他。
常峰見這小物件讓三人這麼痴迷,最後一件就丟給陳義:「陳兄平日幫我許多,這裡剩一把就增於你玩玩吧!」
見識剛剛清平道士那一手術法,三人都好奇的端詳著手心的桃木小劍。
他對著三人說:「你們以後要是遇到什麼鬼怪之事就大喊『山主救我』,它就展露原型,並放出一道劍氣,震懾一些宵小之輩應該是夠的。」
接著他補充,「對了,若是它感知不到周圍有危險,你喊它是不會答應的。」
陳義三人將常峰講的話記住,暗自決定將桃木小劍隨身攜帶。
「常先生該講故事了。」陳義拉著常峰坐下,李文成夫婦也聚過來。
真是盛情難卻,常峰想了想決定將剛剛夢裡的故事潤色說出來。
故事講完,廟外天空泛起一抹含蓄的魚肚白,雲朵似染成了粉白淡金的棉絮。
顛婆的路上傳來馬車的聲音。
常峰幾人出去,鄭大風帶著一個車隊過來,陳義走過去接應。
「公子,那個村子裡剛剛好有要到李鄉送石料,我就讓他們帶了名木匠把馬車修好了。」鄭大風下馬向陳義交代道。
他引著陳義帶到送石料車隊的領頭王成面前。
陳義作揖然後從袖口中拿出五兩白銀:「謝謝,王大哥幫助,這個點金銀還請收下。」
一直待在鄉下的王成見到城裡的貴公子,趕忙將白銀推開,結巴的說:「俺們也沒幹什麼,相互幫助是應該的嘛,而且不用這麼多,幾文錢就夠了!」
王成不收陳義問鄭大風要了一個夾剪,將條狀銀子剪了一塊交於王成。
於是幾人繼續走上官道前往臨江城。
兩天半的時間,常峰幾人終於來到臨江城。
漸進城門,喧囂漸起。馬車車簾輕掀,露出已將銀灰衣袖,探出一張年輕俊朗的面龐,舟車勞頓使常峰,神色略帶倦意。
他眼眸清亮,目光掃過熱鬧城門口,幾分新奇,幾分思量。
一隊穿著黑色役袍,腰佩長刀的夜迅游穿梭在人群,剛剛好於常峰幾人乘坐的馬車擦身而過。
馬車繞過臨江城門,前往東郊陳府。
「文成,今夜你們就暫且在這居住一晚,明日你在帶著嫂嫂回娘家。」陳府門前陳義停車對著車廂內大喊。
門前陳家門衛趕忙過來接應,扶著幾人下馬。
陳義帶著常峰一行人進陳府大門,旁邊對石桌上,一個穿著長袖青袍,體魄不算壯碩,長得與陳義有七分相似貴公子,起身跑過來,摟著陳義。
「三弟帶朋友來家裡玩了,少見啊!」
他一靠近,常峰就聞到他身上的濃郁的青桔味,仔細一聞其中還能嗅到談談的胭脂味。
陳義臉上有些無奈介紹道:「這是我二哥陳佑,李文成李夫子,李娘子,常先生。」
陳佑自來熟的過來打招呼:「三弟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有時間我帶你們出去喝酒。」
「對了,聽聞你要回來,老爺子在客廳等著你呢。」陳佑想起來提醒陳義。
陳義覺得這是好機會對著常峰說:「那常先生,帶你們見見我父親吧!」
「也好,平日多受你照顧,還沒有拜會。」常峰答應,李文成聽完跟著點頭。
踏入陳家的客廳,迎面牆中央高懸一幅水墨山水,筆觸肆意灑脫,重岩疊嶂雲墨繚繞其中。
他一眼就認出這是神泰山山巔風景。
主座上,陳守成手裡正捧著一本書,看到陳義進來,將書藏至身後,清了清嗓子,擺出父親的架子說:「三郎回來了。」
《人鬼情未了之聶小倩傳》還真是流行啊,常峰探出神識看到在心裡感慨。
陳義抱手行禮:「爹,我帶了些好友回來。」
他又轉身介紹:「這位是神泰山神廟廟主常先生,這位是今年舉人李文成,這位是易家千金易秀李娘子。」
易秀率先上前施了個萬福:「陳伯伯好,好久不見,易秀有禮了。」
早年易家作為臨江府有名的書香門第,陳家自然與其有些接觸。易秀又是易家獨女,陳守成自然認識。
「易丫頭是準備回家省親?」
「對啊陳伯伯,三年不曾回去,借著這次機會剛好帶夫君回家看看。」易秀說著帶著李文成上前與陳守成見面。
「見過,陳家主。」李文成第一次見好友長輩顯得拘謹。
反應到自己的行為有點舉止有點嚴肅,陳守成趕忙說:「賢侄不要拘謹,三郎快領著朋友坐下。」
「李賢侄這次考中解元,也是喜事,前些日子我聽易家主也念叨你們夫妻兩好久,今夜就在陳府休息。」
「這位就是你經常掛在嘴邊的常先生?」陳守成好奇的問陳義。
常峰開個玩笑說:「如果陳兄身邊沒有其他常先生的話,那就是我了」
「平川府知府準備舉辦秋祭,祈求來年時和歲稔,常先生是來臨江城遊玩的?」
趕上舉辦秋祭,看來要在這多待幾日才好,常峰心想。
「不曾想趕上好時候,看來要在貴府多叨擾幾日了。」他開玩笑說。
「常先生就是在這長住也可以啊,對了聽說常先生喜歡寫一些奇聞巧事和民間志怪小說,不知最近可有新作啊!」
怎麼要把我關在家裡催更。常峰從陳家主不經意的問候中聽出了其他意思。
他笑著說:「在來的路上與陳兄遇到一些奇事,正準備過幾日寫出來。」
「那甚好,三郎怎麼只有你進來了,你二哥呢?」陳家主又轉移話題到陳義身上。
「二哥…」陳義支支吾吾。
陳守成語氣有些激動,他教導道:「是剛從春花樓里回來,不敢來見我是吧,三郎你可不要學二哥盡交些狐朋狗友,你要多與像常先生和李解元一樣的人多交朋友。」
「爹,你別這麼說二哥,二哥不過是貪玩一些,人還是很清明,分的清是否好壞。」
「你又維護你二哥。」
「好了,好了,爹,我把常先生他們帶下去了,兩天半舟車勞頓,我們都倦了。」
「好好。」陳守義揮手。
「陳家主告退了。」「那再見了。」「陳伯伯,再會。」
常峰幾人也各自退下。
陳義三人坐在地上滿懷期許的看著常峰。
「你們怎麼還不睡啊!」常峰有意詢問。
「這不是在等常先生回來說故事嗎?」陳義語氣有些激動地說道。
陳義二人都是常峰的書粉,常峰這幾個月就「寫」些志怪小說交於陳義,然後再由他交於書紡印刷售賣。
聽說常峰「寫」的書已經不止在平川府流傳。流傳最遠的《人鬼情未了之聶小倩傳》,連京城最大的茶館的評書人都讚不絕口,一連壓軸講了三場。
見三人如此期待,常峰隨手丟給易秀兩把桃木小劍,劍上渡了自己香火神力的。
「李兄高中,我也沒準備什麼禮物,這兩把玩具交於易娘子防身。」
易秀接過放在在手中端詳,李文成也眯著眼睛湊過來,陳義不好意思過去墊著腳偷偷瞟。
「這法器放在我手中沒有用,夫君平日多在外與人應酬,就交於夫君防身吧!」易秀見李文成如此好奇,就桃木小劍遞給他。
常峰見這小物件讓三人這麼痴迷,最後一件就丟給陳義:「陳兄平日幫我許多,這裡剩一把就增於你玩玩吧!」
見識剛剛清平道士那一手術法,三人都好奇的端詳著手心的桃木小劍。
他對著三人說:「你們以後要是遇到什麼鬼怪之事就大喊『山主救我』,它就展露原型,並放出一道劍氣,震懾一些宵小之輩應該是夠的。」
接著他補充,「對了,若是它感知不到周圍有危險,你喊它是不會答應的。」
陳義三人將常峰講的話記住,暗自決定將桃木小劍隨身攜帶。
「常先生該講故事了。」陳義拉著常峰坐下,李文成夫婦也聚過來。
真是盛情難卻,常峰想了想決定將剛剛夢裡的故事潤色說出來。
故事講完,廟外天空泛起一抹含蓄的魚肚白,雲朵似染成了粉白淡金的棉絮。
顛婆的路上傳來馬車的聲音。
常峰幾人出去,鄭大風帶著一個車隊過來,陳義走過去接應。
「公子,那個村子裡剛剛好有要到李鄉送石料,我就讓他們帶了名木匠把馬車修好了。」鄭大風下馬向陳義交代道。
他引著陳義帶到送石料車隊的領頭王成面前。
陳義作揖然後從袖口中拿出五兩白銀:「謝謝,王大哥幫助,這個點金銀還請收下。」
一直待在鄉下的王成見到城裡的貴公子,趕忙將白銀推開,結巴的說:「俺們也沒幹什麼,相互幫助是應該的嘛,而且不用這麼多,幾文錢就夠了!」
王成不收陳義問鄭大風要了一個夾剪,將條狀銀子剪了一塊交於王成。
於是幾人繼續走上官道前往臨江城。
兩天半的時間,常峰幾人終於來到臨江城。
漸進城門,喧囂漸起。馬車車簾輕掀,露出已將銀灰衣袖,探出一張年輕俊朗的面龐,舟車勞頓使常峰,神色略帶倦意。
他眼眸清亮,目光掃過熱鬧城門口,幾分新奇,幾分思量。
一隊穿著黑色役袍,腰佩長刀的夜迅游穿梭在人群,剛剛好於常峰幾人乘坐的馬車擦身而過。
馬車繞過臨江城門,前往東郊陳府。
「文成,今夜你們就暫且在這居住一晚,明日你在帶著嫂嫂回娘家。」陳府門前陳義停車對著車廂內大喊。
門前陳家門衛趕忙過來接應,扶著幾人下馬。
陳義帶著常峰一行人進陳府大門,旁邊對石桌上,一個穿著長袖青袍,體魄不算壯碩,長得與陳義有七分相似貴公子,起身跑過來,摟著陳義。
「三弟帶朋友來家裡玩了,少見啊!」
他一靠近,常峰就聞到他身上的濃郁的青桔味,仔細一聞其中還能嗅到談談的胭脂味。
陳義臉上有些無奈介紹道:「這是我二哥陳佑,李文成李夫子,李娘子,常先生。」
陳佑自來熟的過來打招呼:「三弟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有時間我帶你們出去喝酒。」
「對了,聽聞你要回來,老爺子在客廳等著你呢。」陳佑想起來提醒陳義。
陳義覺得這是好機會對著常峰說:「那常先生,帶你們見見我父親吧!」
「也好,平日多受你照顧,還沒有拜會。」常峰答應,李文成聽完跟著點頭。
踏入陳家的客廳,迎面牆中央高懸一幅水墨山水,筆觸肆意灑脫,重岩疊嶂雲墨繚繞其中。
他一眼就認出這是神泰山山巔風景。
主座上,陳守成手裡正捧著一本書,看到陳義進來,將書藏至身後,清了清嗓子,擺出父親的架子說:「三郎回來了。」
《人鬼情未了之聶小倩傳》還真是流行啊,常峰探出神識看到在心裡感慨。
陳義抱手行禮:「爹,我帶了些好友回來。」
他又轉身介紹:「這位是神泰山神廟廟主常先生,這位是今年舉人李文成,這位是易家千金易秀李娘子。」
易秀率先上前施了個萬福:「陳伯伯好,好久不見,易秀有禮了。」
早年易家作為臨江府有名的書香門第,陳家自然與其有些接觸。易秀又是易家獨女,陳守成自然認識。
「易丫頭是準備回家省親?」
「對啊陳伯伯,三年不曾回去,借著這次機會剛好帶夫君回家看看。」易秀說著帶著李文成上前與陳守成見面。
「見過,陳家主。」李文成第一次見好友長輩顯得拘謹。
反應到自己的行為有點舉止有點嚴肅,陳守成趕忙說:「賢侄不要拘謹,三郎快領著朋友坐下。」
「李賢侄這次考中解元,也是喜事,前些日子我聽易家主也念叨你們夫妻兩好久,今夜就在陳府休息。」
「這位就是你經常掛在嘴邊的常先生?」陳守成好奇的問陳義。
常峰開個玩笑說:「如果陳兄身邊沒有其他常先生的話,那就是我了」
「平川府知府準備舉辦秋祭,祈求來年時和歲稔,常先生是來臨江城遊玩的?」
趕上舉辦秋祭,看來要在這多待幾日才好,常峰心想。
「不曾想趕上好時候,看來要在貴府多叨擾幾日了。」他開玩笑說。
「常先生就是在這長住也可以啊,對了聽說常先生喜歡寫一些奇聞巧事和民間志怪小說,不知最近可有新作啊!」
怎麼要把我關在家裡催更。常峰從陳家主不經意的問候中聽出了其他意思。
他笑著說:「在來的路上與陳兄遇到一些奇事,正準備過幾日寫出來。」
「那甚好,三郎怎麼只有你進來了,你二哥呢?」陳家主又轉移話題到陳義身上。
「二哥…」陳義支支吾吾。
陳守成語氣有些激動,他教導道:「是剛從春花樓里回來,不敢來見我是吧,三郎你可不要學二哥盡交些狐朋狗友,你要多與像常先生和李解元一樣的人多交朋友。」
「爹,你別這麼說二哥,二哥不過是貪玩一些,人還是很清明,分的清是否好壞。」
「你又維護你二哥。」
「好了,好了,爹,我把常先生他們帶下去了,兩天半舟車勞頓,我們都倦了。」
「好好。」陳守義揮手。
「陳家主告退了。」「那再見了。」「陳伯伯,再會。」
常峰幾人也各自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