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四大太監
第726章 四大太監
第三天,上午十點鐘。
周墨公布了前一天「大佬局」設下的懸念。
當謎底揭開的那一棵,除了周墨和柳和平,剩下的所有人,四個中生代,今天過來當評委的陳保國,還有廣大網友都相當吃驚。
「今天的大佬局,太監四名。」
「怎麼會是太監啊。」鄧朝下意識說了一句。
他們昨天完全沒有想過,今天的大佬局會是這一桌。
原因其實也和簡單。
因為這四名太監的台詞其實不算多。
在一眾配角里,其實都算不上出彩。
就更別提在劇里多次影響劇情走向的皇后等人了。
所以,從一開始,這四名太監就已經被排除在外了。
柳和平笑呵呵地解釋道:「你可別小瞧這幾位角色。
首先,這四個角色在劇本里的劇情雖然不是很多,但每個位置其實都很重要。
看看他們的服侍的人就知道了。
皇帝身旁的太監,戴太監,負責宮裡所有太監的調度;
太上皇身邊的太監,夏太監,宮裡正兒八經的老祖宗,比其他人普遍高了好幾輩分,是太上皇最信任的人,甚至比老太妃都相信。
皇后身邊的太監,蘇太監,作為皇后和宮外聯繫的渠道,手裡握著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
太妃身邊的太監,李太監,跟禁軍統領認識,兩人曾經有過一段交易,關鍵時刻傳遞太妃的命令。
如果說明面上,三個皇子,以及郡王這些人是攪動浪潮的人。
那這四個太監,就是深海之下不斷涌動的暗流。
各位可以想想,身為皇家人,基本上早就把感情給拋棄了,對於血脈的看重遠比不上對於忠心地看重。
所以對於皇帝,太上皇這些人來說,很多時候,太監實際上比皇子們更加值得信賴。
如此一來,這幾個太監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大家也可以想一想歷史上一些比較出名的太監,這些傢伙在某些時候,攪動起來的事情甚至比很多皇帝都要大。」
這番話既是解釋給演員們聽,也是解釋給直播間的觀眾們聽。
縱觀國內朝堂類大戲,太監這個生態位其實一直都很重要。
典型例子就是《大明王朝1566》里的呂芳,以及剩下那一大幫子爭權奪利的太監。
關鍵時刻,這幫人在嘉靖皇帝的放縱下,甚至能跟朝堂上的臣子相互鬥爭。(當然,這是藝術創作,真實歷史上嘉靖非常討厭太監,所以對太監限制得很嚴格,如果出現錯誤,動輒就是懲罰,有時候甚至還會打死。
嘉靖最信任的人還是陸柄,給了他極大的權力,所以嘉靖一朝,錦衣衛的權力空前膨脹)
除此之外,還有《甄嬛傳》這種以後宮爭鬥為主題的電視劇。
太監的生態位同樣重要。
蘇培盛的劇情量,但凡看過《甄嬛傳》的觀眾都清楚。
而柳和平剛剛所說的,皇后身邊的蘇太監,其實就有在姓名上取巧的想法。
並且不只是蘇太監,其他三個太監的名字也各有取巧,或是致敬的地方。
皇帝身邊的戴太監,其實就是取自《紅樓夢》里的戴權。
這傢伙的名字,很多看過《紅樓夢》同人的讀者應該都很熟悉。
關於戴權,甚至還有一句玩笑話。
《紅樓夢》同人,流水的主角,鐵打的戴權。
同樣的,太上皇身邊的夏太監,同樣取自《紅樓夢》里那個死要錢的太監。
除此之外,至於太妃身邊的李太監,則是取自李蓮英。
所以相應的,這些角色其實也就早早找好了演員。
蘇太監和李太監不必多說。
前者,正是《甄嬛傳》里飾演蘇培盛的李天住。
後者,則是飾演過季檢察長的東廠曹公公,李建議。
至於前後兩任皇帝身邊的戴太監和夏太監,則分別是扮演過魏忠賢的金師傑,和在《九品芝麻官》里扮演過大太監的劉循(就是被包龍星罵陰陽人,爛屁股,給常威穿黃馬褂的大太監)。
柳和平剛剛解釋完,這四位演員恰好也一齊走了進來。
其中,劉循老爺子都已經七十好幾了,身體依舊十分健朗。
眼睛明亮,呼吸平穩,看起來完全不像是上了年紀的人。
在這位老爺子面前,房間內任何人都撐不起一句前輩。
周墨和陳保國兩人也是直接起身,把劉老爺子迎進房間,周墨低聲說道:「辛苦您了劉老師,讓您這麼大老遠跑一趟。」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劉循擺擺手,笑容很爽朗。
「一點都不辛苦,恰恰相反,周導能夠想到我,我感到很高興,說明我的演技收到了周導的認可。
你別看我今年七十多了,但演戲這一塊完全沒問題,周導就只管放心,該讓我演什麼就演什麼。」
周墨聽見這話,肅然起敬。
面前這位,也確確實實算得上半輩子都在業內幹活。
至於為什麼不說是一輩子。
因為具體點說,這位四十八歲之後,才正兒八經進入到娛樂圈。
之前,人家是學戲的,算不上完全的娛樂圈人。
但進圈子沒幾年後,立馬就用演技征服了一大批人。
跟劉循說完話,周墨這才看向屏幕。
「朋友們,今天這四位就是我組建起來的大佬局,而他們四位所對應的角色,大家應該也猜到了,希望沒有讓各位失望。」
彈幕實際上早就被這個豪華的陣容給驚呆了。
我的天。
今天是什麼日子,一次性來了這麼多大佬。
和第一天相比,幾位老師的名氣確實不如第一天的幾位老師那麼大。
但在藝術成就上,實際上還就一個不分彼此。
第一天的幾位,常年演主角,都是主角專業戶,而且都是大佬。
第三天的這幾位,常年演配角,都是配角專業戶,而且也都是大佬。
「我已經迫不及待看皇曉明他們幾個跟這幾個試鏡了。」
「對對,既然是四個太監,那肯定又是每個人各一個。」
「陳琨的話,應該會跟李建議老師一起對戲吧,因為都是老太妃身邊的人,我比較想看這倆人。」
「我想看皇曉明。」
觀眾們早已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演員們的對戲。
只有四名中生代,欸頭再次開始冒汗。
感覺,完了。
(本章完)
第三天,上午十點鐘。
周墨公布了前一天「大佬局」設下的懸念。
當謎底揭開的那一棵,除了周墨和柳和平,剩下的所有人,四個中生代,今天過來當評委的陳保國,還有廣大網友都相當吃驚。
「今天的大佬局,太監四名。」
「怎麼會是太監啊。」鄧朝下意識說了一句。
他們昨天完全沒有想過,今天的大佬局會是這一桌。
原因其實也和簡單。
因為這四名太監的台詞其實不算多。
在一眾配角里,其實都算不上出彩。
就更別提在劇里多次影響劇情走向的皇后等人了。
所以,從一開始,這四名太監就已經被排除在外了。
柳和平笑呵呵地解釋道:「你可別小瞧這幾位角色。
首先,這四個角色在劇本里的劇情雖然不是很多,但每個位置其實都很重要。
看看他們的服侍的人就知道了。
皇帝身旁的太監,戴太監,負責宮裡所有太監的調度;
太上皇身邊的太監,夏太監,宮裡正兒八經的老祖宗,比其他人普遍高了好幾輩分,是太上皇最信任的人,甚至比老太妃都相信。
皇后身邊的太監,蘇太監,作為皇后和宮外聯繫的渠道,手裡握著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
太妃身邊的太監,李太監,跟禁軍統領認識,兩人曾經有過一段交易,關鍵時刻傳遞太妃的命令。
如果說明面上,三個皇子,以及郡王這些人是攪動浪潮的人。
那這四個太監,就是深海之下不斷涌動的暗流。
各位可以想想,身為皇家人,基本上早就把感情給拋棄了,對於血脈的看重遠比不上對於忠心地看重。
所以對於皇帝,太上皇這些人來說,很多時候,太監實際上比皇子們更加值得信賴。
如此一來,這幾個太監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大家也可以想一想歷史上一些比較出名的太監,這些傢伙在某些時候,攪動起來的事情甚至比很多皇帝都要大。」
這番話既是解釋給演員們聽,也是解釋給直播間的觀眾們聽。
縱觀國內朝堂類大戲,太監這個生態位其實一直都很重要。
典型例子就是《大明王朝1566》里的呂芳,以及剩下那一大幫子爭權奪利的太監。
關鍵時刻,這幫人在嘉靖皇帝的放縱下,甚至能跟朝堂上的臣子相互鬥爭。(當然,這是藝術創作,真實歷史上嘉靖非常討厭太監,所以對太監限制得很嚴格,如果出現錯誤,動輒就是懲罰,有時候甚至還會打死。
嘉靖最信任的人還是陸柄,給了他極大的權力,所以嘉靖一朝,錦衣衛的權力空前膨脹)
除此之外,還有《甄嬛傳》這種以後宮爭鬥為主題的電視劇。
太監的生態位同樣重要。
蘇培盛的劇情量,但凡看過《甄嬛傳》的觀眾都清楚。
而柳和平剛剛所說的,皇后身邊的蘇太監,其實就有在姓名上取巧的想法。
並且不只是蘇太監,其他三個太監的名字也各有取巧,或是致敬的地方。
皇帝身邊的戴太監,其實就是取自《紅樓夢》里的戴權。
這傢伙的名字,很多看過《紅樓夢》同人的讀者應該都很熟悉。
關於戴權,甚至還有一句玩笑話。
《紅樓夢》同人,流水的主角,鐵打的戴權。
同樣的,太上皇身邊的夏太監,同樣取自《紅樓夢》里那個死要錢的太監。
除此之外,至於太妃身邊的李太監,則是取自李蓮英。
所以相應的,這些角色其實也就早早找好了演員。
蘇太監和李太監不必多說。
前者,正是《甄嬛傳》里飾演蘇培盛的李天住。
後者,則是飾演過季檢察長的東廠曹公公,李建議。
至於前後兩任皇帝身邊的戴太監和夏太監,則分別是扮演過魏忠賢的金師傑,和在《九品芝麻官》里扮演過大太監的劉循(就是被包龍星罵陰陽人,爛屁股,給常威穿黃馬褂的大太監)。
柳和平剛剛解釋完,這四位演員恰好也一齊走了進來。
其中,劉循老爺子都已經七十好幾了,身體依舊十分健朗。
眼睛明亮,呼吸平穩,看起來完全不像是上了年紀的人。
在這位老爺子面前,房間內任何人都撐不起一句前輩。
周墨和陳保國兩人也是直接起身,把劉老爺子迎進房間,周墨低聲說道:「辛苦您了劉老師,讓您這麼大老遠跑一趟。」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劉循擺擺手,笑容很爽朗。
「一點都不辛苦,恰恰相反,周導能夠想到我,我感到很高興,說明我的演技收到了周導的認可。
你別看我今年七十多了,但演戲這一塊完全沒問題,周導就只管放心,該讓我演什麼就演什麼。」
周墨聽見這話,肅然起敬。
面前這位,也確確實實算得上半輩子都在業內幹活。
至於為什麼不說是一輩子。
因為具體點說,這位四十八歲之後,才正兒八經進入到娛樂圈。
之前,人家是學戲的,算不上完全的娛樂圈人。
但進圈子沒幾年後,立馬就用演技征服了一大批人。
跟劉循說完話,周墨這才看向屏幕。
「朋友們,今天這四位就是我組建起來的大佬局,而他們四位所對應的角色,大家應該也猜到了,希望沒有讓各位失望。」
彈幕實際上早就被這個豪華的陣容給驚呆了。
我的天。
今天是什麼日子,一次性來了這麼多大佬。
和第一天相比,幾位老師的名氣確實不如第一天的幾位老師那麼大。
但在藝術成就上,實際上還就一個不分彼此。
第一天的幾位,常年演主角,都是主角專業戶,而且都是大佬。
第三天的這幾位,常年演配角,都是配角專業戶,而且也都是大佬。
「我已經迫不及待看皇曉明他們幾個跟這幾個試鏡了。」
「對對,既然是四個太監,那肯定又是每個人各一個。」
「陳琨的話,應該會跟李建議老師一起對戲吧,因為都是老太妃身邊的人,我比較想看這倆人。」
「我想看皇曉明。」
觀眾們早已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演員們的對戲。
只有四名中生代,欸頭再次開始冒汗。
感覺,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