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做鍵盤俠有這麼快樂嗎
周五,NIPS會議的最後一天。
Machine Learning for Art會場。
「各位學者研究員們你們好,我是瑞秋,很高興大家今天來參加我的報告。」
台上,瑞秋正做著報告,她今天穿了一襲黑色抹胸長裙,也沒有戴眼鏡,活脫脫一個藝術家形象。
江銘在台下津津有味地聽著,他之前在報告時間表上一眼就看中了瑞秋今天這個報告,被標題深深吸引,因此今天準時在這個時間來到會場旁聽。
瑞秋掃視了一眼台下,沖剛到的江銘一笑。
「今天我的報告題目是,基於混沌理論的音樂分析:從音符中如何湧現整個世界。」
台下頓時出現了小聲的竊竊私語。
「混沌理論?這又是什麼?」
「瑞秋還真是個音樂評論家啊,這倒是和我們這個workshop的主題非常契合。」
瑞秋沒有回應台下的聲音,她輕點滑鼠,把PPT翻到下一頁。
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公式。
「x(t+1)=Ax(t)*(1-x(t))」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公式,可以看做一個離散的動力系統,其中下一個時間步的值完全由當前時間步值計算得到。」
「不過,這又和音樂有什麼關係呢?」,台下有研究員不禁發問。
「這個公式被稱為混沌邏輯斯諦映射。讓我們看看A在不同值時候的情況。」
瑞秋打開一個程序框,其中一側是一個圖表,另一側是一個可調的A值。
她一點點地調整A值。
這個圖像從原本收斂到0逐漸變成周期性圖像,然而這個周期圖像也在變得越來越複雜,最後直到根本看不出任何規律。
「在A值小於3時,這個圖像是收斂的,當A值大於3小於3.54時,這個圖像不斷在2的多個指數中間震盪,而當A值大於3.5699時,系統將會徹底地進入混沌狀態。」
「而3.54到3.5699這個區間範圍,便是處於秩序與混沌之間的,混沌邊緣!」
台下的學者們更加迷惑了,這所謂的混沌理論,和音樂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音樂中,尤其是交響樂與鋼琴曲這類的古典音樂,如果把其中的樂譜用數字打出來就會發現,這些音樂正是處於混沌邊緣的區間內!」
「我認為,人類的創作,正是複雜適應系統的一種特例!人類的心智活動,尤其是創造力,在這一視角下,被視為對變化環境的適應過程,以最小化環境與自身預期之間的信息熵...」
瑞秋的演講逐漸深入,台下徹底安靜了,連江銘都越發聽不懂了。
他定睛注視著這個在台上散發自信光彩的女學者,感嘆音樂評論家的腦迴路可能確實和他們這些研究員不一樣。
瑞秋的演講終於結束了。
她歡歡喜喜地走下台,坐在了江銘身邊。
「怎麼樣,我這內容對你有啟發嗎?」,她興奮地問江銘。
「沒有,聽不太懂,只是覺得很厲害。」,江銘坦白道。
「哈哈,你也太真誠了,我還以為你會現編幾句感想呢。」,瑞秋笑道:「你的看法和那幾個給我論文審稿的審稿人一樣,結果他們還是給我過了稿,可能就是沒看懂,想聽我現場講報告吧。」
瑞秋的報告是整個會議最後一場,之後兩人回到了主會場,聽錢峰做一個簡短的致辭。
一年一度的NIPS會議便在眾學者或沉思或驚奇激動的氛圍中結束了。
江銘的視野側面傳來系統提示。
【恭喜宿主完成任務:學術人脈,評分A,獎勵結算中...】
【錢峰提供經驗:信息學450點,數學100點。】
【文森特·貝爾提供經驗:信息學400點,數學50點。】
【哈維·亞當斯提供經驗:信息學350點,數學50點。】
【瑞秋·弗萊徹提供經驗:信息學300點,數學100點。】
【綜合獲得信息學經驗1500點,數學經驗300點,綠色抽獎券一張。】
【恭喜持有者數學晉升Lv1!】
江銘神色一喜,這次的會議簡直收穫滿滿!
等下,怎麼瑞秋也給經驗了?
江銘震驚地轉頭看向瑞秋:「你是信息學的高級研究員?」
「是啊,不過做研究不算我的主業,只能算是個興趣愛好。」
江銘:...
把興趣愛好做成這種程度,這天賦也是沒誰了,結果還是偏要當音樂評論家。
做鍵盤俠有這麼快樂嗎?
眾人散去,拒絕了瑞秋去周邊逛逛的邀請,直接回到了酒店。
一回房間,江銘立刻關上了門,把窗簾都拉了起來,坐在床上期待地搓了搓手。
現在他最為關注的,就是那個綠色抽獎券了。
已經快一個月沒抽獎了,好不容易完成任務拿到一張抽獎券,讓江銘心裡痒痒的。
到底能抽到什麼呢?
「系統,開啟抽獎!」
【過場動畫已為持有者跳過,恭喜抽中:#@%¥#*牌能量棒五支!】
【該物品可短暫提升持有者運動能力、思維速度等身體機能,提升幅度50%,其他生命體使用時提升幅度略有降低,生效時長視使用時身體狀態而定。】
五支能量棒直接儲存到了系統倉庫里,江銘取出一支。
瞬間,一個兩根手指粗細、藍色包裝的能量棒出現在江銘手裡。
江銘在手中掂量了一下,這個能量棒比一般的餅乾之類的要沉不少,稜角分明,嚴絲合縫地被不知是什麼材料的包裝袋封著。
整個包裝上的文字似乎介於中文與櫻花文之間,藍色的底色上畫著不知名的小花。
江銘翻過來看了看,背面還是寫著密密麻麻的小字,似乎是配料表之類的。
這東西...能吃嗎?
江銘有些疑慮,第一次抽到這種來歷不明的食品。
不過說實話,系統這麼久也沒有坑害過他什麼。
江銘想了想,撕下包裝,謹慎地把包裝袋又收回了系統。
他可不敢隨便把這個寫著未知字符的包裝直接扔垃圾桶。
萬一被人看到呢?
又抽出幾張酒店的餐巾紙,小心翼翼把淡黃色的能量棒包起來,就像是那種便利店買的速食品一樣,向著房間外面走去。
他準備先找個人試試這個能量棒的效果。
Machine Learning for Art會場。
「各位學者研究員們你們好,我是瑞秋,很高興大家今天來參加我的報告。」
台上,瑞秋正做著報告,她今天穿了一襲黑色抹胸長裙,也沒有戴眼鏡,活脫脫一個藝術家形象。
江銘在台下津津有味地聽著,他之前在報告時間表上一眼就看中了瑞秋今天這個報告,被標題深深吸引,因此今天準時在這個時間來到會場旁聽。
瑞秋掃視了一眼台下,沖剛到的江銘一笑。
「今天我的報告題目是,基於混沌理論的音樂分析:從音符中如何湧現整個世界。」
台下頓時出現了小聲的竊竊私語。
「混沌理論?這又是什麼?」
「瑞秋還真是個音樂評論家啊,這倒是和我們這個workshop的主題非常契合。」
瑞秋沒有回應台下的聲音,她輕點滑鼠,把PPT翻到下一頁。
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公式。
「x(t+1)=Ax(t)*(1-x(t))」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公式,可以看做一個離散的動力系統,其中下一個時間步的值完全由當前時間步值計算得到。」
「不過,這又和音樂有什麼關係呢?」,台下有研究員不禁發問。
「這個公式被稱為混沌邏輯斯諦映射。讓我們看看A在不同值時候的情況。」
瑞秋打開一個程序框,其中一側是一個圖表,另一側是一個可調的A值。
她一點點地調整A值。
這個圖像從原本收斂到0逐漸變成周期性圖像,然而這個周期圖像也在變得越來越複雜,最後直到根本看不出任何規律。
「在A值小於3時,這個圖像是收斂的,當A值大於3小於3.54時,這個圖像不斷在2的多個指數中間震盪,而當A值大於3.5699時,系統將會徹底地進入混沌狀態。」
「而3.54到3.5699這個區間範圍,便是處於秩序與混沌之間的,混沌邊緣!」
台下的學者們更加迷惑了,這所謂的混沌理論,和音樂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音樂中,尤其是交響樂與鋼琴曲這類的古典音樂,如果把其中的樂譜用數字打出來就會發現,這些音樂正是處於混沌邊緣的區間內!」
「我認為,人類的創作,正是複雜適應系統的一種特例!人類的心智活動,尤其是創造力,在這一視角下,被視為對變化環境的適應過程,以最小化環境與自身預期之間的信息熵...」
瑞秋的演講逐漸深入,台下徹底安靜了,連江銘都越發聽不懂了。
他定睛注視著這個在台上散發自信光彩的女學者,感嘆音樂評論家的腦迴路可能確實和他們這些研究員不一樣。
瑞秋的演講終於結束了。
她歡歡喜喜地走下台,坐在了江銘身邊。
「怎麼樣,我這內容對你有啟發嗎?」,她興奮地問江銘。
「沒有,聽不太懂,只是覺得很厲害。」,江銘坦白道。
「哈哈,你也太真誠了,我還以為你會現編幾句感想呢。」,瑞秋笑道:「你的看法和那幾個給我論文審稿的審稿人一樣,結果他們還是給我過了稿,可能就是沒看懂,想聽我現場講報告吧。」
瑞秋的報告是整個會議最後一場,之後兩人回到了主會場,聽錢峰做一個簡短的致辭。
一年一度的NIPS會議便在眾學者或沉思或驚奇激動的氛圍中結束了。
江銘的視野側面傳來系統提示。
【恭喜宿主完成任務:學術人脈,評分A,獎勵結算中...】
【錢峰提供經驗:信息學450點,數學100點。】
【文森特·貝爾提供經驗:信息學400點,數學50點。】
【哈維·亞當斯提供經驗:信息學350點,數學50點。】
【瑞秋·弗萊徹提供經驗:信息學300點,數學100點。】
【綜合獲得信息學經驗1500點,數學經驗300點,綠色抽獎券一張。】
【恭喜持有者數學晉升Lv1!】
江銘神色一喜,這次的會議簡直收穫滿滿!
等下,怎麼瑞秋也給經驗了?
江銘震驚地轉頭看向瑞秋:「你是信息學的高級研究員?」
「是啊,不過做研究不算我的主業,只能算是個興趣愛好。」
江銘:...
把興趣愛好做成這種程度,這天賦也是沒誰了,結果還是偏要當音樂評論家。
做鍵盤俠有這麼快樂嗎?
眾人散去,拒絕了瑞秋去周邊逛逛的邀請,直接回到了酒店。
一回房間,江銘立刻關上了門,把窗簾都拉了起來,坐在床上期待地搓了搓手。
現在他最為關注的,就是那個綠色抽獎券了。
已經快一個月沒抽獎了,好不容易完成任務拿到一張抽獎券,讓江銘心裡痒痒的。
到底能抽到什麼呢?
「系統,開啟抽獎!」
【過場動畫已為持有者跳過,恭喜抽中:#@%¥#*牌能量棒五支!】
【該物品可短暫提升持有者運動能力、思維速度等身體機能,提升幅度50%,其他生命體使用時提升幅度略有降低,生效時長視使用時身體狀態而定。】
五支能量棒直接儲存到了系統倉庫里,江銘取出一支。
瞬間,一個兩根手指粗細、藍色包裝的能量棒出現在江銘手裡。
江銘在手中掂量了一下,這個能量棒比一般的餅乾之類的要沉不少,稜角分明,嚴絲合縫地被不知是什麼材料的包裝袋封著。
整個包裝上的文字似乎介於中文與櫻花文之間,藍色的底色上畫著不知名的小花。
江銘翻過來看了看,背面還是寫著密密麻麻的小字,似乎是配料表之類的。
這東西...能吃嗎?
江銘有些疑慮,第一次抽到這種來歷不明的食品。
不過說實話,系統這麼久也沒有坑害過他什麼。
江銘想了想,撕下包裝,謹慎地把包裝袋又收回了系統。
他可不敢隨便把這個寫著未知字符的包裝直接扔垃圾桶。
萬一被人看到呢?
又抽出幾張酒店的餐巾紙,小心翼翼把淡黃色的能量棒包起來,就像是那種便利店買的速食品一樣,向著房間外面走去。
他準備先找個人試試這個能量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