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擁抱這個球場
「這是李煊代表國家隊打進的第10個球!」
「這是李煊第二次面對韓國隊打進的第2個進球,上一個面對韓國隊的進球還是在亞洲杯的半決賽時期,而這一次就是發生在十二強賽的第一場!」
「看起來李煊的好狀態從德甲延續到了十二強賽上!」
何偉十分激動的一連串說著話,一旁的徐楊都插不上嘴了。
球場上,李煊被眾人環抱住。
沈存拽著李煊的衣服大聲的喊著:「我草,你小子太牛13了!你今天不會要帽子吧!」
慶祝了一會,裁判就過來提醒了。
李煊這個時候看了下時間,比賽剛剛進行到第8分鐘。
往回走的時候,李煊捂著嘴對沈存說道:「很有可能哦,我今天狀態還行。」
沈存大笑:「你這不叫狀態還行,是tm狀態爆棚好吧!你這是要氣死誰啊?」
兩人有說有笑的走回半場。
接下來就是等韓國隊開球。
站在中圈的池東沅忍不住對孫興慜說:「他狀態真的太好了,看來德國人說的是對的。」
孫興慜強忍住想要翻白眼的衝動:「哥,我之前就說過了,不要跟著他們國內派一起去搞這種排擠外教的事情,主教練肯定是有水平的,我們聽主教練的就好了!」
池東沅也沒多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顯然對於現在韓國隊內的頭號球星所說的話,他還是能聽進去一些的。
韓國隊其實隊史上的外籍主教練並不算少了,但是從08年開始一直到14年期間,韓國一直使用的是本土派教練,直到2014年世界盃韓國隊在世界盃小組賽表現很差沒能出線後,韓國足協就啟用了德國人施蒂利克。
一開始施蒂利克還是和球隊處於蜜月期的,但是德國人特有的那種性質還是讓他無法融入韓國社會的文化中,和球隊中的不少本土派球員關係也逐漸搞僵了。
而韓國隊又不像日本隊那種甚至可以排出首發11人都是留洋球員的情況,韓國隊中還是有不少本土派球員能占據主力位置的,所以本土派和施蒂利克的對立也讓整個韓國隊產生了撕扯和對立的情緒。
在上一世,施蒂利克是在2017年6月15日下課的,正好是在世界盃前一年,其實他帶隊的任務也都算完成的不錯的,但是最後下課最大的導火索就是和隊內的本土球員起了衝突。
這件事在韓國的很多綜藝節目上,都有國腳上節目講過。
其實事情也非常簡單,就是本土球員覺得施蒂利克區別對待留洋球員和本土球員,本土球員給出的理由就是施蒂利克會安排不同的訓練量給本土球員和留洋球員。
這個指控其實就很離譜了,畢竟留洋球員在歐洲的訓練量肯定是遠強於韓國K聯賽的。
所以這種公開給出的理由也只是表面上的理由而已,更深層次的理由估計還是來源於德國人天然的傲慢罷了,施蒂利克對待旅歐球員的態度肯定是和本土球員不一樣的,所以也引起了本土球員的不滿,而韓國隊內的本土派和留洋派之爭也本身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下微博上的韓國足球博主)
孫興慜雖然不是這支韓國隊的隊長,但是他是這支韓國隊的頭號球星,所以他的話還是有分量的。
在重新開球後,他就回撤到了中路,和韓國榮說了兩句。
韓國榮雖然有所不滿,但畢竟剛才是他沒有和張賢秀執行主教練的戰術導致的丟球,所以他雖然有不滿但也只能受著。
比賽重新開球後,韓國隊先是穩紮穩打了一段時間,接著就又是開啟了邊路突擊的模式。
中國隊的後防線,中路防守是強於邊路防守的,畢竟中路四個防守球員三個都是留洋球員,而兩個邊後衛則都是國內中超效力的,雖然這一世中超經過了整治,金元足球的現象已經不復存在,但是中超的水平也並沒有比上一世有著顯著的提升,只是略微有所提升罷了。
張琳芃和李學鵬兩個邊後衛上前助攻還算不錯,但是蹲坑防守能力著實一般,需要後腰去協助防守。
像是孫興慜這一側就是韓國隊的主攻點,孫興慜和寄誠庸就已經打著配合朝張琳芃衝來了。
孫興慜現在還不是他的終極形態,但是即使是這個時候的他也是張琳芃要疲於奔命去應對的了。
沒辦法,沈存只能去協助這一側的防守,那中路的雙後腰就空了,怎麼辦,鄭智回撤回來和吳曦組成雙後腰,目前只能是這樣了。
而沈存過來幫助後,孫興慜就知道很難強行突破過去了,他沒有選擇強突,而是和隊友打起了配合。
這其實就是孫興慜和李煊的不同了,孫興慜在國家隊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他就不會強突了,和他在俱樂部的時期就不同,其實和很多韓國球迷的想法一樣,孫興慜在國家隊的表現連他在俱樂部的7成實力都沒發揮出來,當然了,這句話也不準確,畢竟俱樂部的整體人員配置肯定要比國家隊要強。
但是孫興慜在韓國隊很多時候確實就是很躡手躡腳的,有种放不開的感覺,很多時候甚至還不如他的小老弟們表現的好。
這一次他沒有強突,而是選擇將球踢給了中路的寄誠庸,而寄誠庸看了下身前的池東沅被兩個中衛包圍,所以就將球傳給了右路李青龍,但是李青龍此時有點漫不經心,在上半場這15分鐘的比賽里,他就只拿了幾次球,而這一次剛一觸球,他就知道要遭,他停大了。
而在他身前的李學鵬這個時候還是膽子夠大,直接沖了上去一個滑鏟將球給斷了下來,緊接著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要把這個球傳給前面的李煊。
而李學鵬的傳球能力確實差了一些,但是他的球還是傳了出去。
不是追身球,而是一個傳的有點遠的球,傳到了張賢秀的身後。
張賢秀一看李煊距離自己還遠,而這個球眼看著就要朝底線飛出去了。
所以他的腳步也並不快,但是很快他就發現了異常。
因為他聽見了韓國球迷的驚呼聲。
這是怎麼回事?
隨後張賢秀下意識想要回頭望去,但是一陣風從他身邊吹過。
不好!
是李煊!
張賢秀反應了過來。
但是為時已晚,李煊以一種超乎常人的速度趕在皮球出界前將球停了下來,然後往前一趟,和底線平行著就帶球進入了禁區。
這一刻,禁區里甚至只有李煊和韓國隊的門將鄭成龍。
鄭成龍已經瘋了。
這種時候該怎麼辦?
鄭成龍毫無對策,而李煊已經將球往外側一撥,直接起腳了。
「李煊!李煊!李煊!」何偉大喊著李煊的名字。
李煊抬起右腳,猛的將球轟進了球門。
「球進了!李煊進球了!梅開二度!」何偉的怒吼聲迴蕩在首爾世界盃競技場內。
與此同時,球場內的中國球迷們也都站起身來怒吼著歡呼著。
整個球場仿佛只剩下了中國隊和中國球迷們。
李煊在進球後,以一個滑跪的姿勢沖向了角旗區。
他被趕來的郜林從地上一把抱起。
「臥槽!你太牛13了!你,你!」郜林激動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李煊這個時候已經張開了雙臂,似乎要擁抱這片球場一樣。
「這是李煊第二次面對韓國隊打進的第2個進球,上一個面對韓國隊的進球還是在亞洲杯的半決賽時期,而這一次就是發生在十二強賽的第一場!」
「看起來李煊的好狀態從德甲延續到了十二強賽上!」
何偉十分激動的一連串說著話,一旁的徐楊都插不上嘴了。
球場上,李煊被眾人環抱住。
沈存拽著李煊的衣服大聲的喊著:「我草,你小子太牛13了!你今天不會要帽子吧!」
慶祝了一會,裁判就過來提醒了。
李煊這個時候看了下時間,比賽剛剛進行到第8分鐘。
往回走的時候,李煊捂著嘴對沈存說道:「很有可能哦,我今天狀態還行。」
沈存大笑:「你這不叫狀態還行,是tm狀態爆棚好吧!你這是要氣死誰啊?」
兩人有說有笑的走回半場。
接下來就是等韓國隊開球。
站在中圈的池東沅忍不住對孫興慜說:「他狀態真的太好了,看來德國人說的是對的。」
孫興慜強忍住想要翻白眼的衝動:「哥,我之前就說過了,不要跟著他們國內派一起去搞這種排擠外教的事情,主教練肯定是有水平的,我們聽主教練的就好了!」
池東沅也沒多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顯然對於現在韓國隊內的頭號球星所說的話,他還是能聽進去一些的。
韓國隊其實隊史上的外籍主教練並不算少了,但是從08年開始一直到14年期間,韓國一直使用的是本土派教練,直到2014年世界盃韓國隊在世界盃小組賽表現很差沒能出線後,韓國足協就啟用了德國人施蒂利克。
一開始施蒂利克還是和球隊處於蜜月期的,但是德國人特有的那種性質還是讓他無法融入韓國社會的文化中,和球隊中的不少本土派球員關係也逐漸搞僵了。
而韓國隊又不像日本隊那種甚至可以排出首發11人都是留洋球員的情況,韓國隊中還是有不少本土派球員能占據主力位置的,所以本土派和施蒂利克的對立也讓整個韓國隊產生了撕扯和對立的情緒。
在上一世,施蒂利克是在2017年6月15日下課的,正好是在世界盃前一年,其實他帶隊的任務也都算完成的不錯的,但是最後下課最大的導火索就是和隊內的本土球員起了衝突。
這件事在韓國的很多綜藝節目上,都有國腳上節目講過。
其實事情也非常簡單,就是本土球員覺得施蒂利克區別對待留洋球員和本土球員,本土球員給出的理由就是施蒂利克會安排不同的訓練量給本土球員和留洋球員。
這個指控其實就很離譜了,畢竟留洋球員在歐洲的訓練量肯定是遠強於韓國K聯賽的。
所以這種公開給出的理由也只是表面上的理由而已,更深層次的理由估計還是來源於德國人天然的傲慢罷了,施蒂利克對待旅歐球員的態度肯定是和本土球員不一樣的,所以也引起了本土球員的不滿,而韓國隊內的本土派和留洋派之爭也本身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下微博上的韓國足球博主)
孫興慜雖然不是這支韓國隊的隊長,但是他是這支韓國隊的頭號球星,所以他的話還是有分量的。
在重新開球後,他就回撤到了中路,和韓國榮說了兩句。
韓國榮雖然有所不滿,但畢竟剛才是他沒有和張賢秀執行主教練的戰術導致的丟球,所以他雖然有不滿但也只能受著。
比賽重新開球後,韓國隊先是穩紮穩打了一段時間,接著就又是開啟了邊路突擊的模式。
中國隊的後防線,中路防守是強於邊路防守的,畢竟中路四個防守球員三個都是留洋球員,而兩個邊後衛則都是國內中超效力的,雖然這一世中超經過了整治,金元足球的現象已經不復存在,但是中超的水平也並沒有比上一世有著顯著的提升,只是略微有所提升罷了。
張琳芃和李學鵬兩個邊後衛上前助攻還算不錯,但是蹲坑防守能力著實一般,需要後腰去協助防守。
像是孫興慜這一側就是韓國隊的主攻點,孫興慜和寄誠庸就已經打著配合朝張琳芃衝來了。
孫興慜現在還不是他的終極形態,但是即使是這個時候的他也是張琳芃要疲於奔命去應對的了。
沒辦法,沈存只能去協助這一側的防守,那中路的雙後腰就空了,怎麼辦,鄭智回撤回來和吳曦組成雙後腰,目前只能是這樣了。
而沈存過來幫助後,孫興慜就知道很難強行突破過去了,他沒有選擇強突,而是和隊友打起了配合。
這其實就是孫興慜和李煊的不同了,孫興慜在國家隊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他就不會強突了,和他在俱樂部的時期就不同,其實和很多韓國球迷的想法一樣,孫興慜在國家隊的表現連他在俱樂部的7成實力都沒發揮出來,當然了,這句話也不準確,畢竟俱樂部的整體人員配置肯定要比國家隊要強。
但是孫興慜在韓國隊很多時候確實就是很躡手躡腳的,有种放不開的感覺,很多時候甚至還不如他的小老弟們表現的好。
這一次他沒有強突,而是選擇將球踢給了中路的寄誠庸,而寄誠庸看了下身前的池東沅被兩個中衛包圍,所以就將球傳給了右路李青龍,但是李青龍此時有點漫不經心,在上半場這15分鐘的比賽里,他就只拿了幾次球,而這一次剛一觸球,他就知道要遭,他停大了。
而在他身前的李學鵬這個時候還是膽子夠大,直接沖了上去一個滑鏟將球給斷了下來,緊接著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要把這個球傳給前面的李煊。
而李學鵬的傳球能力確實差了一些,但是他的球還是傳了出去。
不是追身球,而是一個傳的有點遠的球,傳到了張賢秀的身後。
張賢秀一看李煊距離自己還遠,而這個球眼看著就要朝底線飛出去了。
所以他的腳步也並不快,但是很快他就發現了異常。
因為他聽見了韓國球迷的驚呼聲。
這是怎麼回事?
隨後張賢秀下意識想要回頭望去,但是一陣風從他身邊吹過。
不好!
是李煊!
張賢秀反應了過來。
但是為時已晚,李煊以一種超乎常人的速度趕在皮球出界前將球停了下來,然後往前一趟,和底線平行著就帶球進入了禁區。
這一刻,禁區里甚至只有李煊和韓國隊的門將鄭成龍。
鄭成龍已經瘋了。
這種時候該怎麼辦?
鄭成龍毫無對策,而李煊已經將球往外側一撥,直接起腳了。
「李煊!李煊!李煊!」何偉大喊著李煊的名字。
李煊抬起右腳,猛的將球轟進了球門。
「球進了!李煊進球了!梅開二度!」何偉的怒吼聲迴蕩在首爾世界盃競技場內。
與此同時,球場內的中國球迷們也都站起身來怒吼著歡呼著。
整個球場仿佛只剩下了中國隊和中國球迷們。
李煊在進球後,以一個滑跪的姿勢沖向了角旗區。
他被趕來的郜林從地上一把抱起。
「臥槽!你太牛13了!你,你!」郜林激動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李煊這個時候已經張開了雙臂,似乎要擁抱這片球場一樣。